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ChatGPT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

2023-04-17 14:42焦立濤
民族學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華兒女共同體中華民族

焦立濤

(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8)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科學技術對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做好民族工作的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11月ChatGPT狂飆出鏡,推出兩個月的時間內用戶突破1.2億人,風靡全球并持續走紅,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由于其改變了人們的存在方式,這必將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重要影響。在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探究ChatGPT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對于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ChatGPT的研究已成為法學、教育學、政治學、哲學等學科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法學領域,學者們將ChatGPT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聯,探究了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術邏輯、安全風險和應對策略問題。在技術邏輯方面,王少提出ChatGPT具有文圖對比預訓、可擴散模型、反饋強化學習的技術優勢[1]107;盧嵐提出ChatGPT遵循問題介入和前瞻介入雙重邏輯[2]。在安全風險方面,王少提出技術濫用、結論預設、泛娛樂化等風險[1]107;任鳳琴等提出自我認知失衡、主體地位下降、技術濫用和環境復雜化等問題[3]81-83。在應對策略方面,王少指出要在價值引領和科技倫理教育方面施策[1]112-114;任鳳琴等提出要正確處理育人與技術、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規章制度與人員素養等關系[3]86-88。

學者們也關注到智能算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領域相關問題的研究,主要側重于智能算法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影響的內在邏輯、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方正指出多元主體內容供給、個性化信息分發、生活化敘事、超時空聯結構成智能算法嵌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邏輯[4]。張利國等指出,智能算法的“算法繭房”“算法流量”“算法圈層”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帶來認知風險、情感風險和價值風險,并針對性提出話語認知跟進、情感理性確證、群體價值破圈的應對策略[5]。

學界關于ChatGPT、智能算法的研究正處于快速增長期,具體到ChatGPT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影響的研究還比較薄弱。ChatGPT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屬于不同的學科,此項研究屬于跨學科的研究,需要放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系統把握。為此,本研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以ChatGPT為切入點,系統探究ChatGPT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

借鑒馬克思主義機器觀,ChatGPT作為人的“對象性活動”的產物,具有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一方面ChatGPT能夠從用戶的需要促進信息與人的精準對接和傳播,另一方面其蘊含的技術理性一定程度上有悖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對ChatGPT技術進行批判運用,也要適應其帶來的社會環境變化。本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探究ChatGPT的二重屬性、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

一、ChatGPT的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

ChatGPT是基于深度學習,將大規模的預訓練與人工反饋結合,專注對話生成的一種大型語言模型。由于融入人工反饋強化學習,ChatGPT輸出的文本更加符合人類的語言邏輯和習慣,具有問答、翻譯、對話、學習和娛樂功能。ChatGPT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并非人工智能的顛覆性創新,僅僅是算法模型上的進步。在馬克思主義視域下,ChatGPT本質上是人類“對象性活動”的產物,既像“機器”一樣延伸人類器官,也像“機器體系”那樣使人成為其“肢體”,是技術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體。

(一)ChatGPT的技術屬性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描述了“機器”“機器體系”的技術屬性,其本質就是分析合理化,機器的工作機理就是單個機器對體能動作“分解”,“分解”后將簡單的重復性工作“增強”,然后由“機器體系”加以“組合”。人工智能同樣遵循著這一技術邏輯,沿著數據化、算法化和算力整合的路線展開,包括數據、算法、算力三個基本要素。ChatGPT作為人工智能的一種自然語言模型,同樣具有數據、算法和算力三個基本的技術要素。

首先,海量數據化。ChatGPT具有千億級數量級的模型參數,有數以億計的用戶在不斷生成數據,其數據量不斷擴大。ChatGPT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訓練文本大約5GB,參數量大約為1.17億;第二個階段訓練文本約是40GB,參數量達到約15億;第三個階段訓練文本約為45TB,參數量為1750億;[6]第四個階段的訓練文本和參數量尚未紕漏,但有人預計ChatGPT-4的參數量達到100萬億[7]。自2022年5月起,ChatGPT每天新增的詞匯量達到450億[8]。ChatGPT本質上是海量數據訓練出的大模型,數據越多、結構越優、時效越強,其功能越好。數據的來源、結構直接影響ChatGPT功能。

