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模式探索
——以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例

2023-04-19 11:55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三下鄉黨團協同

韓 飛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汕頭 515078)

實踐育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實施途徑,有助于新時代大學生在親身參與中了解黨和國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引導青年大學生在實踐中樹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家國情懷,領悟黨的領導、領袖領航、制度優越、人民力量,增強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1]。目前高校實踐育人工作主要包括實踐教學、軍政訓練、寒假“返家鄉”、暑假“三下鄉”等形式,其中暑假“三下鄉”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時間充裕、有助于磨練大學生的品格和意志、有助于大學生體察工農商貿等鄉村社情民情的優點。因此,創新實踐育人模式,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知識理論、實踐活動相融合,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已成為新時代的新趨勢。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的深刻論述和全面部署,為各行各業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中明確各自的位置提供了指導方針、基本任務和原則要求[2]。鄉村振興,關鍵是人,關鍵是人才[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教育部《關于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關于推進鄉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23 年工作要點》等都明確提出: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要把鄉村教育融入鄉村建設行動中。高質量的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而高職院校肩負培育鄉村振興人才的重要使命,也是國家培養高素質、高質量、創新性、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和主渠道,承擔著“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教育使命?;诖?,本文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結合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依托黨支部、團支部、班級等組織力量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分析實踐育人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優化路徑,探索“黨團班”協同實踐育人模式,以期拓展高校實踐育人模式,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育人模式的探索

2023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支持培養本土急需緊缺人才;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鄉村振興核心是鄉村人才振興,而鄉村人才振興的關鍵是教育,是對技術型農業人才的需求?!堵殬I教育法》(2022 年修訂)規定:職業教育是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實施的教育。職業教育是支撐鄉村發展最為重要的人才源頭之一,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往往是扎根農村謀發展的“新農人”主力軍,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勞動者,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培育更多創新型、技能型、高素質的人才,是職業教育立足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主動作為和重要謀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4]。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這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不斷取得新發展、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這離不開科學完善的教書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科研育人的人才培養體系,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是一個動態演進、靜態評價、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5]。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更加重視課程思政、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堅持“三全育人”“五育并舉”“十大育人”,不斷健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制度體系。其中,實踐育人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價值導向。

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社會實踐是培養大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6],是增強大學生的學習和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道德在不斷內化和外化的轉變中獲得發展和成長的過程?!叭锣l”社會實踐活動,可磨練大學生獨立思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機警的頭腦強健的體魄、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在社會實踐中發現自身不足并去改進,還可以讓當代大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培養大學生的時代意識和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只有深入鄉村,才能融入鄉村,才能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塑造人的全面發展的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建立起擔當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社會實踐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創新型高校提升育人實效的重要手段。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模式的構建探討

(一)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模式內涵詮釋

“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模式旨在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團建工作為基礎,以創新班級建設為落腳點,聯合黨建、團建和班建一體化,同時通過開展社會調查、軍政訓練、專業綜合實踐、暑假三下鄉、寒假返家鄉、崗位實習、工藝見習、職業素質拓展訓練等社會實踐活動,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和綜合素質,著力培養有理想、有責任、有作為、有擔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7-9],為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科教興國、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培養人才。

1.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是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訴求

新時代的全面發展觀由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構成,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解放。這一教育目的既是我國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制定培養目標和人才標準的根本依據,也是對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活動的主要內容大部分都離不開建設黨團班組織。高校黨團班組織的結構完整、涉及面廣,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對象,對學生的培養與教育作用意義非凡。學生在自行組織黨團班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其自主思考和創新創業的能力,增加師生互動、學生互助,為新時代大學生創造交流探討、經驗分享、鍛煉能力的優良平臺。同時,黨團班作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載體,可以發揮其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灌輸大學生優良的政治思想。因此,在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的共同引導之下,能夠充分激發大學生的潛在能力,鼓勵大學生不斷為創新驅動、智慧城市、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國家的建設發展貢獻力量,切實把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貫穿于教育領域的各方面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10]。

2.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

實踐育人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評估中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1]。黨支部、團支部、班級作為高校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最主要的組織形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進一步推動黨團班一體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相關探索與實踐,以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為依托,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組織建設為載體、“三全育人”為抓手,強化“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班建”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有助于培養素質高、能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3.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12],明確了立德樹人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務、工作重點、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立德樹人是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根本價值,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即以人為本,以大學生的理論知識為基礎,通過開展專業性、應用性、創新性的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了解國情、體察社情、體會民情,豐富大學生的社會特征,發展大學生的社會素養,發展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大學生將個人成就和社會責任相結合,奉獻社會,鍛煉毅力,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

鄉村振興是擺脫貧困后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路徑和目標,需要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引領各界力量投身到鄉村振興建設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強調“高度重視、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高職院校應有新作為,尤其是在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重要目標背景下,職業教育必須進行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高職院校在應用型技能教育教學、技術人才培養、產業規劃、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可將科研成果、專業技術等元素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以創新驅動主動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使職業教育成為鄉村人才振興的“蓄水池”、鄉村產業振興的“動力源”、鄉村文化振興的“助推器”,為鄉村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與人才保障,以職業化實踐力量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3]。黨委、團委、班委三方基層組織主體應協同結對,健全組織機構協同效應,形成“黨團班”發展共同體,以立德樹人為宗旨,進一步推進黨支部和團支部工作,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對鄉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的助力作用。

