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探索中構建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

2023-04-20 05:51
關鍵詞:外交學術學科

何 達 薷

(天津師范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天津 300387)

東方外交史是近年興起的一個嶄新學科,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喜人勢頭。作為一個正在構建中的學科,東方外交史艱巨課題的提出與推進始于21 世紀初,至今已經誕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中國具有編纂歷史、總結歷史的傳統。作為一個嶄新的學科,有著總結前人、關照現實、啟迪后人的現實意義。只有從學科體系構建的高度,站在時代發展的高處,才能充分理解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東方外交史研究的不斷推進,不僅對于中國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建設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而且在學術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在近二十年間,東方外交史研究取得的成就較為顯著。研究成果是集體合作的產物,而非一人之功。2002 年,陳奉林教授在外交學院首開“東方外交史”課程,在教研結合下,開始了東方國家外交史研究;從2006 年開始,陳奉林、魏楚雄、張建華、魏志江、孫立祥、張曉剛等志同道合者,聯合國內外學者,先后舉辦了十三屆“東方外交史”學術研討會,共同探討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構建的相關問題?!皶h的最大收獲是取得了對東方外交史若干問題深層次的認識,開拓了研究的新視野,許多問題被納入探索的軌道??梢哉f,這是一次東方外交史研究的拓荒會議,為開辟這一領域研究敲響了晨鼓?!保?]正是長期的積累與堅持,東方外交史研究在幾個重大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作為一個新開辟的嶄新領域與研究范式,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一)開創性的學術價值

長期以來,國內的外交史研究更多的是國別外交史和雙邊外交史,缺乏從整體區域的角度對東方國家的對外關系發展進行整體分析和探討。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建設的提出正好填補了這一學術空白。除此之外,東方外交史的開創性價值還在于把它作為一個明確的、正式的研究方向和領域來構建,開辟了中國外交史研究的新領域,具有學術開創性。這項研究亦是國內迄今為止第一個冠以“東方外交史”的學術開拓,對于推進國內的外交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有學者指出:“東方外交史不同于傳統的外交史, 有別于一般歷史的記載記述, 也不是以純粹的官方政治外交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就是說東方外交史遠比以往的外交史內容廣泛、復雜得多, 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外交史觀?!保?]

(二)宏觀的研究視野

東方外交史學科是在宏觀視野下進行研究和考察的,這種宏觀視野與考察具有以下四個鮮明的特征:一是以“大外交”的視野考察自古代至近代和現代東方主要國家的外交關系:二是從區域研究的角度來考察東方國家的歷史進程,探討整個東方國家的整體發展;三是以東方國家為研究主體,改變過去從西方的角度來看待東方國家的歷史發展,從而更好地把握了東方國家的歷史與未來發展趨勢;四是在整體歷史研究的基礎上,運用了政治學、國際關系研究的理論和方法,體現了研究的多元視野和跨學科特征,構建了線索分明、自成一體的基本理論框架。

(三)提出重要的研究和撰寫原則

東方外交史不同于一般的外交史,也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亞洲史,提出了編寫東方外交史的五個基本原則:1.地域原則,即東方各國在歷史上構成一個相互聯系的區域共同體,存在具有多個中心—邊緣結構關系的地域圈,由這個地域圈構成東方世界;2.整體原則,即把東方各國看作是一個有機聯系,同時又有多樣性的地區,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統一體;3.發展原則,東方社會發展問題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發展邏輯與模式,并不存在步調一致的整齊劃一的發展道路;4.聯系原則,即強調東方國家是一個共性與個性、統一性與多樣性的多元復合區域,構成整體的各個國家之間相互聯系、影響與制約;聯系原則,是指跨民族、跨國家和跨區域的經濟、文化交流,也包括戰爭與民族遷徙;5.綜合原則,即不贊成把外交史僅僅理解為國家間的政治活動,而主張把國家間重大的政治、經濟活動與人員往來納入研究的視野,體現大變革時代外交史豐富多彩的特征。[3]從構建的情況來看,學者基本上是沿著這個方向邁進的。

(四)力倡歷史與現實結合

長期以來,中國的史學研究多偏向于對過去歷史發展的梳理與闡釋,注重從事物的歷史發展演變中揭示其發展的一般規律,總結歷史經驗,但卻很少把歷史研究同當前的政治現實,特別是與當前國家的發展戰略直接結合進行整體性、連續性和長時段研究,歷史縱深有余,而對現實的橫向關照不足,但東方外交史做到了這一點。它不僅對古代到現當代東方國家的外交進行了整體的歷史梳理和考察,而且在對這種歷史進行梳理后,將當代東方國家的外交發展與當前國家發展戰略、發展階段與特征、大國關系發展趨勢有機結合,進行專門的有一定理論深度的論述,從而使得東方外交史研究具有了時代高度和前瞻性。

