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路徑探析

2023-06-21 04:43何紅娟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大學生

何紅娟

摘要:為了準確把握“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促使奧林匹克精神在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上持續發力,文章依托“問卷星”展開數據調研,旨在通過詳盡的數據分析,推導出切實可行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原則與方法,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助力。

關鍵詞: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大學生;文化自信

高校在體教融合理念下通過培根、固本、鑄魂、通脈,傳播冬季奧林匹克文化、構建冬季奧林匹克精神文化價值體系,把奧林匹克精神和傳統文化相結合來建立大學生文化自信。同時,高校通過“一優三全”的文化自信教育舉措,構建冬季奧林匹克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體系,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落細、落實。

一、“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

(一)“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調查

項目調研組依托“問卷星”數據調查平臺,在班級微信群、QQ 群推送問卷二維碼,對500名學生進行冬季奧林匹克精神與文化自信關系滿意度的調查分析。筆者通過分析調查的數據發現:大學生對學校課堂融入奧林匹克精神的效果滿意度為65%;大學生對校內外網絡平臺宣傳冬季奧林匹克精神滿意度為60%;大學生對校內學生社團宣傳冬季奧林匹克精神的滿意度為55%;大學生對冬季奧林匹克文化融入家庭的滿意度為20%。由此可知,在“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在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方面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即學校課堂、校內外網絡媒體平臺、社團、家庭成員對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和文化自信的解讀效果不理想,全社會合力對冬季奧林匹克精神的解讀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影響力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現存問題及成因分析

第一,以奧林匹克賽事精神為依托對大學生進行文化自信教育需要社會“大合力”,但是這種“大合力”明顯不夠,尤其是現階段存在體教合一機制錯位斷層現象。這就使得高校資源和社會資源各自為營,缺乏關聯性,無法形成系統的社會教育環境。

第二,高校作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主陣地,存在教育資源缺乏整合提升的問題。尤其是體育課程思政的價值導向性欠缺、內容融合建設力度不足,且冬季奧林匹克元素、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在體育和思政課堂中的銜接缺乏方向性和實效性。

第三,家庭作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輔助陣地,存在家庭育人陣地、育人氛圍亟須優化的現狀,家庭成員的體育文化認同感和貫徹力在“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也亟須提升。

二、優化“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體教融合氛圍下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思路

(一)重構體教融合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理念

首先,高校要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文化育人理念,深度挖掘大學生的潛能,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意識。大學生是文化自信培育的主體,大學生能否及時、有效地參與課堂建設,是文化自信培育成敗的關鍵。

其次,教師要強化“以體育促教育”的文化理念,堅持體育實踐性和教育滲透性相統一,塑造并發揮大學生文化自信群體影響力。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僅是體育賽事,還是文化輸出窗口;不僅可以展示健康生活理念,還展示了大國文化底蘊。

再次,高校落實“以冬季奧林匹克精神促文化活動”文化理念,帶領大學生做冬季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者、中華文化的傳承者。目前,在融媒體的技術背景下,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高、行動力強。大學生只有親身參與,才能夠增強作為中華文化傳承者的主人翁意識,更好地理解中華優秀文化,更好地傳播中華文明,更好地實現文化自信,更好地取得文化自信培養成效。

最后,高校秉承“以奧林匹克文化帶動傳統文化”的文化融合理念,引導大學生發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帶動中華文化走出國門,彰顯魅力。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則、教育行動、教育評估要嚴格按照振興傳統文化的使命來展開,只有在濃厚的文化氛圍里,才能更好地助力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

(二)確立“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體教融合理念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原則

首先,堅持冬季奧林匹克文化的感染力和傳統文化的滲透力相統一。奧林匹克精神是全人類追求的體育精神,高校要借助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尤其要把冬季奧林匹克文化的感染力和傳統文化滲透力相結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其次,遵循體育課程、思政課堂的主導性和大學生主動選擇性相統一。大學課堂是傳播賽事精神的主戰場,課程的內容設置要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爭取做到課堂的主導和大學生的主體選擇同向,實現最大的課堂內容認同。

最后,實現冬季奧林匹克文化、傳統文化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在“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做到實踐有出處,理論有依托。

(三)優化“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內容結構

首先,文化自信的主旋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培養文化自信的培根之徑。其次,奧林匹克精神世界公認度高,追逐力強,所以高校要加強校園的奧林匹克精神建設,這是培養文化自信的固本之行。再次,堅定文化自信是國家更好發展的重要舉措。最后,校園作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前沿陣地,高校要充分把校園體育精神與中華文化結合,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和途徑,讓每一個大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這是文化自信培養的通脈之舉。

