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困境的教情反思和突破

2023-04-19 01:57解冰冰周學梅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理論課教學管理困境

解冰冰,楊 蕓,周學梅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1]。 而當下高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存在著教學內容講述的困境、 教學方法運用的困境、教學管理實踐的困境。 困境的存在使部分教師產生了對自我價值和課程價值的疑慮。 雖然生成教學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教學困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素養與能力上,尚存有不足之處。 因此,需要從教情的角度,反思困境的生成原因, 在此基礎上探索突破困境的路徑,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自我價值和課程價值的認同度,從而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困境的狀況描述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困境是指教師在教學內容講授、方法運用、管理實踐中,存在左右為難、急需突破的教學處境。 這種處境困擾著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 甚至會引發對自我價值和課程價值的疑慮,進而影響課程教學實效性。

(一)教學內容講述中存在的困境

教學內容講述的困境是指以教材為中心的講述邏輯,可能會失去學生的關注,而偏離教材為中心的講述邏輯,可能會丟失課程的政治性和學理性。 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除《形勢與政策》外,其他課程統一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這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教學重點和價值引導方向。然而,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以國家統編教材為中心的教學內容講述中,難以“立足教材又超脫教材以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再創造, 擴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質性內容。 ”[2],由此原因,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部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敏感度不強、關注度不高,進而出現課堂抬頭率低的直觀課堂教學效果呈現。為此,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往往在課程教學內容講述中,添加一些名人軼事、奇談雜論,以引起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 而如此吸引學生, 又往往會脫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品位和政治引導性,進而缺失了學理性內涵和應有的教學實效性。

(二)教學方法運用中存在的困境

教學方法運用的困境是指借助傳統教學方法,可能存在不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而新穎的教學方法運用,可能出現事與愿違的情形。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最為常見的是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的理論講授、案列教學和專題授課,這些方法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 理論闡釋的邏輯性和內容講述的完整性。然而,傳統教學方法在課程教學中,也容易出現教師的自說自顧與學生的被動回應,課堂教學效果呈現出不理想的局面。 因此,在“互聯網+ 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嘗試著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平臺賦能,從學生現有的認知程度出發創新教學方法,翻轉課堂、微課堂、第三課堂等教學方法或模式被相應的提出,以期通過方法創新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而通過對部分學生的調查發現,這些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實操運用中,往往存在著增添學生課程繁瑣與負重的教學環節,進而出現部分學生對課程教學產生排斥心理和抵觸情緒。

(三)教學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困境

教學管理實踐的困境是指約束型被動管理的低效,而進一步加強與改善教學管理,卻又不知從哪里著手的情境。 當下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約束型的被動管理,表現為課堂紀律約束、隨堂作業布置和學期課程考核。通常教師會將學生到課率的考勤和隨堂作業的提交量化為平時分,并按比例納入期末課程總分的考核評算。然而, 這種約束型被動管理對于實現課程立德樹人價值目標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通過課堂考勤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課堂的出勤率, 但并不能保障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抬頭率;大面積的隨堂作業布置,也并不能完全真實的反映學生對課程知識體系的認知和把握。 然而,對于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而言,不加強課堂考勤管理有失公允, 同時也會存在大面積缺課的可能;不隨堂布置作業,就不便于從其他方面量化學生平時分數;不通過課程試卷考核形式,就難以最直接的約束和保障學生對課程教學的重視。對于如何進一步加強與改善課程教學管理,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存在著不知從哪里著手的困境。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困境的教情反思

所謂教情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具備的素養與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困境的存在,反映出教師在理論講授、價值引導中,所應具備的素養與能力尚有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從教情方面反思困境的生成原因。

(一)課程教學內容講述困境的生成原因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課程視野狹窄。 課程視野狹窄表現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偏重于教材的知識儲備,而缺少寬博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歷,進而難以將教材中的理論邏輯, 還原為鮮活的實踐邏輯再現;難以將教材中的文本話語體系,轉化為針對具有特殊性的課堂教學對象的生活話語體系。正由于此,在以教材為中心,“把宣傳和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主流意識形態作為課程的主體內容”[3]的講述中,便容易出現用教材中的理論闡述教材中的理論,或者,簡單照搬教材中的文本故事案例。由此,將會導致理論講述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案例呈現的同質性和文本化,讓學生產生照本宣科之感,進而出現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關注度不高、興趣不強的課堂直觀表現。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當下大學生的關注,缺失調查與研究。 當前大學生普遍關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大局中,國際、國內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及動向。 且網絡中不斷接觸到的碎片化和多元場景輿情, 正在沖擊他們原有的認知,在此過程中,他們可能會產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疑問甚至心理焦慮,而這正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需要做好政治引導、情懷感召、價值疏導,體現課程學理性和實效性的關鍵所在。 對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立場, 去調查與研究當下大學生的社會關切和思想疑問的缺失, 進而便容易出現脫離思想政治教育立場,“在課堂上有意回避艱澀的理論問題, 代之以名人軼事、政治八卦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把理論演繹成故事,把科學異化為娛樂”[4],偏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引導航向, 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缺失應有的價值品位。

