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2023-06-20 23:06陳全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關鍵詞:深度融合新課程改革信息技術

陳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深度融合理念的實效性也逐漸在各學科中得到了認可。小學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重構出全新的教學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受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蓬勃發展的新興技術,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教學優勢,如信息承載、多元呈現、交互功能和海量資源等,能夠有效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幫助教師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就小學數學如何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今后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小學數學 信息技術 深度融合

小學數學教學已經開始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教學效果,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良好的教學手段也得到了普遍認可。集海量資源于一身的信息技術本身有著無法替代的優勢,無論是從多樣的視覺色彩角度,還是從豐富的視頻、音頻呈現角度,都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相契合,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信息技術具有海量、互動、及時、形象等特點,可以有效地實現數學學科教學跨越式的發展,避免因空間、時間、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制約而造成知識體系架構不完善。同時借助于兩者的有效融合,學生能夠更好地感知知識的融合,從優化學習過程的視角接受知識,更好地實現課堂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現狀

(一)教師對信息技術利用不夠充分

小學數學教學在經歷了長期的發展變化之后,已經與傳統的教學有了極大的區別,甚至可以說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更具難度,涉及的知識點也更多。這就要求教師拓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去促進教學,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實現多角度、真切化的教學,讓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有所提高。但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技術利用還不夠充分。如在教學設計時,未在網絡上查找相應的資料;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的使用還不夠理想。這直接導致教師的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對知識的來龍去脈等內容的闡述也不夠清晰等,使得學生對知識產生了一定的誤解,無法從根本上把握知識,更無法將其深度應用到解決數學問題之上。

(二)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還未適應

學生作為課堂知識的接受者,在學習過程中一旦無法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勢必會曲解知識。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時,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仍存在有一部分學生比較適合利用課本學習的現象。兩者“沖突”時,勢必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再者,信息技術本身的新穎性恰好迎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多媒體課件中插入一些圖片之類的內容,學生的注意力極易被這些內容所吸引,進而忘記了教師所講知識點。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完全適應相應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直接導致他們在課后復習的時候無從下手,對知識點的記憶不清楚、不明確。

二、數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意義

(一)豐富教研形式,提升融合價值體驗

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逐漸受到了教師的青睞,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態更是在漸漸改變著常規的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與傳統教學“互動起來”。同時,小學數學課程本身就已經有了一定的難度,借助于信息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研形式,讓更多的師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從而體驗到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魅力”。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能夠更好地完成知識的內化,從而提升自己的融合價值體驗。新課程改革也使得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研磨課、答引課等教研形式逐漸形成,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讓這些教研形式更加利于教師的發展,推進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二)創新教學內容,增強教學變革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同層次、不同年級的學生需求不同,這與學生的個體差異有著天然的聯系。教師面對這種“多樣”的學生群體,勢必要預設出不同的情境,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創新相應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獲得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發展。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勢必要發生變革,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之中,能夠引導學生在知行合一中不斷探索和實踐,最終領會教學變革的意義。另外,信息技術本身處于高速發展之中,新時代下學生的要求也是不斷變化的,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他們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中。

(三)應用現有技術,創新重構教學方式

在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聆聽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沒有從中汲取到相應的知識。而借助于現有的信息技術,一些新興的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變革。小學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師教學素質的體現,不僅能夠直觀地表現出教師的整體教學素養,同時還能夠幫助教師與學生建立起全新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所需,最終促進教學效率的整體提升。新穎的信息技術手段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師生關系,從技術的視角介入學生的學習之中,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構建理想的教學方式和關系。

三、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承載功能,滿足多樣性學習需求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現實的、富有意義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建構主義認為學生作為社會的人,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并不是空著腦袋進入課堂的,而是對知識的理解抱有一定的期望和思想。因此,教師就應該讓教學過程更加適合學生學習,從而喚醒他們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潛力。信息技術本身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豐富的圖形、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內容,通過這些載體,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多形式的學習內容,從而極大地增加了課堂信息容量。例如《常見的數量關系》一課,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回憶”的方式進行教學,如“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在超市購物時會看到什么?它的單價是多少?如果買好幾個,總價是多少呢?”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的關系。而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中時,教師就可以針對“逛超市”這一內容設計相應的課件,在多媒體課件中以“身臨其境”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零距離地接觸實際生活,這遠比教師口頭上教授知識有更強的吸引力。如“同學們通過課件可以看到,牛奶一瓶5元,那么買10瓶的話,總價是多少元?”并在課件中將這一部分內容進行實時控制,按照教學流程呈現相應的內容。此外,還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存儲功能,將一些習題放在課件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更加新穎的學習感受,對知識的學習也勢必會更加認真,從而帶動自己更好內化知識,極大地滿足多樣性的學習需求。

