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綜述

2023-04-17 13:06陳天文
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意識

秦 俊 陳天文

(1.貴州新發展理念與多黨合作高端智庫,貴州 貴陽 550005;2.惠水縣雅水中學,貴州 惠水 550603)

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式寫入黨章,迅速在學術界引發關注和熱議,從而引發研究熱潮。本文旨在梳理學界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主題的文獻,以深入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為學界進一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提供參考。

一、深入研究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民族工作實踐中開拓創新的重要體現。為厘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義,學術界首先探討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闡釋,主要圍繞內涵演變和價值闡釋展開。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闡釋

段超指出,將傳統夷夏觀的演變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聯系起來,有助于厘清傳統“夷夏”觀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兩者的辯證關系,并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傳統“夷夏”觀的歷史性超越,且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基礎[1]。李曼莉提出,從歷史、文化和現實三個維度來闡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過程和內涵,有利于明晰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意識和主動歸屬意識的重要性和意義,并強調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流、融合以及在歷史進程中的共同奮斗,是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基礎。[2]。高兵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內涵應依循對象—主體—內容的邏輯,是激發各民族成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能動性與自主性的行動遵循。[3]馮月季提出,應從文化符號的視角去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原型價值內涵以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從而拓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的價值維度。[4]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闡釋

楊剛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民族工作的內涵,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深入的剖析,能夠揭示其歷史性、發展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以及與世界觀、國家觀、歷史觀和民族觀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5]李贄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基本方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內容,以民族認同和共同體意識為研究視角闡述在多民族國家中如何強化各民族的認同和凝聚力,以及如何為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鞏固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性,其邏輯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國家基本國情、強化文化認同和價值觀認同的基礎上的。[6]顧超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習近平新時代民族工作思想創新發展的集中體現和概括。從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角度出發,闡述培育這一意識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是實現少數民族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其邏輯是建立在明確認知前提、打牢物質基礎、凝聚價值共識、優化教育渠道和促進實踐確證的基礎上。[7]總的來說,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更加明確,具體特征為理論性、系統性和完備性,并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仡欀腥A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的演變,從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1)1902年,梁啟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首次使用“中華民族”一詞,并在1905年發表的《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使用了“中華民族”概念。概念到顧頡剛在學理上進一步豐富完善“中華民族”(2)1939年,顧頡剛在《中華民族是一個》一文中,在學理上進一步豐富完善了“中華民族”概念,指出“中華民族”的稱呼雖然近代才出現,但作為一個實體,它的存在卻已有幾千年。,概念,再到費孝通正式提出“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3)1988年,費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的演講稿中提出“把中華民族這個詞用來指現在中國疆域里具有民族認同的十一億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個民族單位是多元,中華民族是一體,它們雖則都稱‘民族’,但層次不同?!敝敝吝M入新時代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念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新的理念和舉措深刻地揭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促進民族團結與進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以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產生基礎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歷史的、理論的和實踐的結合體,它源于歷史、根植于理論、體現于實踐,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的歷史基礎闡釋

陳紀認為,從歷史和文化傳承的角度出發,強調共同的歷史記憶、經濟互補與共存、文化交流與共享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基礎。[8]楊樹美認為應該通過古籍文獻分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的歷史基礎,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相互依存成為我國民族關系的主流,以此為歷史基礎和思想淵源演進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9]湯奪先則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基礎探討應該基于文化、政治、學理層面,文化層面呈現為多元一體、和諧統一、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化,政治層面識表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和國家民族工作的核心思想和工作重心,學理層面以歷史合力論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傳統儒學大一統理念作為基石。[10]劉再營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的,由早期華夏族向漢族的融合發展,奠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基礎。[11]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的理論基礎闡釋

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唯理論進路,如楊須愛從各民族交融匯聚史知識的再生產進行研究,提出各民族交融匯聚史知識的再生產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揭示我國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并在全社會普及交融匯聚的知識。[12]更有甚者,陸衛明指出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理論邏輯,其客觀實際和客觀規律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兩個辯證面。[13]詹小美提出民族觀教育遵循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以批判性和建構性的統一、實踐性與發展性的辯證,進而分析了民族觀教育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14]以“大一統”思想為理論進路,“大一統”理念在中國歷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中國歷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線,更是維系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紐帶。如劉余莉圍繞“大一統”分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根基與土壤,并提出其是中華民族深厚的、根本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15]宋才發指出“大一統”思想理念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思想來源。[16]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的現實基礎闡釋

