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藝植保學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2023-08-03 05:43周長梅劉東王曉云樊東
高教學刊 2023年21期
關鍵詞:思政元素課程目標課程思政

周長梅 劉東 王曉云 樊東

摘? 要:教育承載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教學與改革的各環節中,實現全方位、全過程育人,以激活課程的德育價值屬性,發揮課程的育人作用。以園藝植保學為例,從提高思想認識、課程思政目標、課程思政的資源挖掘及課程思政的實施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為高校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藝植保學;課程思政;提高認識;課程目標;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1-0177-04

Abstract: Education carri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reform to achieve all-round and whole process education, so as to activate the moral education value attribute of the curriculum and play the role of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aking Hort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aspects of raising the ideological awareness, the goal of the course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the collecting ofthecourse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courses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Horticulture Plant Protecti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awareness-raising; program o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2]。全面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隨著人們對課程思政建設認識的不斷深化[3-5],本校目前正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園藝植保學是為園藝和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也是植物生產類本科生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價值觀引導自然融入課程教學過程中,將思政元素內化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園藝植保學的課程特點,把課程體系中所包含的專業知識和思想價值及育人目標結合起來,對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并及時梳理課程思政建設過程的路徑,對探索園藝植保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促進新農科人才培養創新模式中課程思政建設的全面展開。

一? 提高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和認識

在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中,專業教師作為骨干力量,自身要樹立堅定的思想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思政精神落實到教學實踐中。首先,要統一任課教師的思想認識,要在思想意識上找準課程思政的定位。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教師對學生承擔著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塑造正確人生觀的職責。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6],育人和育才要相輔相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及國家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這些課程通常在大學低年級集中開設,無法滿足全程育人的要求。高校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就是要助力思政課程的教育,在所有課程中加入思政相關元素,真正做到哪里有課堂哪里就有思政,達到“三全育人”的要求,課程思政教育是需要在每一所高校、每一個學科、每一個專業、每一門課程中都必須推進和建設的一項任務,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承擔起相應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每一位老師都要做學生豐知識、長見識、塑品格的引路人。

其次,要加強任課教師的理論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在思想認識高度清晰的情況下,任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第一責任人必須深入了解課程思政,通過慕課網站、線上線下培訓、主題講座等多渠道、多方式開展理論學習,明確課程思政的內涵、目標、任務以及實現課程思政的路徑等。同時,教師要主動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及文化素養。育人之前先要育己,教師首先要做一個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通過老師的人格魅力來感染每一位同學,通過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文化素養把思政元素如鹽入水般自然融入教學過程中。課堂講授專業知識時,我們都知道“給予學生一杯水,我們自己要先裝滿一桶水”,在價值引領和人格塑造上同樣需要老師先行,像備課一樣下足功夫,做到“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授業解惑”和“傳道”的統一。為此,我們要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6]當作終身追求,認真鉆研教育教學理論,精心進行課程設計,提升課程內涵和質量,提高我們自身的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和思想啟迪的向往之地。

二? 園藝植保學課程思政目標

在園藝植保學的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系統的掌握園藝植保學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寓“三觀教育”于課程教學過程中。因此,園藝植保學課程教學總目標的設定,分別從知識獲得、能力培養和思想育人三方面有機結合,實現價值性和知識性的統一。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將園藝植保學的課程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政目標三個方面(圖1)。通過選取與思政教育及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和育人元素,實現如下課程思政目標。

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家國情懷和文化素養,強化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增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激勵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努力培養學生成為有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例如,講解昆蟲的遷飛習性時,引入世界上著名的“帝王蝶”遷飛案例,讓學生在觀賞視頻的過程中感受堅韌的意志品質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終將助力輝煌;講解病蟲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嚴重損失時,切入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黑龍江時的講話“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使學生明確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確保糧食和蔬菜生產安全是植物保護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從而增強學生服務農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 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課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給課程鑄魂,即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思政教育規律,充分挖掘課程中蘊含的各類思政教育元素,更好地服務于立德樹人的目標[7]。其核心是使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提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給知識和能力以正確的價值觀取向,將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內化為學生的理念和行動。挖掘和搜集知識點蘊含的思政元素時,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機融合于教學環節中,切忌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脫節,出現“貼標簽”及“兩層皮”的現象。下面列舉本課程中的兩個思政案例加以說明。

(一)? 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推進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明確把生態文明作為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多次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形成的以綠色為導向的生態發展觀,包括綠色發展觀、綠色政績觀、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活方式等內涵[8]。作為農業院校的學生更要注重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綠色高效的生態農業。

在講解害蟲綜合治理理論(IPM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時,介紹化學農藥自20世紀40年代問世以來,由于長期、大面積的過度施用,導致“3R”問題的產生,即害蟲的抗藥性(Resistance)問題、害蟲的再猖獗(Resurgence)及農藥殘留(Residue)問題,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這一系列問題的累積,直到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靜的春天》,這本書的問世,引起了世界各國對農藥污染環境的高度重視,并于196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羅馬召開害蟲綜合防治專家小組會議上定義了害蟲綜合治理(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這一理論由此產生[9]。我們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減少農業源對環境的污染,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多次強調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我們作為新時代農科學子更應該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筑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最終實現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介紹IPM理論時,引入生態文明理念,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課后推薦學生閱讀《寂靜的春天》,查閱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并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加深理解IPM理論的內涵和意義,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綠色生態發展觀。

