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朝貢冊封關系比較研究

2023-05-09 09:54宋娜娜
理論觀察 2023年12期
關鍵詞:唐朝百濟新羅

宋娜娜

摘 要:唐朝建立伊始,收復中原舊有領土,恢復天朝禮儀體系就成為國家發展目標。百濟、高句麗據有中原故地,二者攻打新羅,不斷擴張領土威脅唐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百濟、高句麗、新羅三個政權皆與唐朝存有朝貢冊封關系,但具體而言卻有所差異,這與當時的區域形勢、三國不同的內部局勢及唐朝對于朝鮮半島三國不同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關系。唐朝對朝鮮半島三國進行冊封,三國的封號不同,體現了唐朝對于朝鮮半島三國的重視程度不同,經略策略不同。唐朝朝鮮半島統治策略、方略,不同皇帝統治時期及不同歷史時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個發展脈絡,唐朝廷的內部討論,唐朝疆域的拓展有其特色。百濟、高句麗系出扶余族系,為東北地區古國古族,新羅是三韓族系,朝鮮半島土著民族,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有其正義性和必然性。

關鍵詞:唐朝;朝鮮半島;百濟;高句麗;新羅;朝貢體系

中圖分類號:K2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12 — 0106 — 06

唐朝疆域是中國歷史疆域沿革的重要一環,唐朝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管理方式,為歷代處理邊疆民族關系提供了參考。其對朝鮮半島的政策措施,充分體現了唐朝的治邊思想,這些措施有助于了解唐朝時期的東北亞格局。

關于高句麗與唐朝的關系,有少數民族地方政權說[1],朝鮮半島政權說(朝鮮、韓國學界)和一史兩用說[2]。學界一般認為百濟與新羅為域外政權。

關于百濟與唐朝的關系,劉子敏認為百濟是馬韓領域中土生土長的民族,不是外來戶[3],金富軾《三國史記》認為百濟始祖是溫祚王,其父鄒牟,或云朱蒙。朱蒙自北扶余逃難,至卒本扶余。扶余王無子,以第二女嫁給朱蒙,生有二子,長曰沸流,次曰溫祚,即百濟創立者為卒本扶余人。百濟戰敗后,唐朝短時間內曾經派軍隊駐守,派員治理其疆域和人員,百濟屬性應為唐朝的內蕃。作為臣屬的標志百濟要向唐朝呈獻少量的方物土產,不能不引起重視①。而且,百濟曾經占有帶方郡,百濟的統治階級的民族屬性和高句麗近似,屬于中國東北古民族。

關于新羅與唐的關系研究成果主要有,金錦子從戰爭期和關系緩和期兩個時期論述了唐與新羅關系的演變[4],吳葆棠、文川認為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關系經過了持平到扶植新羅抑攘高麗和百濟的轉變[5],劉海霞將新羅對唐外交策略分為三個階段,主張善德王和真德王時期(632—654)確立外交模型,太宗王時期(654—661)外交策略完全成熟,文武王前期(661—675)對業已形成的外交策略進行成功實踐。缺點,時間節點在文武王統治前期675年,對于新羅與唐之間的朝貢冊封關系研究不系統不完整[6],崔明德分析指出,契丹與唐關系反復無常,與唐戰爭期比較長;新羅則自始至終依靠唐朝,基本上與唐保持著友好關系。該文還對契丹、新羅與唐戰爭的起因,唐籠絡契丹、新羅的手段進行了探討,指出了契丹和新羅與唐關系相同之處,即都要納貢、受封、助戰、朝拜、宿衛,但是在不同之處中,沒有指出新羅的鮮明外藩特征[7]。

關于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百濟、高句麗、新羅的朝貢冊封關系進行比較研究的文章較少,只在個別

論文中有涉及卻不系統,然而唐朝對朝鮮半島三國的政策是有不同的,值得深入探討研究。百濟、高句麗、新羅三國民族屬性有不同,三韓族系是朝鮮半島土著民族,新羅最終統一朝鮮半島有其內在原因。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盛世的形成與很好地處理

