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城鄉居保待遇資格認證的“最優解”

2023-04-17 23:58李峰
中國社會保障 2023年12期
關鍵詞:經辦資格待遇

■文/李峰

近年來,廣東省注重結合城鎮化進程、人口老齡化、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省情實際,不斷探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領取待遇資格認證服務模式。2023 年,廣東省從全新視角審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領取待遇資格認證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印發了《廣東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領取待遇資格確認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規范城鄉居保領取待遇資格認證提供了制度遵循。

以制度創新推動工作落實

自2014 年廣東省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以來,在近10 年的歷程中,廣東省城鄉居保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經歷了從制度實施之初的認證周期內集中認證、村居協辦員上門服務和批量認證,到結合生物特征技術開展人臉、指紋、指靜脈識別的生物特征認證,再到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信息比對認證的階段性歷史跨越。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城鄉居保領取待遇資格認證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如,開展信息比對認證的深度與廣度需進一步拓展;在認證服務方式全覆蓋上需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服務及上門認證服務流程、認證結果確認操作等需進一步明確細化,等等。這就需要從制度層面更加科學地規范資格認證服務工作體系、健全認證方式、加強認證服務精細化管理、防范經辦風險,《辦法》由此應運而生。

以《辦法》為遵照,廣東省各地在開展資格認證工作中進一步厘清了職責邊界,準確把握職責要求,實現信息比對認證全省同步組織、疑點數據多途徑核實、處置整改情況限期反饋,促進現場認證程序、標準更加統一,提升了認證服務效能。廣東省各地按要求統一設置審核層級,增強資格認證業務流程規范性,有效防范經辦風險;強化不同業務場景資格認證佐證材料上傳,適時分類存儲,實現業務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定期開展線上線下部門間、險種間領取待遇人員認證信息核查,讓群眾辦理資格認證“線上一次辦、線下最多跑一次”,促進資格認證工作提質增效。

針對落實上報疑似喪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享受資格信息制度不夠統一、報告機制不健全、報告流程不完善、報告渠道不規范、報告事項不齊全等問題,《辦法》提出建立全省統一的領取待遇資格確認報告機制 ,按照“誰收集、誰登記”的原則,設立報告信息登記管理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建設信息報告處理平臺,提供省集中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一體化信息系統端(以下簡稱“省系統”)和手機服務端兩個入口,支持地方個性化信息報告系統與省系統對接,實現信息上報、查詢、臺賬管理、佐證資料上傳、統計等功能 。

廣東省茂名市在《辦法》出臺前,因有少部分領取待遇人員在外地火化、土葬等,家屬沒有及時申報死亡信息,造成領取待遇人員死亡后多發錯發待遇?!掇k法》出臺后,村居協辦員每月初通過線上或線下報送各村轄區內因死亡等原因喪失待遇領取資格的詳細名單、相關佐證材料到各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由經辦人員及時停發其待遇,并通知參保人家屬辦理一次性待遇領取和注銷參保關系手續。同時,將每月疑似死亡數據發到鎮村進行核對,查漏補缺,有效降低多發錯發待遇的發生比例。

廣東省肇慶市每月由村居協辦員等基層工作人員采集村(社區)參保人死亡、服刑、重復領取待遇等信息,將信息上報鎮級服務點匯總后再上報縣級社保經辦機構。無論轄區是否有發生數,均以紙質版加蓋公章的形式上報情況,落實零報告機制。同時縣、鎮、村經辦人員注意收集社會人員反映的情況,作為喪失待遇領取資格人員名單輔助材料。

廣東省云浮市開發“云浮市城鄉養老公共服務平臺”,村居協辦員通過登錄服務平臺,及時查詢、掌握轄區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和待遇領取人員情況,在日常巡查中若發現待遇領取人員死亡、服刑等情況,及時通過服務平臺反饋給縣級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待遇停發手續,形成線上線下協同并進、經辦機構與村(社區)信息實時對碰的工作機制,有效防范冒領多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行為的發生。

以數字化促進認證服務精細化

12 月1 日開始實施的《社會保險經辦條例》明確,社保經辦機構應當通過信息比對、自助認證等方式,核驗社會保險待遇享受資格?!掇k法》出臺后,廣東省加大數據治理力度,積極營造數字化經辦環境,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對接部級認證系統和部級社保公共服務平臺的同時,建成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的服務網絡,并依托政務外網和銀行專網,將省系統部署到鎮村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前臺和銀行辦事窗口。同時,以廣東省委省政府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契機,深入推進“城鄉居保鎮村通”工程,建成村級協辦平臺,將資格認證等高頻業務事項向基層延伸,增強認證服務可及性。

