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中高職銜接策略研究

2023-05-18 19:57張佑春潘曉君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9期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中職教育高職教育

張佑春 潘曉君

摘要:針對當前中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斷層、脫節等諸多狀況,從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建設學習型社會分析了當前中高職銜接的緊迫性;針對當前中高職銜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政策落實、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和招生壁壘等問題給出了可行性建議;最后,結合兩所中高職院校合作經驗,為中高職銜接提供參照。

關鍵詞:中職教育 高職教育 中高職銜接

我國新時代職業教育對促進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然而,隨著現代產業升級速度的加快,以及經濟結構類型的不斷調整,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驟增。部分地區存在著中高職教育專業設置脫節、課程開設重復和學習評價模糊等問題,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可度有待提高,與國家政策要求差距較大。

一、中高職銜接的緊迫性分析

(一)國家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戰略部署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要構建出一體化式職業教育新體系,想方設法保障職業教育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通道。這就意味著要促進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院校和專業平穩發展,努力建成能夠縱向貫通和橫向融通的、具有我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新體系,一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一大批優質資源學校和專業得到有效扶持,從而中職教育的基礎地位得到有效加強;對高職院校實施提質培優計劃,持續實施和推動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夯實高職院校的主體地位;持續貫徹“標準高、起點高、質量高”的方針,穩步發展、逐步實施職業本科教育,發揮部分省份在職業本科試點過程中的特色做法與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推廣應用。

(二)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切需要

相較于德國“工業4.0”的出現,我國長期以來注重綜合素質型人才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短板。隨著我國經濟逐步進入新發展階段,傳統職業教育體系已經很難滿足當前經濟社會日益增長及其對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高質量需求?!盎ヂ摼W+”、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需根據產業升級、技術革新、社會需求而重新定位的步伐。

(三)建設學習型社會迫切需要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完善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機制,構建方式更加靈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的終身學習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明確揭示了當今世界教育的發展規律與趨勢,即實時化、便捷化和終身化,也給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體系指明了方向。

二、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部分中高職院校政策落實存在偏差

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新體系,國家先后出臺了《方案》、修訂了職教法等一系列政策,從而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然而,由于我國固有體制與機制、內部社會環境等諸多原因,職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被束縛,尚待進一步改革。另外,各級主管行政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中職學校與高職學校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與協調,導致國家政策落實存在偏差。

(二)部分中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存在脫節

通過對我省20余所中高職院校專業開設情況調查發現,大多院?;灸軌蚪Y合自身特色,開設了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優勢的相關專業,普遍能夠對接現代產業、行業,但部分院校專業辦學活力不足,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等欠缺,有部分學校沒有及時對標最新國家職業教育專業目錄進行專業調整,比如培養目標調整、專業類別調整、課程標準調整等,尤其在中職、高職和本科專業銜接方面,脫節現象普遍存在。

(三)部分中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存在重復

調查發現,多數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進程表更新周期較長,有的兩年更新一次,有的甚至更久,并沒有緊跟國家、省、市政策以及產業布局調整而動態更新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多數中高職院校課程開設要么課程名稱重復,要么教學內容重復??上攵?,如此便會導致部分學生在中職時學習過一遍的課程,等到他們升到高職時又要重新學習一遍,這就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這種沒有真正根據學生學情差異而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案,只會給中高職銜接工作帶來更多困難。

(四)省內外中高職院校招生存在壁壘

雖然教育部提倡中西部中高職院校與東部優質中高職院校合作招生,比如支持相互派遣教師到雙方學校任教,交換學生到雙方學校學習等。但由于各省省情差異較大,目前多數院校仍以省內甚至市內生源為主,考生跨省報考意愿相對較弱,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中高職銜接的寬度與廣度,需要國家進一步出臺相關政策支撐,從而打破地域性招生壁壘,拓寬學生升學渠道。

三、中高職銜接可行性路徑分析

(一)教育行政部門完善相應制度,為中高職銜接提供政策支撐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中高職銜接制度建設,搭建職業中專、職業大專、職業本科、專業碩士、博士學歷教育提升“立交橋”。政府帶頭扭轉職業教育低社會認可度,比如在公務員、參軍入伍、事業單位招聘中,不再設置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等硬性條件,讓中職、高職學生也能期待下一站逆襲。此外,完善高職、本科等院校的招生制度,尤其在專業對口升學中,務必保障每個專業至少有一個及以上升學專業供學生選擇。

(二)中高職院校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對接產業轉型升級

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主動對接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及時掌握企事業單位對專業需求情況、崗位能力需求情況,動態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對于企業需求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分別制定培養方案,對于中高職設置的相同、相近專業要達到國家相應專業教學標準,可引入企業標準,因校制宜、合理建立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在專業設置上,既要保持兩者的對應性與一致性,又要保持兩者的層次性與獨立性,讓不同能力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得以彰顯。