邊疆民族之間的關系密切相關。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統一朝鮮半島,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促進了其封建化的進程,帶來了繁榮的發展,東亞區域地位顯著提升。百濟、高句麗系出扶余族系,但是沒有處理好領土問題,導致兵戎相見,具有一定實力和領土也較大的扶余古國和高句麗沒有延續下來,體現了民族自強對于國家獨立與發展的重要性。

一、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朝貢關系的確立及特色差別

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恢復朝貢冊封關系,并形成唐朝時期的特色,與唐三代通過朝議、戰爭、外交的努力密不可分。體現了唐朝的大國情懷和天朝禮儀體系影響深遠。

(一)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恢復朝貢冊封體制的努力

唐朝統一戰爭完成后首要任務是恢復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天朝禮儀體系,而天朝禮儀體系能夠確立,與世代中原王朝苦心經營,薄來厚往,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部族的關系,帶動周邊國家、部族的發展,積極吸納外族人口到華夏族群中來的努力分不開??梢哉f唐朝對舊有的東亞秩序的恢復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唐高祖初稱帝,武德元年(618年)五月,突厥始畢可汗就遣使朝貢,“時中國人避亂者多入突厥,突厥強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之,控弦百余萬?!保?]2234突厥的態度也影響著其他朝貢國。朝鮮半島三國積極與唐朝往來,百濟唐武德四年(621)初次朝唐,與唐朝建立隸屬關系,至唐顯慶五年(660)唐朝滅亡百濟,百濟與唐的隸屬關系維持了40年。高句麗唐武德二年(619),遣使入唐,與唐建立隸屬關系,至唐總章元年(668)唐朝滅亡高句麗,共計50年。新羅唐武德四年(621)初次朝貢唐朝,至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唐朝滅亡,287年間新羅國始終與唐朝保持著朝貢冊封關系。唐朝時期,對于東夷地區的經略經營,是唐朝戰略的重點,趁中原王朝內亂,百濟和高句麗占據了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的舊有領土,而領土是每個國家都很重視的國家利益所在,為此,唐高祖曾經在朝堂上進行過辯論,認為名實需相符,高句麗雖臣于隋,終拒煬帝,何臣之為?朕務安人,何必受其臣?大臣裴矩,溫彥博進諫認為,遼東本是商遺民箕子所封之地,魏晉時期,還是中原的疆域,不能放棄。但是,唐朝統一戰爭沒有完成,來自東突厥的威脅沒有解除,此時唐朝無力東顧。

唐太宗時期,上表稱“天可汗”是唐朝禮儀體系建立的標志性事件;東突厥被滅,唐貞觀四年(630)“四夷君長詣闕請上為天可汗……是后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保?]2339唐朝以強大的國家實力為依托,建立起來的天朝禮儀體系,獲得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同,并試圖在其中找尋屬于自己的位置,即國家地位。因為高句麗威脅了唐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唐太宗派兵征討,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沒有攻滅高句麗。唐高宗時期,才平滅百濟和高句麗,重新收復了故地,在東亞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權威。百濟、高句麗被滅亡后,唐朝都派遣官員對其進行了治理,百濟有王文度、劉仁愿、劉仁軌等,高句麗有薛仁貴、高藏等。統治期間允許漢族士兵與當地人通婚,遷移百濟、高句麗官員、百姓到中原地區居住,也推行通婚政策,這一政策促進了東北地區民族的融合。威脅天朝禮儀體系的東突厥和高句麗相繼被滅,唐高宗時期,以唐朝為中心的國際秩序更加穩固。

(二)唐玄宗時期朝貢冊封體制形成秩序

《舊唐書·禮儀志》所載,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封泰山時四夷酋長與使臣的位次開列如下:十三年十一月壬辰,“玄宗御朝覲之帳殿……戎狄夷蠻羌胡朝獻之國,突厥頡利發,契丹、奚等王,大食、謝 、五天十姓,昆倫、日本、新羅、靺鞨之侍子及使,內臣之番,高麗朝鮮王,百濟帶方王,十姓摩阿史那興昔可汗,三十姓左右賢王,日南、西竺、鑿齒、雕題、牂柯、烏滸之酋長,咸在位?!保?]900這里的靺鞨指渤海靺鞨,位在新羅之下?!跋淘谖弧?,指上述“戎狄夷蠻羌胡朝獻之國”的侍子、使臣、酋長全部列席,并站立在自己的位次上,此后當以此為常例,即慣常的秩序。此處,“番”通“蕃”,《唐會要》中,中原王朝之外的民族統稱為“蕃”,與“漢”相區別,例如:“新羅、百濟、高麗等諸蕃酋長”[9]96,朝鮮半島三國都稱為

