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懷念》的“不寫之寫”

2023-04-19 13:53胡杉杉
語文天地 2023年10期
關鍵詞:秋天的懷念省略號史鐵生

胡杉杉

在對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秋天的懷念》一文進行文體界定時,絕大多數學者和一線教師都將它認定為一篇“回憶性散文”,在解讀過程中也都按照“散文”的特性去理解,即抓住文本的字、詞、句去體會母親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但在2014年劉鵬發表了《〈秋天的懷念〉的文體甄別》一文,通過詳細的資料證實這篇文章是一篇小說而非散文;2023年張代瑩發表《〈秋天的懷念〉的文體再甄別與教學切入點的確定》,認定這是一篇“罕見的小說與散文交叉的跨文體寫作”。暫且拋開這篇文章到底屬于什么文體不談,筆者從前兩位學者提供的史實資料中發現:當今在解讀和教學《秋天的懷念》時忽視了文本中好幾處“隱藏的材料”:父親角色的隱身、“我”的努力的隱去和母親去世時間的錯亂,這些事實都被史鐵生在創作過程中或抹去或改寫了。為什么作者不寫這些內容?南美作家略薩在《謊言中的真實》中提到:“精明的敘述者有意回避的材料,之所以這樣處理是為了讓無聲的材料更加有聲并且刺激讀者的想象力,使得讀者不得不用自己臆想的假設和推測來填補故事留下的空白?!?加斯·略薩:《謊言中的真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由此可見,“不寫”的背后是作者意味深長的沉默,是更細膩的情感。

一、《秋天的懷念》三處“隱藏的材料”

(一)“父親”角色的消失

“母愛”一直是史鐵生創作的重要母題,在多篇著名的文章里他都花了大量筆墨去描繪母親,《秋天的懷念》也不例外。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這些文章里幾乎都沒有提到過父親。難道史鐵生的父親沒有參與過他兒子的生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白砸痪牌咂吣昴赣H去世之后,史鐵生的生活一直是由父親照料,直到一九八九年結婚?!?汪雨萌:《史鐵生文學年譜》,《東吳學術》,2013年第3期。)事實表明,其父親自從母親1977年去世后,便從云南回到了北京照顧了史鐵生12年。父親明明陪伴史鐵生度過了人生中癱瘓后最艱難的12年,但他對朝夕相處的父親只字未提。除此之外,根據史鐵生的妹妹史嵐回憶,“是爸爸和鄰居把她弄到哥哥的輪椅上送去醫院”,而這些事實卻在《秋天的懷念》中這樣呈現:“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p>

他不僅沒有專門寫文章來紀念父親,甚至還在《秋天的懷念》中隱去了父親做的事,只留下“鄰居們把她抬上車”。史鐵生為什么會隱去父親角色?因為巨大的愧疚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在寫下《秋天的懷念》的時候,他無數次地將當時的自己和當時的母親作了種種對比,有病情輕重的比較,有言行態度上的比較,有母親在世時看花不成和母親去世后再看花時物是人非的比較……在這些溫情又痛苦的回憶當中他一遍遍地苦苦尋求宣泄、解脫的出口,最終決定懷著悔恨、懺悔之心寫下這短短的幾百字。史鐵生對母親的懷念那樣深沉,對當時自己的不懂事那樣懊悔,因為害怕夾雜了對他人的情感而使得對母親的這份深情不純潔,所以才會選擇“隱去父親”。他將生命的所有力量傾注在對母親的思念上,通過文字為母親建立一方絕對的情感祭獻的高地,在這片凈土里專一地表達這份遲來的愛意和歉意,為以前的自己贖罪。因此,史鐵生表面上的“不寫”,不意味著父親不存在,而是因為他不愿在懷念母親的時候摻雜一絲絲對其他人的情感——哪怕是照顧了他多年的父親。

