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傳承與弘揚

2023-04-19 04:41楊婷婷
關鍵詞:包容性中華文明中華民族

楊婷婷

(安徽藝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所謂“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也。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1]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體現在處世之道、價值導向、精神氣質以及生存發展理念之中,準確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對于我們賡續千年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

一、連續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獨特底蘊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價值觀念和文明體系完整,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有助于我們讀懂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古老國度的現實邏輯。連續性表現在中華文明的方方面面,最具代表性的則是文字、歷史書寫和元典傳承。

“在某種意義上,說一人先天注定要說話,也是對的。但這完全是由于他不只出生在自然界里,同時也出生在社會懷抱之中,而社會一定會,大概一定會,領導他走向社會傳統。沒有了社會,如果他還能活下去的話,無疑他還會學走路。但也同樣可以肯定,他永遠不會說話,就是說,不會按照某一社會的傳統體系來表達意思?!盵2]愛德華·薩丕爾在其著作的引論中,比較行走和說話這兩個人類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無非是要強調,語言是一種文化功能,而不是一種生物遺傳功能?!胺彩窃诰窳α繘]有得到類似這樣的顯示,或者其顯示由于條件不利而受到壓抑的地方,杰出的天才一旦在其自然進程中受到束縛,就無法再創建任何偉大的新生事物?!盵3]——這一精神力量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語言”,語言作為“特殊精神力量”,其影響涵蓋了文明、文化和教養。文字既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礎,還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全世界各民族創造的文字,不外乎表形、表意、表音三種類型;漢字作為至今唯一使用的古老表意文字體系,與中華文明協同發展、相互成就?!皾h字不斷,中華文明才會綿延不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從根本上保障了漢字的持續和穩定?!盵4]可以說,連續性作為中華文明最突出特性之一,其根基就在漢字。

借助于漢字書寫,我國很早就形成了“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史官制度,官修之外亦多私撰,由此產生了從《春秋三傳》到《國語》《戰國策》,從《史記》到《清史稿》,從《通典》《通志》《文獻通考》到《資治通鑒》,以及幾乎覆蓋所有區域的方志等,從區域史到專題史,從斷代史到通史,從紀傳體到記事本末體,體裁形形色色,內容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中華史學文化圈”,[5]不僅為我們構建起豐富的歷史資料庫,而且見證著中華文明綿延不綴的連續性。

中華文明中“人文”氣象博大,20 世紀 80 年代,夏鼐先生就曾在其名著《中國文明的起源》一書中提出過“文明三要素”即城市、文字、冶煉金屬。事實上,黃河長江文明孕育的華夏科技成就早就在各個領域引領風騷數千年。數學是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學知識技術之一,是推動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中國,現在可考最早的《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都是成書于公元前,并且流傳至今。漢唐以降至宋元,歷代都有算書出現,數學家們或注解前人的著作,提出新的見解,或另創新說,圓周率、珠算、“十二平均律”等等的發明,不但證明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更影響到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步。

《考工記》中所記載的:“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則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盵6]1097-1098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經驗性科學總結,表明當時中國已認識到合金成分與青銅的性能和用途之間的關系,并已定量地控制銅錫的配比,以得到性能各異,適于不同用途的青銅合金,后世將此技術傳承發展,一直到現代冶金技術的出現。冶煉技術,包括水利、農作物種植、動植物養殖等等關系到人們生存發展的技術的傳承延續,都非常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

二、創新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不竭動力

變革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7]470-4711918 年,在中國學習西方的多次實踐均告失敗、中國的先進人士陷于不知路在何方的彷徨和苦悶之際,李大釗敏銳地發現,中國的未來必須跳出固守傳統、照搬西方的窠臼,走第三新文明的新方向。他說:“東洋文明既衰頹于靜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質之下,為救世界之危機,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盵8]70年后,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農民的紅手印,開啟了中國農村產權制度的“兩權分離”;新時代的今天,小崗村產權制度的“三權分離”改革依然在繼續。