“蕃”。蕃有“內臣之蕃”,從字面理解為中原王朝統治之下的“蕃”,百濟、高句麗被滅后屬于這種“內蕃”,其民仍在本民族酋長管理之下,唐朝派駐有官員,進行協助治理,唐朝的影響較大。蕃有“外蕃”[10]1579,從字面理解關系比較疏遠,不在直接統治之下。如上引文,新羅并不與百濟、高句麗并列,而與日本相并列屬于外蕃,可體現出這種不同?!稗庇滞?/p>

“藩”,《隋書》中采用指藩屬關系,①這種關系藩屬國也比較重視。作為禮制的組成部分,衣服冠冕出行都有相應的要求,不能逾制。

二、唐朝對朝鮮半島三國冊封的異同與封號上的差異

唐朝對朝鮮半島三國都進行了冊封,但封號上有差異,重視程度不同。與唐朝關系關乎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朝貢國歷來很重視。

(一)唐朝對朝鮮半島三國冊封的異同

唐朝在東亞地區建立的朝貢冊封體制獲得了成功。因為各地區發展情況的不同,這些朝貢國家的朝貢情況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如靺鞨尚處于部落聯盟階段,而朝鮮半島三國百濟、高句麗、新羅已經成長為國家形態。百濟、高句麗、新羅與唐朝貢冊封關系也存在異同點。

首先,區別在于,趁中原內亂之時百濟和高句麗占有部分中原故土(百濟占有帶方,高句麗占有遼東部分領土),唐朝是中原王朝的盛世,當然把恢復舊有領土作為自己的國家發展目標。百濟、高句麗滅亡之前,兩國以新羅相似的國家形態存在,都屬于唐朝的朝貢國,在隋朝時期稱為藩屬國。百濟、高句麗二者朝貢唐朝,是為獲得唐朝對其地位的認同,對于他們占有中原領土的承認,獲得唐朝對其侵略新羅領土的支持,獲取物資、先進文化以及先進技術等資源。百濟、高句麗覆滅后的朝貢唐朝屬于“內臣之番”,此時二者已經失去了對于舊有領土的統治,是舊有統治者代表表示對于中原王朝的順服,以及唐朝反叛亂,安治理的象征。戰后大量百濟、高句麗的遺民遷移中原安置。對于內遷的百濟和高句麗之民,唐朝采取的政策“若有征行,自備鞍馬,過三十日已上者,免當年輸羊。凡內附后所生子,即同百姓,不得為蕃戶也?!保?1]77入唐遺民享受賦稅徭役的優惠政策,二代之后就享受百姓的待遇了。

新羅朝貢唐朝特點為新羅屬于外蕃,新羅可獨立的開展對外關系,不受唐朝限制。如獨立地開展與日本及渤海之間的外交往來,與渤海發生戰爭,都是不需要經過唐朝的批準的。唐朝也利用新羅以制衡渤海的發展。唐未再與新羅發生戰爭以奪回百濟與高句麗的土地,也是因為渤海的興起。新羅獨立處理國內事務,唐朝干涉甚少。新羅國發生災荒,獨立的賑濟,沒有獲得唐朝的支援,也沒有申請類似的幫助。而契丹松漠都護府,李盡忠、孫萬榮領導的營州之亂爆發的原因之一,是唐不賑濟災民,營州都督趙文翙剛愎自用,對契丹存有偏見,“契丹饑不加賑給,視酋長如奴仆,故二人怒而反?!保?]2512值得提到的是,唐朝也積極吸納新羅移民,并通過移民加大對新羅國的影響。有新羅內外政治動蕩之時被販賣到唐朝的“新羅奴”,也有入唐學法的僧人,“新羅、日本僧入朝學問九年不還者編諸籍”[11]863,及質子、宿衛、求學人員、商人等,各行各業都有。唐朝為新羅歸化者設立歸義州,“歸德郡總章中以新羅戶置,僑治良鄉之廣陽城??h一:歸義,后廢?!保?2]1126

