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三重依據

2023-06-20 14:28侯新旺白復軍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關鍵詞:頂層設計作業設計雙減

侯新旺 白復軍

**本文系2022年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雙減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Jk22072。

摘要:作業設計是有規律可循的系統工程。吃透文件精神內核,把握作業設計頂層要求,提升高度;剖析代表性學術理論,明晰作業設計學理依據,增加深度;立足本域調研實際,明確作業設計現實基礎,提高準度。作業設計要把準政策方向、依托理論支撐、立足實踐基礎,將三者有機統一,開拓創新、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更好發揮作業在立德樹人方面應有的功能與價值。

關鍵詞:“雙減” 作業設計 頂層設計 學理依據 本域調研

“雙減”是當下基礎教育熱議的話題之一。作業減量提質增效,對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塑造良好教育生態,促進基礎教育回歸育人本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意義重大。提高作業設計質量,要把準政策方向、依托理論支撐、立足實踐基礎,將三者有機統一。

“中國人 中國夢”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最后一課。在介紹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后,本課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總結升華,是相對獨立并且自成體系的學習內容。本課作業設計包括以第八課第一框“我們的夢想”為單位的第一課時作業(包括作業1——傳統紙筆作業和作業2——綜合性、活動型、開放性作業),以第八課第二框“共圓中國夢”為單位的第二課時作業(作業類型同上),以及以第八課全部內容為單位的單元整體作業。

作為《安徽省初中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設計參考樣例——“中國人 中國夢”》研制工作組的主要成員,筆者以“中國人 中國夢”單元作業設計為例,探尋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政策依據、學理依據和實踐依據。

一、政策依據:吃透文件精神內核,使作業設計在站位上有高度

近年來,《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以下簡稱“減負措施”)、《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提高義教質量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評價方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作業管理通知”)、《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意見)、《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等黨和國家的政策文件對改進作業,優化作業設計與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提出新要求。這一系列關于“雙減”以及作業管理方面的頂層設計要求,是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依據和準則,是“燈塔”和“航標”。

把握作業育人功能?!霸u價方案”在指導原則上明確提出“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作業作為學習評價的重要手段,必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無論是課時作業還是單元整體作業,“中國人 中國夢”在設計上都秉持“堅持立德樹人,培育核心素養”的基本原則。如第二課時作業2以“學習了‘中國人 中國夢的內容后,同學們充滿了力量,更加堅定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信心。某中學九(1)班班委會擬組織一次‘做自信的中國人的演講比賽,邀請你參加。請你撰寫一份演講提綱”為活動背景,并給出提綱框架:“是什么——中國自信的表現、中國自信的典型事例為什么——中國自信的根本原因怎么做——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要求學生撰寫演講提綱。這是一項基于素質教育導向的綜合性、開放性的活動型課時作業,以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責任意識等核心素養為目標,以演講提綱的方式呈現。通過這項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自信的表現,探究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新的偉大成就,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堅定“四個自信”。

堅持學生發展為本。作業設計要遵循教育規律,著眼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此,一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皽p負措施”“作業管理通知”“雙減”意見等文件都明確要求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诖?,“中國人 中國夢”單元作業設計堅持“落實減負提質”的基本原則,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長,堅持課時作業不超過15分鐘,單元整體作業不超過30分鐘。其中,作業1在題量設置上采用“4+1”模式,即4道選擇題加1道主觀題,情境要言不煩,任務指向明確,以壓縮閱讀耗時,增加思考作答時間,確保大部分學生能在15分鐘內完成;作業2為在15分鐘內學生基本能完成的綜合性、開放性作業。而且,學生可以在作業1和作業2中任選一項完成,以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單元整體作業采取“10+2”模式,即10道選擇題加2道主觀題,所有題目均對應單元作業目標,幫助學生在完成課時作業基礎上實現進一步提升。