(二)利用信息技術多元呈現形式,激發自主探究欲望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已經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認可,有助于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主體的地位,再加上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極大地滿足這一需求,讓數學知識能夠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從而讓學生有意愿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之中,更強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全面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一課中,為了更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借助于“幾何畫板”這種信息技術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主動發現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巴瑢W們借助于幾何畫板的平移和旋轉等功能,還能夠干什么?我們可以將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嗎?”在這一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以“通過前邊幾何畫板中三角形面積的學習,我們想一想求三角形的面積需要哪兩個已知條件?”為問,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知識,在討論和交流中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最后,“同學們再借助于幾何畫板來驗證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有機會去實現對知識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多元化的呈現形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以信息技術為切入點,不斷地激發他們自主探究的欲望。

(三)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交互功能,完成自我建構過程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一般以教師為主,包括教學內容、策略、方法等都由教師確定,而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之中,只能接收知識。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勢必難以得到保證,學習狀態自然不會太好。而借助于信息技術強大的交互功能,視聽結合與交互功能兩者之間的統一能夠產生一種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交互場景,并且這種交互還可以實時反饋給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狀況和學習興趣來選擇、調整學習內容,從適宜的角度去解讀知識。在這種積極學習態度的驅使下,不論是知識結構的重構,還是新舊知識的關聯,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實現,從而讓學生構建出更為完備的認知架構。例如《年月日》一課,我在教學過程中就借助于計算機本身的強大交互能力,讓學生隨機觀察日歷?!巴瑢W們想一想一年中有幾個月?哪些月是31天?哪些月是30天?如果不太清楚同學們可以在網絡上查找一下相關的資料”,學生便可以在計算機中找到相應的答案?!巴瑢W們嘗試探索一下閏年的計算公式,然后根據課件中所列出的題目來驗證自己閏年的計算公式正確與否”,于師生交互中探索出閏年和平年的概念及計算公式。最后,學生還可以按照需要對農歷知識進行擴展,“同學們可以在網絡上找一下我國農歷和世界上關于年月日劃分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從機械的學習狀態中解放了出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有利于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

(四)利用信息技術網絡資源優勢,實現自控性發展

海量的網絡資源是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也使得信息技術相較于其他科學技術更具優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及時調整學習策略,自己調控學習進程,憑借海量的網絡資源更好地參與到師生、生生、人機的多維度交流之中,在相對開放的環境中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例如《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中,我在課上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分數基本性質的微課,“同學們通過這段微課對分數的基本性質有了怎樣的了解?”經過微課的回看和小組討論,最終有學生說:“分數的分母、分子同時乘以、除以非0的數,最終的結果是不變的?!苯又矣衷谡n件中出示了一些習題,讓學生進行操作,“同學們可以看一下課件中這些題目,當你在分母、分子中輸入相應數據時,分數會自動變化”,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感受到分數不變中分母、分子必須同時變化的規律。這一教學內容得到了班級學生的喜愛,他們由被動地接收知識向主動探究知識轉變,從各種“奇思妙想”的變化中感受到了分數的基本性質。通過這樣的方式,信息技術傳遞出統一的、開放的、動態的、可控的教學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自主學習環境,為學生后續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新要求之下的小學課堂教學勢必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而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之間的深度融合是必然趨勢。借助于這種融合,能夠極大地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達到良好的效果。目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深度融合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有無數可能等待著教育工作者去發掘。唯有這樣,身處其中的學生才能夠受益,從信息技術的角度去探究數學知識,去進一步感受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全面變化,最終使得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王晶,楊立鵬.利用微信平臺促進小學翻轉課堂教學需求的研究——以通遼市實驗小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

責任編輯:黃大燦

猜你喜歡
深度融合新課程改革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論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