(二)課程教學方法運用困境的生成原因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單一。部分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只限于課堂之上,課堂之外很少與學生有更深入的接觸與交流, 甚至彼此之間較為陌生。親其師后才能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學生專業背景的模糊認知、 現實人生困境的情感交流與熱心幫扶的缺失, 便會使立足于以課堂、教材和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在課堂中難以喚起大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的關注和傾聽。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新媒體操作技能水平不足。 在“互聯網+ 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創新型教學方法,可能引起學生排斥課程教學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 “互聯網+ 教育” 理念的理解偏頗和新媒體實操技能不足。 這種理念本質上應當是一種隱性教育, 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敢于并善于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能和新媒體介質, 在移動互聯的生活環境中, 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潛移默化融入大學生日常網絡生活接觸中, 對大學生發揮日?;?、生活化、常在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而對其理念理解的偏頗,是將互聯網隱性教育轉變為顯性教育并與課堂教學相配套,呈現出一個完整的顯性教育的閉環。 如此這般硬性操作便可能出現,增添學生課程學習環節的繁瑣,進而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

(三)課程教學管理實踐困境的生成原因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將管理表現為強硬約束的方式。通過隨堂作業布置和到課率的管理,由此量化為學生課程考核中的平時分數。 雖然這樣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最終通過期末課程閉卷考核的形式,量化出學生整個學期課程學習所得成績。 但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終極價值, 以及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中所應當的獲得感與滿足感來說, 效果并不完全理想。究其原因在于,這種管理本質上是一種約束型被動管理,偏重于為了考核總分的傾向,用約束的手段, 將學生禁錮于課程被動的甚至是沉默的學習中。然而,教學管理本質上是管理者應當作為一個建設者和主導者, 在充分了解并尊重管理對象的基礎上調動管理對象積極性, 并使其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的全流程中。因此,這種約束型被動管理一定程度上不能激發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會引發學生負面情緒,特別是當下大學生不反對服從或跟從, 但他們對于強迫的服從或跟從較為反感。在強硬約束的課程教學管理中,部分學生表現為被動性的應對和消極性的沉默。

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忽視了管理拓展性延伸。 對于部分教師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教學管理實踐卻不知從哪里著手,究其原因在于,這部分教師將教學管理簡單化為一個人的課堂之上的管理, 從而忽視了課程教學管理的全流程, 即課堂教學過程的完整性。教學管理不僅包含課堂之上,還應當包含著課堂教學的前后每一個階段在內。同時,部分教師也忽視了管理的關聯因素, 即與學生緊密相關的教育主體和朋輩群體。 例如,教研室人員、專職輔導員、專業班主任和班級思政委員等關聯性因素。 由此原因的存在, 使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難以挖掘課程教學中潛在的各項管理因素, 并創造性的通過分工與協作,以延伸管理的平臺與渠道,豐富與拓展教學管理。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困境的突破路徑探索

教學困境的教情反思可知,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應具備的素養與能力, 所存在的不足方向。 因此,有必要沿著這些方向,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我素養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著手,突破教學困境,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一)開拓課程理論闡述視野,深化大學生調查研究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就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理論而言,它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倫理等等,幾乎包涵了人類社會的每個領域。 ”[5]。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急需在專業知識基礎上, 進一步構建課程教學所應當具備的大知識結構體系, 從而開拓課程理論闡釋的知識視野。 如此,才能將教材文本中的理論與案例,通過豐富的知識體系透徹的闡釋與演繹。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急需拓寬社會活動充實人生閱歷, 以理論為關照拓寬社會活動的寬度和深度, 從而開拓課程理論闡釋的社會視野。例如,在寒暑假期間積極參與所在社區的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等單位組織的校外研修基地等平臺,進而走出書齋和課堂,在此過程中加深對教材理論邏輯和文本案列的感悟與認知。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急需深化自我的學術科研能力, 從而開拓課程理論闡釋的學理視野。 理論只要深刻必然有其征服和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這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系統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階段的理論成果,全面涉及古今中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理論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最前沿動態, 深化對教材中重點和難點內容的學理性研究。