(二)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模式途徑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高素質人才

馬克思主義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實踐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理論與實踐總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在培育高素質人才的進程中不能只注重“第一課堂”的教學,特別是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校更應積極響應時代主題,發揮教育優勢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有序形成 “第二課堂”的鄉村振興教學。通過舉辦多種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進行有機結合,設計出符合學校課堂知識的拓展延伸活動,察農情、解農憂,傳播農業知識、技術、精神和文化,使學生可以將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合理地應用于鄉村振興社會實踐環節,在實踐中不斷檢驗知識真偽,拓寬自身的知識儲備,彌補自身所學知識的缺陷與不足,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也應確保參與主體的多元化發展,使社會實踐教育主題和內容與專業教師教研、科研項目展開通力合作,結合鄉村振興實際情況,以黨建、團學為引領,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來,以解決問題服務地方經濟為教育宗旨,以培養新型農民為主要目標,讓所學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可以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與運用,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建言獻策,以此來達到以實踐活動為載體的鑄魂育人的教育教學目標[14]。

2.創新實踐形式,助力鄉村振興

服務鄉村振興是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叭锣l”社會實踐活動是對學校課堂知識的補充和延伸,是高校以黨建為引領,承擔為農民謀幸福、為鄉村謀振興的責任使命,也是高等院校實踐育人的關鍵,更是高等院校實現鑄魂育人這一崇高教育任務的有效途徑。在創新實踐活動中,大學生將自身的專業技能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合理引入現代化技術,投身于新農村建設,不僅助力農村生產力發展。同時還可以將先進的文化以及健康衛生的知識送入農村,幫助群眾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一活動能夠促進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與思想覺悟的提高,也對鄉村振興戰略和“三農”工作的開展發揮重要作用。為此,高校團委在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時,要充分發動基層黨團學組織的作用,廣泛發動學生積極參與,黨支部選派優秀教師作為社會實踐指導老師,組織帶領學生走近農業農村,親身體驗鄉村振興給農村、農業、農民所帶來的重大影響,不斷在社會實踐中磨練自我,提升能力,提高高校鑄魂育人的能力和質量。

3.黨團班一體化,協同鑄魂育人

高校黨團班基本組織應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利用黨建帶團學,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班子建設、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工作建設等方面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發揮黨校、團校陣地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團交流,創新黨團班協同方式,豐富社會實踐內容[15]。高校黨團班基本組織應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及時糾正學生可能出現的不良思潮,幫助學習政治理論,落實“三會一課”,可以利用微團課微黨課等方式讓學生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等。當然,僅憑借單純的理論灌輸顯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黨團班基層組織還要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創新有機結合,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充分利用本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進行現場教學,為學生搭建“鄉村實踐”“農業種植”“禽畜養殖”“互聯網+農產品”等更多的實踐教育教學平臺,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逐漸養成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另外,黨團班組織還應積極推進實踐育人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品牌化,促使黨團班三者在協同共進中切實提高實踐育人的成效。

三、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模式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實踐育人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現階段高校黨委、團委等各級組織在實踐育人模式的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實踐育人的成效不顯著,影響了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實踐育人新時期的現實困境及其突破路徑。

(一)現實困境

1.協同育人體系系統化不高,缺乏實踐育人機制的創新建設

當前,高校實踐育人大部分缺少全面系統的規劃和指導,特別是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高校黨團班之間因學科專業受限而缺乏緊密聯系,沒有形成全面有效的組織聯動體系。個別實踐活動缺乏創新,無專業特色,沒有有效結合當今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辦學目標進行定位,缺少對新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的研究;而且社會實踐的時間相對較短,實踐條件也有所受限,導致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無法有效發揮。有一些實踐育人的活動內容還會存在超綱現象,沒能很好地結合學生實際所學知識,缺乏創新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能很好地達到思想政治社會實踐育人目標。

2.實踐內容與學生專業契合度不高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首先,有些大學生把社會實踐當成形式化的作業和任務來完成,不太了解社會實踐活動的本質、特征及其形式,難以認識到其對于職業生涯規劃及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導致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出現積極性低、消極應付的狀態,不能真正起到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其次,黨團活動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大相符,比如鄉村振興戰略主要涉及理學、農學、工學專業,而對于教育學、文學、哲學、藝術類等大學生而言,有些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難以反映實際所遇到的專業性問題,容易導致學生出現理解性錯誤,達不到實際的實踐育人效果,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也就難以通過實踐進行有效強化。