其次,算法混合化。ChatGPT在深度學習基礎上,利用人工標注數據訓練符合人類的評價模型,融入了指示學習、提示學習、微調和人工反饋強化學習,生成的文本更加適合人類習慣,其核心是混合算法。ChatGPT的算法是一種基于數學算法的個體性過程。而人類智能是基于小數據或無數據,在物理、認知和社會混合時空中,對小數據進行因果推理的群體性過程。與人類智能相比,ChatGPT雖然在數據采集、分析建模、內容整合等復雜問題處理方面具有精準高效的顯著優勢,但是ChatGPT基于有限的自然語言和邏輯推理,缺乏現實的基礎,性能具有不確定性。

再次,算力高配化。ChatGPT這種大模型是在傳統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基礎上,由于訓練參數量增多和微調機制的加入而形成的大模型,其訓練的數量達到千億級別。ChatGPT計算過程對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ChatGPT大概需要28.5萬個CPU和1萬多顆高端GPU,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數據輸入和運算來訓練模型,[9]可見大模型對算力的要求之高。ChatGPT要實現發展,就必須在硬件和數據方面同時發力。

(二)ChatGPT的社會屬性

馬克思認為,勞動資料不僅是生產力的測量器,而且是社會關系的指示器。ChatGPT作為科學技術終歸被人所使用,服務于人的一定目的,承載著人的抽象勞動,具有社會屬性。表面上看是人與智能機器進行語言交互,實質上是人與人通過機器進行交互,ChatGPT并不生成新內容,而是對人類群體已有內容的整合呈現,塑造了人機協同的新生態。

首先,人的存在智能化。ChatGPT形成人們身體經驗與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經驗的交互和對接,讓碳基倫理和硅基倫理在一個共生的層面結合起來,人以智能“復合體”的形式存在。一方面,ChatGPT提升了人們生活的智能化水平。ChatGPT從過去機器改變人的物質生產,拓展到有能力改變人的思想生產,標志著從物質到思想,從身體到心靈的不斷深化,推動了人們物質生產和思想生產的自動化。人們都有了智能化信息助手,從繁雜的重復性信息勞動中解放出來,生活空間更加智能化,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另一方面,ChatGPT功能發揮受到社會存在的制約。馬克思曾區別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和機器的社會主義應用,在生產資料所有制不同的條件下,機器發揮的作用有質的區別,作為ChatGPT的生產資料算法、數據和算力的所有制問題,是影響ChatGPT功能發揮的重要因素,ChatGPT的價值取向、服務目的、應用領域和發展規劃等問題,需要放在具體的社會制度背景下進行深度探究。

其次,人機關系對齊化。馬克思指出,語言和意識一樣,其產生是由和他們交往的需要引起的。ChatGPT之所以引起全球關注,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是因為其有機銜接了自己的技術特征與人性需求,建立起人的調用和模型更迭之間互動,滿足了人們在不確定的時代對人機交互的好奇和渴望。一方面,人機交互當前處于初級階段。在人機交互中,主體被抽象為符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異化為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系。目前,ChatGPT顯示和描述的內容還停留在人類與數據交互的淺層,深層隱性的部分尚未顯現,在情感感知與實踐智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人機向著人機對齊的方向發展。ChatGPT的搜索、整合生成模式不是真正的思考過程,并沒有整體的協同創新,無法產生情感價值,人與機器依然處于割裂的狀態。但是,人工反饋強化學習使得ChatGPT輸出內容更加符合人類的特征,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大,算法的不斷優化,人機向著對齊化的方向發展。

