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自省學習研究

2023-06-04 17:10徐海燕
文理導航 2023年17期
關鍵詞:科學概念初中物理核心素養

徐海燕

【摘? 要】自省是對學習過程的自我覺察、剖析、內省、反思與批判,教師在核心素養視角下要以學生能力、思維、情感、知識、技能發展為目標,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用物理知識思考、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本文以自省學習理論為基礎,從學生科學思維、物理觀念、科學態度、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發展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核心素養的物理自省學習實踐路徑,以期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引導學生在自學、抽象、辨析、概括、實踐、互研、證明的親歷中提升學習能力,建立科學概念,實現核心素養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自省學習;科學概念

新課標將物理課程(三維目標)深化為四個層面“核心素養”,作為鏈接宏觀理念和具體學習目標中間環節,“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實驗探究”闡明了學科知識的本質、結構和內在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批判思維、反思精神、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引導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用于解決現實問題。對學生而言,物理概念復雜,定性要求高于定量且實踐性更強。所以,在融合核心素養與自省學習理念的課程中,教學落腳點是學生“身心發生積極變化”。教師要以物理規律為載體,創設環環相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根據實驗事實,展開推理、假設、辯析、論證、批判,在探索體驗中遷移經驗,學會用物理思維、用科學方法處理信息,解決問題,提升學習專注力、自控力、內動力和情緒積極性。

一、自然:猜想假設,推理釋疑

學習能力是一個人的根本能力?!白匀弧本褪且詫W生能力素養為起點,遵循物理學科特征與學生的認知規律,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物理思維,進行科學推理。

例如,教學《物體的浮與沉》時,學習重難點有三個:“分析浮力和重力的關系及變化情況”“探究改變物體浮沉的方法”“總結浮沉條件,體驗控制變量研究方法”。教師提問:“鐵塊、木塊放入水中,物體處于怎樣的狀態?決定物體浮與沉因素是什么?”首先用生活現象激活學生物理思維,并以尋求解決方案為中心,引導學生結合“二力平衡條件”提出猜想,自主進行實驗糾錯,感受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把已有的經驗,遷移到新的情境思考,對物體浮沉條件進行探討。

自省學習首先要明確目標,消除學習的模糊性,讓學生在知識探索中向自己發問,形成猜測和假設:“觀察輪船與潛水艇航行,自己找出對應物理規律?!眴l學生用物理思維,了解改變物體浮沉的方法,自然分析物體所受浮力和重力的變化情況,對問題進行推理猜測。教師一方面要關注、審視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自然、自由、自主從物理思維角度進行深入的探究,綜合運用物理、數學、科學工具和方法解決問題,認清科學本質。學生提出猜想:重力、浮力大小不同,使物體上浮或下沉;物體重力大會沉入水底,浮力大的物體會浮在水面。啟發學生自主討論設計方案,從科學事實和物理概念多個角度,用自己的方法,把橡皮泥、玻璃瓶、鋼珠、硬幣等生活物體放入水中觀察、記錄實驗現象。自省,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原因,自主作出總結:“我”采取了怎樣的有效方法使物體下沉或上???讓學生從受力角度探究、實踐,根據液體密度、物體密度之間關系,分析物體的浮沉條件,用自己的語言對實驗結果進行描述。

自然而然聯系二力平衡條件解釋問題:改變液體密度;改變玻璃瓶配重;改變橡皮泥排開液體體積。漂浮或懸浮時,F浮=ρ液V排g=ρ物V物g,所以,ρ液V排=ρ物V物,掌握V排與V物的關系和ρ液或ρ物,可求出ρ物或ρ液。在水中,F浮G物,物體上浮ρ液>ρ物。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生活經驗設計學習活動,放大科學概念和物理觀點,讓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不相等時的運動狀態,體驗“控制變量”科學研究方法,總結物體上浮、下沉過程中,浮力變化情況及重力的大小關系,推動學生在歸納、遷移中詳細記錄信息,不斷“論證”自己想法,建立科學概念,發展物理思維,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論證能力。

二、自明:問題驅動,不懈質疑

“自省”就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支持他們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并讓學生在足夠的時間內進行思考,全身心地沉浸于課堂學習,鍛煉精神、意志、品質,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物理核心素養中的“科學思維”“物理觀念”“實驗探究”“科學態度”各要素之間相互支撐,又彼此影響緊密相聯。它使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過程中正確認識科學本質,能通過物理學習內化、形成正確價值觀與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問題導向,突出強烈的問題意識,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展示自我的空間,輔助學生合作、探究、交流、討論、辯論,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發現、提出、正視、思考、研究、整改問題。