3.專業型社會實踐教師匱乏,評價反饋機制有待完善

高校社會實踐考核評價反饋機制普遍存在嚴謹度不夠、系統性不強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固守模式化的運行機制,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性體制改革。大多數高職院校團委舉辦的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對社會實踐指導教師的工作量、實踐教學效果等沒有提出明確的考核標準,且評價體系也較為模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指導教師對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甚至缺乏實踐活動的參與感和體驗感,無法與學生形成良性的實踐育人互動,給予學生專業的、有效的實踐指導受限;在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效果評價方面,較為單一的實踐路徑和評價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磨滅了大學生創新素養的發展。

(二)突破路徑

實踐活動是創新高校育人方法、提升育人實效的重要載體和手段。為實現高質量“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做到“知行合一,德技雙磬”,高職院校黨團班各級組織應協同社會實踐活動,優化頂層設計、強化組織協同、構建正向激勵、實施聯動耦合,從組織管理、支持保障、評價考核、協同耦合等方面突破,建立健全高職院校黨團班協同耦合社會實踐育人體系。

1.優化頂層設計,推進權責明晰的黨團班實踐育人組織管理體系

隨著各種社會新潮和“互聯網+”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實踐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下的“立德樹人”育人需求。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職院校黨團班各組織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秉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職業教育態度,由校領導牽頭,協同校團委、宣傳部、學生處、各二級學院等相關部門成立學校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健全黨團班組織管理、支持保障、評價考核、協同耦合等黨團班各級組織高質量實踐育人管理體系;由黨支部牽頭,協同團支部、班級等相關組織成立各社會實踐工作實施小組,梳理責任清單,制定社會實踐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和實施方案,強化管理落實,建立健全“課程化管理、項目化運作、社會化導向、黨團班協同、多元化發展、立體化育人”的運行機制,通過優化頂層設計、中層擔責、基層創新,實現層層相連環環相扣的實踐育人創新工作體系。

2.強化組織協同,形成全方位全過程的實踐育人支持保障體系

在建設實踐育人基地時因資金不足、制度不完善、社會居民參與意識淡薄、政府扶持不夠等導致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發展后勁不足。因此,需強化資源整合協同,健全實踐育人支持保障體系。一是將社會實踐育人納入學校辦學經費通盤考慮,加大實踐育人投入保障;加強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配備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德技雙馨的社會實踐指導教師,為社會實踐創設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二是持續制定、不斷完善社會實踐育人相關制度,健全包含社會實踐的動員、選拔、實施、保障、激勵、表彰、宣傳等在內的支持保障社會實踐高質量育人機制。

3.構建正向激勵,持續完善公正科學的實踐育人評價考核體系

實踐育人評價考核體系的形成和有效執行有利于持續維持和不斷激勵生成組織內在發展動力。對學生而言,社會實踐屬于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內的實踐學分,參加社會實踐不僅可了解國情民情社情,還可理論聯系實際,將課本知識與實踐問題相結合,提升自身社會適應能力、實踐能力,提前培養工作能力和協調能力,而且還可獲得年度綜合測評加分,認定“社會實踐優秀個人”“星級志愿者”等正向激勵;對于教師而言,教師是學生的傳道受業解惑者,通過社會實踐進行自我教育,可將已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和綜合技能素養,有助于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例如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到農村產業振興中,可以深刻了解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并且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也讓自身價值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了大學生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的熱情。

4.實施聯動耦合,打造黨團班一體化的實踐育人協同耦合體系

實踐育人是一項系統性、協同性工程,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高校黨支部、團委、團支部等基層組織應在大學生社會實踐各個環節“無縫”協同耦合,覆蓋其學習、工作、生活、實踐的全過程;高校黨團組織應強化聯動耦合,與各級政府、企業、社團、家庭等組織協同聯合共建學校組織、家長參與、社會支持、企業助力的社會實踐育人生態體系,充分利用政府、企業、社區等資源優勢,從黨建、團學、文體、環保、鄉村振興等方面引導學生走進社會、服務群眾,發揮社會實踐育人基地的作用,進一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豐富實踐育人的內涵和形式,推動實踐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開創新局面。

四、結語

人才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而高職院校作為培育鄉村振興人才的重要陣地,承擔著“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教育使命。社會實踐育人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和載體,而實踐育人需要從現實中找問題,在實踐中尋規律,在創新中求突破。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梢劳悬h支部、團支部、班級等組織力量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探討并構建“黨團班”協同社會實踐育人模式,重視實踐育人新時期的現實困境,通過優化頂層設計、強化組織協同、構建正向激勵、實施聯動耦合,從組織管理、支持保障、評價考核、協同耦合等方面突破現實困境,建立健全高職院校黨團班協同耦合社會實踐育人體系,貫徹落實黨的高質量“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做到“知行合一,德技雙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未來多元化、創新卓越人才。

猜你喜歡
三下鄉黨團協同
喜報!我廳獲省直機關青年黨團知識競賽優秀獎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新形勢下黨團與班級建設創新研究
黨團帶隊辦好紅領巾學校
歐洲議會左翼黨團發展現狀的SWOT分析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家電使用及維修現狀調研分析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展翅計劃”與“三下鄉”的比較與探討
論學生黨員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持續性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