三、“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一優三全”的教育實踐舉措

首先,在全社會聚焦的育人格局進行環境的優化。其次,充分發揮社會“大合力”作用,尤其是各個人員合力作用,發揮朋輩、教師、志愿者、運動員的作用,聚焦關鍵人員,鼓勵全員參與。再次,高校詳細制訂關于“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課程設置,聚焦關鍵環節,注重全程參與。最后,教師站穩傳統課堂與第二課堂,聚焦關鍵領域,實施全方位文化自信教育。

(一)聚焦整體格局,優化育人環境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講,應該充分利用好冬季奧林匹克賽事全過程的推動力,注重賽前、賽中、賽后體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解讀、宣講。尤其是加強相關體系建設和網輿監管,確保冬季奧林匹克后文化自信教育有目的、有序、有效地開展。

其次,從社會層面來講,應該更好地發揮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在“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的影響力。尤其是加強社會的輿論宣傳,深入實施體育文化惠民工程,創新體育文化自信宣傳,做到更廣泛的宣傳,更有效的落實。

最后,從學校層面來講,注重課程設置的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和動態調整,將冬季奧林匹克精神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學科體系、注重體育課程的文化價值導向性和育人性。尤其是創建富含冬季奧林匹克元素的體育課程,如禮儀操、冬季奧林匹克啦啦隊、唱響《一起向未來》,以及開展“冬季奧林匹克”主題的“文化練兵”活動,細磨育人環境,完善育人細節。

(二)聚焦關鍵人員,鼓勵全員參與

“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后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應該充分發揮社會人員的“大合力”作用。首先,倡導體育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教師在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助力文化自信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其次,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體育賽事公開、直播全程追蹤報道,高校應該強調賽事進程中運動員偶像形象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激勵作用。最后,注重典型人物如志愿者、工作人員在文化自信教育中的滲透作用,他們更加貼近生活,有助于推進朋輩大學生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聚焦關鍵環節,注重全程參與

大學校園環境是大學生文化自信養成的主陣地,高校應聚焦大學課程設置,注重文化自信養成的全程性。一般而言,學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學校的課程體系決定的,建構課程體系就是在為大學生做“精神配餐”。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貫穿整個大學階段,所以高校要注重不同年級的特點和需求。

例如,大一、大二年級可以在通識課、體育課中學習文化自信教育,大三年級可以在體育活動、文化講座中深化文化自信教育,大四年級可以在實習實踐中堅守文化自信。校園教育注重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貫徹賽事全過程,注重冬季奧林匹克精神在“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的持續發力。高校應抓住賽前、賽中、賽后的競賽精神解讀,延展賽后體育精神的時間和范圍,深挖頒獎儀式、臺前幕后的服務活動中呈現出來的文化元素,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展開文化自信的教育培養。

(四)聚焦關鍵領域,實施全方位文化自信教育

首先,對大學生開展文化自信教育要站穩第一課堂,教師要加強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注重體育課程的專業性和文化導向性相結合,準確地在體育課堂落實體育精神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念,深度挖掘冬季奧林匹克精神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師還要努力提升體教合一理念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實踐能力,貫徹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其次,“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開展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要豐富第二課堂。大學生校園活動豐富多彩,而且大學生對此類校園活動積極性高,認可度強。因此,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要廣泛凝聚社會、校園、課堂、社團宣傳的合力,促成大學生落實文化自信行動。

目前,比較好的活動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充分利用元宇宙、融媒體理念技術背景,通過校園的官方公眾號和社團公眾號推廣富含H5語言制作的短視頻、推文等,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推文的閱讀質量,同時在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文化宣傳上更加走心。第二,充分抓住“00后”喜歡創作的興致趨向,尤其是一些藝術類院??梢怨膭顒勇O計相關專業學生,把經典動畫與冬奧元素相融合,進行二次同人創作,舉辦類似的作品展賽。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專業創作的過程中以更加主動的姿態了解奧林匹克文化和中華文化,增強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最后,構建體教融合理念下的“元宇宙”載體,堅定文化自信。高校應充分利用虛擬空間讓大學生沉浸式體驗“元宇宙”的低延遲和擬真感,實現體育文化持久、共享、3D的傳播優勢。

參考文獻:

[1]馬超.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邏輯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6).

[2]陳秉公.結構與選擇:馬克思主義人的生命本體論新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基金項目:2022年陜西省體育局科研常規課題“關于冬奧會后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研究”,課題編號:2022374。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淺析習近平“文化自信”的四個維度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