再次,思維方式淺表化。ChatGPT會弱化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使人失去對隱匿其中的價值傳播的感知,思維走向淺表化。一方面,弱化人們的獨立思考能力。ChatGPT受到訓練語料庫的限制,較難獲取人際交往中表情、姿態及語境等多模態的信息,無法理解“句里行間”的意義,無法回答訓練數據之外的問題,其生成的內容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問題的探究。人們一旦習慣于ChatGPT程序化、定式化的答案,就會受困于“信息繭房”之中,引起認知的固化和退化,獨立思考能力逐漸弱化,思維走向淺表化。另一方面,弱化人們對價值傳播的感知。ChatGPT建立在人類長期積累的數據基礎上,這些數據中夾雜著人們長期存在的“成見”,訓練出的模型有“成見疊加”的現象。ChatGPT在數據收集、人工反饋強化學習等環節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模型開發者的價值觀和文化偏見,這些價值元素將會在用戶交互中潛移默化地傳播。目前,ChatGPT的數據主要是2021年底之前的數據,主要來源于新聞、各類書籍和其他在線內容,基于英語的訓練資料占有過大比重,存在一定的“選擇偏差”和“文化偏見”?!翱觳褪健毙畔⑾M帶來的快感,會讓人們失去對價值傳播的感知,思維停留在淺表的刺激層面。在國內外各種社會思潮相互交織的歷史背景下,ChatGPT可能被西方國家操控,成為意識形態傳播的工具。

二、ChatGPT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與現實社會、互聯網空間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盵10]一方面,ChatGPT作為技術工具,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面,ChatGPT嵌入社會生活,構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背景。ChatGPT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帶來嚴峻的挑戰。

(一)ChatGPT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帶來的機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乎人價值世界的建構,是一項復雜、交互、長期的系統工作。ChatGPT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機語言交互,基于海量數據分析和人工反饋強化學習,以文本的形式輸出符合人類語言特點的內容,突破空間、人群和時間限制,為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活化、大眾化、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

首先,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活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含于生活之中,當前網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生活的重要載體。傳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要以授課、宣傳、活動的方式進行,主要強調整體統一和集體意識,缺乏對個體精神生活的現實關照。個性化、差異化是人類價值教育的終極追求,古代先賢孔子、蘇格拉底都有對話式教育的經典范例。歷史上,人們曾以在生活中向父母長輩、資料書籍、學校課堂學習的方式傳遞價值,進入互聯網時代后,人們又通過搜索引擎獲取信息。搜索引擎在滿足人們個性化需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們精力和能力有限,人們利用搜索引擎又遇到信息繁雜、信息選擇和信息整合的難題。ChatGPT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滲入衣食住行各個環節,為精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生活化提供了支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本身并非單向的信息傳輸,而是雙向交互的建構過程,ChatGPT有效整合了搜索、篩選和整合功能,并實現了人機文本語言的交互。目前,ChatGPT主要以文本的形式回答人們提出的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ChatGPT會以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方式與人進行交互。ChatGPT為工業時代規?;绞较蛑悄軙r代個性化方式轉換打開了天窗,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中華兒女在生活中,可以隨時隨地與ChatGPT進行個性化對話互動,在信息交互中深化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

其次,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眾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任務,而是一項全社會的系統工程,不應局限在特殊的時間、空間和群體范圍內,目的就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振奮精神、團結奮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之初就是大眾化的,也正是如此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凝聚起強大的民族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新中國。目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多是通過思政課教學、思政工作、政策宣傳活動等方式實現,覆蓋面較為有限,一定程度上窄化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對象和范圍?;ヂ摼W空間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新場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大眾化。ChatGPT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內嵌在互聯網平臺中,隨著其應用鋪開,能夠突破地域、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優秀教育資源面向大眾的全面共享。ChatGPT綜合了邏輯方法和統計方法,在邏輯推理、意圖識別、語言理解、內容生成等方面具有較好的交互能力,應用廣泛,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覆蓋ChatGPT的所有用戶,以實時交互對話的方式,針對性地回答用戶的問題,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向全體人民的良好態勢,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大眾化。

