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文學圈”模式,優化英語課外閱讀教學

2023-06-15 08:26張青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4期
關鍵詞:課外閱讀教學

張青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課外閱讀是需要學生重視并長期堅持的活動?!拔膶W圈”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小組閱讀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借助閱讀發展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同時對學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也有著積極的作用。以“文學圈”模式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教學,讓學生重構自身角色,成為閱讀的聯系者、發現者、分享者,有助于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提升英語教學實效,實現培養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文學圈模式;課外閱讀教學;英語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2-0079-03

在英語教學中,課外閱讀是需要學生重視并長期堅持的活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為他們學會學習奠定基礎”;要求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和英語視聽活動,運用拼讀規則記憶單詞,借助詞典等工具書輔助學習”。課外閱讀既是幫助學生累積詞匯和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又是提升學生英語素養、培養學生良好英語能力的重要切入點。

“文學圈(Literature circle)”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小組閱讀模式,若干學生按照一定的分組方式構成一個“文學圈”,不論學習能力的高低,學生在其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閱讀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建構“文學圈”模式,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潛能,活躍課堂,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中,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在建構“文學圈”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選擇權利的落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明晰自己的職責所在,從而在學習進程中能有所收獲。

在英語教學中建構“文學圈”模式,正是針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的一項閱讀活動,能吸引學生自主進入英語學習之中,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養成英語課外閱讀的習慣,幫助學生更好地遷移所學知識,發展英語語言素養,實現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實踐探究,探析“文學圈”模式的優勢

應用“文學圈”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要點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每一個學生萌生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自覺、主動地投身學習中;同時,“文學圈”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每個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視,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去發現、去內化、去升華?!拔膶W圈”模式對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英語課外閱讀中運用這一模式,能夠張揚學生個性,深化學生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凸顯學生思維品質和優化閱讀教學的方法。

1.尊重個人觀點,張揚個性

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往往局限于特定的范圍,學習的內容大多被束縛在教材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得學生的學習受到阻礙,也與素質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這是需要廣大教師重視并及時解決的現實問題。

閱讀是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與延伸。以“文學圈”模式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由一些志趣相投的學生自發組成興趣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共同閱讀、討論、研究、辯論,各展風采。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形成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都是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的結果。對于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形成的感受,學生能夠及時、自由地進行表達和交流,說出個性化的觀點,并共同探討問題?!拔膶W圈”模式下,學生可以暢聊自己喜歡的內容,交流自己的想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是“文學圈”模式的典型優勢。

2.切入不同角度,深化思維

文章是主觀思想的產物。不同的人對文章的理解不同,建構“文學圈”模式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從而形成不同的觀點。從不同的閱讀視角去理解事物的變化發展,能夠為英語學習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在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8 Happy New Year!中,學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喜好,圍繞春節習俗選擇相應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并從不同的切入點著手,對“Happy New Year”“We are singing”“We are dancing”等場景展開想象;同時可以結合自身的習慣,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探索,搭建基于課文主題的知識框架。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因為有不同的生活經驗、學習習慣、認知基礎等,所以他們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在英語教學中,不同的視角衍生出的不同觀點和看法,使得英語課堂異彩紛呈。也正是這種差異的存在,促進了不同個體思維的優化,使得學生不斷進步,思維不斷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基于自己的愛好,建構屬于自己的“文學圈”,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進行個性化分析,深化學生的思維發展。

3.培養閱讀行為,形成習慣

閱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長久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拔膶W圈”模式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堅持閱讀、以閱讀任務的形式推動學生進行閱讀、通過展示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閱讀交流等,都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方法。此外,學生不僅要堅持閱讀,更要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收獲。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8 Birthdays時,教師基于課文主題引入Lisas Birthday這篇文章。由于文章的內容較多,學生在閱讀時容易思維混亂。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預設指導學生探尋答案,幫助學生整理思路。教師預設的問題有:“When is Lisas birthday?”“What can Gao Wei and Li Yan do after school?”……在問題的指引下,學生逐漸將整篇文章的思路梳理清晰,并且總結了學習方法,促進了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離不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閱讀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建構“文學圈”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志同道合的同伴的陪伴下,開展有目的的課外閱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重構角色,探究“文學圈”模式的實施

“文學圈”模式的建構重點是對角色的重構。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需求,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準確定位,及時轉變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的角色,推進“文學圈”模式在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1.聯系者,發表感想體驗

