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愚公群體的精神特質分析

2023-04-19 21:42李樹陳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愚公群體精神

李樹陳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濟源 459000)

近年來,隨著主流媒體的宣介,很多來自基層一線的優秀群體和先進個人脫穎而出,他們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做出不凡的成績,一旦進入公眾視野,就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這些先進群體和個人在多年的基層實踐中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經年累月、忘我工作,為社會創造了豐富的價值。他們認準目標,有干事業的拼命精神,并將之作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精神坐標。他們或許是樸實無華、善良淳樸的老農民,或許是學識淵博、技能精湛的農技專家,或許是帶領鄉親實現脫貧攻堅繼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領頭羊,他們被親切地稱為改天換地的“新愚公”。廣泛挖掘主流媒體近年來宣介的“新愚公”們的先進事跡,深入分析和探討他們的精神特質,就能夠找到他們身上所展現的時代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今后更好地實現強國復興偉業、繼續推進偉大社會革命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

一、新愚公群體的主要特征

談到“新愚公”,我們自然會想到老愚公的傳說。戰國思想家列子借愚公這一形象,描述了愚公不畏艱難、挖山不止、奮斗不息的故事,其中所蘊含的拼搏進取精神和濃厚育人基因已深度融入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百花園中。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曾多次引用愚公移山故事,并進行總結和升華。他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實現抗戰勝利、奪取全國政權就要充分信任和發動群眾。他的引用恰到好處,推介深入人心,升華高屋建瓴、寓意深遠。愚公移山精神很快就成為家喻戶曉、傳承至今的中華民族精神圖騰。

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到如今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時代主題在變,但老愚公身上所蘊含的精神力量猶在。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發揚斗爭精神,不得“軟骨病”不患“恐懼癥”,努力在精神層面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做到困難面前不低頭、各類挑戰面前不退縮。每個人在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都時刻橫亙著各種困難和挑戰,是畏手畏腳、無所作為,還是積極主動、放手一搏?這些都是考驗我們綜合素養的現實命題。

近年來涌現出來的新愚公群體給了我們明確答案。在我們廣泛熟悉和知曉的新愚公群體中,有三十多年埋頭苦干只為修建一條民生渠、繼而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全國先進典型黃大發老支書,有以“六老漢”為代表的扎根沙漠、治沙造林的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三代職工群體,有35年如一日、矢志于山區開發與治理的“太行新愚公”河北農大李保國教授,有耗時7年、絕壁上“啃”出一條出山公路、繼而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重慶巫山縣下莊村毛相林老人,還有變賣所有家產、鑿通通往外界的道路、致力于全村更好發展的河南輝縣回龍村張榮鎖支書等:在他們眼里,所有的困難都是對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宗旨意識、意志品質和精神風貌的綜合考驗;他們堅信只要下定決心,吃透問題的癥結所在,找到化解問題的門道,干部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因地制宜發動和組織群眾,就能擰成一股繩,勠力同心,最后取得豐碩成績。通觀全國各地涌現出來的新愚公群體,他們的事跡展現出鮮明特征,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工作或事業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不管是修路、建渠,還是改變山區面貌、防沙固沙等,自然生存環境的惡劣是客觀事實。艱苦卓絕的自然條件,困不住有想法有定力的新愚公們。越是艱險困頓,越是能夠激發他們知難而進、篳路藍縷的志氣和決心。他們身上,始終體現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1]的偉大建黨精神。他們把建黨精神化為真切的實踐,在艱苦奮斗、干事創業中得到驗證。通過齊心協力去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密切了基層干群關系,譜寫了新時期改天換地的新篇章。

(二)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至關重要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員干部走在前面、干在前面,百姓看到眼里、記在心上,就容易凝聚起正能量。修路建渠、農技推廣、挖掉窮根等,都有一個解放思想、凝神聚力的過程。這些新愚公們立得正行得穩,從改變百姓的認知和拘謹思維入手,不厭其煩去溝通做思想層面的工作,讓大家開動腦筋、樹立信心,專注投入行動,在實踐摸索中不斷看到希望、堅定信心,最終一起找到最合適的化解問題方法和途徑。