(二)“我”的努力的隱去

史鐵生的母親于1977年因為胃部大出血而去世,這嚴重的病情在《秋天的懷念》里化作“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覺”,而史鐵生對此竟然毫不知情。當我們指責文中兒子的不稱職、任性甚至冷漠時,卻忘了思考:如此嚴重的病,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家人怎么會一點也不知情?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兒子不僅知情,還為母親的病作出了許多努力。據史鐵生的好友徐曉的回憶:“《秋天的懷念》沒有寫在媽媽病危的日子里,他怎樣搖著車到藥店和一個又一個熟人的家里去尋找可能使人起死回生的‘牛黃安宮丸’?!?徐曉:《我的朋友史鐵生》,《中國作家》,1988年第2期)這樣的事情似曾相識?!队嘘P廟的回憶》中史鐵生寫了這樣一件事:“一進門母親先就滿臉堆笑,戰戰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個什么人,就把她的兒子介紹一遍,保證說這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孩子其實仍可勝任很多工作。那些人自然是滿口官腔,母親跑了前院跑后院,從這屋被支使到那屋……但是母親直到去世之前還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兒跑……”(史鐵生:《史鐵生作品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前者是兒子為母親一遍遍尋找挽救生命的藥,后者是母親為兒子一遍遍尋找挽救精神疾病的藥,兩者都是無聲的愛,但作為兒子的史鐵生只是一字一句地把母親對兒子的愛展現得淋漓盡致,卻只字未提這份對母親的愛,甚至還在文中故意撒謊說“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這又是為什么?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并沒有讓母親的病情好轉哪怕一點點,所以這些努力是毫無意義的,這根本不值一寫。

這“不寫”的背后,隱藏了史鐵生多少的無力和悲痛啊!我們無法想象,剛失去雙腿的史鐵生是怎樣在身體殘疾和精神崩潰的狀態下漫無目的地、不太熟練地獨自搖著輪椅,一家一戶地叩門詢問,在一次次地開門中充滿期待,又在一次次地關門中垂頭喪氣,甚至會在輪椅上“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他捶打的哪里只是雙腿?更是面對命運無能為力的自己。此處文本細節的改動,更能抒發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以及懷念背后的痛苦、挫敗和無力感??此啤安粚憽?實則道盡了“我”的復雜情感。

(三)“母親”離世時間的改寫

無論是《秋天的懷念》標題里的“秋天”,還是文中“三次北??淳栈ā焙汀坝质乔锾臁?都暗示了這一切都是在秋天里發生的。尤其是在母親第二次說完“去北??椿ā焙?就“再也沒有回來”,這樣的處理方式難免會讓讀者將“母親”與“秋天”聯系起來,并認為:史鐵生的母親就是在秋天里離世的,所以,他才會表面上“懷念秋天”,實際上是在“懷念秋天里的母親”。甚至還有學者把“秋天”解讀為“秋天是母親撒手人寰的忌日,因此才營造出了帶有痛感的審美境界”。但實際上,作者的母親是在1977年的春天去世的,并非文中暗示的秋天。那為什么史鐵生非要改寫母親的離世時間,費盡周折地凸顯“秋天”這一特征?這就要結合中國古代文人對“秋”這類相關意象群的使用習慣來分析。傷春悲秋是一個永恒的文學主題,古代詩人面對秋景,常常將其與自己悲涼的境遇相結合,抒發感慨(于震、戴竹君、姜華:《悲秋意象的解讀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3年第4期)。秋風、秋雨、秋菊、秋蟬、孤雁等意象都是秋天里最常見的景或物,它們或多或少都帶著悲涼、蕭瑟的色彩,而這也往往最容易觸動文人的內心,因此,文人墨客便用“秋”這一意象來記錄自己內心的變化。久而久之,“傷春悲秋”便成了一大文學主題,人們提及“秋”就會聯想到“悲”。