偉大的文明能夠連續不斷、歷久彌新,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一切創新必須以德為本、以民為本。中國北方冬天寒冷,蔬菜很難生長,這不免影響到改善飲食、均衡營養、保健養生,因此通過制備人工溫室,實現轉季節培育,這項技術我們很早就掌握了,但由于消耗過大,不利于引導社會風尚,所以即便皇親貴族也會受到批評?!稘h書》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召)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于人,不宜以奉供養”。[9]3643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經過易州(今河北易縣),司馬陳元璹“使民于地室蓄火種蔬而進之”,“上惡其諂,免元璹官”。[10]6231

進步和創新與閉門造車、故步自封是絕緣的,開放、交流、互鑒是文明不斷進步和創新的前提。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始終在不斷創新和進步中,農業生產中耒耜、石犁、青銅犁、鐵犁、直轅犁、曲轅犁的更新換代,見證著農業技術進步與生產力的提高;《氾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敷農書》《王禎農書》《農政全書》被尊為中國古代五大農書,《齊民要術》更被推崇為“古代農業的百科全書”。豈止農業,我國古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涵蓋了現代科技技術的各個分支,從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以及醫學等學科,到建筑、冶金、紡織、機械、造船、航海、造紙、印刷、陶瓷等技術領域,無不成就斐然。但我們既沒有“壟斷”,也沒有“自負”,而是在與世界分享、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唐代鑒真東渡日本,明代鄭和下西洋,一面帶去我們的文明成果,推動當地技術進步,造福當地百姓,一面也開辟了我們吸收外來文明的途徑,讓我們在交流互鑒中持續創新發展。明清以降,在西方的科學技術,諸如醫學、數學、物理、化學等不斷傳入我國的情況下,清初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梅文鼎以“去中西之見,以平心觀理”態度,致力于闡發西學要旨,弘揚中學精華,實踐中西之學的“會通”,促進了我國近代數學的發展和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 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指出:“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盵11]313追古思今,唯有創新才是一切文明得以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之源。中華民族歷經各種磨難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文明能夠賡續傳承至今,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是其根本。

三、統一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目標宗旨

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植根于悠久的歷史傳統。中國各民族統一多元、團結集中,是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積淀而成,其共同的基礎是強大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認同蘊藏在自古以來的實踐傳承之中,熔鑄成血脈里的家國情懷。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鑄就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

我國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文明統一性特征在多元一體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幾千年來積淀成的歷史觀和倫理觀,通過不斷交流融合,形成了中華文化和政治上突出的統一性,這是中華文明連續發展的重要基礎。[12]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文化既各具特點,又相互區別,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文化的“多元”與“一體”統一于我國文化和文明發展史,形成中華文明獨特的精氣神;“大一統”也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底色和絕對信仰。

秦朝實現“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大一統”的發展歷程。秦漢推行郡縣制,以此管理廣大國土,此舉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歷史發展趨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推動漢唐文明的高度繁榮和多民族融合。秦漢以后,歷經幾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為此后特別是元明清時期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歷史上,為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各朝代都因時因勢采取各種有效舉措。如元朝建立后,完成了大漠塞外與中土農耕區連為一體的政治統一,民族實現融匯,并設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通過理藩院統轄、盟旗制等制度,使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根基不斷強化。清中后期,儒學逐漸成為主導文化,藏傳佛教又成為溝通藏、蒙兩族的另一文化紐帶,強化了文化融合,實現了國家發展進步。[13]

文化認同不僅建立在共同的語言、文字、歷史、傳統、習俗等方面,更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等方面。中華民族崇尚忠孝仁義、禮法和諧、天人合一等理念,欣賞山水畫、詩詞歌賦、戲曲音樂等藝術,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也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21世紀的今天,遍布海外的游子依然有尋根祭祖的傳統,每年祭祀黃帝大典,都有來自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齊聚膜拜。媽祖和公關信仰是民間文化認同的重要表征。民間對媽祖仁愛、對關公忠義的認可,既是積極的價值追求,更是重要的凝聚紐帶。正是這種深厚的文化認同,使得中華民族在歷史上能夠抵御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現代能夠實現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4]

一部中華文明史實際上就是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講的 “多元一體 ”的歷史。在漫長的中華民族歷史上,各民族人民之間互動頻繁,各個民族的先民們在交流融合中,并肩攜手、披荊斬棘,開發建設萬里山河,并始終維護著統一、反對分裂,從而形成多元統一的中華民族歷史。