(三)為國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保駕護航

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脫貧攻堅的實效性,各級政府對基層民生改善的政策扶持和及時有效的精準指導對百姓改善條件也特別關鍵。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減少了很多基層群眾的負擔。在改變困境過程中,扶貧模式也逐漸由“輸血”變“造血”,政府層面的不斷幫扶和基層群眾窮則思變的內驅力的融匯,形成了持久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方力量的綜合作用,促使基層新愚公群體能夠干出一番事業,在基層樹立一座座豐碑,成為黨組織卓有成效、治理鄉村的典型和代表。

二、新愚公群體展現的精神特質

魯迅先生在1934年發表的《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嗎》一文中,曾經指出:“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盵2]新愚公群體雖然很普通很平凡,但他們樸實無華、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在長期奮戰中弘揚拼命三郎精神,去力所能及地改變大家的生存和發展境遇,堪稱當代中國發展的脊梁。在他們身上,體現了鮮明的中國共產黨人格力量,展現了別具一格的精神特質,成為我們今后強國復興大業的精神財富。

(一)知難而進,艱苦奮斗

正如前文所述,新愚公群體在決定帶領大家齊心協力干一件事之前,都面臨著諸多困難。有先天自然環境的惡劣導致的飲水、出行等困難,也有百姓日復一日、有心無力導致的無奈、無助、無解的困窘。當殘酷嚴峻的生活生存條件成為人們想干一番事業的巨大障礙時,最需要樹立起來的是一種志氣和決心,需要弘揚鐵人王進喜那種“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3]。貴州遵義草王壩村(現為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作為土生土長的村民,對缺水和貧窮有著刻骨銘心的感悟,自身坎坷的身世從小培養了他不屈不撓、倔強、不認命的個性。他生在舊社會,13歲成了孤兒,滾過草窩、睡過牛棚、吃過百家飯,受盡了人間一切苦難,是黨的關懷和遠親近鄰的幫助,讓黃大發有了安全感、歸屬感,感受到濃厚的人間溫暖。他年輕時候曾發誓,今后一定要為草王壩做點事情,報答父老鄉親。這份初心在日后的堅守中,不斷培養出他忠誠執著、樸實剛毅、大公無私、敢想敢干的好品性。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黃大發作為基層黨支部負責人,許下“水不過去,拿命來鋪”的誓言,團結和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6年,先后克服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苦難,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戰天斗地,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創造了山區水利建設史上的新奇跡,被鄉親們尊稱為“山神”,從根本上結束了村里“滴水貴如油”、長期缺水的歷史。引水這一核心生存困難化解后,他又帶領鄉親們開展“坡改梯”,把改造后的梯田種上水稻,村民開始真正過上吃飯不愁的日子,村里糧食年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行動,兌現了當初要讓大家吃上白米飯的承諾。在他的帶領和感召下,鄉親們逐漸改變了原來的認命保守思維,紛紛行動起來,樹立了主體意識,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管是修村路、架電線、建學校,還是后來發展中藥材、有機稻米、有機高粱、精品水果,養肉牛、生態豬和蜜蜂,老百姓都積極響應、全力配合。人心齊泰山移,壓茬兒推進的富民利民舉措,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徹底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后的面貌。事實勝于雄辯,黃大發老人和鄉親們用行動踐行了新時期的愚公移山精神——“咬定目標、苦干實干、鍥而不舍、久久為功”[4]。黃大發老人的感人事跡,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的鮮明體現,也是“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5]新時代貴州精神的真實寫照。在基層正是有千萬個像黃大發老人一樣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新愚公,才有了我們今天在廣袤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大好局面,奠定了我們基層社會治理和諧穩固的基石,也成為鄉村建設中農家子弟頑強奮斗的最佳案例。