二要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疤岣吡x教質量意見”要求“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半p減”意見要求“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新課標要求“作業內容要結合學生生活,創新作業方式,采用開放式、情境式、體驗式等形式多樣、難度適宜的作業”?!爸袊?中國夢”單元作業設計充分考慮學情和學科特點,在題量適中的同時,堅持分層設計。在作業1和單元整體作業部分,既有基于新課標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作業,也有提高性和挑戰性作業,整套作業難度總體呈遞增趨勢。在一道主觀題的2個設問中,任務要求也堅持思維進階、邏輯遞進、難度遞增的原則,如單元整體作業第11題第(1)問“根據材料,請你暢想2035年美好生活的樣子”和第(2)問“請你從黨和國家的角度,談一談如何才能讓2035年美好生活的暢想變為現實”。兩問從“是什么”到“怎么辦”,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另外,設計可供選擇的差異化作業,既有傳統紙筆作業1,也有綜合性和開放性的活動型作業2,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學理依據:剖析代表性學術理論,使作業設計在理解上有深度

高質量的作業設計離不開相關理論支撐。泰勒的課程與教學基本原理、霍恩斯坦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SOLO理論、認知策略遷移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等為“中國人 中國夢”單元作業設計明確其作業目標、內容、形式、功能、難度、評價等提供了學理性指導,是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重要參考,是“秤砣”和“杠桿”。

作業目標進階多元。泰勒將教育目標分為知識維度和認識過程維度,前者包括事實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認知四類,后者包括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六類。以此為指引,作業設計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要讓其技能得到提高,思維品質得到發展?;舳魉固沟慕虒W目標分類理論將教學目標劃分為認知、情感、動作技能和行為四個領域,遷移到作業目標上,就要通過作業設計實現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爸袊?中國夢”單元作業目標的確定都有上述理論的觀照。如“舉例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取得新的偉大成就,探究取得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舉例—說明—探究”就是認識過程維度中“記憶—理解—分析”的思維進階目標。又如“通過思考與感悟,正確認識‘個人夢與‘中國夢的關系,落實追夢行動,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與祖國共成長”,以及相應的作業設計如單元整體作業第12題第(1)問“中華民族更加自信,中國人民倍感幸福自豪的原因有哪些”和第(2)問“結合自身實際,說說青少年應該怎樣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就是要讓學生從正確認知到形成情感再到落地實踐,促進其知行合一。

需要強調的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站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高度來看未來人才培養,需要學生具有創新精神,能力強、綜合素質好、人格健全,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為此作業目標及其引領下的內容與形式就要把學科任務、學科內容、評價情境和關鍵行為表現結合起來,采用開放式、情境式、體驗式等多樣形式,強化學科核心內容和系統完整的知識,弱化細枝末節和碎片零散的知識,強化概念原理的理解運用和分析綜合等,弱化單純的事實和內容記憶,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展與核心素養培育,實現其知情意行的高度統一。

減少機械低效作業。作業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是教學內容活化、遷移和生成的重要載體。認知策略遷移理論關注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網,找尋新舊知識的差別,構建邏輯思維對新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根據這一理論,提高作業質量必須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記憶,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學生真實生活中選擇情境,引導學生基于時事和生活來闡述觀點、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爸袊?中國夢”單元作業圍繞富有時代氣息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進行設計,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國夢、“2035”、建國百年、習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賀詞等,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創設鮮活情境,將核心知識、學科思想融于真實問題的分析解決中,突出對學生應用核心知識、思想方法和關鍵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診斷。如單元整體作業第7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廣大青年應認識到……”就力圖實現學生從“做題”到“做人做事”能力的跨越,體現知識的實踐應用,彰顯道德與法治作業立德樹人的根本價值。

作業設計注重分層。設計分層作業的重要學理性基礎是最近發展區理論。該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可能的發展水平,即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作業設計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把這種潛在的發展水平變為現有水平,同時創造新的最近發展區,以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盡相同,其心理、認知、身心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應設計因學段、因人而異的作業。同時,要針對課標和教材要求,綜合考慮課時作業、單元作業、長程性作業的銜接,還要統籌考慮整套作業的難度,建立多層次的作業生態系統,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爸袊?中國夢”單元作業設計既有“微觀分層”,即在一道主觀題的不同小問之間,注重邏輯遞進、難度遞進;又有“中觀分層”,即在作業1和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注重整套作業的分層,有基礎題、提高題和挑戰題;還有“宏觀分層”,即從課時作業到單元整體作業注重總體難度進階,在學生完成課時作業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

