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概念統領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

2023-05-25 23:05張遠華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9期
關鍵詞:核心概念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張遠華

摘 要:當前,小學數學教師日常依據課時為單位的“碎片化教學”形式已經不適于當代的數學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出發點,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教學,從而幫助小學生真正掌握所教學的內容,進而幫助小學生到達自身的最近發展區。

關鍵詞:核心概念;核心素養;小學生;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切實地擔當起教學的神圣責任,在核心概念的統領下開展單元整體的教學,從而大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強化核心內容與學科元素的聯系,并幫助小學生攻克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的困難點。

一、提出“核心概念統領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緣由

(一)小學數學學科發展現狀:碎片化教學

目前,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還保留著傳統的教學觀念,并以課時為基本教學單位而設計教學內容、實踐活動,但其中的不足之處也非常顯而易見,那就是讓原本完整性、邏輯性、的數學知識零散化,使得學生無法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也就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從而直接性的致使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割斷性”,無法深入滲透及吸收全部的知識點。與此同時,每節課程開展的相應課時教學之間的關聯性并不緊湊,導致數學學科所蘊藏的知識點并不連貫,這也導致學生無法建立相應的學科思想。

如此,在碎片化教學的背景下,小學數學的實踐教學及其教學策略更傾向于數學知識點的教學,從而嚴重缺乏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使各個知識點極為離散,進而導致學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但并不能夠挖掘出所有知識點的掛鉤處,也就無法摸索、探尋到各個知識點的顯、隱聯系。由此可見,這樣使小學生無法將所掌握的知識進一步延伸與拓展,也就影響學生自身思維邏輯空間的開拓,所以,從以往碎片化教學轉化為單元化、整體化、結構化的教學是勢在必行的[1]。

(二)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趨勢:以培養素養而教

隨著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出臺,“核心素養落地”得到我國社會各個領域的高度認同。緊接著,2017年,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全國普通高中修訂了各學科課程標準,并發行與課標配套的新教材,使核心素養培育成為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由此,在高中課程的改革帶動下,使得義務教育階段學科核心素養相關研究與教學實踐突飛猛進的成長起來,并獲得良好的成果,所以說,培養及提高核心素養已然成為各個年級、學科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核心概念統領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行動策略

(一)了解小學生的數學學情,深入分析單元內容

小學數學教師想要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應當從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優先了解、掌握各個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吸收情況,并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從而以此為基礎開展單元深入分析工作,其具體實施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前,應當對其教學內容中不同的單元所講解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研究,并明確學生需要掌握哪些學習思路與解題技巧,以及哪種教學手段可以更高效的實現理想教學目標。就比如說,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圓”的單位教學,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則是讓學生認識、理解圓形的特性,并且還有真正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以及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等內容。由此,這樣才能開展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過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第二,分析單元教學重難點。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知識,從而尋找到每個單元中各個知識點的聯系性,進而在實踐教學中幫助學生攻克單元中的重難點知識,使學生逐步形成核心素養,并為教師下一階段教學工作的開展發揮其輔助作用[2]。

(二)以任務驅動,打造主體關聯式學習課堂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任務驅動和邏輯性問答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轉變以往照本宣科的學習方法,并幫助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形成更為連貫性的數學思維,從而開拓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空間,進而讓學生構建一個完整性的知識體系。

比如說,教師在教學“觀察物品”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設定小組合作的互動形式,從而讓學生自發式、積極式的進行實踐探究。如將所有學生進行分組后,讓學生從前、后、左、右、正上方的五個位置進行觀察小方塊兒,這樣就能讓學生把所觀察物品這部分知識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接下來,教師可以把兩個相同的小方塊兒疊加在一起,這次再讓學生以相同的位置進行觀察,并引導學生分析兩次觀察的異同點。由此,才能夠讓學生系統化的學習本單元的知識點,并充分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小主人地位”有效發揮學生自身的數學邏輯思維。

(三)依據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創設相匹配的評價機制

單元評價機制的設計應依據學科核心素養、學生易接納、有效評價等基礎條件來創設,并將評價機制真正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此,其設計可參考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評價內容綜合性。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基礎水平、吸收程度、邏輯思維等多方面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同時,也要對學生自身核心概念認知及核心素養的形成進度進行評估,這樣才能夠讓評價內容更具綜合化、完整化[3]。

第二,評價主體多樣性。在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其中整體的數學教學呈現較強的聯系性,所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每單元所教學的內容進行整合,從而組織個人自評、同桌互評、家長參評等多樣性的教學評價體系。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核心概念統領下的開展單元式整體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整體化的知識框架,還可以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來實現高效教學,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大力推動學生綜合發展的前進步伐。

參考文獻

[1] 陳劍梅.大概念統領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2(08):28-30.

[2] 孟范舉,李永勝.核心概念統領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改進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12):29-33.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1.12.008.

[3] 繆芳.基于大概念統領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1(08):74-75.

猜你喜歡
核心概念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從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討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銜接
利用微課輔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有效掌握科學概念的教學實踐
挖掘核心概念,發現潛在疑問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