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As模式下案例教學法在審計學課程中的實施路徑探析

2023-05-31 09:24喬婉婷馬書琴李桃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3期
關鍵詞:審計學案例教學法

喬婉婷 馬書琴 李桃

[摘 要]采用對照試驗方法探討EPAs模式下案例教學法在審計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將審計學課程按照授課方式的不同,分別設置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采用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的理論講授方式授課,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對審計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滿意度,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的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試驗組學生對審計課程的教學質量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學生??梢?,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在審計學授課中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能夠提升教學質量滿意度。

[關鍵詞] EPAs模式;審計學;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3-0091-04

開設審計學課程,是為了培養適應現代經濟市場發展需要、具有過硬專業素質和較強能力的應用型審計人才。只有讓學生掌握現代審計理論、審計方法和審計手段,他們才能在未來經濟管理領域成為具有嚴謹科學精神和高品質人文素養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審計學課程是會計學、審計學和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本課程以民間審計為主干線,同時兼顧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等內容,全面、系統地闡述審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審計實務,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在相關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審計課程始終存在著理論知識繁多、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問題。在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普遍反映審計學課程中的理論抽象難懂。在審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普遍反映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好。[1]審計學課程內容的實踐與理論有較強的關聯性,傳統的理論授課模式已不能滿足人才培養需求。[2]

為了提高學生對審計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我們實施了基于“置信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通過賦予學生以勝任力導向的新模式實施教學手段改革。通過設置課程案例集,將案例置于案例情景中,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講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潛能,提高學生在本課程學習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本文是基于EPAs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上的理念,即教師通過評判醫學專業學生日常臨床關鍵行為來衡量并給予他們信任程度,從而確定其在臨床工作中的能力與責任。由此引申到審計學課程教學中,建立基本理論與真實案例相結合的審計學課程,內容包括:以案例式教學夯實學生審計學基礎,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及實操能力和勝任力的培養,形成以階梯式上升為主旋律的審計專業分析能力培養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專業實操水平。

一、兩種教學模式的對照試驗研究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2022年3月至2022年7月,選取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級會計學專業的130名學生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學生對本研究均已知情并同意。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試驗對照法。授課教師對試驗組的65名同學采用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進行講授;相同授課教師對對照組的65名同學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授課。授課過程中,對所有學生開展過程性教學質量評價;授課結束后,對所有學生開展終結性教學質量評價。教學質量評價主要從學生考試成績和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兩方面進行,其中學生考試成績包含審計學課程的過程性考核成績和終結性考核成績。每部分考核內容兼顧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包括若干子項目考核,按照教學計劃定期進行過程性考核,授課結束后實施終結性考核。在學生考試成績中,過程性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30%,終結性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70%。在課程授課結束后開展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分別從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安排、授課內容、授課方法和課堂氛圍五個維度開展調查。根據教學質量評價結果深入分析,研究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在審計學課程中應用效果與意義。

兩組學生的男女比例和學生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在本學期其他專業課程考試中成績均無差異,其中基礎會計綜合成績為(84.20±1.19)分與(85.31±1.25)分,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 =0.645,P =0.52);成本會計綜合成績為(84.09±1.18)分與(84.91±1.20)分,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 =0.493,P=0.62),因此兩組學生具有可比性。

(二)教學方法實施

第一,針對試驗組,采用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授課前梳理教學中的知識點,以現代風險審計為導向,結合審計工作流程,對審計學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劃分為四大模塊:審計業務的承接、審計計劃的編制、審計程序的實施、審計報告的出具,并按照模塊匹配相關的知識點。[4]查閱與審計學課程內容相關的文獻和案例集,編寫與每個模塊知識內容相匹配的教學案例集,并為相應案例設計合適的情景。同時在每節課程授課前要求學生結合所學過的內容,初步了解審計業務活動的理論知識點,并將編寫完成的教學案例發給學生預習。課堂中要求學生隨機分為5個小組,每個小組13名同學,確定各自分工,分別模擬出審計業務的承接背景、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內容、審計管理、風險評估和審計收益等情景。完成情景案例演繹后,授課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整體表現進行點評,分別從學生的語言表達、審計內容把控、審計方法使用和審計課程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針對學生掌握不足的部分內容予以著重講解。構建基于情境式的教學案例,將枯燥的審計學課程內容轉化為簡單通俗的審計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第二,對于對照組而言,采用傳統的多媒體或板書等教學手段開展理論授課,分別對授課內容中的概念展開理論講解;講授審計證據時,展示一些憑證、報表、發票和進賬單等;講授審計目標、審計程序和審計認定時,利用一些視頻資料并結合具體內容進行講解。

(三)教學質量評價

第一,對學生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學生考試成績由過程性考核成績和終結性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過程性考核中包含對學生出勤、學習狀態和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等方面的評分;終結性考核以期末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考試結束后對全體同學進行評分,最終成績為兩部分成績之和。

第二,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在課程全部完成后,通過“問卷星”平臺,組織參與本次研究的130名同學開展教學質量評價,調查審計學課程授課的滿意度,通過調查結果全面分析兩種教學方法在學生學習審計學課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參與本次研究的130名同學均參與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30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為100%。

(四)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各組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研究結果

