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研究

2023-08-04 14:34郭蓉梅瀟張敬怡
會計之友 2023年15期
關鍵詞:產業結構升級環境規制雙鏈

郭蓉 梅瀟 張敬怡

【摘 要】 創新鏈與資金鏈的深度融合,起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作用。文章基于創新生態系統理論和協同理論,以2011—2020年我國30個?。▍^、市)為研究樣本,研究創新鏈與資金鏈(“雙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發現,“雙鏈”融合能夠顯著推動綠色技術創新;進一步分析表明,產業結構升級或環境規制水平提高都會強化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研究旨在揭示“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為創新鏈與資金鏈深度融合以及提高綠色技術創新水平提供實踐指導。

【關鍵詞】 “雙鏈”融合; 綠色技術創新; 產業結構升級; 環境規制

【中圖分類號】 F234.3;F12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15-0026-07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工業5.0時代即將到來之際,提高能源效益,構建綠色健康的生產過程和生活方式成為與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同樣重要的課題[ 1 ]。綠色技術創新是以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為目的的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 2 ],是推動產業和經濟向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轉變、緩解經濟下行與資源約束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協調共贏的關鍵[ 3 ]。推進高效率、低耗能的綠色技術創新,不僅是緩解人類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各國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占領科技創新高地的關鍵。

創新鏈是指以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為主體,以科技創新為主線,通過政產學研相結合實現科研成果商業化、產業化的創新組織系統[ 4 ]。圍繞創新鏈部署資金鏈可促進資金順利進入創新實踐并合理配置到各個創新環節,大幅推動資金增值與資金流動,強化不同產業互利發展,逐漸形成完善的金融技術服務機制?;谫Y金鏈延伸創新鏈可為技術創新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創新鏈各個節點的資金配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足或冗余都將對整體創新績效產生影響。綠色技術創新相較于傳統創新而言,對綠色知識要求更高,對資金需求更大,但獲利周期長、創新風險高[ 5 ]。因此,綠色技術創新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資本和研發資金來規避綠色創新鏈斷裂風險和緩解綠色融資約束[ 6 ]。創新生態系統理論認為綠色技術創新具有系統性和動態性[ 7 ],各要素共同作用于綠色技術創新,綠色創新系統的良好運行和不斷進化需要共生要素相互協調互動[ 8 ]?,F實的產業發展狀況和資源環境態勢要求當前研究既要充分考慮組織內外的資金支持效果,又要深入剖析企業等多主體之間的創新聯動關系。以往文獻大多圍繞單一變量展開綠色技術創新影響效應的探究,相對忽略了多變量要素之間的協同互動作用。

創新鏈和資金鏈(“雙鏈”)作為影響綠色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其深度融合對實現高質量綠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有關“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影響的研究尚不多見,亟需選取適當的理論視角針對現實數據進行深入探究。有效測度創新鏈與資金鏈的融合水平、解析“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是緩解綠色創新鏈融資困難、驅動綠色技術創新平穩進行的重要課題,也是本文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本文基于創新生態理論和協同理論,以2011—2020年我國30個?。▍^、市)為研究樣本,運用耦合協調模型測算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并通過固定效應模型探究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分析產業結構升級與環境規制在此過程中的調節作用。

本文可能的貢獻在于:(1)通過定量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產生的影響,豐富了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的內涵,也為后續“雙鏈”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基于創新生態系統理論和協同理論,探究了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豐富了有關綠色技術創新前因的研究。(3)將產業結構升級與環境規制納入研究框架,探究不同水平的產業結構升級與環境規制對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和綠色技術創新的關系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有助于精確制定提升綠色技術創新水平的配套政策,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具有現實針對性的指導策略。本文在理論上拓展了“雙鏈”融合賦能綠色技術創新績效提升的研究思路,在實踐中為政府、企業等創新參與主體有效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活動提供了參考路徑,以促使其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雙鏈”融合與綠色技術創新

“雙鏈”融合實質上是通過合理配置和調整資金,滿足產業創新各環節對資金的需求,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從而實現創新、資金供求平衡及價值增值。在企業實施綠色轉型戰略過程中,完整的創新鏈可以高效地將理論成果轉化為產品,然而最終實現綠色產業鏈的發展壯大則離不開政府、金融機構、投資部門等主體對產品化過程的資金供給。此外,資金作為創新的最基本要素,是企業維持科技創新鏈各階段順暢運行、快速推動綠色技術創新的重要保障,由籌資、投資和收益分配三階段相互銜接構成的完整資金鏈為企業科技創新活動和綠色轉型戰略克服了融資約束和資金錯配風險。因此,“雙鏈”融合是比企業獨立創新更加具有價值優勢的綠色技術創新行動。進一步梳理可發現,基于協同原理,“雙鏈”融合能夠產生“1+1>2”的協同效應,且協同度越高,整體性越高[ 9 ]?!半p鏈”融合將放大創新鏈和資金鏈的優勢,相互補充,彌補缺點,為綠色技術創新創造更有利的發展條件。第一,資金鏈作用于創新過程,持續穩定的資金保障創新鏈順暢運行。與此同時,有效的創新鏈增加創新產出,帶來收益并吸引資金回流,促進資金鏈的循環?!半p鏈”融合是不斷動態升級的過程,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了直接的“內在動力”[ 10 ]。第二,“雙鏈”融合有效驅動創新能級不斷提升,從而推動環保技術產出和創新結果產業化,降低排污費用及環境規制成本,進一步為綠色技術創新帶來更多可投入資源。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1:“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具有顯著促進作用。

