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

2023-04-20 00:35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雙高計劃雙高師資隊伍

宋 開 屏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人事處,無錫 214153)

0 引言

2019 年,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9〕5 號,以下簡稱“雙高計劃”),為高職院校提升國際化水平明晰了發展任務,即“到2035 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1]?!半p高計劃”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與課程體系、開展國際職業教育服務、為“走出去”企業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建設一批高水平境外辦學機構等具體目標的實現都需具有國際視野、國際服務能力和國際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能為學生掌握世界先進的專業知識和一流的職業技能夯實根基,是實施“雙高計劃”的保障。[2]因此,研究“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面臨的現實困境,尋找可行路徑很有必要。

1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重要性

1.1 師資隊伍國際化適應了“雙高計劃”的政策要求

“雙高計劃”旨在重點建設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高等職業院校及專業群,以帶動高等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為提升國家競爭力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持。[3]以“四有”標準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是“雙高計劃”的重要發展任務之一,“雙師”的高水平不僅體現為“行業有權威”,還體現為“國際有影響”?;谝陨戏治?,“雙高計劃”對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提出以下3 個維度的要求:①理念維度。教師要具備先進的國際教育理念,具有強烈的對外交流的意愿。②結構維度。教師能與不同國家(地區)的教師強強聯合,有效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水平。③行動維度。教師要積極參與多層次、多元化的國際交流活動,促使職業教育提質增效。[4]

1.2 師資隊伍國際化能為“雙高計劃”的實施提供隊伍保障

“雙高計劃”背景下,我國高職教育已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職業教育國際化既是我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也是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要求。我國高職院校要想融入國際職業教育的發展浪潮,就要在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持續提升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打造一支具備國際視野、國際教育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師資的業務素質與國際化水平決定了整個行業的國際化程度。通過國際化建設使高職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以“高素質”“國際化”為目標提高國際交往的能力,廣泛參加各種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活動,開闊眼界,提高創新意識,可為“雙高計劃”的實施及我國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隊伍保障。

2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面臨的現實困境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既包括教師綜合素質的國際化建設,也包括師資隊伍管理的國際化建設。目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建設過程中尚存在諸多問題,建設成效與“雙高計劃”的建設要求還存在差距。

2.1 國際化意識亟待深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亟需建設一支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師資隊伍。與高水平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對師資國際化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步伐相對滯后。大部分高職院校雖然對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進行了投入,但是大多聚焦于參加海外培訓的教師數量和專業覆蓋率等數據指標,缺乏對師資國際化建設的深層次研究,有的院校甚至把本該用在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資金、資源用在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和擴大學校規模上,導致師資隊伍國際化發展缺乏推動力。同時,部分院校對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內涵理解較為片面,國際化建設的形式局限在組織參加國際性研討會、學術講座,申辦中外教師交流項目,支持小部分教師去國外學習、進修等,難以為高職教育和產業發展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2.2 國際化服務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國家對高職教育社會服務能力的關注已經上升到新的高度。提供國際化服務,同樣是高職教師服務社會能力的體現。當前,多數高職院校對教師的國際化服務能力未提出要求或要求不高,教師參與國際化社會服務的渠道較少,難以承擔對外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的使命,尤其是對引進的國際先進職業教育資源本土化的能力以及發展、制定、推廣、輸出國際化職業教育標準的能力不強,距離“雙高計劃”指出的“構筑技能型人才的新高地,引領產業發展”的目標還很遙遠。

2.3 國際化人才引育渠道亟待暢通

目前,高職院校引進優質國際師資比較困難,本土師資隊伍國際化培養渠道也缺少創新,制約了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培養局限于出國研修,主要是把優秀教師送到國外去學習,集中于“與單位或個人的合作”“國(境)外高級干部進修計劃”“國(境)外高等教育方法培訓”等項目,以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合作為主,缺少學校與企業的跨界交流。師資隊伍國際培訓渠道與“雙高計劃”建設要求還存在明顯差距。

2.4 國際化建設激勵機制亟待完善

當前,隨著“雙高計劃”建設的不斷推進,高職院校對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積極性日益提高,但是相關激勵體系的滯后制約了師資隊伍國際化的進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多數院校還沒有深刻認識到構建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激勵機制的重要性。相當一部分院校還沒有建立教師參與國際工作、國際項目、國際會議的規范標準、考核評價機制等。院校往往重選拔、輕考核,部分教師把參與國際化工作、出國培訓進修看成“鍍金”,沒有把重點放在考察和學習上,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極大浪費,同時也給教師國際化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在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進程中,要著眼于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以取得良好的建設實效。

3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路徑

目前,高職教育已經邁進“十四五”建設中期,高職院校應從建設觀念、教學與服務能力、建設渠道、激勵機制等方面著手提高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

