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代中小型墓葬的“鏡像”世界

2023-04-27 00:45孫兵朱永良劉薇薇趙田田
大眾考古 2023年12期
關鍵詞:墓群立板墓葬

孫兵 朱永良 劉薇薇 趙田田

《荀子·禮論》載:“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贝笠馐菃识Y是用生前的樣子去裝飾死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著的時候,對于生死存亡都按照禮的規定來做?!笆滤廊缟?,事亡如存”這八個字十分精確地概括了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特征,它以靈魂不死為精神寄托,追求的是對死者生前世界的“鏡像”表達,最大程度還原復制生前的物件、場景、血緣關系、精神意志等,為死者打造一個可以繼續“享用”的地下世界。

歷年考古發現的中小型漢墓,山東地區累計有7000余座,分布大概又可分為三個地區:泰沂山脈以北的魯北區,以膠萊平原為中心的膠東區,以及以曲阜、兗州為中心的魯中南區。魯中南區在漢代分別屬于魯國、東平國、泰山郡、東??ひ约叭纬菄?。滕州位于魯南地區,是漢代墓葬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為配合工程建設,滕州市博物館2008年對滕州龍泉街道南侯莊漢墓群進行了兩次搶救性發掘,共清理480座墓葬,出土文物2074件。墓葬基本為漢代中小型墓,此外還發現了宋金時期磚室墓。這一墓群的發掘為研究漢代中小型墓葬所展現的“鏡像”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墓地空間布局:血緣關系的重建

南侯莊漢墓群早已被公布為滕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此次為配合工程建設搶救性發掘的區域位于墓群東側。這些中小型墓多為近東-西或南-北向,排列整齊,少有打破或疊壓現象。墓葬絕大多數為長方形豎穴單人葬,也有相當數量的兩人或多人合葬墓。墓穴內由8—10塊不等的石板圍成長方形槨室,槨內置木棺,但由于盜擾嚴重,僅少數槨內底部尚存棺痕。還有少量土坑墓,沒有石槨,有些只有石蓋板,內放木棺。從整個發掘情況來看,可以分為北部墓群、中部墓群(兩大墓群部分交接,面積較大)、西南部墓群(分布最為稠密)、東北部晚期墓群(有墓道)和其他零散小墓群。

從布局來看,無論是中部墓葬還是東北部晚期墓葬,所有的墓葬縱向橫向排列十分規整,除M247為東北—西南走向外,其余墓葬方向上都是近東—西或南—北向,晚期墓葬同一組別墓道幾乎是平行的,不容僭越。不同墓群應該代表了不同家族,以一個墓葬為首,向周邊區域依次延伸,代表了一個家族的枝繁葉茂、興旺繁衍,如同現實世界的居址一樣,多而不亂,互不干擾。這種排面化的分布特點,正是家族血緣關系在冥界的“鏡像”反映,以血緣關系為基礎,聚族而居,長幼尊卑和陽世何其相似,映射的是漢代基層社會組織結構。

合葬墓:家庭觀念的再現

合葬墓在兩漢時期出現頻率較高,這與家族勢力的興起和土地私有的發展,以及以夫妻為核心的家庭觀念的形成有很大關系。與大型墓葬基本為異穴合葬不同,南侯莊雙人合葬墓基本為夫妻同穴合葬,這在西漢晚期為主要合葬模式并貫穿東漢時期。三人合葬與多人合葬也更多出現在西漢晚期和東漢時期。

M6年代應為西漢晚期,墓壙直壁平底,分為南北兩槨室,南室為女性,北室為男性,中間共用一塊立板。南室蓋板壓在北室蓋板上,故北室埋葬時間早于南室。男女墓主均頭東向,女性面向上,男性面向女主人,均為仰身直肢,上肢交叉于腹部的姿勢較為少見。南室隨葬銅錢數枚,位于墓主左側手骨旁,北室無隨葬品。

M120年代為西漢晚期,兩石槨并列放置,中間有一定距離,南室有邊箱,隨葬品豐富,出土銅錢數枚,旁側器物箱隨葬陶壺、陶鼎等器物11件;北室無隨葬品。該墓墓底不在同一平面,應為二次合葬墓。兩具骸骨腐朽嚴重,頭向、面向、葬式均不詳。

M97年代為西漢中晚期,兩室有間隔,中間設置器物箱,放置隨葬品,供夫妻二人共同享用。兩室均為雙層蓋板,槨內有木棺棺灰,規格不詳。兩室之間的器物箱里隨葬陶器12件,有陶鼎、陶盒、陶盤、陶器蓋、陶杯、陶匜、陶壺。兩具骸骨腐朽嚴重,僅剩少部分肢骨,面向、葬式均不詳。東室內隨葬銅劍1件,銅錢數枚。

