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商法保護網絡交易安全的應用與完善

2023-06-18 13:32林煜華
客聯 2023年2期
關鍵詞:民商法完善

林煜華

摘 要:網絡交易在為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民商法為網絡交易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有效維護了網絡交易的規范化運行。文章從保障網絡交易公平、規范網絡交易主體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分析民商法對網絡交易安全的保護作用,結合現階段網絡交易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以民商法為法律依據提出相應的完善策略,希望從法律層面為網絡交易安全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民商法;網絡交易安全;完善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交易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網絡交易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和挑戰,如個人信息泄露、信用卡盜刷、網絡詐騙等問題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市場信心和經濟發展。民商法是指民事法律和商事法律的總稱,它為網絡交易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下面將對民商法保護網絡交易安全相關問題做詳細分析。

一、民商法對網絡交易安全的保護作用

(一)保障網絡交易公平

首先,民商法明確規定了網絡交易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如網絡交易中,消費者有權了解商品或者服務的基本信息、質量、安全、功能、用途、生產或者銷售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等內容。同時,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也有權機會了解和選擇交易條款,包括價格、標準、限制、承諾、保修、退換貨、賠償等事項。消費者在網絡交易中享有與傳統商品和服務同樣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其次,民商法也要求網絡交易平臺和網絡商家履行自己的義務,確保網絡交易公平順暢。網絡交易平臺應該公開商品或服務的信息,不得壟斷、限制競爭等。網絡商家應該按照法律規定提供商品或服務,并且確保其真實、準確、完整、清晰,不得虛假宣傳或欺詐消費者。此外,網絡交易平臺和商家應該建立相應機制,解決交易糾紛,保障消費者權益。隨著民商法的不斷完善,其對網絡交易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強,保障了網絡交易的公平性和順暢性,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保障。

(二)規范網絡交易主體行為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交易已經成為人們進行購物、支付、服務等方面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這一趨勢下,民商法也對網絡交易主體行為做出了相應的規范和保障。網絡交易主體包括買方、賣方和平臺方,民商法要求了各主體要遵循誠實守信原則,這意味著他們在交易過程中應該保持誠實、信用,遵守交易協議和合同,保證商品的品質和質量等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民商法要求了各主體遵循平等自愿原則,這意味著任何交易主體都不應該采取欺騙、威脅、強迫等不正當手段,對其他交易主體進行壓價、挾持等行為;民商法要求了平臺方和賣方應共同維護交易信息的安全性。網絡平臺需要對接入其平臺的買方和賣方進行實名認證和審核,同時加強信息加密和用戶隱私保護,在確保交易順暢完成的前提下,避免交易過程中產生各種安全風險。

(三)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首先,民商法強調了商品和服務的質量標準,規定了供應商或者服務商應當提供合格的商品和服務。對于不合格的商品和服務,供應商和服務商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使用服務時,任何供應商和服務商不得采取虛假宣傳、欺詐誤導的手段,為消費者做出選購決策提供準確、完整的信息,強化知情權,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其次,民商法規定了消費者的七日無理由退換貨,這一措施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利和利益,讓消費者享有消費購物的安全保障。在這個規定下,只要符合相關條件,消費者只需在七日內向商家申請,無需任何理由就可以退換商品或者取消服務合同;第三,民商法還規定了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支付方式,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增強有效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遵守規則、識別風險、增強透明度,從而讓消費者享有更加優質、便利和安心的服務;最后,消費者的隱私保護也是民商法關注的一個重點。設立嚴格、完備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保護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和權利,提升信息和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效能。

二、現階段網絡交易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網絡交易逐漸普及和便捷,網絡交易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涉及用戶隱私泄露、網絡詐騙、數據竊取等問題,而網絡交易安全保護面臨著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首先是技術手段有待完善。網絡交易平臺的安全措施仍然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與日益高超的網絡攻擊技術和手段相比,網絡交易平臺的安全防護能力還需加強,有些少變量的安全威脅在一定時期內毫無發現。

其次是責任界定較為模糊。網絡交易發生的與安全問題相關的爭議,對于客戶和平臺方責任的權利界定不明確可能導致紛爭的加重,推高交易糾紛風險和成本,同時導致網絡交易各主體缺乏安全保障感。

第三是客戶信息泄露難以避免。網絡技術本身難以完全避免存在一定的風險,即使是使用高安全性的方式,也不能完全杜絕信息泄露的風險,可能會導致客戶重要身份信息泄露,影響個人資產或隱私安全,對消費者信心造成影響。

第四是網絡攻擊手段多樣化。隨著網絡黑匣子數量的增加,攻擊手段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不斷增加,高級的欺詐行為也隨之增加,如采用智能合約等新型欺詐手段,一些小平臺為了追求利潤往往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進行資源配置以進行有效處理。

綜上所述,網絡交易安全保護目前仍面臨諸多問題,社會各界需要在加強安全保護技術和資源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找到合理的責任界定模式,增強監管力度,提高消費者對網絡交易安全的信心。