(五)體系宏大,資料廣泛而豐富,可成一家之言

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宏大,氣象不凡,從對東方外交史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的論證,當前東方外交史研究的學術回顧,到古代、近代、現代和當代東方外交史發展的整體梳理,再到歷史和現實的有效結合,最后對21 世紀中國東方外交史學科的構建提出自己的思考,體系恢宏,學術思考深遠。在資料方面,該研究不僅大量吸取、借鑒國內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述國外的資料和國外學者的觀點,同時更注重挖掘、運用本土史料資源,力圖構建本土的話語體系和敘事范式,實現以東方國家本土資源為構建材料,以中國史觀為指導撰寫東方人自己的外交史著作?!白鳛榇笠幠5膶W術活動,對東方外交史研究歷程本身進行考察,探討其面向未來發展延伸的學術增長點,可以反映當前中國社會空前變革背景下學術發展的若干軌跡?!保?]

(六)重要的學術啟示意義

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構建,不僅在學術研究的路徑和方法上具有可學習與借鑒意義,而且可以啟示學術同行在外交史、區域國別學領域展開進一步研究,把學術研究不斷引向深入,蔚為時代風氣。東方外交史以大國關系為主線,對重大區域性、全球性問題展開研究,這樣的研究雖然一時還不是很完整和很全面,但它卻給探討留下了廣闊的學術發展空間,啟示學者們不斷地進行相關研究。

東方外交史不僅是概念的提出與確立,更為重要的是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加以規劃與構建,作出頂層設計,探討其功能、意義與機理,強調學術的繼承與傳衍,向世人展現了三個層面的內容:1.東方外交史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研究領域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2.從古代到當代,東方國家整體外交發展的重要歷史演進;3.東方國家崛起趨勢下東亞史學科的構建問題。

(一)東方外交史作為新的獨立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東方外交史作為一個新的獨立研究領域,其學術價值在于其悠久、豐富的外交實踐和思想影響著世界文明和國際關系的發展。東方國家很早就進入了文明社會,建立國家開展外交活動。因此,在古代就積累起豐富的外交實踐經驗和思想,形成了外交規則并影響東方文明的發展。以中國為例,自春秋至唐代中國就已形成完整的外交規制與理念,其形式豐富與多樣,理論完備與深刻為世界其他國家所少見,而且這些外交規則和理念指導、制約著整個古代東方世界的外交實踐,其影響及于亞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區,對于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它強調大歷史的視角,“如果突破傳統政治外交的狹窄范圍,把國家間重大的經濟、軍事、文化與人員往來引入外交史的視野,必將極大豐富東方外交史的內容”[5]。

古代東方外交文明較西方文明發達,領先于西方;當代中國、東盟、印度等東方國家崛起后又直接影響大國關系的發展與國際形勢,形成本地區的巨大發展優勢,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發展模式與發展觀,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因此,從過去到現在,東方的歷史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依靠西方的理論和方法對東方外交經驗進行研究是遠遠不夠的,存在的理論缺陷異常明顯,故而必須立足本土資源,建立屬于自己的一套理論、框架、體系和分析模式,以展現東方人的史觀。在外交史方面,印度的外交同樣悠久,內涵豐富,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具有積極意義與不朽價值[6]。

東方外交史研究的現實意義在于現實的需要。戰后東方大國的發展和崛起正在引起東亞乃至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世界各國需要了解東方國家的歷史、文化、外交以及向未來發展延伸的大趨勢。正因為如此,學者們強調歷史研究與現實的緊密結合,東方外交史研究不同于傳統的外交史研究,不僅僅是對于歷史發展的記載記述,而是帶著對現實問題的強烈關心來書寫歷史。遵循這一原則,東方外交史已把東方國家對外關系中的重大政治、經濟、人員往來甚至戰爭與和平有機聯系起來加以研究,體現出鮮明的社會現實關懷,成為理論構建的重要部分。