(二)? 辯證思維的培養

辯證思維是反映和符合客觀事物辯證發展及其規律性的思維,是馬克思主義思維方法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于2019年,在《求是》雜志發表題為《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0]的重要文章,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課程內容中涉及“昆蟲與人類的關系”,昆蟲之于人類即表現出有害的方面也有有益的方面,農業生產中每年因蟲害造成不同作物的經濟損失達10%左右,而且蚊、蠅等昆蟲還可以傳播疾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但是昆蟲對人類也有許多有益的方面,例如在顯花植物中有80%屬于蟲媒傳粉,昆蟲中的蜂、蠅、蝶和蛾等傳粉昆蟲是作物增產的重要保障;捕食性和寄生性的天敵昆蟲可應用于害蟲的生物防治;蜜蜂、土鱉蟲等藥用昆蟲可入藥;家蠶、紫膠蟲等可提供重要的工業原料。因此,要辯證地看待昆蟲與人類的關系,理解這個知識點就涉及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運用,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要充分理解并認識事物的兩面性,從辯證的角度去分析和處理問題,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問題。

即便是危害農業生產的一些害蟲,我們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也能為人類創造價值。例如蝗災在歷史上同水災、旱災一起并稱為三大自然災害,蝗蟲大發生時“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血。牽衣頓足捕不能,大葉全空小葉折”“始自兩河及三輔,薦食如蠶飛似雨。雨飛蠶食千里間,不見青苗空赤土”,這些都是蝗災的真實寫照。但是蝗蟲富含的高蛋白也可以變成餐桌上的美食,在有些地區已經形成飼養、銷售、食用的產業鏈;危害蔬菜的蠅蛆,同時也是飼養家禽的優質飼料,還可以在醫學上用來清除傷口腐肉。通過舉例,引導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和就業壓力增大,更要歷練在矛盾運動變化中以積極的、全面的視角看待問題,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的能力,提高駕馭局面和處理問題的本領。

四? 課程思政的實施

課程思政要以符合當代大學生認知特點的方式, 激活專業課程中蘊含的特色思政教育元素,課程知識點和其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要自然融合,形式上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但育人效果卻要凸顯出來。如何促使隱性的德育功能最終顯性化,老師就要在教學過程的實施上下功夫,將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落實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形成全面系統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一)? 課前準備

在開課前的備課環節,積極查閱文獻、收集整理思政案例和育人元素,特別是和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及圖片。認真梳理與知識點相關的思政元素,積極參與課程思政培訓,揣摩思政元素融入方式,進行精心設計,編寫融入思政內容的課程大綱和教案,完善PPT課件。

在PPT制作上力求精細化,通過視頻、高清圖片、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相關報道,增加授課的視覺效果和直觀感受,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即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愛崗敬業和認真做事的態度,這本身就是最好最具感召力的育人元素。此外,思政內容與課程知識點在PPT上的排版布局要分清主次,注意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的區別,作為專業課的老師要選擇恰當的方式和語言將思政內容傳遞給學生,力求育人效果顯著,而不是形式上的“顯性化”。

(二)? 課堂落實

課前的一切精心準備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上,重點要注意課程內容和時間的合理分配。課上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是關鍵,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一定要主次分明,合理分配講課時間,專業知識點的講授始終是重點,切忌為了思政而思政。思政內容的講解要詳略得當,認真凝練思政案例中的核心要素,使其潤物無聲自然地融入專業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思政元素的細節內容學生可以在課下自主學習,比如通過課下觀看一些案例視頻等,然后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討論和交流的方式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悟。

(三)? 課下交流

思政過程要涵蓋課上課下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能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課后布置作業環節,通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綜合性案例分析的大作業,作業考評時把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和相互配合情況納入課程評價體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在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了綜合素質的鍛煉。此外,要注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課后通過線上線下的作業點評、定期進行課程思政研討等活動,增加師生互動和交流,在交流和互動中,老師才能更多地了解學生,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思政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上的價值觀引領,更體現在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和言傳身教,以教師的高尚師德和精湛的專業素養感染學生,使專業課的思政教育成為有溫度的鮮活的思政。

五? 結束語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對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的新要求,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自古就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說的就是老師不僅僅要教學生知識,更要傳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在目前我國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時期,更需要我們老師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培養學生健全而優秀的人格。高等教育各門課程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系統的設計,巧妙的銜接,充分挖掘蘊含在專業知識中的思政元素,實現專業課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將課程思政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這兩條線在立德樹人上糅合在一起,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度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 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5-28)[2021-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王偉賓,閆巖.課程思政、專業思政與學科思政的基本關系及融合建設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2):13-15.

[4] 王敏,王濱.熱觀察與冷思考:新時期推進“課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選擇[J].教育探索,2019(1):102-107.

[5] 劉承功.高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8(6):62-67.

[6]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

[7] 李鳳.給課程樹魂: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著力點[J].中國大學教學,2018(11):43-46.

[8] 燕連福,趙建斌,毛麗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涵、建設指向和實現路徑[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1-9.

[9] 仵均祥.農業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44-49.

[10] 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N].人民日報,2019-01-01.

猜你喜歡
思政元素課程目標課程思政
國內外高中化學課程目標比較與啟示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
淺談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學語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歷史課程目標及其分類的探索
淺談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