史鐵生也不例外。但他使用“秋天”這個意象除了“悲”外,還有另外的意蘊。秋天是“我”處于“人生之秋”的日子,是母親要帶“我”去看花的日子,所以,“秋天”這個季節承載了史鐵生生命沒落時期的悲痛,承載了史鐵生對隱忍、深沉的母愛未察覺的自責,這是“秋”的悲痛。與此同時,秋天也是“我”在母親的鼓舞下重塑生命希望的開始,是“我”完成母親夙愿時“北??椿ā钡臅r節,所以,“秋天”這個季節更是承載了母愛的良苦用心,承載了史鐵生頓悟后的生命意識,這是“秋”的壯美。顯然作者想要強調的是后者的“秋天”,從他對菊花的描述就能看出他筆下秋天的生命之豪邁: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由此可見,史鐵生筆下的“秋天”并沒有局限于古人式的悲怨,而是賦予了秋天“崇高的母愛”和“生命的激情”雙重含義。對于史鐵生而言,“秋天”這個意象承載了太多的情緒,最重要的是他在“秋天”的感悟中懂得了“好好兒活”的意義,這是母親真正的夙愿,也是史鐵生獲得重生的起點。

二、《秋天的懷念》的四處省略

文中共出現了四次省略號,這看似可有可無的四處“不寫”卻包含了“母親”和“我”未說完的話和未表露的情。四次省略具體如下: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一)悲痛和勸慰的省略

第一次省略出現在“我”情緒失控萌發出輕生的念頭,母親不再“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而是“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這一“撲”,撲下去的是“我”想要輕生的念頭,這一“抓”抓住的是“我”生的希望,這簡簡單單的動作傳遞的是一個作為母親難以言說的悲痛,可她不能在兒子面前表現出半分負面情緒,只能“忍”,忍著將千言萬語化為幾個字——“好好兒活”。這句“好好兒活”重復了兩遍,并緊跟著一個省略號,既表明母親有太多想勸慰的話沒說出口,萬千悲痛最終都省略為:只愿兒子活著就行;也表明“好好兒活”是一件很漫長的事,省略號就像無限循環的小數點,不斷循環著母親的愿望和生命的無限可能。

(二)欣喜和愧疚的省略

第二次省略是母親第二次提出“北??椿ā睍r從她口中說出的。在小心翼翼試探了兒子的態度后,母親終于解除了克制、壓抑的心情,絮絮叨叨地講起在她心中回憶過千萬遍的關于“我”的童年往事。此時的母親過于欣喜,沉浸在“我”還能跑、能踩的回憶中,暫時忘卻了現在的悲痛、說錯了話,待母親反應過來時已經晚了,她認為這一類字眼又會加重“我”的負面情緒。母親欣喜的聲音戛然而止,重新回歸剛才的克制、壓抑心情,而且還多了無盡的自責和愧疚。此處的省略號讓我們窺到的不僅是母親內心的糾結和煎熬、情緒的跌宕起伏,更是母愛的謹慎細微、一絲不茍。

(三)牽掛和遺憾的省略

第三處省略仍然是從母親嘴里說出的,這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句話,也是她生命的絕唱。母親這一生都在為子女奔波、操勞,在史鐵生生病的這段日子里更是沒有了自己,忘記了原來自己愛侍弄的花花草草,忘記了原來自己早已病入膏肓。終于,母親在她那“艱難的生活”中倒下了,而在生命的盡頭她不舍的仍然是子女。此處的省略號既是母親未說完的話:“兒子,生命很長也充滿無限可能,你一定要好好兒活啊!”這是牽掛的省略,也是母親未享盡的一生,正如她艱難的人生一般,孤獨、隱忍地活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仿佛還能聽到母親的不舍,這是生命的省略,更是母子兩人無盡的遺憾,母親沒有看到后來活出精彩人生的兒子,兒子沒有完成陪母親看花的夙愿,這是遺憾的省略。