四、包容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價值遵循

中華文明具有以“和合”為理念,追求人類真情、真性的過程,即以符合大眾普遍的文化價值和情感為追求?!昂?相應也?!?《說文解字》)“和”是中國哲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本義是和諧、協調的意思,寓意是渴望安定、平和、幸福生活的普遍愿望。一個“和”字,反映出中華文明賡續千年的本質所在。[15]

中國文化具有的包容性,是以中華文化認同為基礎,但是超越了地域、鄉土、血緣世襲、宗教信仰等局限性,用多元文化代替單一文化,最終是多元文化匯聚成共同文化。中國佛教文化即是非常好的例證,佛教傳入中國后,經過不斷演化融合,同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與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和中國本土道教文化相互融合,發展成為中國的佛教文化。這種文化的融合發展對中國人的宗教哲學、文學藝術以及習俗禮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變成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中華文化何以能在歷史長河的滌蕩中延續至今,“整體觀”表征了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思維,“天人合一”凸顯了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品格,“德性精神”撰寫了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歷史。音樂、繪畫、文學等不斷吸收外來影響,融合創新發展,最終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文明,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發展繁榮提供了豐厚滋養。

中國開放包容的文化歷史悠久,事實證明,中華文化德性精神中所蘊含的包容性,體現出人性中的善與正義,是中華文明特有的人文光輝?,F代中華文明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開放包容并蓄的傳統,為世界各國交往和交流提供了一種范式。這種范式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文化對立,而是堅持以平等、公正、正義與和諧為原則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涵蓋的主權平等、對話協商、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發展等理念都是包容性世界秩序的具體內涵。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鑒,在此基礎上構建包容性世界秩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和為貴”活化了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傳統,“協和萬邦”蘊含了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終極追求。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不是任何一種文明獨步天下就能把全球治理好的時代,中華文明的包容性證明,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甚至沖突的存在,是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動力。當各國面對問題和矛盾時,需要以包容的心態,積極借鑒其他文明的優點,從而化解矛盾,解決沖突。[16]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基礎,底蘊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支撐著中華民族過去幾千年的發展,同樣也能夠為當前和未來中國的發展提供動力,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的高度,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必將在“第二個結合中”得以實現。

五、和平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持續追求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在古漢語中,有非常多的關于維護和平、防止戰亂的闡述,“鑄劍習以為農器,放牛馬于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斗之患”(《孔子家語·致思》),“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淮南子·原道訓》)。追求秩序、穩定內斂、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長久發展中自然積淀出的文化性格和民族傳統,這種性格和傳統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生長在中國人民的基因里。和平基因在中國始終是“顯性基因”而不是“隱性基因”,始終處于主導地位。[17]即便是歷代封建王朝,秉承的也都是“以耕讀為本”而不是“以暴力為本”的基本國策。這主要緣于我們自古以來就祈求和平、合作、和諧,天下和平的思維方式,已經深深扎根在古老文明傳統之中;中華文明講“和為貴 ”,強調“兼容并包”“和而不同”,這些特質已經成為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血脈。[18]

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有過一段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苦難歷史,但中國人民一方面奮起反抗,捍衛家國,守護文明,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最終贏得了反抗侵略、爭取獨立的偉大勝利;另一方面中國人民并不因此而欺負、壓迫、奴役其他國家人民,相反,將“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處”奉為準則。抱德煬和、海晏河清是中華文明對和平的向往與追求,優秀的中華文化孕育出的中華文明強調合作,注重和平、和諧。和平性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持續追求,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民族的特性。21世紀的今天,中華文明能夠為世界的和平貢獻自己的智慧,中國人民也能夠為維護世界和平奉獻自己的力量。

今天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僅源于多災多難、飽受欺凌的歷史傷痛,也是由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中國自身的內生性文明需求所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告訴我們,21世紀的今天,我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涉及到國際關系問題時,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

一個悠久的文明,更懂得復興的意義;一個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更渴望復興的榮光。深入學習、分析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豐富內涵,對于我們傳承和弘揚優秀文明意義重大。

猜你喜歡
包容性中華文明中華民族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夜經濟要有“包容性”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包容性增長的理論內涵及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