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分析

2023-05-31 22:24鄭艷軍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新聞采編媒體融合廣播電視

鄭艷軍

摘要:在媒體融合時代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就需要轉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本文從當前媒介整合背景下,對我國當前面臨的問題及當前形勢進行了剖析,并對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何進行改革探索,為今后的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提出一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媒體融合;廣播電視;新聞采編

在信息化的今天,各種形式的媒介層出不窮,使人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新聞,而在這一過程中,信息的傳播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新型傳媒的表現形式更加新穎、多樣化,更加注重與公眾的交流和互動,對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傳媒融合的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媒介尋找出一條新的途徑和出路,從而為今后的新聞報道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在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新舊媒介既存在著重疊,又存在著各自的獨立性,這為傳媒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機會;但是,這也給它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同時,鑒于廣播電視新聞自身的特性,它可以為其它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從而對整個社會的創新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因此,文章重點就當前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進行了較全面的探討,并就如何創新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進行了論述,以期對今后的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有所借鑒。

打破時空的局限性,信息的傳播途徑越來越廣泛

在傳媒一體化的今天,廣播電視新聞信息傳播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雖然全球范圍內的新聞都可以通過網絡數據進行即時的傳播,也大大拓寬了新聞的傳播途徑。海量的新聞資訊也為受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讓他們能夠有選擇地獲得資訊,從而有效地擴大了受眾的關注范圍。同時,由于信息量大,難免會出現一些質量不高的情況,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具有從大量的資訊中甄別有用的資訊,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新聞傳播資源的使用效率和傳播質量。

信息的傳播渠道日益多樣化

傳統媒體以廣播電視等形式進行單向的媒體交流,因其自身的傳播特性,使受眾群體和傳播范圍受到很大限制,從而影響到新聞的傳播和報道。但是,由于新媒介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多元化,因此,新聞資訊的傳遞渠道也越來越廣。在傳媒融合的時代,以手機、電腦、網絡等多媒體為媒介,相對于傳統媒介的新聞傳播而言,這種新的傳播模式可以將視頻、文字、聲音等多種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使新聞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化。

面臨著轉型的機遇,迎合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新媒體傳播平臺的迅速發展,國內傳媒產業的發展呈現出一種“融合”的態勢。網絡的興起,無疑為廣播電視媒介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傳媒必須緊緊把握網絡所帶來的新的發展機會,擴大自身的發展空間,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面對眾多媒介的競爭,廣播電視新聞媒介本身的劣勢凸顯出來,特別是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仍然沿用傳統的方法,這就導致了當前傳媒融合不能跟上時代要求,使其發展出現了困境,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在工作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尋找更好的發展路徑,不斷深化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傳播媒介的局限性

在信息傳遞中,廣播電視新聞仍是以有線電視為媒介進行信息傳遞,其傳播媒介是固定的、單一的;在信息的傳遞和受眾方面,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難實現新聞資訊的無縫傳播。在媒體一體化的今天,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革新,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手段更加多樣化,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范圍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面臨的困境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對信息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廣播電視的新聞編輯工作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由于智能手機、計算機等都是傳播信息的重要媒介,所以傳統的新聞編輯必須順應這種媒介的傳播特性,將聲音、圖像、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從海量的資訊中辨別出信息的真偽,需要在這方面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用的設備相對較少,要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是一項十分繁復的工作,目前的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內容不能很好地適應人們對信息的需求。

逐步提升新聞稿件質量,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在新時期傳媒產業的發展中,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上,而忽視了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的審查;這也是“假大空”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很難引起公眾的關注。在傳媒一體化的今天,要實現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突破,必須牢牢把握廣播電視新聞采編要求的本質,不斷提升其新聞質量。

媒體融合時代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人們的信息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自媒體具有很強的互動和即時性,因此很快就占領了傳媒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且發展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諸多媒介之中,以廣播電視傳媒最為權威,在引導社會輿論、宣傳國家政策、表達人民呼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積極創新,與時俱進,順應時代進步,這樣才能在媒體融合環境下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廣播電視傳媒業的激烈競爭

隨著傳媒的融合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媒體應用,新媒體正在逐步占領廣播電視傳媒的市場,這對傳統的廣播電視傳媒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機會。在傳媒融合的時代下,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媒介應明確自身定位,積極探索新的發展道路,在此過程中,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是整個產業發展的關鍵。因此,電視新聞編輯要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堅持以創新采編為切入點,提高傳媒的市場競爭能力,為傳媒產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改革

