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引導法的應用

2023-07-26 03:46林泉生
高考·下 2023年2期
關鍵詞:應用策略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林泉生

摘 要:新課改理念倡導教學從問題開始,以提問啟發學生并對其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實現核心素養的生成與發展。為更好地將問題引導法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以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文章以現實教學經驗為基礎,解讀核心素養內涵,對問題引導法的應用優勢進行分析,并從導入環節、講授環節、總結環節、復習環節等角度出發,對問題引導法的實際運用進行總結,旨在有效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實現長足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問題引導法;應用策略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中對高中化學學科素養進行了重新規劃,細分為: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及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大板塊,為化學教學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提出了倡導真實問題情境的創設,重視開展“素養為本”的教學活動。

在文件的指示下,教師應將核心素養理念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注重提問技巧,以問題為媒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在探索實踐的過程中樹立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實現教育目標。

一、核心素養內涵概述

通過問題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師應首先明確新課標中對高中化學科目核心素養的改動范圍,進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助力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對文件的研讀,筆者對核心素養的內涵作出如下解釋: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即為學習者能夠通過理論學習,揭示現象的潛在規律,掌握物質所具有的多樣性,并樹立正確的結構決定性質觀念,從宏觀及微觀視角對現實問題進行闡釋。2.變化與平衡思想。在化學學習中學習者能夠認識到物質的運動以及變化規律,對化學變化形態做出多方面的解釋,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揭示化學變化的內在規律。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根據某一部分內容構建觀點、證據以及結論間的邏輯關系,并且根據物質的相互關系建立認知模型,以直觀現象揭示物質的本質。4.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強調對學習者問題意識的培養,使其能夠從問題與假設出發,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科學實踐活動,勤于實踐、勇于創新。5.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幫助學習者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以及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了解化學的兩面性,積極踐行環保理念,為推動綠色低碳生活作出貢獻。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引導法的優勢

問題是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問題是激發學生思維活動,強化學生探索意識的原動力,更是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1]。在傳統高中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將大部分時間用于知識點的講授,忽視了提問的重要性,而且有的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不知所云,無法通過問題使學生得到啟發,極大地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與發展。在新課標引領下,教師要重視教學內容的結構化,重視開展以素養為本的教學活動,通過問題的引導充分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在問題的導引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幫助其實現核心素養的生成與發展。與此同時,問題也能夠使學生進一步通過自主實踐探索,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將已有經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而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為后續參與深度學習乃至步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由此可見,將問題引導法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之中,不僅能夠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還能夠使每位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實現自身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教師要聯系實際,根據高中生的思維特點以及學科內容,設計具有導向性、探究性的問題,為學生構建質疑、思考、探究的課堂,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引導法的優化策略

如何更好地在化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引導法,已經成為現階段廣大化學教師所關心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實踐教學經驗,對具體應用策略進行總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供廣大教師借鑒參考。

(一)在導入環節設計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導入環節的開展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后續教學進程。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導入環節的作用,以問題為導向,設計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實現問題的啟發作用。

1.情境導入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其對問題的探究意識,教師可以采用生動、直觀的方式,以多媒體技術為媒介,為學生分享趣味視頻或圖片,并以視頻、圖片內容為切入點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以蘇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物質及其反應的分類》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程開始前,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呈現幾組圖片,并隨機抽選學生,邀請其前往講臺在最短時間內對圖片內容進行分類。在分類結束后,教師順勢根據情境提出問題:在對圖片進行整理的過程中,你是如何進行分類的?依靠什么因素對其進行分類?根據問題的啟發,學生會依據圖片內容特點進行分類。以此為切入點,教師繼續提出:如何對化學物質進行分類?可以產生哪些分類成果?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并組織大家運用樹狀圖,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描繪。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帶領大家根據整理的內容,分析不同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促使學生通過學習物質的形態、性質以及變化的宏觀現象,提高自身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

2.結合生活現象

化學在促進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奧秘的核心力

量[2]。在問題設計環節,為提升學生的探究參與意識,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現象,提出疑問,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釋,立足于現代生活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化學學科的育人功效。

以蘇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防治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導入階段,教師為學生播放有關“霧霾”的短片,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回想霧霾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以及在霧霾天氣中自己的感受。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分享“霧霾造成能見度較低,容易出現交通事故、霧霾天氣呼吸困難”等真實感受。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巧妙地借助生活中的環境現象,提出問題:出現霧霾天氣的原因是什么?能夠從哪些方面改善?促使學生開展深度探索和交流。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總結霧霾形成的原因可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相關,因為二氧化硫在一定條件下會與碳酸鈣發生反應形成亞硫酸鈣。因此,解決環境問題要從源頭出發,減少并控制二氧化硫有害氣體的排放。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鼓勵大家從企業、公眾、政府等多角度探討環境治理的舉措,幫助大家進一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自身做起,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及社會責任意識。