其次,相似性在于,百濟、高句麗、新羅都是體系內成員。遵守朝貢冊封體系的一系列封建權利與義務。對于唐朝來說,唐朝推行以朝貢冊封為主要形式的對外交流,政治目的,樹立天朝禮儀體系,提高國家威望,又以強大的威望和國家實力,促進國家不斷發展。經濟目的,唐朝是以農耕為主的小農經濟,而東夷部族游牧經濟相對發達,兩種經濟具有互補性,唐朝也需要他們的產品。文明是互相借鑒互相交流中才能獲得發展,閉關自守不利于本國的發展。各地方民族把自己的土特產品,生產方式等先進文化的東西與唐朝進行交流,豐富了唐朝的農產品種類、數量,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例如,中原很多農作物例如麥、葡萄、番茄、高麗參等都不是原產地,而當前我國的農產品生產技術及種類領先于東亞,產品豐富多樣,就是幾千年來對外經濟交流的收獲。文化目的,其他部族文化有先進的地方,而這些文化又豐富了唐朝的文化來源。唐朝盛行的胡旋舞蹈,來自西域,朝鮮半島三國新羅的假發、高句麗的音樂、百濟的明光鎧等在唐朝都大受歡迎。朝貢冊封體系的權利有派兵權,接受納質、宿衛、推行中華文化,形成中華文化圈。其義務有提供國家保護,經濟援助,調解糾紛,維護地區現狀,促進朝貢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于朝貢國來說,可以通過朝貢與最富裕的國家唐朝進行朝貢貿易,以利于本國經濟發展;通過朝貢,建立與唐朝國家之間的關系,學習唐朝先進文化,并獲得國際地位的認同,也存在獲得承認政權的合法性的目的。天朝禮儀體系之下,與大國關系,還涉及國家的國際地位。朝鮮半島三國對唐朝貢,不僅可以得到政治上的支持,物資上的回饋,而且,其君主會得到唐朝君主的冊封,提升自己在本國的政治地位。本國領土也會受到唐朝的保護,免受侵擾。

(二)封號上的差異

唐朝對東北少數民族首領的冊封,通常是在朝貢使或者告哀使到來之時,派遣使節前往當地,主持封冊儀式,有正式的封冊策文,對雙方意義重大。唐朝對于百濟、高句麗、新羅官職冊封上類似,級別上類同,但受親疏情況的影響。

百濟封號“柱國、帶方郡王、百濟王”[11]326,“光祿大夫”[10]5330。帶方郡是東漢末年的遼東太守公孫康分樂浪郡所置,唐時地域為百濟占領,也表明唐朝對這塊土地歸屬權的伸張。百濟王,表示對民族政權的承認。柱國、大夫都是中原王朝的官職名,唐朝柱國是勛官,從二品,光祿大夫也是從二品為文散官。表明唐朝根據百濟國家大小、民族政權等實際情況考慮其官職大小,有意將其納入本國統治之下,這從戰敗百濟,派兵駐守、派員治理上可得到證明。

高句麗封號“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10]5321“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都督、朝鮮王”[10]5328??ね跏蔷粑?,從一品,“遼東郡王”表示,高句麗占有遼東土地,唐朝承認本屬于中原王朝自己的土地遼東地區,被高句麗所占有的事實。高句麗國王是民族政權的稱謂,朝鮮王,是對其占領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的承認,而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舊為箕子朝鮮所有。開府,開官府,即在制定的地方建立辦公之地,級別是同三司;三司指的是三公三師,皆正一品。

新羅王的封號“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樂浪郡王、新羅王、雞林州大都督”[10]5336,“新羅王、輔國大將軍、行左豹韜尉大將軍”[11]108、“寧海軍使、新羅

