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壓力與心理調適研究

2023-04-20 03:16靳丹丹施紅珍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心理壓力狀態院校

■靳丹丹,施紅珍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盵1]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發展,完善社會體系的重要力量,其不僅具備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而且心理狀態也比較敏感和活躍。因此,高職院校要保證大學生心理狀態完整,利用積極調試手段引導大學生調整心理情緒。但是,隨著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其對大學生心理影響越發嚴重,在面對就業時,大學生心理狀態復雜多變,既存在步入社會的新奇與激動,又要面對就業壓力所帶來的心理狀態的改變。所以,高職院校應積極挖掘大學生內心想法,利用有效的形式調試大學生心理狀態,使其將就業壓力轉化為就業動力,促進大學生實現就業目標。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心理與現狀分析

(一)就業心理概述

就業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之一,其本質是從事一項固定職業,保證勞動行為得到社會認可。就業通??梢苑譃槿齻€層次:一是從事社會勞動;二是社會認可勞動價值;三是勞動必須得到報酬。在開展就業活動時人們都具備基礎的就業心理,其是指就業者對自身就業行為和就業狀況的思考,為取得合適的職業崗位所做出的準備工作。而大學生作為就業群體主力,其就業心理可以分為情緒心理、認知心理和社會心理,能夠基于這三種就業心理概念進行就業規劃,保證就業心態完整[2]。大學生就業心理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就業心理傾向、就業心理素質和就業心態三方面的影響,引導大學生塑造正向性就業思維,保證具有動力性心理素質,能夠推動大學生就業行為的實施。

(二)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壓力作為一項物理學概念,能夠通過軀體變化進行直觀觀察,還能被用于表達心理狀態上。心理壓力主要是指外部環境刺激超過個體承受限度,使得個體心理出現有別于往的負面發展。心理壓力產生有兩個原因:一是外在要求高,自身能力無法滿足;二個是個體能力有限,無法保證外部要求落實,這充分說明了心理壓力對個體狀態的影響。大學生作為建設社會的中堅力量,不僅需要具備專業能力,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因此,要保證大學生心理壓力處于可控狀態,以認知、情緒和行為三種心理本質引導大學生就業心理建設,緩解就業行為帶來的持續性緊張心理狀態,避免過大就業心理壓力對大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三)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特征

通過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特征進行深度研究,可以有效了解大學生心理狀態和發展情形,為后續心理壓力調適提供基礎條件,保證大學生心理情緒穩定。第一,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具有普遍性[3]。當下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在面臨畢業時大學生普遍存在焦慮、恐慌心理,大部分畢業生對自身就業狀況不甚樂觀,無法有效保持心理穩定,嚴重者會影響生活狀態。第二,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具備差異性。心理壓力的影響能力取決于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其會受到心理承受能力的影響。在不同大學生心理壓力體現中,有些學生抗壓能力強,心理受影響狀態就輕;而有些學生抗壓能力弱,受影響狀態就嚴重。

二、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心理調適的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成功就業

就業作為大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能夠保證大學生穩定步入社會體系發揮自身力量。找到滿意工作是每一位大學生的本質需求,但是由于當下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崗位不能滿足日漸增多的大學畢業生,這使得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增,進而對學生心理產生影響。所以,要積極調適大學生心理狀態,保證大學生心理狀態穩定,使其能夠將壓力轉換為動力,實現就業目的,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成功就業。利用心理調適改善大學生心理狀況,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引導其準確認知自身情況和發展需求,避免出現盲目追求崗位的情況,影響其情緒的穩定性。同時,可以推動大學生完整心理建設[4],避免出現逃避競爭行為,消弭負面心理狀態帶來的就業困難,保證大學生積極開展就業行為,以良好狀態實現就業愿景。這樣還能幫助大學生完成負面情緒排解,降低心理負擔的影響力。

