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泛娛樂化”現象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應對

2023-04-20 00:35,張,葉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泛娛樂化娛樂價值觀

王 姍 姍 ,張 銳 ,葉 訓

(安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合肥 230601)

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多樣化的短視頻內容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快速傳播,為大眾網絡文化的形成創造了新的環境和空間。隨著人們生活語境的逐步改變,娛樂消費需求應運而生,“泛娛樂化”現象由此滋生并在動態發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網絡環境。大學生成為受“泛娛樂化”影響較深的群體,一些大學生的價值觀在過度娛樂的網絡環境中呈現出不同層次的偏差。為此,必須立足于探究短視頻“泛娛樂化”現象的表征、大學生價值觀的特點以及“泛娛樂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引導路徑,以抵御短視頻“泛娛樂化”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高校育人成效。

1 短視頻“泛娛樂化”的表征

全媒體時代,一些短視頻平臺以分享生活為噱頭,以大眾娛樂為契機,掀起一股短視頻熱潮。但在資本的驅使下,一些短視頻制熱點、博關注、刷流量的運作模式與社會主流價值觀漸行漸遠,呈現“泛娛樂化”現象。所謂“泛娛樂化”[1],指的是一股以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為核心,宣揚娛樂至上,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在傳播產品的過程中過分迎合大眾娛樂需要的一種趨于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現象。通俗而言,就是過度娛樂的一種表象。這種“泛娛樂化”的短視頻一般試圖通過戲劇化的濫情表演以及淺顯空洞的內容來放松人們的緊張神經使之產生快感,其傳播表現出以下幾個特征[2-3]:

1) 形式感官化。相比于文字閱讀對讀者思維方式的高要求,視頻和圖文更能滿足青年群體對信息接收的直觀追求,同時,對視覺上的新奇、另類、沖擊的追求,更是讓大眾的自我審美找到了表達的輸出口。因此,一些平臺上各類娛樂性的搞笑搞怪視頻、另類夸張視頻等,不僅迎合了大眾放松解壓的心理需求,更給人帶來了強烈且短暫的感官刺激,但這種一味追求感官性、沖擊性、刺激性的行為,最終會影響受眾的閱讀習慣,侵蝕個人的思考能力。

2) 類型同質化。同質化主要是指本不屬于同一類的各不相同的事物,因外在因素的影響而逐漸趨同的現象。在當前短視頻“泛娛樂化”背景下,視頻傳播的內容也很大程度上呈現題材同質化的現象,同一熱門視頻的模仿率高。只要是能蹭上熱點的,往往就掀起全民模仿的熱潮,比如各類卡點變裝、明星仿妝、沉浸式拆箱及真人挑戰等。這導致類型同質化但點擊量高的短視頻成為焦點,而原創視頻作品的發展空間則相對受限。

3) 內容淺顯化。由于短視頻的受眾群體較為廣泛,為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階層及不同知識水平用戶的需求,平臺在視頻內容上主要傾向于傳輸一些大眾化的幽默片段、生活瑣碎及好物分享等。簡單來說,受眾只要從中能夠感受到樂,至于內容是否具有精神營養價值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v觀多數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只是傳播一些以某個娛樂點為導向的淺顯空洞的內容,并不看重和突顯傳播信息的現實意義或價值思考,故而讓受眾在獲取信息時不需加以思考就能體驗愉悅。

結合短視頻“泛娛樂化”的表現,不難發現這實質上是一種以“樂”為核心的消極文化現象。娛樂作為放松自我、釋放壓力、享受愉悅的手段,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若將娛樂當作終極目的來追求,則本質就發生了變化,容易引發非理性的過度娛樂,阻礙個人發展。

2 大學生價值觀的特點

習近平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養成十分重要”[4]。當代大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各不相同,個人認知也有所不同。但隨著年紀增長,大學生的自主意識不斷提高,會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價值認同和價值判斷,最終建立自我價值體系。在這一建構過程中,大學生的價值觀一方面受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故而呈現共性與個性共存的情形,大致可以概括為4 個特點:

1) 矛盾性。大學生心智發展尚未成熟,一方面他們渴望追求自我個性,另一方面又容易盲目從眾,這種矛盾性特點在網絡“泛娛樂化”現象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比如有些大學生一開始堅持正義公平這一自我價值,但是隨著網絡大環境中很多敢于發聲的“出頭鳥”被網暴和抨擊后,他們便轉換話鋒,開始從眾甚至成了網絡“鍵盤俠”中的一員。再就職業價值觀而言,許多大學生在實現自我追求時認可努力付出才會得到回報的觀點,然而現實中卻會被所謂的不需要什么付出就可以得到高額回報的“網紅”職業所吸引。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差距或沖突時,有的大學生在追求自我過程中就易產生困惑和迷茫,陷入自我價值觀的矛盾之中。

2) 不穩定性。大學階段是青少年逐步培養成熟思維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大學生的求知欲強、好奇心重、樂于嘗試新事物,對于新思想的接受和消化也快。[5]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同樣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使本就發展不成熟的“三觀”出現不同程度的解構和重構,尤其是在當下網絡“泛娛樂化”的浪潮中,大學生價值觀更容易受網絡傳播內容的左右,呈現不穩定的狀態。

3) 能動性。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是主觀與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在價值觀建構的過程中,主觀能動性是關鍵要素,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大學生通過對所在環境中接收的信息進行自主思考,不斷整合、分析、評估,最終解構一些落后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重新建構新的對世界的認知,從而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觀。與此同時,隨著自我意識的趨于成熟,大學生會在自我反省中主動改變言行,并在受到鼓勵或贊揚時提高主動性,增強對自我的認同,實現自我的同一性,此時價值觀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被逐步地確立并得到強化。因此,如何進一步引導大學生強化自主意識,積極主動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為重要。

4) 可塑性。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并非天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在內外部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引導和社會實踐的強化作用最終形成的,因而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所以可以在日常思想教育活動中加以塑造,使大學生的行為及思想觀念更符合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6]這也就要求教育者在網絡“泛娛樂化”情境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作用,強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3 短視頻“泛娛樂化”現象與大學生價值觀養成的矛盾

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一般經歷學習—模仿—再現—鞏固—確立的過程,[6]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極易在自我認知和外界環境的共同作用下發生變化,尤其是在當前網絡信息多樣、價值導向多元的情形下,大學生價值觀出現偏差的現象日益突顯。因此,把握短視頻“泛娛樂化”現象的本質并深刻認識它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負面影響,從而通過適當引導來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為重要。

3.1 “泛娛樂化”扭曲大學生價值取向

以圖片和視頻方式追求感官刺激一直以來都是“泛娛樂化”的主要形式,在美顏加包裝的加持下一眾外表美麗的“網紅”風靡而起,并以各類媚俗、低俗、庸俗的作品制造話題和熱度,吸引大學生們的關注和點贊。與此同時,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為博得大眾的眼球,短視頻平臺出現一系列另類的“丑”妝教程和“丑星”形象,一度引得大家爭相模仿,這種盲目追求個性的做法會讓大學生在美丑判斷中迷失方向并陷入誤區,在這樣的視覺刺激下,久而久之勢必會降低審美品位,造成審美取向異化。除此之外,短視頻平臺興起的“潮言潮語”更是沖擊著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癥YDS”“emo”“破防”“躺平”“絕絕子”等眾多網絡用語隨著短視頻的傳播一度成為大學生交流的生活用語,甚至出現在他們的作業中、試卷上,可見,這種娛樂化的短視頻“文學”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使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面臨一定沖擊。