(二)心中無我,甘于奉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獎儀式上講話指出:“英雄模范們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盵6]在基層一線中,有很多平凡而普通的人,愿意用自己所學所長去服務好群眾的生活和生產,時刻做到了“心中無我、不負人民”的至高境界和高尚的人生追求。河北農業大學的李保國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優秀典型和杰出代表。他出身農家,知曉農民生活之艱苦,面對邢臺太行山區土壤貧瘠、干旱缺水、“十年九旱不保收”“年年造林不見林”的重大難題,工作伊始就隨單位課題攻關組扎根在邢臺山區,始終堅持做好整地和種樹兩件事,決心把最美論文寫在太行山上。他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做到“百姓脫貧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本著“生產為科研出題、科研為生產解難”的理念,把科技興農、脫貧攻堅和教書育人有機融合起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腳踏實地做學問和本分純真做人相結合。他把講臺搬到田間地頭,他帶領的碩士生、博士生的專業學習、實習報告和畢業論文,都保質保量在田野鄉間、太行山上完成,他所帶的學生專業功底扎實,所學技能實用,為人勤勉精進,畢業時供不應求。他矢志推動農民向知識型、技術型和職業化轉變,想方設法通過“扶智”工程來提升山區“造血”功能、徹底拔掉山區百姓的“窮根”。作為知名的經濟林專家,30多年來,他無償為農民提供種植培訓服務,有時甚至自己墊錢,培育出“富崗”蘋果、“綠嶺”核桃等全國知名品牌,幫助農民和企業培育出大片苗木,自己和家庭沒有要過一分苗木錢。他所扶持、培育的幾十家山區開發樣板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他卻沒有分過一份股份、拿過一份紅利,但要求相關企業一定要做到成果可復制、可推廣、可產業化,真正去帶動更多農民發家致富奔小康。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正是他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真心實意地付出和投入,百姓才有了真金白銀的收獲,大家就把李保國教授當作他們的貼心人和領路人。幾十年的辛苦勞作,每年在基層扶貧200天以上的奔波勞累,透支了他的身體。他患了嚴重的糖尿病、疲勞性心臟病,并因此失去了他寶貴的生命。作為一名高??蒲腥藛T,李保國教授用一生的堅守忠實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最高宗旨和神圣使命。他牢記初心使命,用幾十年的堅守,實現了把山嶺綠起來、百姓富起來的奮斗目標。如今,140多萬畝貧瘠荒山披上綠裝,10多萬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太行山上果木成林、四季蒼翠,是對他這位“老山人”最好的回答,也是他這位新時期“太行新愚公”一生勤勉為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最好見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所指出的那樣,“李保國同志堪稱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廣大黨員、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學習李保國同志心系群眾、扎實苦干、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自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7]。李保國教授忠誠于黨、為民愛民、淡泊名利、扎根基層的精神品質,是我們廣大科研工作者和教師砥礪奮進的精神標桿,激勵著無數后來者去扎根基層作貢獻,在默默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和夢想。

(三)鍥而不舍,持之以恒

做事情要有一股子韌勁、拼勁,要干就干出個名堂的干事創業氛圍,已經內化為當代愚公移山精神的新內涵,而這種精神追求業已成為很多領域和各條戰線奮力拼搏的真實寫照。盡管地域不同、所代表的行業不用,但很多先進典型所蘊含的那種具有普遍性的優秀品質是相通的。當前,我國相繼啟動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科爾沁、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這些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全面展開,這是我國新階段構筑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攻堅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甘肅位于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匯處,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對國家生態安全發揮著重要的戰略保障功能。而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地處河西走廊東端、騰格里沙漠南緣,昔日自然條件之惡劣,遠超人們的想象,而以“六老漢”三代人為代表的“全國防沙治沙英雄群體”為該地區治沙造林發揮了很好的帶頭示范作用。為保護被沙漠化逐漸侵蝕的家園,20世紀80年代初,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村民,在當地“政府補貼、個人承包、誰治理、誰擁有”政策引導下,不甘心將世代生活的家園拱手讓給肆虐的沙漠,迎難而上,義無反顧挺進八步沙,在沙地里挖“地窩子”當家,堅持駐站在沙漠去植樹造林。實踐中,他們采用“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科學辦法,一點點增加樹木成活率、擴大植樹戰果。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余年的苦戰和堅守,沙漠有了樹、樹漸漸變綠,日積月累,“六老漢”用辛勤的汗水澆綠了4.2萬畝沙漠,為后人樹立了榜樣打下了根基,也為當地百姓植樹造林帶來了希望和信心。20世紀90年代以來,賀中強、石銀山、羅興全等第二代治沙人為了父輩的囑托,子繼父業又挺近沙漠,接過前人的鐵鍬,繼續植樹造林,“到2003年,通過喬、灌、草結合,封、造、管并舉等措施,‘六老漢’及其后人建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8公里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廊,使7.5萬畝荒漠得以治理,近10萬畝農田得到保護,八步沙變成了樹草相間的綠洲”[8]。2017年,郭朝明的孫子郭璽加入林場,成為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嘗試“打草方格、細水滴灌、地膜覆蓋”等新技術,使得防沙治沙技術進一步得到升級,為林場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經過40多年來的堅守,以“六老漢”為代表的林場職工,先后在八步沙、黑崗沙以及北部沙區等地方完成治沙造林25多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40多萬畝。他們摸索出一條“以農促林、以副養林、農林并舉、科學發展”的生存發展之路,生生把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變成當地人民增收致富且能夠長久安居樂業的“金山銀山”,譜寫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綠色篇章,成為西部地區“兩山論”的生動實踐,為干旱荒漠區防沙治沙創出了一條典型的成功之路,也為構筑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重要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8月21日在八步沙林場所指出的那樣:“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要繼續發揚‘六老漢’的當代愚公精神,弘揚他們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進取精神,再接再厲,再立新功,久久為功,讓綠色的長城堅不可摧?!盵9]“六老漢”三代人接續奮斗、終見成效的感人事跡,再一次向我們展現了新愚公精神的蓬勃力量,即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益于人民的福祉和長遠發展,都要牢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準則,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然有我的歷史擔當,保持戰略定力,注重總結經驗,遵循科學精神,有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韌勁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恒心,就一定能把事情干成。