(二)打破傳統的單純記載記事的舊框架,代之以重大事件的理論分析和深層次思考的新框架,寫作與編纂實現了對古代、近代與當代東方外交發展進程的深層次理論考察。

對古代東方外交進行宏觀考察,闡述了古代東方外交圈的形成與發展;重點分析了古代中國的國家政治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對東方外交圈形成和發展的作用。在國家政治力量方面,早在秦統一六國、建立秦王朝之后,中國就依靠其強大的國力開始了向南、向西、向東的對外往來。秦漢以來,中國在對外往來過程中一方面積極吸收、消化域外文明,另一方面也將中國的先進文明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而且把日本、朝鮮、越南、印尼、緬甸、印度、阿拉伯帝國等帶到對外交往的國家關系網當中,從而形成以中國、阿拉伯帝國為中心的東方外交圈與交往圈。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創造出具有東方特色的外交思想與實踐,留下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與財富。

在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方面,研究者們整體分析了古代中國與日本列島、朝鮮、東南亞、南亞、西亞以至歐洲的經濟聯系,以及中國先進的航海、造船技術推動了西太平洋貿易圈的形成和發展。西太平洋地區存在北起日本,經朝鮮半島、中國、東南亞以至與印度洋及歐洲地中海相銜接的交通貿易圈。這個廣闊的區域塑造了東方各國政治、經濟、貿易、文化以及國家關系形態。讀者們易于接受這樣的觀點,經濟活動將所有國家整合成一個有著普遍的經常聯系的區域共同體,這也是推進東方歷史發展的持久動力。以中國為中心的西太平洋貿易網,西接印度洋貿易網,與歐洲地中海貿易網遙相呼應。西太平洋貿易網是古代世界區域貿易網中發展最早、最為成熟的一個,給各國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范式,帶動了區域內各國間的聯系,推動了不同發展層次國家發展與共生[7]。對西太平洋貿易圈,以及對東方國家外交圈與西太平洋貿易圈關系的論述,不僅很好闡釋了古代東方國家的政經關系,而且也對古代東方國家的地緣經濟進行了宏觀的、有一定理論深度的描述與概括,這些內容也是該項研究的重要創新點。

對近代西方以武力對傳統東亞國際秩序的沖擊,以及在這種沖擊下東方國家的反應和東西方國家間關系的發展,有不少有價值的分析,把目光轉向了國家在近代發展的整個歷史文化氛圍。有學者強調,16 世紀初,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王國是東方國家走向近代外交的開始[8]。西方國家因為率先進行了技術革命,擁有先進的生產力,成為世界的中心,資本主義生產力的急劇擴張對東方世界產生空前的沖擊,以至東方國家在西方歐洲國家的強烈沖擊下全面落伍,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最終形成對西方的全面依附局面。在這段歷史時期,西方國家走向世界的中心,外交行為與外交制度便向世界擴散開來,影響了東方世界,從而極大地改變了東方國家傳統的對外關系模式,深刻地影響了東方國家近代以來的社會發展進程,而這種影響具有破壞性的一面,同時也有建設性的一面,開始了東西方文化沖突與融合的長期過程。與此同時,由西方主導的近代國際關系原則帶有相當的野蠻性與殘酷性,幾乎所有的東方國家都成為西方掠奪與奴役的對象,在政治、經濟與外交方面被迫接受西方的行為規則,這使得東西方的矛盾與沖突在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上依次展開。東方國家為了擺脫被壓迫和奴役地位相繼進行了反抗、自救與改革,直至今天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進入現代后,在冷戰體系下東方國家間關系發生了變化。由于美蘇爭霸,二戰后幾乎所有的東方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東西方政治、經濟與軍事全面緊張對立的國際關系當中,成為美國和蘇聯爭奪、利用和顛覆的對象,東方國家關系的發展也正是在此國際體系制約下展開的。東方外交史關注戰后冷戰體系下日本與美國和中國的關系,以及中日兩國在東南亞國家關系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對戰后對日占領、日本天皇制保留、臺灣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對20 世紀60 年代以來日本、韓國、中國、東盟和印度等國經濟崛起的論述,都富有新意。中印等大國通過引進現代工業文明和市場經濟,依靠學習、創新和龐大的天賦人口資源規模優勢,很快創造出了經濟奇跡。