以共居共學現實條件為分析理路。我國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1.25億少數民族人口中,流動人口超過3700萬[17]。針對共居共學這一現實社會條件,陳紀以共居共學為研究視角,分析民族互嵌式社區建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意義和價值[18]。更有甚者,卞成林等人以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東興市竹山村、宜州市合寨村為案例,總結歸納多民族嵌入式社區、不存在主體民族的農村社區、單一民族村落等基層治理的主要做法,試圖探討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成功經驗。[19]以共建共享現實條件為分析理路。共建共享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社會條件之一,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理念之一,旨在推動各民族和民族成員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和發展。為此,劉慶斌從文化邏輯的視角分析共建共享這一社會現實條件,提出共建共享背后呈現的是中華民族共享文化符號,彰顯的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反映的是中華民族共有文化心理[20]。更有甚者,彭謙以民族工作的要求和方向為基準,從而提出為增強中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應在共建共享中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議。[21]共建共享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落實的重要社會條件。以共事共樂現實條件為分析理路。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現實條件之一,共事共樂是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聯系中的重要締結,有助于促進各族群眾之間的相互了解、交流合作和共同發展,從而增強各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诖?李修遠以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區為研究對象,認為通過建設共事共樂的城市社會環境,能夠發揮好社區的社會互動作用,從而推進各族群眾在社區層面的交往交流交融。[22]更有甚者提出共事共樂作為一種情感場域,是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感認同的重要社會條件。[23]

三、聚焦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精神紐帶,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如何在實際中落實和強化這一意識,成為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學界圍繞政策法規制定、教育常態化機制和具體實踐展開一系列深入的探討。

以完善政策法律法規為主,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提供法制保障。關于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的法治路徑的探討,絕大多數是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的問題為導向,探討如何從法制治層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李涵偉提出目前在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化進程中面臨著缺法治干預的實踐困擾,建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表述納入憲法、提高民族團結立法層次、增強法律法規可執行性及健全立法評估制度等[24]。與該觀點類似的有,宋才發認為應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切入點,加強公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憲法的認同,全面實施憲法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保障的建議[25]。陳宜認為結合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分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法治實踐,總結歸納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實踐在于堅持黨對民族事務法治化的領導、法治規范體系的完善、法治實施體系的優化及法治保障體系的強化等正向推動[26]。此外,熊文釗等人從“概念入憲”的角度,分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憲后所具備的法治基礎,認為構建以“中華民族”概念為核心的憲法民族規范體系,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和深入推進民族工作的法治化進程[27]。以上研究視角和邏輯主要集中在憲法和立法層面、法治實踐層面以及立法和民族工作法治化進程等方面,旨在通過不同的路徑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化進程。值得注意,以上討論都離不開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制化實踐這一主題,緊緊圍繞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須以保護各民族權益為基本原則,以保障民族平等、文化多樣性和社會和諧,從而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

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學界對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的探討,其研究視角有所不同。有研究者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機制的構建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一個完整的系統應由多個子機制組成,因此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機制常態化的構建應從多維度考量。如王依依等人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的構建應從健全管理機制、優化隊伍機制、強化協同機制、建立評價機制及完善激勵機制等入手[28],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的堅實保障。而有的研究者認為領導責任與機制同等重要,如趙心愚等人提出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需要明確領導責任、形成工作格局、做好計劃安排、分類指導及檢查督促[29]。前者側重在于系統機制的構建,而后者側重在于強調領導責任的重要性,以及形成有效的工作格局、做好計劃安排、分類指導及檢查督促的必要性。與僅探討機制構建的研究不同,王國寧等人以城市社區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在城師社區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機制,認為城市社區因具有獨特內涵和內在機理,因此在構建過程中必須堅持人民立場、整體推進、問題導向、有機互動和持續開放的基本理念,進而提出城市社區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應以黨建為引領的領導機制、文化為主的宣傳教育機制、情感治理為貫穿的協同互動機制、制度設計為支撐的動力保障機制及“增進共同性”為導向的評估激勵機制[30]。

在具體實踐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常指的是具體的實際操作和執行層面,圍繞實施場域和實現措施等展開。關于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場域的討論,學界達成一致的共識,那就是不同場域內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運行方式和模式有所不同,但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學校作為落實和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陣地,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同時也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鑒于此,楊茂慶等人提出學校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應聚焦促進交往交流、側重“五個認同”價值觀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以空間整合內聚、形塑為實踐路徑。[31]由于地區差異、文化差異,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不能一概而論,普麗春等人提出民族地區學校應立足于現實稟賦和文化傳承的生發動力積極探索文化傳承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有效途徑[32]。而學界關于對社區場域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探討絕大多數以民族互嵌型社區為研究對象,研究多民族居住的社區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鑒于多個民族聚居的特點,如倪佳瑜等人提出民族互嵌型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完善組織架構和構建社會網絡[33]。同時,對于如何構建社會網絡等具體問題,也需要根據不同社區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來制定具體的措施。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措施的探討往往圍繞宣傳教育、文化傳承展開,并提出各具特色的建議。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理論新穎性、政治重要性、任務艱巨性、實踐性的特征及對象全員性、內容針對性、過程常態化的特點[34],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應要高度重視相關主題的宣傳教育工作、要求架構設計需要與此相呼應。與宣傳教育同樣重要的文化傳承,因其連續性、創新型和統一性特點,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劉慶斌認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注重發掘文化符號、培育民族精神和共建共享文化心理[35]。