再次,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智能化。因材施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針對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教育要求,不同的教育對象有不同的要求,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要求任務極其繁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打破傳統的大水漫灌式宣傳教育形式,轉向精準“滴灌”的教育[11]117。ChatGPT植入了人工反饋強化學習,學習了人類的習慣和偏好,使得生成的內容更具有人類風格,操作更加方便,以智能化的手段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因材施教的展開。每個人可以擁有一個ChatGPT信息助手,仿佛是人的“外腦”,幫助“內腦”開展工作,不僅可以實時解疑答惑,還可以完成常規信息工作。ChatGPT克服了人的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利用深度學習對海量數據進行訓練,通過人工反饋強化學習得到語言模型,其工作的效率、強度和涉及的信息范圍遠超過人類。ChatGPT在自然語言生成、咨詢服務、問答系統等方面具有較多的使用場景,嵌入各類應用平臺,可以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演示、問答、測驗等工作的自動化。人們以人機“復合體”的形式存在,在ChatGPT幫助下,能夠迅速獲取信息,整合各類信息,甚至完成編碼、創作等復雜的工作。人們不需要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要會提出問題,能夠鑒別信息,善于協同工作,由內腦駕馭ChatGPT。ChatGPT不只是工具,也是人的對話伙伴,在人接受教育的同時,ChatGPT也需要接受教育,ChatGPT成為人類的教育對象。人類可以通過數據庫篩選、編程、人工反饋強化學習等方式,對ChatGPT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

(二)ChatGPT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帶來的挑戰

技術都有一定缺陷,在帶給人類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損害[12]189。ChatGPT實質上是互聯網中超大量文本的模糊轉述,遵循數據、機器學習、微調變換、人機對齊的技術邏輯,依據數據事實泛化行動,對行動背后的價值完全不知。由于數據量、算法層級和算力的限制,存在信息不可控、不準確、不具備情感理解能力等問題,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度、溫度和效度帶來挑戰。

首先,信息異化消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度。ChatGPT承擔著人與人之間“媒介”的角色,傳統的“人—人”模式逐漸轉變為“人—機—人”模式,信息主體出現泛化和去主體化的異化現象,從而消解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影響力[13]9。一方面,信息的復雜化消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度。ChatGPT只是一個監督學習技術的預訓練模型,建立在封閉的數據集基礎上,推理模式主要是缺省推理,ChatGPT在辨識生成內容的真偽上存在缺陷,“技術黑箱”使方法與目的之間容易發生斷裂,帶來難以預料的信息異化問題,消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度。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消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度。ChatGPT容易受到prompt的影響,同一問題,prompt不同,生成的內容也不同。用戶的個人偏見會放大ChatGPT的價值偏見。ChatGPT回答的問題大多為專題性的,問什么回答什么,雖然細致入微,但是難以保證全面性和系統性,ChatGPT知識更新頻率無法與現實同步,使得人們難以建構起完整的意義世界[14],生成“后真相”的圖景,直接影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度。

其次,情感缺失降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溫度。此前人工智能主要局限于觀察、分類和分析信息,而ChatGPT不再局限于分析現有數據,而是具備了生產內容的能力,知識信息的獲得更加便利。知識信息獲得的便利化消解知識信息的“權威”地位,進而影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信賴度,降低吸引力和感染力[15]47。一方面,ChatGPT本身缺乏情感。ChatGPT還是比較簡單的技術處理過程,僅僅是對既有數據信息的歸納概括,查找已有的觀點,提煉之后轉換表達方式,缺乏人類批判與質疑的寶貴特征,難以模仿人類語言的復雜場景,難以辨識信息的真假,缺乏人類語言具有的理性、情感和價值偏好。另一方面,ChatGPT以無感化方式傳播價值。ChatGPT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影響不在于以理性的邏輯說服人,而是繞過理性思考,直接滲入人們的心理環境,扎根人們意識的深處,讓人們在無意識中接受ChatGPT的推薦內容和運行模式。ChatGPT的價值屬性與其背后的資本邏輯密切相關,作為ChatGPT的開發者,企業更多考慮自身利益,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凸顯公益性,兩者主體利益選擇上存在沖突,ChatGPT企業在資本的驅動下,往往關注開發單向度、冷冰冰的交互產品。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有溫度、有情感的價值交互活動,情感的缺失勢必會降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親和力。