例如,教學《摩擦力》時,重點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競爭意識,讓學生在各種實驗方案的改進中了解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了解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我們在探索某一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要控制物理量有關的因素不變。

教師要從物理現象入手,讓學生找到摩擦力產生的各種情況,意識到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在摩擦力的分類上,有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教師提出問題:“課桌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沒有推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阻礙課桌運動?什么情況下會產生摩擦力?摩擦力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引發學生思考,指導學生用彈簧計、木板等工具自己完成實驗,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自己解釋問題:“如何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怎樣研究某種因素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如何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教師要通過有梯度的思考實踐活動,指導各小組沿水平方向用較小的力拉木塊,觀察彈簧秤的示數變化,當拉力增大達到某一數值Fmax后木塊由靜止開始滑動,木塊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評估,用證據對問題進行描述、論證、推理,準確概括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特點,對物理本質意義進行深層的思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的研究結果。自主建構,并非知識的簡單再現、羅列,而是要求學生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整理出結構化理論,使所學知識再提升,促使學生在掌握解決物理一般問題的基礎上,從物理現象事實中抽象出物理本質特征,明確影響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概括出物理概念,建立正確的科學觀念。

三、自知:反思內省,深度思考

基于核心素養的自省學習建構,師生與生生之間反思、評價是整個課堂的關鍵,對于學生而言,反思學習成果,是自查、自糾,進行自我剖析,找出問題不足,推動思維發展進步的方法,他們始終是這一過程的主體,而自省的主觀性,強調的是自我思考。全班同學展示自己對于物理知識點的理解,既是自我觀察,也是積極學習態度和情感、思想與自身言行的投入。

自省學習視角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學習是第一要素。教師要創造條件,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探究、反思?!胺此紩玫绞裁礃拥慕Y果?”這些是未知項,學生之間需要依靠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積極參與學習,計劃、組織、調查、收集論證數據,并將知識與經驗遷移到新的問題中,運用物理的方法,探索、發現、創造新現象或規律。例如,教學《光的直線傳播》時,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光沿直線傳播,但是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組織學生在數據、材料的“證實”中批判性地展開思考學習,把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內化科學思想與物理的觀點、方法。

“物理觀念”與“科學思維”具體表現在正確使用物理思維,從定性、定量層面進行科學推理,發現規律,形成結論,基于證據和邏輯發表自己的見解觀點,解釋問題,形成經典物理的能量觀、運動觀與物質觀?!皩嶒炋骄俊敝笇W生有科學探究的意識,能獨立設計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方法獲取證據的能力;“科學態度”表現在理解科學、生活、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正確認識科學本質,以嚴謹求實、實事求是的態度與責任,基于證據、邏輯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從這個角度說,自省學習是發生在內部的,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經驗循循善誘,不去刻意追求觀賞性和功利性,而是以一種真實自然的雙向交流、互動,激活學生物理思維觀念,支持學生在民主、開放的實踐體驗中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概括,主動探究、分析,延伸思維,組織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評估反思、撰寫反思型實驗報告”,積極參與調查、討論、辯論、合作,相互提供建設性和合理的反饋。

反思實驗不僅僅是停留在撰寫反思報告,而是讓學生對實驗目的、器材、現象、步驟、結論進行二次探索和深度思考:“實驗成功的技巧是什么?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并結合NB物理實驗探索:“如何改進實驗?如何設計新的實驗?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不會提出問題,代表自身沒有思考力。自省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查、自督、自促,監控和調節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自己發現問題的不完善之處,向書本學習,向同學學習,找到光的直線傳播的規律,自主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區分“天然光源”“人造光源”,使反思、內省形成一種習慣。

總之,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以探究與反思為主流導向,讓學生面對問題時能進行新舊知識的意義聯結,基于理解進行學習。自省不在于掌握知識的多少,而是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整合、遷移、創造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課堂中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重視學生情感狀態和學習過程,不斷引導啟發學生通過邏輯化理解對知識進行深度剖析,以客觀的論據去解決問題,用批判性的思維進行多角度思考,基于核心素養的自省學習,要考慮如何讓學生將知識、經驗、能力應用于實際問題,以推動所學知識遷移的可行性。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組織他們在合理推斷中,自覺、主動處理信息,掌握學習的方法,感受物理知識的意義和價值,增強解決問題能力,自然地將物理觀點、科學態度與知識技能內化為自身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謝世軍.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物理觀察建模的教學[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12):35.

[2]田宇玲,徐春曉.基于核心素養發展水平評價的初中物理命題初探[J].物理通報,2022(2):136-140.

[3]周慶健.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實施策略[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8):88-90.

猜你喜歡
科學概念初中物理核心素養
用科學概念引導學生上好生物課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重視科學概念教學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