(三)中高職院校加強溝通,對接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體現在制定怎樣的人才培養目標。調查發現,目前多數中職院校將人才培養定位于“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多數高職院校將人才培養定位于“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兩者之間沒有體現較多的層次性。首先,學校在制定或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要深入行業、企業等一線進行充分調研,收集他們的實際需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其次,中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要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授,為其學歷提升強化理論基礎。最后,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課程設置時,要根據生源類型不同制定相應的方案,充分考慮中職生源知識、技能和素養等差異化,從而保障銜接。

四、安徽工商職業學院探索中高職銜接舉措

中高職教育具有各自鮮明的特征,如兩者階段不同、層次不同、任務不同,兩者看上去雖然相互獨立,但是緊密聯系。當前,我國已然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制造大國,這就亟須培養大量裝備制造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和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自2014年開展“3+2”合作培養以來,從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體系、崗位核心能力三個方面,探索出了一套適合兩校校情的“3+2”合作培養策略。

(一)以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為指引,落實“1+X”證書制度

根據教育部在2019年頒布的高等職業學?!稒C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標準》和《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標準》,以及2017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稒C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標準》和《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教學標準》,將人才培養目標、崗位需求、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標準等貫穿于專業日常教學始終。一方面,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作為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中級)、汽車運用與維修(中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院校,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作為兩門證書(初級)試點院校,共同推進“學歷證書”與“技能等級證書”的銜接。另一方面,進一步明確該專業中高職各自人才培養目標,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智慧課堂教學,助推中職院校培養方案有效銜接,技能型人才培養水平持續提升。

(二)分模塊制定課程開設方案,銜接專業課程體系

構建了相互融合、相互銜接的課程體系,完整的課程體系包括通識類課程平臺(8~10門)、專業課程平臺(10~12門)和“三位一體”課程平臺(4~6門)。其中,通識類課程平臺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和任選課,專業課程平臺包括專業必修課和限選課,“三位一體”課程主要包括專業綜合實訓、勞動實踐教育等。專業核心課模塊,中職側重專業基礎能力培養,高職側重專業能力提升;專業限選課模塊,分別開設A、B兩個模塊課程,其中A模塊對接專業技能拓展,B模塊對接學歷提升。

(三)加強中高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創新與實踐教育融合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建有多支省級教學團隊,兩校之間師資交流合作氛圍融洽,近年來在創新與實踐教育方面,形成了以智能制造專業群為代表的結構化教學團隊。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作為安徽省中職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省級培訓單位,多次舉辦有關中高職師資能力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師資培訓班,為我省中職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師資隊伍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中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經驗積累。同時,作為我省技能大賽標桿校,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一直秉持“院賽普惠、校賽拉動、省賽選拔、國賽引領”的“四級”競賽機制,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以賽促改,持續推進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比如,我院“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機器人系統集成”“汽車技術”等多個賽項在省賽參賽選手選拔時,優先從中職相關賽項獲獎學生當中選拔,兩所學校教師精誠合作,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

(四)“政校行企”協同育人,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對于學校而言,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單方面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突破,需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大力扶持,行業協會積極配合,企業提供崗位支撐,才能實現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的持續良性互動。兩校校區都位于合肥市雙鳳經濟開發區,雙鳳管委會領導曾多次前往兩校指導人才培養工作,并帶領兩校相關負責人走訪園區內多家知名企業,推動校企深度融合。2018年10月,由合肥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牽頭,20余家汽車維修會員單位與安徽工商職業學院簽署校企合作協議,暢通了就業渠道。此外,兩校教師多次參加由合肥市現代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組織的中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培訓,共同探討中高職院校專業銜接、培養目標銜接、課程標準銜接等對策。同時,兩校多門實訓課程在實訓中心開展了實訓教學,現場由企業導師指導、學校教師傳授,彌補了學校實訓條件不足的同時,豐富了課程實訓內容,獲得師生一致好評。

結語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牢固樹立“內涵、特色、融合、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素能本位、理實一體、校企共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教改革”對接“三大能力”,工匠培養特色鮮明,人才質量持續提升。學校將繼續探索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發揮協同育人品牌效應。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Z/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

[2]呂原君,陳瓊,丁長濤.以“三耦合、三融合、三結合”為導向的中高職長學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0,29(5):3339.

[3]劉克勇.職業教育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運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7):510.

[4]馬君,張苗怡.“職業基礎教育”定位下中等職業教育新課程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4):2027.

責任編輯:唐丹丹

猜你喜歡
中高職銜接中職教育高職教育
中高職銜接下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探微
中高職銜接教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