再次,技術權力沖擊干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度。ChatGPT不僅能影響微觀的“現實的個人”,還能影響整個社會權力的運行,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行使權力的重要手段,干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度。一方面,意識形態交鋒干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度。ChatGPT在數據收集、人工反饋強化學習等環節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模型開發者的價值觀和文化偏見,這些價值元素將會在用戶交互中潛移默化地傳播。當前ChatGPT由美國研究機構開發,主要是基于歐美國家的大數據和人工反饋強化學習產生,ChatGPT難免受到西方價值觀的侵染,在內容生成方面必然帶有“國家偏見”。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大模型開發上明顯處于優勢,他們通過智能水軍,借助大模型對他國進行輿情攻擊,混淆是非,干擾他國內政,增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復雜性。另一方面,話語權的爭奪干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度。ChatGPT技術原則和邏輯框架隨著廣泛應用,貫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社會生活的底層邏輯和運行框架,以“神經系統”的形式,將自身的運行規則滲透到整個社會生活中,影響信息的生產、選擇和傳播的整個過程,進而深刻影響社會思想和價值系統。不同民族地區和群體之間在數字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存在差異,目前享有技術的權力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同地區的群體之間存在技術應用程度的差距,這種不平衡的應用會進一步加劇數據的不公平,ChatGPT生成以數據為基礎,數據來源的不公平會進一步加大“數字鴻溝”。由于人的部分工作會被ChatGPT取代,特別是對低端簡易勞動的代替,部分人開始擔心強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擔心機器將取代人類,不合理的利用會引起主體性異化風險,帶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大量倫理爭議和監管問題,引發社會恐慌,干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度。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應對策略

ChatGPT正深刻影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和傳播,使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隱匿的方式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為此,需要客觀審視ChatGPT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功能發揮,把握ChatGPT影響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播規律。通過努力提升社會成員的理性辨識能力和ChatGPT素養,積極利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駕馭ChatGPT,科學運用ChatGPT傳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協同開展ChatGPT生態治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全面培養中華兒女的理性批判意識和ChatGPT素養

ChatGPT與主體互構互馴,主體人要以特有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反“規訓”的能力,以在雙向互構中發揮主導作用。在ChatGPT幫助下,知識和信息的重要程度將讓位給批判思維、創造性和溝通協調能力。中華兒女不需要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要會提出問題,能夠鑒別信息,善于協同工作,能夠批判駕馭ChatGPT。抵御ChatGPT對社會意識形態帶來的影響,要提升中華兒女的理性辨識能力,樹立正確的ChatGPT觀,提升ChatGPT素養。

首先,提升中華兒女的理性辨識能力。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潛藏在ChatGPT之中,以更加隱匿的方式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廣泛的影響。各種變量更加復雜多變,意識形態的風險沖擊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安全底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適應新的環境變化,將重點轉向培養中華兒女的高階能力,培養他們信息整合能力和批判意識,引導他們理解ChatGPT運行的邏輯和社會影響,從而正確辨識ChatGPT應用中信息的真假,有效整合信息。要教育中華兒女利用ChatGPT綜合把控意識形態的演變態勢,高效精準地識別和辨析多元、多樣和多變的意識形態風險,加強對異質意識形態的批判整合,構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安全“防線”。