等級描述質性評價。SOLO理論將學習結果等級及其指標作了前結構層次、單點結構層次、多點結構層次、關聯結構層次以及抽象拓展層次五個層級的劃分,思維水平漸次提升。在作業設計中,或可創設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真實情境,引發學生內心的價值沖突,進而使其選擇、判斷、作答;或可以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背景材料設疑啟思,分析歸納、拓展延伸,指向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引領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設置的問題和考查的思維層次要不斷遞進且有思辨性、開放性,通過學生不同應答水平,來評價學生的思維層次?!爸袊?中國夢”第一課時作業1第5題,用表格形式呈現情境,描述2021年我國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經濟運行指標以及與上年相比增長情況,設置第(1)問“上述數據說明了什么?”和第(2)問“在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困境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為何還能交出如此優秀的成績單?”。相較于設問(1)著重評價學生單一因素與多因素的建構能力,設問(2)評價學生的多因素建構能力、關系建構能力,關鍵評價學生對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成就的原因的認識與分析達到什么樣的思維水平。結合SOLO分類評價理論,該題答案設置成五個層級:層級一,答非所問,邏輯混亂;層級二,只答出取得經濟成就的一點原因;層級三,答出幾點原因但各自孤立,沒有體現內在關系;層級四,邏輯順暢、條理清晰地回答出經濟發展的多種原因;層級五,在第四層級基礎上,有超越常規視角的獨創性見解并能做出必要解釋和說明。

三、實踐依據:立足本域調研現狀,讓作業設計在操作上有準度

優化作業設計還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充分考慮學情和學科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制訂單元學習目標和作業目標,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的內容科學、形式豐富的學科作業。立足本域實際,大到一個市、小到一個班,掌握具體學情是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現實基礎,是“準繩”和“標尺”。

基于學段學情分析?!爸袊?中國夢”單元作業設計充分考慮了九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行為特點。初中生正處在“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對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尤為重要。九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有認識、有感知,對未來社會發展有感性的憧憬和夢想,對個人的發展也有美好的愿望,這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同時,他們辯證思維能力還比較弱,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會發展,對國家快速發展的原因了解不多,對中國夢的美好藍圖、實現路徑、領導力量、理論指導等內容沒有深入系統的了解。因此,需要引導他們將個人夢和國家夢有機結合,將自身的成長和祖國的發展相結合,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如第一課時作業2,學生通過“‘我們都是追夢人微型討論會”的方式,暢談自己的個人夢想,從相關材料中概括“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在觀點辨析中得出對“中國夢”的理解,揭示出“個人的夢”與“國家的夢、民族的夢”的內在聯系。該作業設計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和社會發展,將個人夢和國家夢緊密結合,以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和責任意識。

基于學生問卷分析?!半p減”意見頒布后,合肥市教科院第一時間組織一線教師和學科專家對全市12個縣市區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情況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14469份有效問卷的分析,發現“學生對作業質量與形式要求較高”。從作業內容看,59.49%的學生希望作業內容聚焦教學重難點,60.87%的學生希望作業設計規范科學,51.62%的學生希望能根據學情設置分層作業,74.52%的學生希望作業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從喜歡的作業形式看,23.83%的學生選擇了以客觀題為主的書面作業,20.33%的學生選擇了以主觀題為主的書面作業,8.98%的學生選擇了熟讀或背誦課本內容,42.93%的學生選擇了開放式、體驗式的探究類作業。這些真實訴求為“中國人 中國夢”單元作業堅持分層設計,編制綜合性、開放性的活動型作業,創設“三貼近”的情境和任務,規避機械低效的題目,基于學習和作業目標編制課時作業和單元整體作業等提供了現實依據。

基于教師問卷分析。通過對來自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阜陽市、馬鞍山市、滁州市的435份有效教師問卷的分析,發現在作業設計上還存在不少問題:部分教師沒能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對課程標準、統編教材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部分教師在作業規范設計、作業分層設計方面還存在不足;通過作業來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方面相對薄弱,探索創新方面更加不足;等等?!爸袊?中國夢”單元作業設計作為安徽省中小學單元作業設計參考樣例,期望能在作業量,作業分層設計,作業選編、改編與創編有機統一等方面提供可資借鑒的樣板。

總之,作業設計是有規律可循的系統工程。思政課教師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把準作業設計的“道”與“術”,開拓創新,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優化設計,打造精品,在評價端發揮作業在立德樹人方面應有的功能與價值。

責任編輯:丁 蔚

猜你喜歡
頂層設計作業設計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為官不為”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成本控制實踐探索
論開拓創新贏得未來的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