王”[10]5338。開府儀同三司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階,從一品。上柱國主要是表示功勛的榮譽稱號??ね跆茣r為次于親王一等的爵號。都督表示地方軍事長官,具有領兵權。雞林稱號源自新羅建國初期的美麗傳說,具有民族色彩。樂浪是漢四郡之一,唐時地域為新羅所占領,新羅王,表示對新羅獨立為國的承認,大將軍、寧海軍使,類似唐朝官職的官名,是新羅隸屬于唐朝朝貢冊封體系的一個證明。輔國大將軍為武散官,正二品。

從封號上來說,百濟、高句麗、新羅最高品級都為王,正一品,體現了民族政權的實質。百濟在馬韓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家,民族成分主要是來自卒本扶余,馬韓,漢族;高句麗民族成分主要是北扶余,卒本扶余,漢族;新羅民族成分主要是辰韓、弁韓、漢族;三國都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民族政權。百濟最低品級為從二品,而且從二品的官職比較多,高句麗最低品級為從一品,新羅最低品級為正二品,因此,高句麗的品級相對較高,百濟的品級相對較低,新羅封號繁多,繁瑣,掌管事務相對較多,唐朝賦予的權力也較大,體現了朝鮮半島三國的實力,和唐朝對于朝鮮半島三國的不同重視程度和信任程度。唐朝實際上采取和新羅結盟的措施,百濟則和高句麗結盟。原因為百濟與高句麗的扶余族本質,和歷史發展過程中千絲萬縷的關系,也正因此,百濟在隋與高句麗戰爭期,持兩端的態度和向高句麗通風報信。

(三)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的親疏情況比較

新羅與唐朝關系更為密切,648年金春秋入唐朝貢,提出四點要求,請兵、請求學習唐文化、奉正朔改章服,從中華之制,留宿衛。新羅承認唐朝國際地位,朝貢唐朝制度化,成為諸多朝貢國的典范。高句麗和百濟對唐持防備態度,加緊備戰。高句麗與南北朝都打交道,隋煬帝在突厥可汗帳內發現高句麗使節,引起隋朝警覺。高句麗逐鹿中原,推行擴張主義和大陸政策,而隋唐則試圖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國際秩序,從而使二者之間矛盾激化。新羅不謀求同唐國際秩序抗衡,只要求在該體系內國家利益最大化,不妨礙唐朝穩定東北亞,二者沒有根本沖突。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唐朝實際上采取的是與新羅結盟的政策,而高句麗則與百濟結盟。值得一提的是,麗濟聯盟參與者還有倭國和靺鞨。百濟和倭國一直有聯系,653年“秋八月,王與倭國通好?!保?1]329靺鞨參與了百濟和高句麗與新羅的戰爭,655年“王與高句麗、靺鞨攻破新羅三十余城?!保?1]329麗濟聯盟確立后的標志性事件就是,百濟在唐與高句麗戰爭過程中,心懷二志,站在高句麗立場上?!凹疤谟H征高麗,百濟懷二,乘虛襲破新羅十城。二十二年,又破其十余城。數年之中,朝貢遂絕?!保?0]5330百濟的這一舉措,不能不引起唐朝的重視,并想辦法破解之。隋因攻打高句麗而滅亡,中國歷史上千古一帝唐太宗征討高句麗不勝,臨死前囑咐高宗不要再討伐高句麗,百濟錯誤地低估了唐朝滅亡高句麗的決心,而選擇與高句麗結盟。百濟的亡國是很多因素導致的,錯誤的外交政策,和與真實實力不符的疆域野心,是導致它滅亡的最主要原因。