三、民商法在保護網絡交易安全中的應用完善策略

(一)完善網絡平臺借貸標準

隨著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電商平臺紛紛涉足網絡借貸領域,通過白條、預付、直接提現等形式提供借貸服務,在為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存在諸多風險。為了保護網絡支付的安全和投資人的利益,民商法應不斷完善網絡借貸標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平臺信息披露。向公眾披露平臺信息、項目信息、借貸合同信息、風險提示等核心信息,這樣可以讓投資人明確了解平臺運營情況和借貸項目的風險狀況,有助于投資人在投資決策時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二是規范資金存管。為了保障借貸交易中資金的安全性,民商法規定網絡借貸平臺必須與具有資質的銀行、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合作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將投資人的資金專門存放在一個獨立賬戶中,以便日后進行結算和清算。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平臺挪用資金或運營風險導致的資金虧損問題;三是加強信息安全保護。由于網絡借貸平臺需要處理大量投資人的個人信息和資金交易等敏感信息,因此信息安全保護至關重要。民商法要求平臺必須采取技術措施和管理制度,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黑客攻擊或數據泄漏等突發事件的發生。因此,民商法的完善網絡借貸標準,可以有效保護網絡支付安全,降低平臺風險,促進網絡借貸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識別防范網絡欺詐行為

隨著網絡交易的普及,網絡欺詐行為也愈發猖獗,如虛假銷售廣告、虛假交易、網絡套路貸等。為了保護消費者和投資人的合法權益,民商法應加強防范網絡欺詐行為,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首先,民商法要求廣告發布者必須遵守真實、準確、完整、明示、及時的原則,并承擔廣告內容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責任,不得進行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同時,平臺需要完善審核機制,加強對廣告內容的檢驗和監管,以防止虛假廣告的出現;其次,網絡欺詐行為通常會利用多個虛假賬號進行實施,因此,民商法要求網絡交易平臺加強賬號注冊和管理,完善身份驗證和信息核實機制,避免虛假賬號的存在。此外,平臺還需要對賬號操作進行監測和審核,發現異常行為及時進行處理;第三,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和安全,民商法明確規定網絡交易平臺必須建立完善的交易保障措施,如擔保交易、抵押交易、在線支付及貨到付款等,有效防范虛假交易、刷單等行為,同時避免投資人和消費者的資金損失;第四,在進行網絡交易時,消費者和投資人需要充分了解交易的風險,并自主決策是否參與。因此,民商法要求網絡交易平臺必須完善風險提示機制,向消費者和投資人提供足夠的風險提示信息,使其能夠充分了解交易風險狀況并作出明智的決策。

(三)完善民商法律體系

經濟的發展必須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予以支撐,民商法律體系的完善有助于進一步保護網絡交易安全。在具體實施上,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法律制度建設。應當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法律的銜接,不斷完善法律規定,為更好地保障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同時,應當加強法律修訂機制的調整,提升法律質量,推進法律普法宣傳工作;二是法律宣傳普及。應當加強民商法的宣傳普及工作,當然這是與相關機構、媒體合作,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律教育,提高社會公眾對民商法的認知度,從而提高公民知法懂法的能力;三是實施司法改革。應當加大對普法創新研究和課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在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和方法方面發揮表率作用;推動公民參與普法,建立法律知識普及長效機制;四是建立立法模式。應加強社會民眾、律師、專家和學者的參與,開展座談討論及聽證會,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反映人民期盼,提高立法質量;五是加強實施與監督。應加大民商法的監管力度,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堅持“零容忍”原則,及時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通過不斷完善民商法律體系的工作,可以提高社會公眾對法律的認知度,有效維護公民的法律權益,為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四)保障網絡交易中的信息安全

民商法是指民事法律和商事法律的總稱,它是保障網絡交易中信息安全的法律依據。要有效保障網絡交易中的信息安全,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保障:一是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網絡交易中涉及到大量的個人信息,如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碼、銀行卡信息等。因此,民商法需要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加強規范,明確網絡交易中對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存和保護要求,并制定嚴格的處罰措施;二是加強網絡交易平臺的管理。網絡交易平臺是網絡交易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平臺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利用安全技術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完善的用戶數據保護制度和技術手段,加強對交易的管理、監督、處理和對責任的追究;三是加強電子合同的管理。網絡交易中的電子合同是保障交易過程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民商法需要制定電子合同的規范,明確電子合同的制定、簽署及生效的法律要求,并規定所需的證明要求及證明技術。為了有效保障網絡交易中的信息安全,需要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與普及,營造良好的交易環境,引導消費者依法合規地參與網絡交易。

參考文獻:

[1]李善鵬.民商法保護網絡交易安全的作用及完善措施[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3,No.49(03):168-172.

[2]涂澤寧.民商法保護在網絡交易安全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與社會,2020(33):185-186.

[3]宋鍇.民商法保護對網絡交易安全的影響分析[J].法制博覽,2022,No.876(16):56-58.

猜你喜歡
民商法完善
民商法課程體系:經驗與改革方向
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解析
關于民商法的研究方法
論留置權善意取得之否定
完善干部正向激勵機制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資本項目開放與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探討
完善企業制度管理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研究
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