M226為多人合葬墓,年代應為東漢時期,5個石槨并列排放于墓壙之中,相鄰兩室共用立板。骸骨5具,保存狀況一般,頭向均為西,除南一室墓主面向南外,其余均面向上。北一室隨葬銅鏡1件;北二室隨葬銅錢數枚;北三室隨葬銅鏡1件、陶罐3件、陶壺1件;南二室隨葬銅鏡1件、帶鉤1件、鐵劍1件、銅錢數枚、白膏泥1件;南一室隨葬鐵戈1件、玉珠1串、銀環1件、銅錢數枚、口含1件、耳塞2件。此墓墓底不平,各室所用石料規格厚薄亦不同,應為家族合葬墓。

M17是前堂后室三室墓,三室并列排放,推測應為男子和妻、妾合葬墓,其中北室、中室共用立板,并留有2處缺口,供夫妻靈魂溝通。北室和中室共用頭箱,亦由石板構筑。南室骸骨保存較好,頭向東,仰身直肢,其余兩室保存狀況差。南室隨葬銅錢數枚,器物箱隨葬陶罐2件、陶壺1件。

M100應為東漢中晚期拱券磚室墓,夫妻合葬,有墓門無墓道,隔墻中間留有缺口使兩墓室相通。整個墓室由條形磚壘砌而成,墓頂拱券,墓門青灰磚平錯壘砌,擋板、側板用單行磚豎向鋪砌,中間共用立板為雙行磚豎向鋪砌,墓底平鋪一層青磚。骸骨盜擾無存,北室隨葬陶罐2件、盤口壺1件,南室隨葬陶罐1件、盤口壺1件。

石室墓宅第化:現實家園的重造

東漢時期的石室墓模仿了地面陽宅的建筑布局,一般由前堂后室、左右耳室組成,前堂是主人會見賓客的地方,后室是主人休息的寢室,耳室則是廚房和廁所所在。

M12年代為東漢,是帶墓道的雙槨石室墓,結構為前堂后室。該墓石槨一端另外構建一方形空間,兩根橫梁抬高,上覆石板,取消方形空間與槨室間的隔板,將隨葬陶器放置于抬高的空間內,這里相當于前堂。

M12出有骸骨2具,頭向南,因被盜擾,葬式不詳。兩室共用兩塊立板,兩立板中間留出兩處缺口相通。該墓前堂沒被盜擾,出土器物豐富,陶器有陶豆、陶罐、陶蓋奩、陶熏、陶鼎、陶盤、陶杯、陶盆等仿銅禮器和日用器,共32件。此外還有銅盆1件、錫器1件、鐵器1件,保存基本完整。西室內出土銅錢2枚。前堂和后室側板、后室中間擋板以及后室擋板均有畫像石。

M204為帶墓道石室墓,結構為前堂后室配耳室,墓道長3.4米,寬2.1米。進入前堂的墓門和前后室之間墓門均可打開,后兩室共用一立板,立板留有一處通口。前門上梁迎前飾菱形紋,迎面飾有三角菱形紋,背面飾有穿璧紋。耳室位于前堂左部,壁面無紋飾。清理隨葬品11件,包含釉陶奩、釉陶鼎、釉陶罐、釉陶壺、釉陶熏爐、釉陶燈器、石豬、鐵環首刀等。

M38為前堂三后室石室墓,兩兩共用立板,立板上留有通口。骸骨因盜擾無存。前堂內遺物有銅器3件、鐵戈2件,另有陶鼎、陶壺、陶盒、陶熏爐、陶井、陶磨、陶倉、陶豬圈、陶欄等仿銅禮器和日用器。三室均隨葬銅錢,此外南室隨葬漆器1件、陶罐1件,北室隨葬銅鏡1件、銅泡1件。

石室墓前室的出現以及后室立板的打通,同時完成了“槨內開通”與“空間分化”,同時墓道的出現與墓門的使用,標志著墓葬“向外界開放”。

陪葬品:人世生活的延續

漢代盛行厚葬,隨葬物品一部分為死者生前用過的物品,還有專為隨葬制作的明器。

M120器物箱里隨葬器物有陶壺4件、陶鼎2件、陶盒2件、陶器蓋2件、陶匜1件。M95隨葬器物有釉陶盤口壺3件、陶罐2件、陶豬舍1件、銅錢數枚。M97器物箱里隨葬陶器12件,有陶鼎、陶盒、陶盤、陶器蓋、陶杯、陶匜、陶壺。M12隨葬陶器32件,有陶豆、陶罐、陶蓋奩、陶熏、陶鼎、陶盤、陶杯、陶盆等仿銅禮器和日用器。M38隨葬有銅器3件、鐵戈2件,另有陶鼎、陶壺、陶盒、陶熏爐、陶井、陶磨、陶倉、陶豬圈、陶欄等仿銅禮器和日用器。

通過以上隨葬品可看出,西漢前期和中期,除部分仿銅陶禮器外,主要是將生前的各種實用器物納入墓中。西漢中期以后,陶禮器逐漸減少。西漢晚期開始,陶器制作粗糙、草率,逐漸喪失了禮器的風貌,多為隨葬而作的陶質明器。倉和灶的明器在秦代和西漢初期即有,后來又出現井、磨、豬圈、樓閣等明器模型,以及豬、狗、羊、雞、鴨等家畜和家禽明器,尤其是到了東漢,明器種類和數量更加多樣化。各種動物形狀明器、生活和生產用具明器的出現,正是對逝者生前衣食起居的模擬和再現。

