?

高校戲劇表演專業課程教學設計

2023-04-12 19:29于麗媛葉冠宏郭學陽
海外文摘·學術 2023年17期
關鍵詞:戲劇教學內容專業

于麗媛 葉冠宏 郭學陽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文明需求不斷增長,對于文化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戲劇作為滿足人們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藝術形式,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在人類社會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區,戲劇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人們的審美觀念。它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也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文化交流和社會公益等領域。通過戲劇表演,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傳承文化、表達情感,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為此,必須加強戲劇表演專業的課程建設,提升戲劇表演的質量和內涵。時代在發展,隨著時代變化,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變化,要求高校及教師正確認識戲劇表演專業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方向,不斷革新教學內容,加強課程建設,以滿足新時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需要。

0 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從追求物質滿足向精神滿足轉向。而戲劇表演作為一種傳統優秀藝術,將舞蹈、文學、音樂等要素巧妙地結合起來,戲劇演員通過表演刻畫出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以此傳遞出獨特的人文精神。觀看戲劇表演,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正成為越來越多人喜聞樂見的娛樂項目。我國許多高校都開設了戲劇表演專業,旨在培養優秀的戲劇表演人才。戲劇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戲劇表演專業的學習內容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革新,要求戲劇表演迎合當下的大眾審美,更好地發揮出戲劇表演的價值。本文通過對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針對當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不斷提升高校戲劇表演專業教學質量,助力高校戲劇表演專業健康有序發展。

1 高校戲劇表演專業課程教學現狀

1.1 過分重視理論

受到我國傳統教育理念和影視教學模式的影響,即使是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還有很多教師仍然堅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仍然居于教學主導地位,通過講述的形式將課本知識傳達給學生。這樣過于重視理論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藝術思維的培養,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得到自主思考能力的養成。戲劇表演專業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本來就有較高的要求,一些專業性的知識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灌輸式教育卻無法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求,學生缺乏自主性,只是被動地進行學習,自然無法深刻理解課本知識所蘊含的深層次內容,難以真正將專業知識運用自如。其次,單一的教學模式無疑會限制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戲劇表演的知識體系,構造出完善而立體的知識結構[1]。戲劇表演專業作為融合了音樂、舞蹈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學科,不能忽視實踐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助推作用,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在實踐中檢驗理論,但是現階段高校戲劇專業過分重視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

1.2 師資力量不足

高校戲劇表演專業需要具備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進行教學,才能切實提高戲劇表演專業的學生水平。但現實中,很多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經驗有限。這會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足,使得課程對于學生來說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對于專業的學習興趣被不斷削弱,甚至有學生對課程產生了明顯的抵觸情緒,嚴重影響到專業教學的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更多具備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的教師,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如此一來,才能夠切實提升專業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影響戲劇表演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時期,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師能夠積極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明確戲劇表演專業的核心教學內容,推動專業課程建設的深入發展。

1.3 專業定位模糊

目前很多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定位,存在專業定位模糊的情況。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發展出現同質化傾向,使得許多戲劇表演專業的學生職業生涯受到限制。高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優質人才,高校的專業同質化會導致學生同質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展現出自身的個性[2]。戲劇表演專業教師在教學中,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按部就班地培養學生的戲劇表演能力,但這種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專業之路是有限的。只有激發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自身的表演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長遠。

1.4 缺乏實境教學內容和環節

戲劇表演具有明顯的實操性、應用性特征,但很多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缺乏實境教學內容和環節。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難以與實際表演相結合,導致他們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需要增加實境教學內容和環節,如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演出、參加戲劇比賽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表演水平。

2 高校戲劇表演專業課程教學設計

戲劇作為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藝術形式,要求能夠將時代風貌展現在觀眾面前,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戲劇本身更受人民群眾歡迎,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高校在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中,要通過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讓他們所呈現出的戲劇表演能夠展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傳達出深刻的人文關懷,只有這樣,他們的表演才能經久不衰。

2.1 強化舞臺表演修養

舞臺表演是戲劇表演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通過舞臺表演,學生才能夠真正得到專業素養的鍛煉,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成長為優秀的表演專業人才[3]。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性較大,一些學生活潑好動,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勇于表達自我,而一些學生則由于自身性格靦腆,在面對舞臺時容易出現緊張、不安、焦慮等情緒,導致在舞臺表演中難以展現出自身的最佳表演水平,長遠來看容易引發學生對舞臺的恐懼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強化學生的舞臺表演修養,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針對性地改善學生對舞臺的恐懼感,讓學生能夠以良好的心態應對舞臺表演。只有正確看待舞臺表演,才能夠激發學生對戲劇表演專業的熱情,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逐漸樹立自信,在舞臺表演中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展現出專業教學效果。

