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探索

2023-05-25 23:05王芳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9期
關鍵詞:減負增效雙減小學數學

王芳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在雙減”政策下,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教師應重視從習慣養成、生本理念、趣味教學等教學研究著手,發揮導入、過程、訓練等課堂教學環節作用,向課堂教學要效率,扎實開展利于學生高效學習的活動,強化學科教學策略,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著力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持續穩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學懂、學好,作業負擔自然也會減輕,從而遏制課外補課現象。

關鍵詞:“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減負增效

引言

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我國中小學生長期承受過重課業負擔,嚴重背離了國家育人目標,不利于培育出具有高度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半p減”政策的頒布大幅改善中小學生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擁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對知識進行深度思考,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但部分教師未能厘清“雙減”政策下教學創新思路,導致“雙減”政策發布后班級內學生出現成績明顯下滑現象。為更好地適應教學政策的變化,有必要總結“雙減”政策發布后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并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實現精簡學習任務和優化學習質量的雙重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意識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還處于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我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水平,以提升課堂質量,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內容講解前,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點,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設計出比較合理的教學方案。在講課之前,還需要利用較多的時間備課,不斷搜集資料,以提升教學質量。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設計學生比較喜歡的方案引出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自主探索其中的數學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例如,在給學生講解“認識時間”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問題點明教學目的,如“時針走得快還是慢?”“你們平常都是利用什么來查看時間的?”等。當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出的問題時,會進行思考。教師在接下來的時間可以引出時針、分針等概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被教師的問題所吸引,從而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這種做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還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2穩抓教學契機,講授重點知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做好學習注意力的把控,才能夠確?!敖獭迸c“學”的活動能夠實現“同頻共振”,達到最佳效果。為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遵循學生注意力特點,合理設置教學環節,精準把握教學契機,完成新課中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以及疑點知識有效教學。能夠將最核心的教學內容設置在學習熱情最高昂、知識求知欲最強烈的時刻,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重點知識的教學有效性。例如,在小學數學“多邊形周長和面積”的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靈活掌握計算公式,能夠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之上靈活應用,并嘗試性解決實際問題。為了充分把握教學契機,教師可以將相關知識點繪制成一張表格,在表格的引導下對比記憶相關公式。能夠理解圖形之間所存在的內在聯系,在深度思考的基礎上回答相關問題,例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之間的轉換以及如何在三角形內部畫圓等,緊緊抓住一堂課中最關鍵的時間點,在圖片引導下完成問題探究,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

3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構建精練增質的課堂

“雙減”政策的本質是減少不必要的教學訓練和課業負擔,本質目標仍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課堂訓練任務時,不能盲目地完全省去課堂訓練環節,而是應該提高課堂訓練內容的精練度,利用高階數學思維訓練任務,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對學生數學思維進行鍛煉,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如在小學生初步接觸“乘法分配律”知識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課堂探究任務,分別包含基礎探究任務、鞏固訓練任務和能力提升任務,對學生數學能力進行階段性提升。首先布置“301×22”和“45×18+55×18”兩道可通用“湊整”思想進行快速解答的基礎習題,然后布置“15×(40-2)”等簡單變形練習題,最后布置“99×”的能力拓展型練習習題,讓學生以闖關式訓練方式完成數學知識學習。

4借助媒體,挖掘豐富的教學資源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與時俱進,運用多媒體教學,使數學課堂有更大的活力。教師可以把數學知識通過動畫、視頻的方式生動而真實地呈現出來,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從而使課堂氣氛不斷升溫。我們知道,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把原來晦澀難懂且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使原來煩瑣的教學內容更加簡單有趣。

結語

總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絕對不是一種機械的灌輸或者單方面的“牽引”,而是要讓學生在自主、靈活地學會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價值,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小學數學教師要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并在教學當中大力踐行,樹立起鮮明的“減負增效”意識,圍繞多元主題設計、執行系統性的策略,引導學生以更富有趣味感、參與性和自主性的方式開展數學學習,通過自主思考、討論交流、探索實踐完成對已有學習成果的應用,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數學、用好數學、愛上數學,繼而為他們日后更高階段的數學學習和綜合素養的穩步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曹越洋.“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調整[J].新教育,2022(11):7-9.

[2] 李金霞.關于“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理論研究[J].新課程,2022(12):16-17.

[3] 鄭靚.“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數學創新型作業設計[J].小學生(下旬刊),2022(02):65-66.

[4] 馬新科.“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2(01):147-149.

[5] 魏相和.“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數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03):48.

猜你喜歡
減負增效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減負增效”的策略
輕擺渡,濟江川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