綜上,從直觀情境以及生活現象這兩方面進行導入并提出問題,能夠充分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在問題導向下深化對物質以及環境保護的認知。

(二)在講授環節設計問題,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幫助學生活躍自身思維,提高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計相關問題,或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向其提供任務,鼓勵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參與探究,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發展核心素養。

1.設計問題鏈

在問題的設計中,教師要重視問題內容對學生思維的啟發作用,遵循循序漸進的設計原則,以問題鏈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之中,深化所學知識,實現自身核心素養的提升與發展[3]。

以蘇教版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氯氣及氯的化合物》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初步掌握實驗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根據教材中第61頁的實驗內容,氯氣溶于水得到的氯水具有顯酸性并具有漂白作用。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鏈,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索: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氯氣與水發生了怎樣的反應?氯氣溶解在水中能夠生成哪些物質?為什么在生活中使用漂白粉時需要用水浸泡片刻,運用化學現象進行闡述。三個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構建模型,對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假設,在問題的啟發下,以實驗的方式驗證氯氣漂白實驗的可逆性,并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表達,從而掌握化學物質的運動與變化規律,實現自身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的提升。

2.開展小組合作

踐行合作學習的長遠意義是讓學生學會合作,合作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實際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發揮問題引導的真實作用,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在合作過程中發展核心素養,借助問題提高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

以蘇教版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1《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導入階段,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所學知識,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為切入點,提出:不同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有什么區別?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利用教師所提供的鹽酸與醋酸分別進行探索。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猜想二者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并制訂實驗方案。隨后,學生根據教材中所規定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對鹽酸溶液與酸醋溶液的酸堿值以及與鎂條所反應產生的現象進行記錄。在學生進行實驗的環節,教師要進行巡回指導,幫助大家規范操作步驟,并提出“為什么要這樣操作?”的問題,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經過實驗,學生了解到氯化氫溶于水后完全電離成為氫離子與氯離子,而醋酸溶于水后僅有極少量電離成氫離子和醋酸根離子,從而基于化學平衡的本質與原理進一步認識到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在問題的導向下通過合作實現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樹立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

通過問題鏈的設計與小組合作活動的開展,能夠充分發揮問題的導向作用,促使學生在實踐、合作、探究中,深化對化學本質現象的理解,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與發展,感受化學學習的樂趣與魅力[4]。

(三)在總結環節設計問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總結是整節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有效的回顧與總結,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梳理并回顧課內所學知識,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品質,在教育中收獲成長。因此,在總結環節,教師應以總領性問題為切入點,結合教學重點提出問題,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以蘇教版高三化學選擇性必修3《糖類和油脂》一課的教學為例,通過本課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到葡萄糖的結構特征,并且能夠根據油與脂肪的結構特征預測其性質。在總結環節,針對糖類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提出:是否糖類物質都帶有甜味?組成糖類物質的主要元素有哪些?糖類對生命活動有何重要意義?此問題鏈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在總結與整理中,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化對多糖性質的理解,掌握“眼鏡原理”的相關特性,明確麥芽糖與纖維二糖結構的異同。與此同時,根據問題內容,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糖類物質在食品加工以及生物質能源中的廣泛運用,在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通過探究與資料搜集,了解糖類原料經過發酵能夠提高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效率,深刻認識到化學對滿足生活需要的重大作用。

在總結環節中設計具有針對性、整體性的問題,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實現學后反思,強化自我教育意識,實現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四)在復習環節設計問題,啟發學生的化學思維

在傳統的復習課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帶領學生刷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高強度的訓練不利于其核心素養的提升與發展。課后復習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以問題為導向,在復習環節布置問題,啟發學生在課后進行實踐探索,樹立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提升自身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以蘇教版高三化學選擇性必修3《有機化學的發展與應用》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復習課中,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大家思考:在現實世界生產生活中都有哪些運用有機化合物的實例?其對人類社會都產生了哪些影響?問題的提出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探究意識,通過查閱資料,收集與有機化學相關的議題,并以直觀的數據跟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成果,從食品安全、科學技術、醫藥健康等多個角度進行闡述,充分認識到有機化合物與生命活動的密切聯系。

通過問題的設計,能夠實現課內教學的有效延伸與拓展,幫助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所學,開闊文化視野,感知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對與化學相關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應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充分發揮問題導向優勢,幫助學生在實踐、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從而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自身核心素養,為其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培烽.巧設問題情境培養核心素養:談高中化學課堂問題情境的創設[J].高考,2021(28):59-60.

[2]馬士龍.為理解而學,讓核心素養在化學教學課堂中落地生根[J].高考,2021(23):101-102.

[3]王萍花.“問題導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1(2):44-45.

[4]顏建群.巧問巧引,提高問題教學有效性:淺談高中化學運用問題引導法教學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2020(15):192-193.

猜你喜歡
應用策略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