(四)眷念和希望的省略

最后一處省略是“我”對“好好兒活”這句話的省略。母親去世后的又一個秋天,“我”終于和妹妹完成了母親的夙愿——北??椿?。此時的史鐵生經歷了輪椅上的精神煎熬后,看到了眼前的這片菊花。他終于懂得了母親沒說完的話:要像菊花一樣活,要好好兒活??蛇@個時候母親早已不在人世,他只能把這份眷念化作短短的四個字——“好好兒活”。此處的省略號是史鐵生對母親懷念、感激、遺憾等萬千情緒的省略;同時,他也將用一生去踐行“好好兒活”:“像淡雅的黃色菊花一樣平凡地活,似高潔的白色菊花一般高貴地活,如熱烈而深沉的紫色菊花一樣熱烈地活……”這是母親對他的希望,也是史鐵生對自己的希望:像各種花一樣,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活出真自我。

文中的四處省略號雖然未寫母親的悲痛和勸慰、欣喜和愧疚、牽掛和遺憾、眷念和希望,但作者已經通過文字甚至標點將這些情感傳遞了出來。寫下這篇文章時的史鐵生,不斷地叩問、反思、剖析自己,在回憶中理解母親、否定自己最終達到靈魂的救贖,思索生的意義。從表面上看,《秋天的懷念》呈現的是母愛,但文字背后還呈現了兒子對母親的感激、懷念和懺悔。這是一種大我和小我、大主題和小主題的隸屬和包涵??偠灾?省略號省去了母親的話語,卻浮現了兒子的徹悟,是作者自昧后的一種自覺。(向浩:《“母親”的三處語言藏密碼——〈秋天的懷念〉解讀》,《中學語文教學》,2021年第4期)。

三、《秋天的懷念》“不寫之寫”的教學思考

教師在解讀和教學《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的時候,往往會通過讓學生反復地誦讀、抓關鍵詞句去體會母愛的偉大,去領悟史鐵生對母親的懷念、懺悔以及“好好兒活”對生命的啟迪意義,這樣的教學方式未嘗不可,但對于七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有點空洞,因為他們并沒有這樣的人生體驗和感悟,單靠這800余字的文本不太好理解其中飽含的母子深情和生命的意義,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在筆者看來,教師可以從上文提到的幾處“不寫”入手?!叭庪[藏的材料”可以通過結合史鐵生的個人經歷和創作史料,讓學生提出質疑。例如:“史鐵生的父親對他的照顧那么多,為什么《秋天的懷念》里卻沒有提及他父親?”“為什么史鐵生為母親的病情東奔西走,卻說‘自己不知道母親的病情’?”等等。四處省略的話可以串起史鐵生的點滴改變,也可以串起母親漸行漸遠的生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思考這省略號背后的語言、品味未省略的情感,還要指導學生讀準四處省略號的不同語氣:如第一處省略要讀出哭腔,第二處省略要讀出高興到一半戛然而止的自責,第三處省略要讀出臨終托孤時的懇求,第四處省略要讀出態度的堅定和昂揚。

“不寫之寫”在“寫”與“不寫”之間存在辯證關系。對于作者來說,“寫”是主要的,是直接訴諸讀者直覺經驗的,“不寫”則要訴諸讀者的參與才能完成,由“寫”喚起人們對“不寫”的感知,這對讀者而言不是輕易能獲得的效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上述隱藏的、省略的東西來引導學生去探究、思考作者“不寫之寫”背后的懷念、懺悔、救贖等復雜情感,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真正參與文本的意義建構和拓展,用自己的話語去詮釋這篇文章動人的點:不僅僅是因為以前母親對兒子的關愛打動了讀者,更是因為后來兒子對母親的理解打動了讀者。所以,讀《秋天的懷念》不僅僅是讀這篇文章,更是讀史鐵生的人生。

猜你喜歡
秋天的懷念省略號史鐵生
省略號
省略號來了
省略號
去找史鐵生
關于史鐵生
白色的鳥 藍色的湖——寫給史鐵生的信
《秋天的懷念》語詞運用背后的情感解碼
正確使用省略號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的意象創新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碎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