畫像石:精神寄托的物化

儒家倫理和道教方術等眾多因素,催生出畫像石墓這一特殊的喪葬文化載體,人們將美好祝愿,生前出行、娛樂生活場景,以及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刻畫在墓石上,期望墓主死后也過上生前那樣的生活,去往神仙世界實現期盼已久的長生不老愿景。南侯莊墓群部分石槨的內壁刻有圖案,以平行線構成豎條紋、菱形、三角形、長方形、方形等幾何圖案,常青樹、十字穿璧紋、雙魚紋、璜紋也較常見,個別石槨上有車馬出行、雜技、四神等畫面。

M97石槨四壁各有畫像。北擋板壁分左中右三格。左格從上到下排列垂幔紋、玉璜、玉璧,中格菱形紋,右格同左。東擋板畫面殘存兩格,右格刻兩棵常青樹,樹下刻璜紋,左格上下各一圓璧,兩格間飾菱形紋。西擋板紋飾不清。南擋板畫面線刻,分上下五層,從上而下分別為菱形紋、常青樹、菱形紋、常青樹、菱形紋,畫像左右兩側亦飾菱形紋。

M181石槨后擋板線刻圖中部為樓闕,闕下為車馬出行圖,車上乘坐兩人,三馬駕車,兩側各一從騎。闕上飛鳥八只,或站立,或飛翔,或引頸鳴叫,或相互爭食,形態各異,十分生動;中間雕刻日輪,日中有“三足烏”。M181石槨前擋板線刻圖上部兩側各飾一朱雀。中間為雜耍圖,中部一立柱,立柱左右各有繩索固定,左邊兩人倒掛繩索,右邊兩人走繩索;立柱底部一側一人倒立;另一側兩人物,一人擲丸,一人端坐。

宋金磚室墓:“鏡像”世界的跨越

數百年轉瞬即逝,由漢而宋,南侯莊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一座時代特征明顯的宋金時期墓葬(M19)。墓葬為“甲”字形拱券磚室墓,由墓道、墓門、墓室構成,四壁疊澀起券,頂部呈球拱形,墓室四壁有仿木建筑結構磚雕。形象逼真的斗拱、假門、桌案,以及直欞窗、棺床,同樣也是對墓主生前生活場景的“鏡像”還原,抑或對冥界生活的想象。墓室內底面北側為棺床,平磚鋪底,南側為生土,棺床上隨葬雙系灰陶罐1件,棺床南部邊沿外放置石頭2塊,未見人骨。葬具腐爛較嚴重,未發現棺痕。該墓體量很小,無法擱置棺木,應為遷葬墓,斂存尸體骨骼。

M19南側墓門為仿木構門樓,用青灰磚拱券而成。墓門整體內凹,門洞用13層青灰磚平錯壘砌封門。墓室周壁至頂為青灰條形磚平砌疊澀起券,平面呈半覆球形,邊長約1.5—1.6米,頂至棺床高約1.4米。立柱用條形青磚豎向壘砌而成,上部斗拱用磚縱橫相間砌成,通高0.9米。斗拱四組,為條形青灰磚雕砌而成,均為一斗三升式。墓室北壁磚砌假門及直欞窗。假門由兩塊磚拼接而成,與墓門在同一條中軸線上。直欞窗位于假門左右兩側,用條形磚砌成。墓室西壁磚砌二椅一桌,椅子位于桌子兩側,椅背略弧,桌子簡化為桌面,無桌腿,桌面下部四邊為圓弧,桌面寬度為30厘米。墓室東壁磚砌幾案,案面用條形磚平砌,長62厘米,兩腿用豎磚砌成,腿間用一排平砌的青磚作為撐子,腿下各用一塊梯形磚作為案足,幾案高32厘米。

M19磚雕形象與青州發現的宋墓以及河北平山縣兩岔宋墓的仿木結構及壁畫均相似,故推定該墓年代在宋金時期。

兩漢延續近400年,其墓葬制度較為完善,厚葬盛行。通過對山東滕州南侯莊漢墓群的考察,可以看到,從血緣關系的重建、家庭觀念的再現、現實家園的重造、人世生活的延續、精神寄托的物化,將“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喪葬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墓葬不僅僅是尸骨的安放之所,更是被視為死者在冥界的家,這個冥界之家是現實家園各種社會關系的復制和重建。

(作者孫兵、朱永良、劉薇薇為滕州市博物館文博館員;趙田田為滕州市博物館助理館員)

猜你喜歡
墓群立板墓葬
2022 年吐魯番巴達木東墓群考古發掘簡報
制動主缸體斜孔加工夾具的設計應用
鋁合金連續鑄軋立板控制實踐*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變
山東出土元代磚雕壁畫墓群
一種環型橡膠條防凍測試用拉伸定位治具
墓葬中的女人
一種帶有氣動細水霧滅火裝置的電動自行車
揚州胡場漢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關、地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