(二)有利于實現大學生人生價值

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需要積極投身社會體系建設之中,利用自身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為社會發展添磚加瓦。但是就業壓力影響范圍較大,導致部分大學生對畢業存在焦慮感,對就業存在一定逃避心理,這既不利于大學生完成就業,找到滿意工作,又不利于彰顯大學生社會價值。因此,高校應利用心理調適能力引導大學生改變心理狀態,讓其以積極心態面對就業難題,通過自身專業能力和素質完成就業任務,最大限度實現大學生人生價值。大學生人生價值體現在勞動奉獻方面,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能夠有效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和個人成長需求,是大學生后續進步的關鍵因素。所以,要積極發揮大學生人生價值內涵,保證大學生通過崗位職業實現勞動創造,為發展提供充足動力。同時利用心理調適能有效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改善認知偏差情況,撫慰焦慮情緒,促使大學生實現正確擇業目標。

(三)有利于推動大學生全面發展

高職院校作為技能培養主陣地,其教育目的本質是培養綜合技能人才,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也是現代社會教育體系對高職院校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大學生實際發展情況,不僅要保證大學生有效掌握專業技能,而且要重視大學生心理狀態。健康的心理狀況需要適當壓力進行激勵,以此維持大學生的上進心,但由于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導致大學生心理壓力突破閾值,使大學生心理情緒復雜,壓力過大影響整體心態平衡度。所以,要應用全面心理調適體系引導大學生舒緩自身壓力,加強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推動大學生全面發展。心理活動變化是影響大學生成長的關鍵因素[5],需要時刻注意大學生心理變化情況,促使大學生在就業抉擇時具備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能夠將就業壓力轉變為就業動力,幫助大學生實現就業需求,成功就業。

三、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壓力產生原因

(一)社會就業環境較差

當今,“00”后大學生的物質生活條優越。但是,在大社會環境中,社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也從重速度、重規模轉向重質量、重效益。就業市場機制的作用在此時發揮得愈發重要,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也顯得更加靈活,大學生就業呈現多樣性和靈活性。但是,當前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和國際經濟形勢的動蕩給我國的就業市場帶來“震痛”[6]。

社會就業環境的改變對大學生就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下社會就業環境較差,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增加。政府調控手段不夠深入,無法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幫助,且就業市場體系不夠完善,缺少市場運轉機制利用能力,導致大學生就業市場運轉不暢。

(二)高職院校心理指導工作不到位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能夠為大學生就業發展提供有效助力,但是在實際指導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缺少有效的就業心理指導工作體系,無法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引導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無法保證大學生就業理念塑造。同時,高職院校缺少完整職業規劃教育體系,影響就業效果。

(三)大學生缺少家庭心理教育

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態的形成與其家庭的影響有著很大的關系。大學生就業觀的建立與完善深受父母擇業觀的影響,大部分畢業生就業目標受到父母價值觀念的主導,導致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提高。父母缺乏現代化就業理念,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教育還處于傳統思維體系之中,為子女帶來了心理壓力。同時,父母期望值過高導致就業期望與現實沖突,激發心理情緒波動。

(四)大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足

大學生缺乏有效自我調適手段,對就業心理壓力缺少紓解方法,長此以往會導致大學生心理建設不完整,心理壓力過大。大學生自我認知調節能力不足,缺少正確就業觀念。同時,缺乏情緒宣泄渠道,導致大學生心理負面情緒無法排解。

四、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調適方法

(一)塑造良好社會就業環境

社會就業環境是大學生就業壓力產生的關鍵因素之一,需要采用改善社會就業環境的方法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避免壓力突破承受閾值產生負面影響。一是深化政府宏觀調控,政府部門應結合大學生畢業情況和人數進行就業市場宏觀調整,結合經濟發展和人才應用提高大學生就業率,降低就業壓力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從經濟發展角度出發,政府部門應積極推動經濟建設,推動生產力提高,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從人才應用角度出發,政府部門應利用“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西部計劃”等引導大學生深入基層,這樣既能夠實現基層工作新鮮血液注入,還能全面提高基層工作技術含量。二是完善就業市場體系,政府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利用市場運轉機制對大學生就業工作進行引導,保證市場資源傾斜與應用,完善市場就業體系,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基礎條件。同時,提高就業市場協作能力,加強區域性就業市場聯動性,促進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實現為大學生服務的目的。政府還應激發公共就業服務水準,完善公共服務機構功能,保證大學生就業制度的落實與適用,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二)推動高職院校發揮教育作用