2.2 豐富教學內容

學生在戲劇表演前,需要對劇本和角色進行深入研究,學生只有對其中的故事情節、思想情感及人物內心等展開剖析,才能將人物演繹得有血有肉、生動鮮活,而這都離不開文學素養的支持。戲劇作品雖然是虛構的,但也與現實有著密切聯系,戲劇作家通過戲劇作品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具有良好的現實意義。如蕭伯納的戲劇向來是戲劇劇目中的經典,他在作品中展現出復雜的人際關系,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4]。蕭伯納的作品立足于客觀,以現實的角度來解釋社會問題,在進行戲劇表演時,學生需要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充分認知,了解蕭伯納創作時的社會矛盾,立足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分析人物的心境變化,學會站在人物的角度上去審視社會,對神情、動作、心態等進行精準把控,如此能夠在表演過程中,將人物形象表演到位。因此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課程教學設計需要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與豐富,通過在專業教學中加入文學性內容,提升學生的人文內涵,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在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表演技巧塑造人物角色,使學生不僅能表現出人物外在的性格,更能表現出人物內在的精氣神。只有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人文內涵,學生對人物角色的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實現對角色的精準定位,將人物教學演繹得更為立體。具體來說,高校要適當增添戲劇表演專業中的文學性內容,將戲劇作品、電影作品等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提升對文學性知識的掌握能力。教師要積極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推動教學向多樣化方向發展。例如教師可通過主題性表演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對戲劇表演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劇目演練,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戲劇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根據自己對劇本的理解進行表演。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5]。

2.3 培養戲劇表演能力

要想推動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教育效果提升,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戲劇表演機會和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實現對知識的遷移,得到實踐表演能力的增強,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落實。

2.4 開展戲劇表演實踐

在當前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中,存在過于重視理論教學的問題,因此學校及教師必須提升實踐教學在課程中的比例,通過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戲劇表演實踐機會,讓學生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鍛煉自身的專業能力[6]。首先,要鼓勵學生踴躍參與音樂會、晚會、比賽等,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表演場景中逐步積累表演經驗。教師可以從旁為學生提供指導,現場指導能夠及時指出學生在戲劇表演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表演細節,提高表演質量,也能讓學生的戲劇表演基本功變得更為扎實。其次,社團作為大學生交流實踐的有效渠道,教師要讓學生多參與社團活動,在社團實踐中鍛煉自身的表演能力。教師可以為表演社、音樂社等社團之間的協作牽線搭橋,搭建出真實的表演場景,學生在真實的表演場景中表演,不斷提高自身的戲劇表演能力。

3 總結

高校戲劇表演專業作為當下的熱門專業,旨在培養出具有良好戲劇表演能力和專業職業素養的優秀表演者,但當前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課程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影響到課程建設效果?;诖?,本文通過對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彌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幫助提高學生的表演修養,不斷提升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教育質量,促進學科發展。

引用

[1] 李鵬晨.淺談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J].劇影月報,2023(2):105-106.

[2] 潘紅葉.地方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外實踐教學——基于產教融合背景[J].大觀(論壇),2023(2):93-95.

[3] 馬燕.新疆高校戲劇表演專業《聲樂》課程教學思考研究[J].藝術評鑒,2022(22):161-164.

[4] 袁素瑩.高校本科舞蹈表演專業海陽秩歌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2.

[5] 楊欽.融媒體背景下戲劇影視表演人才的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J].戲劇之家,2022(33):175-177.

[6] 蘇永豪.藝術院校表演專業教學中的拓新與啟示——評《戲劇影視導演表演創作與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2(1):126.

作者簡介:于麗媛(1986—),女,遼寧大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就職于河北傳媒學院;葉冠宏(1991—),男,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就職于河北傳媒學院;郭學陽(1987—),男,遼寧鞍山人,本科,助教,就職于河北傳媒學院。

猜你喜歡
戲劇教學內容專業
有趣的戲劇課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戲劇類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