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場, 深化對當下大學生思想實際的調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 要將道理講活,既不能簡單的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變為純粹政治理論的宣讀課, 也不能拿來主義、奇談怪論、標新立異,更不能將課程虛無化和娛樂化?!罢我龑撬枷胝卫碚撜n的基本功能”[6],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當以中國化和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立足于大學生思想實際問題為導向,進行調查研究。從大學生關切的時政熱點、 社會事件找尋教學內容的融入點和切入點, 展現出理論對現實有力的解釋力和思想引導力。 否則,就會使教學內容“成為學生眼中‘假大空’的烏托邦理想,或脫離學生個體生存需要和現實環境的抽象理論, 最終只能造就表面上的虛假認同”[7]。

(二)增強師生情感互動,提升新媒體實操技能

增強師生之間情感的互動,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在實際生活中走進學生, 盡最大力度的幫扶學生。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講述中,無論采取哪一種教學方法來提升課堂教學直接效果, 都需要以教師與學生之間有實踐的情感維系為基礎。只有如此,在教師為中心的理論講授、專題授課、案例教學方法運用中, 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誠心實意的傾聽課堂內容講述。而要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不僅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方向性教育, 收集學生專業背景知識的新聞報道案, 并通過各種途徑搜尋當下學生思想情感真實信息。 更要立足于學生實際生活境遇中的微觀利益問題的幫扶, 在課程教學之外的現實生活實踐中,對學生所面對的學業難題、人生苦惱、生活境遇的真實有力的參與并幫扶,“一些學生不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 如何與意見不一的人交流,如何在宿舍中營造和諧人際關系,如何與輔導員或專業教師相處,等等,在成人看來司空見慣的基本生存技能,在青年大學生那里可能都是棘手的困難。 ”[8],在對大學生微觀問題的實際幫扶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情感的互動。

提升新媒體實操技術,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善于利用平臺軟件、 數據分析來獲取學生真實的思想和生活信息,尋找到學生關切點,并將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深度融合。 更要善于利用學生關注度和下載量較高的平臺應用軟件, 積極關注學生的關切和輿情, 并主動參與其中積極發聲做好正向引導。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善于全方位展現自己的學識、 素養和特長, 在學生所喜好的應用平臺中,多樣化地展示自己,多維度深入學生,將課程生活化、 將生活課程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大學生互粉、關注、點贊、評論、轉發,在互動交流過程中充分尊重大學生的話語地位”[9],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常在化的網絡生活接觸中, 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遞與價值引導。

(三)轉變被動管理,構建教學管理實踐平臺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將被動管理轉變為積極管理,教學管理不僅是課堂之上,還應該貫穿課前、課后各環節。堅持全流程積極管理原則,讓學生完整地參與到課程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在課前,教師需要立足于對統編教材內容的深度解析, 并根據教學對象的認知特點和學情現狀, 以及自身的特長和教學目標的界定, 將最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優化整合為課堂教學內容;在課中,教師應在事先有充分預案準備和設計的基礎上, 調動與組織學生參與到教學內容的闡釋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在課后,教師要及時關聯有效途徑收集學生的學情反饋, 為下一次課堂教學做好預案設計。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多維度構建管理實踐平臺,從單打獨斗轉為團隊組建。通過組建與學生緊密相關的教育主體和朋輩群體的團隊, 交流與共享課程與學情信息, 并通過申報課程思政相關課題細化團隊分工與協作, 在此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專業背景、思想狀態、關注焦點,共同致力于有針對性和生動性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協同各種教育資源, 積極主動構建管理實踐平臺。 例如,充分利用教研室團隊平臺,協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材解釋力與演繹力,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飛躍的“大道理”;挖掘學校內外實踐育人資源平臺, 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搬到學校的實驗實訓中心、校外的博物館、工廠車間、田野村頭等更多現實場景回應現實“大問題”;聯通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社區活動之間的融合, 在寒暑假社會實踐中引導學生感悟社會、磨煉意志,在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邏輯基礎上把握時代“大趨勢”。

四、結語

教學困境的存在,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自我認同和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需要教師從教情的角度深刻反思,在開拓課程理論闡述的視野,深化對當下大學生的調查研究;增強師生情感互動, 提升新媒體實操技能; 轉變被動管理, 構建教學管理實踐平臺的過程中提升自我教學素養與能力,突破教學困境。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敢于直面困境矛盾,在實際教學中不斷自我革命、實踐斗爭,才能擔負起課程的時代使命和滿足大學生的真實思想需求, 實現課程立德樹人的終極價值。

猜你喜歡
理論課教學管理困境
教學管理信息化問題研究
新時期高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
談教學管理的藝術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
“721”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