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主體,是大學生掌握專業能力的根本要素,因此,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教育本質,在提高大學生專業技能基礎上進行心理狀態疏導,避免大學生受到就業心理壓力影響。一是應加強思政教育引導作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程作為思想體系建設,認知能力加強的重點課程,能夠實現對大學生觀念的塑造與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思政元素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就業觀念引導,避免其陷入就業壓力囹圄,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這就要利用思政內容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需求,結合現實情況和自身能力選擇就業目標,保證大學生個人發展與崗位發展的趨同性。二是推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高職院校應積極發揮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用,引導大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制定科學職業規劃,以此降低就業壓力對大學生產生的心理影響,保證教育內容的心理調適能力發揮作用。三是開展就業心理輔導,充分整合校園心理教育資源,推動大學生就業心理輔導體系建設,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提供綜合性服務,有效紓解大學生心理壓力。同時,加強創業教育內容落實,引導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這樣不僅能迎合創新創業發展理念,而且能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7]。

(三)加強家庭心理教育引導

家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點部分,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需要在子女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父母的作用,推動家庭教育效果的發揮,以此解決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一是優化父母就業觀念。大學生就業壓力一部分來自社會環境,另一部分來自父母的期許與愿景。父母的就業觀念會對大學生產生深遠影響,所以,要重視父母就業觀念內涵,引導父母改變傳統就業理念,主動參與大學生就業情況總結,充分發揮大學生專業優勢與能力本質,提高子女就業競爭力。父母應鼓勵子女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不要將自身想法強加到子女身上,以此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保證心理調適作用。二是降低父母對子女的預期期望值。父母應正確認識社會發展和就業環境變化,改變自身想法,打破傳統就業思維桎梏,發揮父母引導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結合大學生自身能力素養進行靈活就業崗位選擇,保證他們對自身實際能力準確掌握,降低對子女預期期望,避免高期望給大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同時,營造良好家庭環境,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提供基礎條件,保證大學生就業自主權,降低壓力困擾。

(四)提高大學生自我調適能力

大學生自我調適能力在緩解就業壓力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激發大學生自我調適功能,以心理學為基礎促進大學生心理狀態改變,提高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對超過承受閾值的心理壓力具備良好的排解方法。一是加強大學生自我認知調節能力高職院校應利用心理學知識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具備正確認知自己的能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自身進行客觀評價,在就業問題上能有效結合認知心理進行崗位選擇,實現就業目標。大學生加強對外部就業環境的準確認知,實現對外部就業環境發展態勢的準確掌握,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理念,避免產生心理焦慮。二是提高自身意志品質。高職院校應全面注重大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加強大學生心理抗壓能力,為就業行為提供基礎條件。大學生應明確就業目的,基于自身能力與素養進行就業方向選擇,秉持堅強意志內涵進行就業目標實現。以正確心理狀態看待就業挫折,將心理壓力轉變為就業動力,推動大學生實現就業需求。三是定期宣泄不良情緒。大學生應注重自身情緒變化,避免就業壓力導致心理情緒波動幅度較大,影響自身心理健康。大學生應定期進行情緒宣泄,緩解心理壓力同時推動情緒穩定,應利用傾訴法、轉移法等形式調節自身情緒狀態。

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形勢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越發嚴峻,這也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帶來就業壓力,倒逼高職院校大學生積極進行心理情緒引導,實現心理調適,保證自身心理健康。在實際緩解壓力過程中應從塑造良好就業環境、推動教育指導工作落實、加強家庭教育作用和提高自我調適能力等方面入手,構建集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于一體的多維度壓力調適體系,形成“3+1+N”的調適方法助推大學生順利就業。

猜你喜歡
心理壓力狀態院校
狀態聯想
生命的另一種狀態
緩解心理壓力10法
警察心理壓力現狀及應對策略
消防員心理壓力狀況調查
熱圖
堅持是成功前的狀態
通過圖片看內心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