廣播電視新聞傳媒是以電視和廣播為媒介的重要傳播媒介,但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后,觀眾數量銳減,傳播范圍有限,這不但不利于擴展電視新聞傳播的范圍,而且對其發展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新媒體的興起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新聞媒體的多樣性使得其傳播方式由單一的傳統媒體轉向多樣化,在融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記者必須改變傳統的采訪方式,借助互聯網技術,主動地運用新媒體技術平臺;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采訪,既方便地獲取信息,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新聞消息。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內容將從文字、聲音、影像、音頻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使新聞的表現方式更新穎、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觀眾的關注,同時,新聞傳播也將更加快捷。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造性思維訓練

在新媒體環境下,要培養電視新聞編輯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新聞采編創新的意義,為新聞工作的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聞內容的選取與編輯中,新聞編輯應主動地根據傳媒融合的時代要求和關注的問題,改變傳統的新聞采編理念,采編制作受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同時,新聞編輯必須不斷地學習,通過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對新聞內容進行改革,使受眾更加廣泛并加強新聞傳播,促進廣播電視傳媒發展。

提高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工作技能

在媒體融合的時代,傳統的新聞報道方法所帶來的種種缺陷被凸顯出來,采用常規的方法進行報道,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社會對信息的需要,更無法為受眾提供優質的報道。因此,在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注重在采編工作方式上的優化。其中,在收集各類新聞資料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理、篩選和分析,在保證其準確性和真實性的前提下,還應持續拓寬其傳播途徑。比如,新聞編輯在制作完成了一條新聞之后,就可以在自有平臺上及時發布,從而擴大了人們對信息的了解;便于廣大群眾選擇合適的途徑來獲得有關的信息。同時,還要進行廣播電視新聞報道創作,必須要學會對其進行相應的加工,把單調乏味的新聞以一種嶄新的形式呈現;這樣既能增加節目的趣味,又能吸引受眾的眼球,還能提高廣播電視臺的節目收視率。

建立內部和外部監管的協同機制

要提高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效能,必須將內外結合,形成一套合理的監督機制,從全方位的監控中找出問題,使編輯在工作中不斷自我反??;同時,編輯也在不斷地學習和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編輯水平。同時,廣播電視新聞采編記者都要按照嚴格的采編相關要求,在采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創新,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充分發揮媒體融合的互補優勢

當今,伴隨著媒體融合的加速發展,各類新興技術的出現,使當今的媒體生態發展呈現出無限的空間。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采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創新。所以,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仔細地分析目前的市場情況,找到受眾群體真正感興趣的需求點,然后根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特點,將海量的信息篩選出來,有針對性地、高質量地進行編輯,最終做出更好的電視新聞作品。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新聞工作日益增多,電視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對新聞編輯工作內容進行優化和改進,只有這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記者才能在新聞報道中得到更多的實際信息,從而實現對新聞編輯的持續的改革與發展。同時,通過整合自己的實踐,構建自己的“大數據中心”,對新聞媒體進行深度策劃和探討。另外,在做好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同時,也要積極地借鑒媒體的新技術,發揮媒體融合的作用,提高采編工作的有效性,必須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改革和創新。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方式和工作內涵的變革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在新聞采編播工作中、在確保新聞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其進行篩選,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使其內容更加豐富,以確保其傳播的有效性。為了保證新聞質量,新聞編輯必須進行創造性的創新,既要保證新聞的真實、客觀,又要進行新聞報道的創作;與此同時,要正確地掌握受眾需求,使其與受眾更為接近,以適應不同的受眾需求;作為新聞采編記者能快速地讓受眾們及時地掌握國內和國際上的最新消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我國的新聞傳播能力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促進我國廣播電視傳媒的健康發展。此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時,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以確保其真實、客觀,如果內容過分夸大,則會造成錯覺,削弱傳媒的權威性。因此,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應注重社會熱點問題,從多個角度搜集新聞材料,確保新聞材料的真實性,要在新聞報道的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創新,增加新聞內容的豐富性和感染性,能夠更好地抓住受眾群體的眼球。

借助新媒體技術平臺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有效性

在傳媒一體化的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新聞編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確保新聞質量,必須進行持續的變革和更新,以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要。新聞編輯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技術,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所搜集的信息進行分類,以提高新聞質量。同時,在采編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可以運用現代科技進行新聞采編,重構新聞報道的流程,滿足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提高信息技術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下,突破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在采編工作中不斷優化和革新,提升新聞質量。促進廣播電視新聞傳媒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紀勝男.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J].傳播力研究,2018(28):129.

[2]白小燕.談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9(6):156.

[3]張文霞.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的特點[J].新聞傳播,2021(18):70-71.

[4]王佳鈺.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1(12):123-124.

猜你喜歡
新聞采編媒體融合廣播電視
“機器人新聞寫作”對新聞采編的機遇和挑戰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新路徑探索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論循證新聞的方法與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