在“文學圈”模式中,學生不再是單純的閱讀者,而是一個聯系者。學生將閱讀的內容與自身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一邊閱讀文章,一邊從文章反觀自身的實際生活,從閱讀中體會和理解生活的道理,從而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在聯系實際的同時,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出發,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態,通過不同的角度對自己的學習狀態進行審視、研究與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例如,在閱讀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這本課外讀物時,每個學生都可以圍繞主人公Charlie的遭遇,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還可以通過Charlie的遭遇反觀自己的生活實際。如教師可將Charlie在巧克力工廠中遇到的挫折與難題作為一個引子,去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思考自己的學習狀態,即Charlie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的心理狀態和想法是怎樣的;學生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心理狀態和想法又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比較,學生能夠對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書中的精彩環節也可以作為學生自由表達的切入點,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體會不同的人物遭遇,并根據自身的想法與觀點展開進一步思考,從而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另外,教師提示學生當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發現一些好詞好句時,可以通過摘抄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的重要素材,不斷累積,并運用于交流與討論中,這樣能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在課外閱讀中,學生成為一個聯系者,將故事情節與自身實際進行對比、分析。這個過程是學生深入文本、自我反思的過程。學生不僅是一個旁觀者,也是一個參與者,能夠借由本文更好地反觀自己的學習狀態,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改進、提升,實現自身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2.發現者,分享意義段落

在“文學圈”模式中,學生還充當著發現者的角色。這指的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找出,及時整理優美詞句,并對其進行研究,從而體會不同的字詞、段落之間的語言特點。這種語言特點能夠帶學生不同的感受。在小組交流與討論中,學生分享自己的發現,能夠更好地促進生生之間的溝通,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涵。

例如,Kensukes? Kingdom一書中,主人公Micheal在荒島上的遭遇讓很多學生印象深刻,尤其是主人公與老人結下的深厚友誼,值得學生反復品讀。作者用大量的語段描寫了老人的品質和精神。在閱讀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可以摘抄自己喜歡的語段,與其他同學分享,在分享的同時說出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自己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有很多的發現,產生很多新奇的想法,交流出不同的感受。如“What are you doing?”這一現在進行時問句,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通過閱讀,學生發現這個問句在不同的場景下有不同的意義:一般情況下,“What are you doing?”表達的是詢問別人正在做什么的意思;而當對方做出一些讓人驚訝或難以理解的事情時,“What are you doing?”往往會包含驚訝的語氣。

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的過程。在課外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細微處發現知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不能局限于對某個單詞或者某個語句的理解,而要進行統籌思考,將段落與整篇文章或整本書進行聯系。教師要適當給予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同時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及時分享段落的意義與作用,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3.總結者,搭建知識網絡

在閱讀完一個故事或者一本書時,需要進行總結。在“文學圈”模式中,學生要充當總結者這個角色,在閱讀過后及時總結,歸納閱讀收獲??偨Y不一定是對整個閱讀過程的總結,也可以針對某個故事情節,說說自己的看法;同時,從閱讀方式、閱讀效果、閱讀收獲等多個方面進行自我總結,有針對性地自我提升,為下一次的閱讀做好鋪墊。

例如,閱讀The Quest for Paradise系列圖書時,學生每閱讀一個章節或者一本書,都可以進行階段性總結,將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出來進行分享。摘抄的同時,學生還會接觸到很多新單詞,如“sobbed”“rushed”“worried”等,這是學生累積詞匯的有效方法。教師提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方法、閱讀收獲進行階段性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檢查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是否有進步。在開始閱讀時,學生可能會遇到很多生詞,需要不斷地查字典進行翻譯;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階段性總結,摘抄和標記重點詞語,久而久之,閱讀速度就會逐漸提升。這些都是學生進步的體現,也是作為一個總結者不斷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網絡體系的過程。

總結者的角色是學生閱讀主體地位的體現,更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環。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進行及時整理,回顧整個閱讀過程,將自己認為好的經驗和做法繼續保持,對效果不佳的做法進行改進,讓學到的知識內容逐漸構成一個知識體系,建構起知識網絡?!拔膶W圈”模式下,教師更應凸顯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主動權,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總結,從而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優化。

隨著英語學科教育科研的發展,英語課外閱讀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英語課外閱讀能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訓練中能夠累積更多的詞匯,有助于其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拔膶W圈”模式的建構給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帶來了新鮮血液,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能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形成課外閱讀的嶄新視角。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學情實際和學習需求,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興趣,助力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穆宏佳.“文學圈”教學模式下的教師角色轉變與重構[J].智庫時代,2019(44):178,180.

[2] 班圓晶.“文學圈”閱讀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行動研究[J].貴州教育,2016(12):35-37.

[3] 張倩.文學圈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行動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9(29):126.

[4] 丁麗華.文學圈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6(12):54.

[5] 史惠中.我國中小學英語閱讀圈教學研究綜述[J].教育視界,2020(6):30-35.

[6] 張福寶.“文學圈”英語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1(31):104-105.

(責編 韋於坊 杜 華)

猜你喜歡
課外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如何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
中學生課外閱讀課程化策略
“互聯網+”環境下增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基于網絡技術的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