3.2 “泛娛樂化”現象誤導大學生價值認同

“娛樂至上”是短視頻平臺的“關鍵一招”,很多大學生在短視頻娛樂中調節心情、釋放壓力、尋求平衡。一些大學生每天花費不少時間在短視頻上,且主要觀看搞笑吐槽類視頻,“一切皆可娛樂”的導向逐漸腐蝕著他們的精神世界,讓他們沉溺于精神上的愉悅,動搖了理想信念,導致精神缺“鈣”?!胺簥蕵坊睂τ诖髮W生的負面影響不止于此,在“娛樂至死”觀念的裹挾下,一出出“戲說”歷史、調侃“政治”、“惡搞”英雄、“顛覆”經典的情景陸續上演,[7]致使一些大學生的娛樂需求與民族道德責任及社會文明素養陷入對立,消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出現價值導向混亂和價值認同危機。

3.3 “泛娛樂化”干擾大學生價值判斷

精準推送是短視頻逐步“泛娛樂化”的重要法寶。短短15 s 的視頻,通過精確算法鎖定大學生群體的興趣愛好,后臺針對用戶的喜好來“量身”推送視頻,以此增加瀏覽和流量,與此同時也使大學生產生“信息繭房”效應。當短視頻“泛娛樂化”碰上“信息繭房”,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很大。長期追求娛樂體驗,容易使大學生出現思維懶惰、思維滯后情形,陷入“淺思維化”的困境,影響邏輯思辨能力,干擾他們做出正確的主觀判斷。另一方面,短視頻作為大眾傳播的重要媒介,很大程度上只是信息輸出的工具,對信息源真實性和可靠性的考量不夠。大學生社會閱歷不夠豐富,他們對短視頻提供的信息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斷,容易被“帶節奏”或斷章取義。[8]尋親男孩遭受網暴自殺離世,上海打賞外賣小哥200元女子被網暴跳樓身亡等事件就是有的網民以獲取的“碎片化”信息為衡量標準、以攻擊網暴他人體現“自我價值”的后果。

3.4 “泛娛樂化”影響大學生價值追求

隨著短視頻“泛娛樂化”的加劇,“網紅”和“直播”兩大陣營注重娛樂效果賺取流量的同時抓住熱度,快速積累財富。從網絡素人的“一夜爆紅”到明星直播的“身價百億”,“成名”“暴富”等字眼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追求,使“網紅”成為不少大學生夢寐以求的職業,扭曲了部分大學生的擇業觀,不利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與此同時,由短視頻帶火的各種網紅打卡地、明星商品等也紛紛受到大學生的追捧,甚至為了給自家明星應援,大學生們在直播間打賞,購買明星產品,只為給喜愛的明星增加直播人氣就盲目消費、花式炫富,種種行為助長了大學生錯誤的消費觀。由此帶來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與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中華民族精神背道而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追求。

4 “泛娛樂化”現象下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路徑

4.1 提升自我認知,規范網絡參與

全媒體時代,大學生身處良莠不齊的海量信息中,作為娛樂媒介的用戶時,很多人對“泛娛樂化”這一名詞是陌生的,更不用說認清其本質了。為此,建立對“泛娛樂化”的認知迫在眉睫。這就要求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充分發揮主流意識形態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與時俱進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破除為了娛樂而娛樂的錯誤思想觀念,自覺樹立娛樂有基本底線、適度是首要原則、主流價值是要義的理念。與此同時,作為大眾媒介的輸出用戶,大學生群體需堅持內容輸出的嚴謹性,樹立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價值觀,避免因追求“搶頭條”“搶熱點”“搶流量”而無限放大“碎片化”的弊端,傳播一些不實或斷章取義的內容來誤導社會輿論,成為無數“鍵盤俠”“網暴者”中的一員。此外,要注重將生活敘事與宏大敘事結合起來,科學合理地使用短視頻平臺去分享和傳播“有意思”“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內容,從而發揮網絡媒介的積極引導作用,幫助社會成員更好地參與網絡生活。