三、新愚公群體精神特質的當代價值和意義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身上所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盵10]新愚公群體身上所展現的精神特質和高貴品性,有著深刻的共同“思想內核”和“文化基因”,對強國復興進程和當代青年有著深刻的啟迪和教育意義。

(一)新階段推動強國復興夢的精神動力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受國際上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處于艱難復蘇過程中。要和平、求合作、謀共贏是歷史大潮流,但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逆全球大勢于不顧,固守著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的霸權霸道霸凌思維,為全球和平發展增加不少負能量。事實證明,“以斗爭求安全則安全存,以軟弱退讓求安全則安全亡;以斗爭謀發展則發展興,以軟弱退讓謀發展則發展衰”[11]。中國人有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優良傳統和偉大的抗爭精神,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我們的奮斗底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我們已經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有很多成功的作法,但面向未來新征程,面對西方勢力不間斷的封堵、遏制和打壓,必然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風險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講的斗爭,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斗爭,而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攻堅克難?!盵12]新時期,我們應該大力弘揚新愚公群體的偉大斗爭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主動迎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大局,有效化解經濟發展、科技安全、社會穩定、生物安全、外部環境、黨的建設和其他領域的重大風險與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的新天地,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艱巨而偉大的社會革命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二)新時代青年健康成長的精神指南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裕富有,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始終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0月底在河南省安陽市考察時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這一代的貢獻?!盵13]縱觀我國各地涌現出來的新愚公群體,他們都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鍛造了不畏困難、不懼風險、矢志不渝、善作善成的風骨和品質,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團結和帶領人民再接再厲,取得了讓世人感嘆的成就。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很多年輕人物質條件相對更好一些,他們在承平日久中長大,沒有經受過嚴峻斗爭和艱苦環境的磨礪,容易出現安逸享樂、一切都理所當然的思想,久而久之會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養出一定的惰性。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一旦青年群體有養尊處優的習性和得過且過的保守思想后,他們就會陷入物質主義的陷阱,意志消沉、不思進取,自覺自愿躺平在舒適區,很容易在各種復雜環境下迷失自我,在考驗和挑戰面前出現心慌意亂、手足無措局面,這不僅有害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和成長,也很容易為我國今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埋下隱患,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實踐證明,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在形勢嚴峻、情況復雜的關鍵節點,就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這是我們人人必須要邁過的心智成長成熟的溝坎。為了盡早去掉年輕人會出現的驕嬌二氣,就需要向新愚公群體學習,腳踏實地,務實重干,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時刻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保持艱苦奮斗、奮發有為的精氣神,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去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不懈奮斗譜寫人生的華麗篇章。

猜你喜歡
愚公群體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現代愚公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拿出精神
誰更應當“愚公”
愚公移山
關愛特殊群體不畏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