唐羅聯盟的建立是唐朝和新羅互動的結果,體現在討伐百濟和高句麗的戰役中,唐羅互相支援。百濟與新羅是世仇,“先是百濟往伐高麗,詣新羅請救,新羅發兵大破百濟國,因此為怨,每相攻伐。新羅得百濟王,殺之,怨由此始?!保?0]5335百濟阻斷新羅入唐道路,侵略霸占新羅疆域?!?42年,百濟王義慈大舉兵,攻取國西四十余城?!保?1]66八月,又與高句麗謀,欲取黨項城,以絕歸唐之路。新羅王遣金春秋于高句麗請師,麗王謂曰,“竹嶺本是我地分,汝若還竹嶺西北之地,兵可出焉?!保?1]67新羅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得不走向了與大國唐朝相結盟的道路。由于百濟在隋朝時征討高句麗時就持兩端的態度,到了唐朝征討高句麗時政策相同,唐朝因此制定了“欲滅高麗,故先誅百濟,留兵守之,制其心腹?!保?]2442打擊百濟成為既定方針。唐羅聯盟正式確立,因為唐朝對東北諸民族具有宗主權,可以調發各民族軍隊,唐羅聯盟的參與者,還有契丹、奚,東突厥的降兵降將也參與了滅亡高句麗的戰爭。百濟與新羅戰爭中,唐朝采取傾向新羅立場,一方面,唐與新羅屬于同盟關系,幫助新羅是出師的原因;另一方面,新羅可以為唐朝提供兵力和物資的支持。

三、唐朝對朝鮮半島三國朝貢冊封關系的思考

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的朝貢冊封關系因三國實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唐朝通過外蕃、內蕃、僑居地、唐朝領土,自外而內地建立起牢固的統治政權,既對于維護自身安全有利,又對于維護國際秩序有利。能夠形成這種局面值得思考。

(一)唐朝對朝貢國維護統治的封建職責

唐朝對朝鮮半島三國進行了冊封,將朝鮮半島三國納入中華禮儀體系中來。而唐朝納異的民族經略,則使東北民族易于歸附安定。反觀蓋蘇文統治殘暴,“殘兇不道,諸大臣與建武議誅之,蓋蘇文覺,悉召諸部,紿云大閱兵,列饌具請大臣臨視,賓至盡殺之,凡百余人。馳入宮殺建武,殘其尸投諸溝?!薄白笥夷已鲆?。使貴人伏諸地,踐以升馬。出入陳兵,長呼禁切,行人畏竄,至投坑谷?!保?2]6188高句麗統治階級長久以來實行的是嚴酷的制度,主要表現在,沉重的經濟盤剝,殘酷的刑罰,森嚴的等級制度,也使高句麗民眾對統治階級的統治懷有怨憤。

百濟末期長年征戰,統治階級腐朽,使百姓不堪重負。義慈王與宮人淫荒耽樂,飲酒不止。大臣佐平成忠犯顏直諫,被囚,最終受死,臨終上書提出了百濟有可能會有兵革之事,希望早做準備,提出了沈峴和伎伐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然而百濟王義慈不能夠采納。新羅方面,百濟和高句麗的攻打及阻斷通往唐朝的道路,正好成為名正言順的借口,所謂師出有名。這一切,促成了唐朝以維護百濟、高句麗百姓權益,維持東北封貢體系,及宗主國的封建職責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二)唐朝繁榮對朝鮮半島三國的感召力

唐朝的繁榮對于周邊部族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各方部族或舉族來歸,如,《舊唐書》契丹傳載:“契丹有別部酋帥孫敖曹,武德四年,與靺鞨酋長突地稽俱遣使內附?!被蛑鲃蛹尤氤晝苑怏w系,如,唐朝建立不久,百濟、高句麗、新羅就先后主動朝貢唐朝,與之建立聯系。貞觀十四年“黑水靺鞨遣使朝貢,以其地為黑水州,自后或酋長自來或遣使朝貢,每歲不絕”。[11]1723劉仁軌擔任檢校熊津都督管理百濟遺民時期,薛仁貴擔任安東都護統治高句麗遺民時期,都能夠善待百姓,受到很好的評價。唐朝對百濟、高句麗實行移民政策,大多數移民得到了較好的安置。唐朝以武力為手段,開明的民族政策為依托,最終收回了唐朝主張的屬于自己的領土,并對百濟、高句麗原有領土進行了有效的統治,對于朝鮮半島政策獲得了勝利。唐朝對于朝鮮半島經略總的來說是成功的,對于維護天朝禮儀體系,在東北統治的穩固,以對外戰爭樹立國家威信,達到樹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對開元盛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唐朝通過戰爭平定了百濟、高句麗,正確的外交攻勢,與東北其他民族的友好關系及建立的與新羅的聯盟,發揮了關鍵作用。唐與百濟、高句麗戰爭結束后,唐朝在東北乃至朝鮮半島的領土達到最大化,百濟、高句麗為唐朝實際占領的領土,新羅原與唐朝結盟,新羅的領土,唐朝沒有實際的占領。唐朝在百濟設立熊津等五都督府進行統治,后來合并為熊津一個都督府;在高句麗設立安東都護府,在新羅設立雞林州都督府進行統治,百濟、高句麗曾以土貢的形式表示對唐朝的臣屬。