4.2 培育媒介素養,提高辨別能力

全媒體時代,大學生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傳播者,是否具有媒介素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正確地選擇資源、接受資源、傳播資源。當前大學生身處海量網絡信息之中,多數人深受“泛娛樂化”思潮影響的原因在于缺乏足夠的媒介素養,難以看清“泛娛樂化”現象背后的本質。[9]因此,培育大學生媒介素養,提升大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迫在眉睫。 首先,要開設專門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普及網絡媒體知識,帶領大家認識抖音等熱門媒介的特征、制作過程、傳播特點等相關知識,從而引導大學生真正看清網絡媒介的運營手段、輿論導向及其作品背后掩藏的真實目的,提高大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防止大學生陷入“泛娛樂化”的圈套。其次,豐富媒介素養實踐體驗。一方面,讓大學生借助通過媒介素養教育獲得的理論知識,開展媒介典型案例的剖析,在深入探析中強化自我認知;另一方面,舉辦網絡作品制作大賽,鼓勵大學生利用已有資源,選擇合適切入點,自己制作短視頻并分享作品的內在價值,使大學生站在媒介生產者角度接觸、了解和領悟傳播信息內容,從而更好地判斷媒體信息的價值取向,增強抵制網絡“泛娛樂化”不良影響的能力。

4.3 健全媒體監管,強化正向引導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輿情跟蹤研判,主動發聲、正面引導,強化融合傳播和交流互動,讓正能量始終充盈網絡空間”[10]。這除了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強化頂層設計,制定完善的監督體系,出臺嚴格的準入制度外,還需要網絡媒體平臺主動出擊。一直以來,大眾媒體承擔著傳遞信息、宣傳文化以及傳播價值觀等重要責任,所以作為媒介主體的短視頻平臺需要落實自身的主體責任,強化對網絡環境的管理,破除短視頻“泛娛樂化”負面效應。首先,應當嚴把“內容關”。加強傳播內容價值的嚴格審查,持續推進“清朗”專項行動,對過度炒作、惡意搞笑、網絡暴力、炫富等低俗、庸俗視頻內容和用戶進行集中整治或封禁處理,堅決打擊和肅清違背主流價值觀、阻礙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的各項內容,凈化網絡環境。其次,發揮主流媒體的正向引導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借助人民網、央視網、新華網等媒體主動發聲,帶頭講好身邊事,宣傳優秀典型、榜樣,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進而潛移默化地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價值追求。最后,改進智能算法,優化內容推送。大力改善單從用戶偏好角度進行信息推送的模式,破除“信息繭房”效應,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投放的精準度,及時把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品內容推送上熱門,增加曝光率,提高傳播度。[11]

4.4 建設校園文化,增強價值認同

校園文化是發揮教育功能的重要載體,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深遠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無疑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網絡滲透嚴重的時代背景下,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來抵御網絡“泛娛樂化”帶來的不良影響勢在必行。首先,開展校園網絡平臺建設,結合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規律,充分利用大學生對校園媒體有著天然親近感的優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史學習教育、榜樣人物示范等植入校園媒體宣傳中,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強化主流價值的傳播,引導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打破大學生無人不網、無時不網、無處不網、無事不網的生活現狀,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文化藝術活動、社團創建活動,將思想教育、勞動實踐、美育提升、人際交往融為一體,充實大學生的精神文明世界,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再次,培養校園“意見領袖”,積極發掘校園群體中具有一定話語權、感染力和影響力的“領袖”人物,如思政教師、輔導員、學生干部等,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優勢對“泛娛樂化”現象及熱門網絡事件進行深入剖析,通過正面發聲和辯證分析抵御網絡錯誤思潮帶來的沖擊,正確引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價值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追求。

猜你喜歡
泛娛樂化娛樂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網絡直播熱發展中的冷思考
知識零售變現模式的問題與思考
娛樂眼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淺談舞臺藝術包裝的泛娛樂化現象
泛娛樂化思潮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娛樂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