在對日本、印度的崛起分析上,東方外交史關注了近代以來日本的崛起是伴隨著對外侵略擴張來實現的,具有歐美國家大國崛起的共同規律,走的是西方國家走過的道路。在崛起的過程中通過轉嫁殖民地危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了迅速崛起,進入世界大國行列,改變了東亞發展格局。戰后加入西方陣營,只取不予,成為冷戰時代最大的受益者。日本的實例表明,一個國家通過內部變革、充分利用好國際有利條件是可以實現崛起的。審時度勢,與時遷移,杜絕制度性腐敗,政府廉潔高效,對國家發展極為重要??萍歼M步是國家崛起的根本性支柱,制度創新是國家崛起的直接促進力量,經濟實力是國家崛起的物質基礎,有利的國際環境是國家崛起的外部條件。國家崛起的過程就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9]。隨著東方國家的崛起,東亞經濟圈得到復興,一方面使東西方力量結構開始變化,兩者間從原來具有依附性的不平等的關系開始轉變為相互依存的平等關系;另一方面也促進東亞區域的整合發展。該研究特別指出戰后東方國家發生的變化之所以稱得上是一場空前變革,其原因在于實現了市場經濟與現代文明諸條件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借助了市場經濟和現代技術的兩大力量,以相對集中的國家權力作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杠桿,還有深藏在高速增長背后的偉大歷史傳統。這些觀察,別開生面,落落大方,昂揚著研究者們銳意創新的精神。

在東方國家整體崛起后,當代中國外交發展方向的重大選擇——建設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并提出構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四個建言:(1)加強和深化與東盟國家的關系;(2)讓東盟市場與印度洋市場聯結貫通起來;(3)推動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南北兩路相互支撐;(4)推動中國與非洲關系縱深發展,盡快在非洲東西海岸建立商港。絲綢之路作為連結中國與世界的海陸兩棲交通線,在中國歷史乃至東方歷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向外傳播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物質文明成果,也向外傳播精神文明與制度文明的成果,同樣把域外文明的成果帶到中國與東方。隨著時間的推移,絲綢之路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遠遠超過了經濟貿易層面而形成巨大的交通網絡,把中國與世界、東方與西方緊密地聯結起來,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因此,今天中國要建設好“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從而推進中國及東方世界的共同發展。

(三)探討21 世紀中國的東亞史學科構建問題

在東方國家長期崛起趨勢下,構建東亞史學科,提出我國東亞史研究要注意的兩大問題:一是要打通東亞史與亞洲史的界限,將東亞地區史與印度洋地區史連接起來研究;二是開辟陸路和草原絲綢之路與歐亞大陸互動研究。同時,提出東亞史學科的構建必須摒除歐洲中心主義觀點,要適當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與方法,擴大視野,敞開胸懷,充分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關注歷史和現實中那些對東方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問題,從對重大問題的參與和關注中尋找學術生長點。此外,東方外交史還強調我國東亞史編纂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東亞史的主線、東亞史的體系、東亞史的編纂原則和關于區域內部與外部的關系等,這些問題都是東方外交史研究中的重大問題。

東方外交史涉及的問題異常龐大與眾多,形成由一系列問題組成的問題群,在縱向上從古至今,貫穿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在橫向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人員往來等諸多方面。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涵蓋了地中海以東的整個亞洲地區,如此龐大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即便以集體之力進行研究也甚為艱辛,因此東方外交史提出來加以構建,實屬不易。東方外交史研究現有的成果為后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啟示,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研究主體主要集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研究的主體還沒有擴展到更為廣泛的東方國家;在橫向上,對東方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人員往來的論述尚不夠全面充分,在對東方國家整體崛起上對中國發展的系統論述不足。不過,對于剛剛誕生的東方外交史學科來說,如果換一種角度看,這亦是正常的,因為它畢竟是一個新的探索。開辟一個新的學科實屬不易,其不足之處給后來者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間,可以促使人們去大膽地探索。

東方外交史學科的建設尚處于初創時期,其發展壯大還需更多的學術理解、支持和努力,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研究隊伍當中,有更多的學術同仁投身于東方外交史的研究和學科建設。只有如此,方能把中國國內的外交史研究不斷推向更高的發展階段。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未來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的構建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在加強學科體系理論分析和探討的同時,鼓勵進行實證研究。運用社會科學的調查研究法、統計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豐富東方外交史研究的議題,這一方面有助于從多元的案例研究和實地研究中總結一般規律和進行理論建構,另一方面亦可以吸引更多的學者參與到這一學科研究中。二是爭取創立東方外交史研究的學術刊物和學術公眾號,既作為學術交流的平臺,同時也協助優秀成果的推送,提升東方外交史研究的學術傳播力,讓學界聽到更多東方外交史研究的聲音。三是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構建的跨學科性。東方外交史學科體系的構建不應僅從歷史學角度進行單一學科構建,而應是從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角度進行學科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聚合更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加速推進這一學科體系的發展,才能使這一學科在研究內容、研究理論和方法上更加豐富和厚實,才能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更符合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

猜你喜歡
外交學術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的學術思考
悠悠歲月外交情
涉僑外交二三事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超學科”來啦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外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