3.1 樹立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觀念

高職院校要從重視師資國際化培養的“覆蓋面”轉向提高教師國際化水平“增長點”,把教師的國際化發展融入院校國際化建設整體規劃中,重新定位教師在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過程中的功能。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是高職院校構建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關鍵,是提升院校服務發展能力和國際化程度的關鍵,關系到院校的整體可持續發展。樹立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觀念的路徑包括:

1) 進一步理解“雙高計劃”背景下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本質和內涵,樹立正確的國際化觀念。職業教育國際化成效關鍵要看師資隊伍,只有實現了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才能更好地適應“雙高計劃”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國際化的內在需求。

2) 注重理念引導,加強對國際化思想的認知。高職院校要注重思想引導和宣傳,引導教師明晰個體與院校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使教師對國際化能力的提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高職院??梢砸劳小盎ヂ摼W+”等數字化手段開展國際法規、國際禮儀、創新思想等方面的國際交流活動,讓教師感受國際文化的魅力,深化對不同國家(地區)文化的認知,從而形成開放、包容的國際化氛圍。

3.2 提升師資隊伍國際化教學與社會服務能力

“雙高計劃”以構筑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高地、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目標。為此,在國際化教學維度,高職院校應多渠道促進教師學習世界先進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國際化思維,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手段和內容,提高外語教學場景的適應能力。同時,高職院校要根據“雙高計劃”要求從語言水平、實踐水平、教學水平等維度制訂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條目,確保每個教師在達到自身職業發展目標的同時符合高職院校師資國際化發展的總目標。高職院校要與境外合作高校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合作,選派教師赴境外研修學習,切實提高教師的國際教育教學水平。在社會服務維度,定期邀請中外知名專家就教育國際化和國際問題開設專題講座,多渠道提高師資隊伍的國際教育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同時,采取集中訓練+分散訓練的方式對教師進行語言培訓,突破國際化進程中語言交流的瓶頸,進而推動國際交往中語言表現力的提升。高職院校應深化國際性產教融合,選派專業教師到跨國企業進行跟崗交流,致力于解決企業的技術短板,搭建科技、技能、創新的服務平臺,進而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發展,提高國際化技能人才培養能力。

3.3 加強外引內培,驅動師資國際化建設

高職院校要拓寬優質國際化師資的引進培育渠道。多數高職院校由于資金和資源的原因,難以引進優質外籍師資?!半p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要大力發展國際高級人才庫,拓寬聘請國(境)外專兼職教師的渠道。同時,高職院校應以中外合作項目為基礎,與國外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合作,聘請國際著名職業教育專家學者來學校指導,有力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實行“一師雙崗”和“校企互聘”等制度,制定專業教師到國際性企業實習的具體辦法,將技術服務作為教師工作的硬性指標,促使職業教育提質增效。在學校內部設立國際企業專家工作室,借鑒現代學徒制,完善院校和國際企業之間的協同育人機制,構建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高職院??梢耘c國際企業合作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讓教師參與平臺的實際生產項目,持續錘煉自身技術技能,全方位提升教學質量。此外,也應當對各類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行分析,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開展教師的國際交流和合作,加大選派師資出國研修、進修的力度。

3.4 構建“引導+獎助+評價”的激勵機制

1) 建立以引導為基礎的軟性激勵機制。通過各種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營造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國際校園文化氛圍,體現職業教育的“國際范”,使廣大高職教師在思想上認可國際化建設并積極參與其中。

2) 建立以獎助為核心的硬性激勵機制。高職院校在加強國際化師資培養和指導的同時,可以通過薪酬待遇、職稱晉升等硬性激勵手段形成師資隊伍國際化的外部條件支撐,實現教師由“被動國際化”向“主動國際化”的轉變,強化師資的能力訓練,提高教師從事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的自信心,促進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工作提質增效。[5]

3)建立注重過程監督與結果考核的評價機制。評估與監管是保證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取得應有效果的重要舉措。要加大對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的過程監督與結果考核,對優秀成果進行推廣,以形成良好的建設氛圍。

4 結語

師資隊伍國際化是“雙高計劃”建設的內在需求和必然選擇?!半p高計劃”為高職院校改善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普遍不高、參與國際化工作能力不強的現狀,創建有活力、有實力和競爭力的國際化師資隊伍提供了契機,也為高職院校適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提供了動力與源泉?!半p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國際化建設應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進行推進,通過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帶動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進而帶動整個高職教育的國際化發展。

猜你喜歡
雙高計劃雙高師資隊伍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關于加強鐵路職工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思考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基于雙高計劃的專業文化建設研究
翻譯碩士師資隊伍建設的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