其次,幫助中華兒女樹立正確的ChatGPT觀。在對待ChatGPT的態度上,學界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一種是樂觀應用,將ChatGPT看作工具,一種是悲觀控制,強調其超人本領。實際上,ChatGPT是一項包括算法、算力、數據、思維能力、機制模式和文化綜合的集成創新,人們需要審慎對待ChatGPT,既不能簡單粗暴地限制使用,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須將其在正確的價值觀指導下進行應用。要引導中華兒女摒棄二元對立的思維慣性,糾正以“替代思維”認識人與ChatGPT關系的誤區,引導他們由“替代思維”轉向“共生思維”。要幫助中華兒女正確認識ChatGPT的優勢與弱勢,把人機對話的過程,轉變為自我超越、自我進化的過程。

再次,全面提升中華兒女的ChatGPT素養。要在各地區均衡組織開展ChatGPT的應用培訓,特別是在民族地區開展專題培訓,提升中華兒女應用ChatGPT技術獲取、應用、管理、評價信息和資源的能力。ChatGPT在應用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新的數據,進而促進ChatGPT模型的優化。要系統培養中華兒女的ChatGPT技術素養、數據素養和人文素養,增強協同科技與人文、整體與部分、理性與非理性、歷史與現實關系的系統思維能力;要組織開展跨學科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人類的柔性情感來調適“技術理性”帶來的ChatGPT情感價值缺失,提升適應智能社會的能力。

(二)著力實施ChatGPT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ChatGPT的意識形態性內嵌在其內容生成模式和運行規則之中,其背后隱藏著權力、資本、文化、價值等多重因素。在中華兒女智能“升級”的背景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對ChatGPT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要借鑒ChatGPT大模型的技術邏輯,組織自主研發ChatGPT大模型。根據ChatGPT技術屬性的分析,決定其價值意識的有數據、算法和算力三大要素。

首先,推進數據資源的均衡化發展。國家要均衡推進民族地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字化應用,防止出現“數字鴻溝”,均衡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數據納入ChatGPT訓練的數據庫,避免由于數據的結構化失衡帶來的不公平問題。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內容與用戶興趣偏好有機整合,將黨媒數據和民族政策理論融入ChatGPT數據庫,開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領域的ChatGPT。

其次,推進算法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審核。國家要利用好人工反饋強化學習這一環節,將符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算法納入反饋環節,進行強化學習,依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發審核算法,對算法進行嚴格審核,保證算法符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求。要設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底層框架模型,作為前置基礎層植入ChatGPT之中。要加強對ChatGPT從業人員的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培訓,明確上崗要求,讓意識形態方面合格的人員從事ChatGPT開發和運行工作。擴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權值在ChatGPT優先級中的比重,提高這方面內容用戶點擊率。

再次,保障算力資源的公有制屬性。ChatGPT功能的發揮,與算力的所有制有密切的關系,要以國有化的大型平臺公司來支撐,保證ChatGPT數據和算力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屬性,協調建設較大規模的算力池,加強中文數據語義的理解和處理,將中文數據作為重要的數據源訓練ChatGPT,保障算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在中華民族手中,讓其服務于滿足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防止私有制帶來的異化問題。

(三)科學運用ChatGPT傳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懸浮物,而是深深地根植于中華兒女的社會實踐,隱藏在日常生活、社會意識和心理結構之中。中華民族社會生活性與ChatGPT的意識形態隱匿性高度契合。抵御ChatGPT帶來的風險,就要借助ChatGPT對接日常生活,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日常生活,與人們的利益和問題相結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警惕錯誤思潮的侵擾。