唐朝在東夷地區的統治得到了加強,國家實力國際影響力空前強大,從而形成了盛世局面。朝鮮半島最大的獲利者是新羅,新羅成為統一朝鮮半島的最終贏家,從此統一成為朝鮮半島的發展大趨勢。從百濟國來看,百濟長期戰爭中的消耗,已經使其國家實力逐漸衰弱,百濟在馬韓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家,不具有正義性,在與唐的戰爭中,準備不充分,統治階級內部腐朽,忠臣良言不能夠采納,導致了百濟的最終失敗。從高句麗方來看,高句麗建國者朱蒙為夫余別種,也是在別國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家,發展過程中兼并了周邊部族,不斷發展壯大。后期實際掌權者蓋蘇文統治殘暴,不得人心,在與隋的戰爭中,隋雖然由于國內動亂而撤軍,但是高句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另外高句麗統治階級內部不和,蓋蘇文的繼承者出現了內訌,導致了高句麗的最終戰敗。唐朝取得了對百濟、高句麗戰爭的最終勝利,因為唐朝很好的處理了東夷地區其他民族之間的關系,比如靺鞨、契丹,不至于腹背受敵;唐朝初建,將帥士兵在國內戰爭中得到了鍛煉,配合默契,關系良好,主帥的個人能力突出;唐朝獲得了國內民眾的支持;中原王朝先進文化的影響;及與周邊部族長期以來友好交往的強大感召力。

總之,歷經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的努力,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的朝貢關系得以確立,唐玄宗時期朝貢冊封體制形成秩序,此時百濟、高句麗屬于內蕃,新羅屬于外蕃。百濟、高句麗占有部分中原故地,唐朝沒有放棄對領土主權的伸張,實際采取的是與新羅聯盟的政策。唐朝與朝鮮半島三國的往來,互相都有受益。唐朝對于朝鮮半島三國的封號,體現了三國的國家實力和唐朝的重視程度。唐朝在舊有的統治傳統之下,還通過通婚、冊封、互市,以及設國子學等方式,從政治、文化等方面構建起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北亞區域朝貢關系體制,對周邊國家施加政治影響。

〔參 考 文 獻〕

[1]李大龍.從高句驪縣到安東都護府—高句驪和歷代中央王朝關系述論[J].民族研究,1998(04):74-85.

[2]姜孟山.高句麗史的歸屬問題[J],東疆學刊,1997(04):38.

[3]劉子敏.百濟起源與夫余、高句麗無關[J].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21.

[4]金錦子.論七世紀中后期唐朝與新羅關系演變及對東北亞政局的影響[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136-140.

[5]吳葆棠,文川.唐與新羅關系研究[J].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03):26.

[6]劉海霞.七世紀中葉新羅對唐外交策略之嬗變[J].博物館研究,2009(04):43-48.

[7]崔明德.契丹、新羅與唐朝關系之比較研究[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91(02):32-39.

[8]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07.

[9]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0]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5.

[11]張說,張九齡,等.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12]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3]金富軾.三國史記[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包 闊〕

猜你喜歡
唐朝百濟新羅
淺析唐羅聯軍對百濟的征討
百濟滅亡的原因
域外漢詩:新羅新生代詩人崔匡裕的漢詩研究
婁新羅
高句麗滅亡后遺民的叛亂及唐與新羅關系
唐朝休閑文化對后世影響幾何
入唐百濟遺民流向與連云港封土石室墓
天安新羅舒泰酒店正式開業
唐朝三省制淺析
韓國“百濟文化”中的草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