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院校生物類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2023-06-08 03:54吳銘于振海
吉林蔬菜 2023年2期
關鍵詞:學科競賽人才培養模式

吳銘 于振海

摘 要:大多數地方農業高等學校,通過組織全校大學生隊伍參加生物類學科競賽,激發大學生創新實踐興趣,加強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我們課程組提出,以“團隊引領,平臺支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創”的主旨,實踐生物類“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進一步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卓越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提升我校實踐育人質量做出努力。

關鍵詞:學科競賽,生物類,人才培養模式

Abstract:Most?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y? organizing? the? whole? college? student? team? to? participate? in? the? biology? discipline? competition, stimul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innovation? and? practice,an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our? curriculum? team? proposed? to? practice? the“competition? learning? research? innovation”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biology? with? the? theme? of“team? leading, platform? support,competition? promoting? learning,competition? promoting? research,competition? promoting? innovation”,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education,innov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improve? the? 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 system,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structur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practice? education.

Key? words:Discipline? Competition,Biology,Cultivation? model? of? talents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都指出創新型人才指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夠將自身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轉化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推動力,從而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1]。創新型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原動力,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而地方農業高等院校更要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更好的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1-2]。

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繼續開展大學生競賽活動,重點資助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和廣泛參與的大學生競賽活動,激發大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蹦壳?,生物類競賽有大學生生物類競賽、大學生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大學生制藥工程設計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大學生生物實驗技能競賽[3],共五個影響較大的競賽。

目前,大多數地方農業高等學校,通過組織全校大學生隊伍參加生物類學科競賽,激發大學生創新實踐興趣,加強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4],為進一步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卓越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培養創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地方農業高等院校更是肩負著滿足地方農業經濟發展以及區域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我們課程組提出,以“團隊引領,平臺支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創”的主旨,實踐生物類“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期待在實踐過程中達到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改善班級學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科研平臺開放;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專業基礎的夯實等,最終探索出適合高等農業院校生物類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一步推進我校生物類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提升我校實踐育人質量做出努力。

1 我校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現狀

隨機對全校490個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其中大一學生156人,大二學生180人,大三學生101人,大四學生33人,研究生20人。其中參加學科競賽的總人數136人,大一學生沒參加過學科競賽的原因主要是從未接觸過學科競賽。90%的學生有意愿參加學科競賽,85%的學生對大學生競賽感興趣,大三以上的學生對學科競賽的相關制度和政策了解程度非常高。學生們對大學生競賽感興趣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有利于保研、就業增加學分,利于畢業和增強對專業相關領域的認識。學生們不參賽比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專業指導和找不到人組隊。學生們對學科競賽的初步了解主要來自于學校發布的通知和文件和老師或學長學姐的推薦。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低年級學生對競賽了解不夠,需要我們學院或學校加大對學科競賽的講解和宣傳,例如,可以各個學院舉辦有關學科競賽的宣傳,舉辦獲獎學生的經驗分享會等。

2 學科競賽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關系調研

通過制定針對指導教師和參賽學生的調查問卷,賽前和賽后都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參加競賽的90%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能力、科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文獻查閱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都有所提升。

3 建設和實踐生物類“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以我校為重點調研對象,以生物類相關專業為立腳點,自2019年開始通過本科生導師制形成教師與學生結對[5],實現以科研團隊作為帶頭引領作用,通過開放性學科平臺和教學實驗室共享提供科研條件支持,以競賽項目的實際科研目為背景(擬解決的某一科研問題);以學科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線(解決這一問題,可能的實驗技術方法和原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競賽項目為驅動(解決這一問題的研究意義及結果分析),著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打造生物類“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師資強化的雙贏。

堅持“團隊引領,平臺支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創”的主旨,實踐生物類“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4 實踐生物類“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總結

自2019年我院開始實踐生物類“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來,我院參加相關類型競賽的學生數量逐年遞增,獲獎學生數量也逐年遞增。

開展學科競賽可以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科研思維、操作能力、思考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的提升。同時,我們提出的“賽—學—研—創”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比較適用于農業院校生物類創新型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 徐波,李占超,曹邱林.地方綜合性大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A1):84-87.

[2] 陳勇鋼.普通高校以賽促學的探索與實踐[J].人力資源管理,2018,12:323-324.

[3] 程敏,梁旭華,李筱玲,趙艷艷,賈朝.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制藥工程專業多方協同育人新模式[J].山東化工,2020,49(02):198-199+201.

[4] 謝志明,馬秀杰,韓國君.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園藝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白城師范學院為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8,32(Z1):47-49.

[5] 高娜.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責任人作用機制構建[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2(01):19-22.

猜你喜歡
學科競賽人才培養模式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群組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以學科競賽為依托 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
以學科競賽為依托 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