首先,以中華兒女的利益和問題為切入點,精準傳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讓互聯網成為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盵16]ChatGPT建立在海量數據基礎上,能夠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提供信息支撐,要利用ChatGPT,以網絡討論文本為訓練集,識別中華兒女的關注點,準確把握中華兒女的利益訴求,在交互對話中及時發現、精準識別社會意識領域的各種問題,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與中華兒女的利益和問題關聯起來,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社會意識形態中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其次,要發揮中華兒女的主導作用,彌補ChatGPT的價值缺陷。由于ChatGPT在信息保真、情感體驗和價值識別方面的不足,ChatGPT僅能輔助進行傳播,人們要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導權。人要發揮主導作用,嚴把ChatGPT生成文本的審核關,通過人對生成文本的處理和審核,讓文本“活”起來,保證中華民族主流的價值和意義得到傳播。中華兒女要掌握ChatGPT使用的主動權,主動跳出“舒適區”,以有目的的信息檢索和算法優化,拓展信息的維度,在受體維度對“信息繭房”進行對象性的“改造”,[17]融入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

再次,要警惕錯誤思潮借ChatGPT之機,在互聯網上“反向”滲透。ChatGPT的廣泛應用為西方錯誤思潮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要善于利用技術準確識別錯誤思潮,特別是瓦解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錯誤思潮,揭示其本質和內在邏輯,敢于亮劍,戳穿西方政治勢力的政治圖謀,擴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流的意識形態輻射范圍。[18]要加強人工審核,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ChatGPT研發者和從業者,在ChatGPT技術開發的底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抵御西方價值的侵擾。

(四)協同開展ChatGPT的應用生態治理

在ChatGPT非政治化面前的遮掩下,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侵蝕更加隱蔽,影響更加廣泛,各種自變量、因變量和關鍵變量復雜多變,多維度沖擊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防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協同多元主體開展生態治理,以應對ChatGPT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首先,教育界要引領ChatGPT治理的價值導向。針對ChatGPT帶來思維淺表、價值隱匿等問題,教育要主動作為,利用ChatGPT的技術優勢,旗幟鮮明地以馬克思主義主導意識形態建設,擴大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覆蓋面,在信息識別、信息分類、信息篩選、精準推送方面綜合施策,治理ChatGPT算法文化亂象,引領算法文化的正確方向,增強理論教育輻射力和時效性,維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要加強網絡信息的人工審核力度,積極凈化煽動民族分裂、破壞國家統一的垃圾信息,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播創造良好的擬態環境。

其次,社會各界要協同開展ChatGPT倫理治理。社會各界要協同防范ChatGPT引發的社會規則演變、科技倫理、社會公平問題,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對中國ChatGPT開發者、制造者和使用者進行系統倫理培訓,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調適作用,培養他們的文化自覺意識,把ChatGPT的研發和利用關進倫理與人文的籠子里??萍冀缫谡_的倫理規范指導下,推進ChatGPT的科技創新,對模型的人工反饋強化學習進行嚴格監控和審核。

再次,政府要加強對ChatGPT大模型的監管。政府要完善ChatGPT的法律法規,嚴格審核人工反饋強化學習的算法,均等地推進各地區智能設施建設;要加強對資本的規制,特別是對于ChatGPT核心領域的技術和設備要有決定權;要對訓練數據全面性、人工標準的規范性、算法價值的無偏性、模型的可解釋性、算力系統的可靠性進行全面監管,建立健全評估和績效考核機制,[19]審慎調整監管措施,防止ChatGPT被利用,沿著“數據—信息—權力”的生成邏輯形成“算法權力”;建立健全預防機制,引導企業處理好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自身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及時研判和處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風險。

總之,基于ChatGPT的二重屬性,雖然ChatGPT具體產品的應用尚未完全鋪開,但是其蘊含的技術邏輯和帶來的社會影響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面對ChatGPT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憑借ChatGPT技術賦能,激活內部要素,助力自身問題的解決,確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整體有序;也要統籌協調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ChatGPT技術與社會發展系統的關系,增強前瞻性思考,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數字化轉型,有效應對ChatGPT帶來的社會變化,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空間上布局更加合理,在時間上銜接更加自如,生態體系更加穩定有序。

猜你喜歡
中華兒女共同體中華民族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
香港的繁榮昌盛,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中華兒女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