以服務網絡為基礎,廣東省堅持推動數字驅動認證服務,省市縣社保經辦機構通過對直接認證信息進行匹配和對輔助認證信息進行分析,每月開展資格認證數據比對工作。如,有的市縣通過老年人到老年飯堂就餐、到老年之家參加文娛活動等契機,現場記錄待核實人員的領取待遇資格狀態;有的市縣委托村(社區)網格員在提供政務服務時開展資格認證;有的市縣通過經辦人員上門服務、村居協辦員上報數據等方式逐一核實和處置待核實人員名單等疑點數據。社保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及時通過廣東省全民參保信息管理系統逐級反饋疑點數據的核實及多發待遇追回情況,提高資格認證的免辦服務比例。

《辦法》實施以來,廣東省各地在積極推動信息比對認證、生物識別認證、柜臺認證、上門認證等工作落地落實的基礎上,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協作,不斷拓展數據來源,提升數據質量,通過內部數據比對以及外部數據共享,綜合分析領取待遇人員出行、就醫、疫苗接種等多維度數據,廣泛開展信息比對認證,推動開展人臉識別等自助認證方式 ;打造指尖上的“社保電子地圖”,精準標注認證服務網點信息 ;進一步加強社銀合作,推動8 家銀行自助服務終端加載資格認證等社保服務事項;加強自助服務設備供給,提供資格認證刷臉辦、就近辦服務;整合社會資源,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社會組織機構或企業為高齡老人、病殘人員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建立全省城鄉居保生物特征數據庫,并進行動態管理,領取待遇人員通過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電子社???、“掌上12333”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廣東人社”App、“粵省事”平臺等渠道進行生物識別認證;建立健全自助服務平臺,統一在縣鎮村三級布設2.5 萬臺“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3044 臺社保自助服務終端,為領取待遇人員提供就近辦、自助辦、隨時辦等認證服務。截至2023 年10 月,全省已有621 萬名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進行生物識別認證。

以安全規范防范經辦風險

開展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是社保經辦機構開展內部監管,防范基金“跑冒滴漏”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徑?!掇k法》出臺后,廣東省人社部門緊盯資格認證審核機制及逾期未認證、長期待遇暫停人員,精準發力,統一全省經辦標準,完善風險防控措施 。

建立健全資格認證工作風險防控體系。各地嚴格崗位權限管理,待遇核定人員不得兼任資格認證相關工作,嚴禁一人通辦。規范資格認證辦理層級,設置業務受理和審核環節,實行兩級審批,壓實縣級社保經辦機構審批的主體責任。對社會化認證結果的確認,必須執行信息材料錄入、享受資格確認的經辦審核機制,并按規定留存佐證材料。全面取消批量資格認證。

現場認證閉環式全流程辦理。各地完善現場核驗和比對校驗,在進行柜臺認證、上門認證等現場認證時,將調用公安部門電子證照和省系統相關數據自動開展數據比對,核對領取待遇人員本人和照片、證件信息與電子證照信息的一致性;強化佐證資料上傳,明確將影像化的有效身份證件、現場拍攝的領取待遇人員照片等上傳省系統,留存電子檔案;閉環自動反饋辦理結果,縣級社保經辦機構完成審批后,認證結果將通過省系統以短信方式自動反饋給領取待遇人員。

建立待遇暫停人員常態化清理機制。全省建立核實工作臺賬,確定資格認證待核實人員名單,并在省系統中作相應標識,實行動態管理。區分疑似死亡、失蹤、服刑、喪失國籍、重復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等不同情形,采取主動聯系本人、現場核實、向相關部門發函核查及開展數據比對等方式,逐人逐條核實處理。將待遇恢復作為高風險業務,對暫停待遇1 年以上申請辦理待遇恢復的,由市級社保經辦機構負責審批,重點核實補發起止時間、補發金額、銀行賬號一致性等信息。

強化考核評價和監督。各地積極推動將資格認證工作納入縣級政府對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考核體系。開展服務自我檢查和質量評價工作,通過線上線下評價、電話回訪、實地走訪等形式及時發現整改問題,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接受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p>

猜你喜歡
經辦資格待遇
2023年,這四類考生擁有保送資格
不講待遇 不計得失
推進社保經辦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實踐探索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互聯網+社保經辦: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第二道 川菜資格人
醫保經辦管理期待創新
資格
醫保經辦管理期待創新
背叛的資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