綜上所述,學界關于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探討緊緊圍繞政策法規制定、常態化機制和具體實踐展開研究。具體討論分別是:一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為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法制環境;二注重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的構建,加強教育與文化建設,促進民族交流與融合;三調整和優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措施,以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目標。

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啟示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中,學者們根據自身的研究興趣和學術背景進行了不同視角的探討。他們以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生的背景為現實方位,對其基本概況進行了探討,并客觀理性地分析探究了其內涵、產生基礎及實現路徑等問題。這些研究旨在尋求總體思路和行動路徑,完善和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學術支持和理論支撐?,F有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豐富這一理論,為促進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提供參考。但學界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某些方面仍需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一)開展跨學科合作研究與學術對話

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面臨著一些具體問題。例如,如何推動各族人民共同實際參與到國家建設中來?如何切實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開展跨學科研究,以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鐚W科研究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系與互動。通過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結合起來,我們可以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復雜問題。在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進程中,跨學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其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應加強跨學科研究,推動多學科交叉研究。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學、民族學、教育學、人類學和法學領域,但這種單一學科主題和視角的方式背后容易衍生出“重復工作”和“簡單堆砌”等問題,既不利于理論創新,也不利于實踐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涉及廣泛領域的課題,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法律、管理、歷史、教育等多個學科。為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的深入,學界應打破學科壁壘,提高研究的綜合性和創新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面臨的問題日益復雜多變,往往需要多學科聯合攻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面臨著許多復雜的現實問題,如民族關系、文化傳承、社會治理等。通過跨學科合作,可以匯聚各學科的優勢力量,共同解決這些復雜問題。例如,從經濟學角度看,可以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從政治學角度看,可以研究其對國家治理和民族政策的影響;從文化學角度看,可以研究其對文化傳承和交流的作用。通過跨學科和多學科交叉研究,可以更綜合、全面地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內容指向和實踐意義,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交流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需打破學科界限,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向深入發展。

其二,增強對話意識,加強學術互動與爭鳴。隨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深入推進和發展,學術交流與互動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和實踐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增強對話意識,加強學術互動與交流,有助于拓寬學術視野、提高研究水平,從而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交融。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成果豐富,但學術互動較少,缺乏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性研究。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可以建立跨學科研究平臺,為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和研究人員提供交流與合作的條件與場所。通過定期舉辦學術會議、研討會和座談等活動,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互動,鼓勵各學科的學者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二)加強全面的數據收集與實證研究

目前學界主要是從政治學、民族學、人類學、教育學等學科的視角,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理論闡釋和實證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也呈現出較為單一的形勢?;仡檶W界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概念內涵分析,絕大多數學者從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認同的實質內涵和心理發生機制出發,進而推導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內容和實踐等方面的見解。雖然注重歷史和當下的社會現實,但在闡釋上偏重于規范的邏輯分析,而鮮少開展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證研究。因此,為豐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方法,加強實證研究是未來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大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證研究不是脫離理論而完全依賴實際調查和定量分析的研究,而是在充分的實際調查和定量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論思辨。加之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勢不可擋,因此決定一項學術研究的廣度、深度和信度取決于如何從數據的海洋中收集有效信息,進而厘清研究的宏觀思路和具體策略。

開展實證研究,需要建立健全數據收集與分析系統。其中,包括收集相關統計數據、進行綜合調查及利用現有數據資源。在收集相關數據方面,可通過各級政府、民族事務部門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建立起全國范圍內的數據收集網絡,收集關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統計數據并進行分類。在進行綜合調查方面,問卷調查、深入訪談等方式是開展實證研究的重要手段,可籍此收集個體和群體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的數據。實證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數據的獲得,有利于了解民眾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與實踐情況,充分利用已有的社會調查數據、民族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二次分析和整合,有利于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現狀與所面臨的現實困境,以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不斷深入。

(三)開展比較研究與交流互鑒

比較研究與交流互鑒已經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學術領域,開展比較研究與交流互鑒,對于深化我們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理解,以及推動各領域的創新,具有深遠的意義。當前,學界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成果在比較研究方面較為薄弱。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研究中,缺乏對不同類型、不同特征國家的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相互比較和彼此借鑒,這無疑限制了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從國際視角來看,運用比較研究方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共同體意識進行對比分析,可深化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認知,從而進一步深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中華民族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