(一)學生考試成績比較

試驗組學生的過程性考核成績和終結性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學生相應成績(P<0.05),其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詳見表1。

(二)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

在對教學目標、課程安排、授課內容、授課方法和課堂氛圍五個方面開展的滿意度調查中,試驗組學生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詳見表2。

三、討論

(一)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審計學專業課程的案例式教學中,主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從單純的注重“教”向突出“導”轉化,即引導學生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以“主體”身份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質的培養。[5]基于EPAs模式的教學不僅能夠描述不同階段學習者應當達到的專業程度,同時還可使教師進行教學監督和獲得反饋,協助學生進一步完善審計實踐技能。[6]在EPAs模式下綜合運用案例教學法,是將多個審計學的知識點與情景案例形成整合,由班級內多個小組集體完成一系列任務。[7]

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通過課前給定審計案例資料、進行角色分配,使學生置身于審計項目情景中。在這種授課教師設計任務—小組協作完成任務—課程結束后總結評價的教學步驟,能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優勢。通過對比兩種授課方式學生的過程性考核成績、終結性考核成績和審計學課程總成績可以發現,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將基礎理論應用于審計實踐中,鍛煉學生在各種案例情景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認真研究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發現,依據人類的認知規律和審計學課程特點,在審計學課程授課中,采用將教學內容與情景案例相融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能夠提高學生滿意度。在實施過程中,能夠保證教學目標和授課內容的一致,從課程安排、授課方法和課堂氛圍層面入手,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將繁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讓學生更容易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這種模式還活躍了課堂氛圍,形成了學生主動上網查找資料的習慣,他們找出的用于課堂審計學內容的多種模擬方案,不僅能夠鞏固基礎課程中學習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還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學習質量的提升。

(三)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增強學生職業敏感性

審計是發現各種事物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處理的過程。[8]在審計學課程中,通過設計具有情景的教學案例,并在基于EPAs模式的教學案例中“故意”設計一些細節性錯誤,打破學生“存在即合理”的固有思維方式,優先考慮審計內容中可能遺漏的相關問題,通過審計方法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核實并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從而感知被審計事物中存在的“痛點”。這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過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操作方法,有助于學生形成優良的審計思維,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職業敏感性。

(四)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新時期的高校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引導者。[9]在審計學課程教學中,運用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通過典型的審計教學實例與情景相互融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更新知識體系,用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審計相關知識體系的形成,將枯燥的審計理論知識化難為易,將抽象生澀的理論和實務簡單清晰化。在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理解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增強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達成教學和育人的雙重目標,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格的審計人才,具有優良職業道德和良好職業操守。[10]

綜上所述,審計學課程改革要高度契合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架構體系,高校為學生設定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目標,要能夠在學生的課程學習中得以達成,要不斷探索各個教學要素的創新方法與途徑。[11] 審計課程案例式教學賦予的“置信專業活動”理念,能夠幫助教師認清案例教學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獨立思考、主動求知和應變的能力,而且有利于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深層直覺。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研究可探尋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內在規律,從中導出一般的原理、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教學形式。

基于EPAs模式進行審計學課程案例式教學,可以更有效地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學生在具備分析大量儲備案例所需理論知識基礎上,認真掌握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關內容,并從錯綜復雜的案例情境中尋找相關問題,學會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的方法。同時,在案例教學中,給予不同掌握程度學生以信任,讓學生從案例中的“扮演角色”觀察與思考案例中的問題,并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況,能通過積極參與案例分析討論找到解決方案。案例分析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給予點撥和指導,找出解決方案。同時,學生總結自己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案例理解上的收獲。最后,把案例教學中的學生表現情況納入課程最終成績,并占較大比重,以此激發學生參與案例分析的積極性。

采用基于EPAs模式的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能夠加強學生對審計理論知識的掌握。課中采用情景模擬和角色代入等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審計執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交往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知行合一,切實提升了審計課程教學效果,從而全面提升未來審計人才的素質,為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審計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羅雅欣,趙藝,張芯菱.情景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才智,2019(34):60.

[2]王婧瀾.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審計課程中的運用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1):236-237.

[3]齊心.置信職業行為與住院醫師勝任力關系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0(4):306-309,310.

[4]高度.審計學課程教學反思與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211-212.

[5]闕麗平.淺談會計專業如何實施案例式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1):103.

[6]金哲,齊心,李海潮,王維民.置信職業行為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4):314-320.

[7]劉利.情景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8,39(1):92-97.

[8]陶燕.情景模式在審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財富時代,2021(7):84-85.

[9]侯新,張津鋮,宋波.關于高校審計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討[J].對外經貿,2022(8):136-138.

[10]董智.以案例為導向的審計學課程研討式教學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4):108-109.

[11]程亭.高校審計學課程教學創新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1(15):221-222.

(責任編輯:王義祥)

猜你喜歡
審計學案例教學法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審計學專業建設的思考
應用型本科高校審計學專業課程體系探討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審計學》課程教改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秾徲媽W》教材的編制與創新性人才培養
民族地區本科院校審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廣告學專業《社會學概論》教學研究
案例教學法在高等職業院??谇粌瓤茖W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經濟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在技校企業會計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討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