(二)產業結構升級的調節作用

一方面,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中國正在逐步通過綠色創新和經濟結構優化實現高質量的綠色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升級為企業完善創新鏈結構、提升資金鏈效度,進而推動綠色技術創新提供了極大的宏觀優勢。公眾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企業必須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綠色環保的消費需求,淘汰舊的生產模式,引進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綠色環保的核心技術增強企業競爭力才能有效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避免競爭同質化[ 10 ]。另一方面,“結構紅利”觀認為在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生產要素不斷向二、三產業轉移,創新鏈和資金鏈在這一轉移過程中發揮了強大的融合效應,這種融合效應為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提供了充分的資金保障和扎實的創新基礎。此外,產業結構升級推動了產業之間的協調與融合,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和產出效率[ 11 ],促使資源和要素向有利于綠色技術創新的方向流動,從深層次強化了“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诖?,提出以下假設。

H2:產業結構升級會強化“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

(三)環境規制的調節作用

不同于傳統的技術創新,綠色技術創新具有技術溢出效應和環境外部性的“雙重外部性”特點,通常由政策驅動和市場需求帶動,因此環境政策是影響綠色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 12 ]。眾多學者就環境規制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提出了不同看法?!安ㄌ丶僬f”提出適當的環境規制會對企業形成減排壓力,倒逼企業進行綠色技術創新[ 13 ]。許東彥等[ 14 ]研究發現環境規制從需求端、供給端和供需連接渠道三方面促進綠色技術擴散。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環境規制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從而減少企業用于綠色創新的投入。Palmer等[ 15 ]則認為“波特假說”具有較大的偶然性,并實證分析了環境規制與綠色創新之間存在的負相關關系?;谝陨蟽煞N觀點,蒙大斌和于瑩瑩[ 16 ]將環境規制分為正式環境規制和非正式環境規制,并實證發現前者與綠色技術創新具有“U型”關系,后者則與綠色技術創新呈“倒U型”關系。綜上所述,環境規制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還沒有定論。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之間實行的環境規制存在差異,而這種差異會導致區域間“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出現差異。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3a:環境規制水平提高會強化“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

H3b:環境規制水平提高會弱化“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

為探索創新鏈和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本文選取我國30個?。▍^、市)2011—2020年的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西藏自治區因數據缺失未納入統計)。其中,綠色專利數量源于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臺(CNRDS),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產業結構升級、環境規制及控制變量組的指標數據分別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本文采用Stata14.0對研究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

(二)變量定義與測算

1.綠色技術創新(INN)

當前研究中,主要采用單一指標法和綜合指標法衡量綠色技術創新。綜合指標法即通過構建指標體系,運用DEA等方法測算綠色全要素生產率,這種方法在近年的研究中已發展得較為完善,但綠色全要素生產率更多用于反映綠色創新的效率而非創新能力。單一指標法通常選取研發支出和綠色專利數量衡量綠色技術創新,主要代表綠色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個方面??紤]到綠色專利能更直觀地反映綠色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且與政策制定和實施緊密相關,本文選擇綠色專利的獲得數量衡量綠色技術創新。

2.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IIC)

本文借鑒劉家樹等[ 11 ]對創新鏈與資金鏈耦合協調度的測度方法,通過各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創新活動數據和經濟數據分別構建創新鏈體系和資金鏈體系,并以兩個系統的耦合協調度測度我國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的緊密程度。具體測度指標如表1所示。

第一步,參考梁樹廣等[ 17 ]的研究,選用熵值法對創新鏈和資金鏈進行綜合測算。具體如下:

(1)對各個二級指標進行極差法標準化處理,以避免由于計量單位不統一造成的誤差。

(2)計算省份i的指標j占當年全國該指標之和的比重及指標j的信息熵和冗余度。

(3)計算指標j的權重及省份i的綜合得分。

第二步,計算創新鏈和資金鏈之間的耦合協調度。

其中,S1為創新鏈的綜合評價指數,S2為資金鏈的綜合評價指數,C為“雙鏈”耦合度,T是協調指數,D是兩個子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假設創新鏈和資金鏈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待定系數?琢=?茁=0.5。

3.調節變量

(1)產業結構升級(IS)。用產業結構升級率衡量。產業結構升級指產業結構向更高級方向轉換,是該區域產業質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表征。(2)環境規制(RE)。用工業污染治理投資額的對數衡量,值越大表明該地區環境規制強度越大。

4.控制變量

綜合以往有關產業結構升級、環境規制及綠色創新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選取以下控制變量:政府研發支出(GIE)、外商投資(FDI)、出口強度(EI)、建成區綠化覆蓋率(GC)。主要變量的定義與說明如表2所示。

(三)模型設定

為驗證H1,即創新鏈與資金鏈耦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設定以下回歸模型:

其中,CONTROL為控制變量組,?滋i為省份固定效應,?酌t為年份固定效應,?著it為隨機誤差項。參考毛捷等[ 18 ]的研究,本文采用解釋變量及控制變量的滯后一期值進行回歸,以此控制內生性。

為檢驗產業結構升級和環境規制對創新鏈和資金鏈融合度與綠色技術創新之間關系的作用機制,引入產業結構升級與環境規制以及各自與創新鏈和資金鏈融合度的交互項,分別構建以下模型: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3所示。綠色技術創新均值為6.256,標準差為1.336,最小值為2.565,最大值為8.872,說明區域之間綠色技術創新水平差異較大,綠色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均值為0.252,標準差為0.068,最小值為0.122,最大值為0.476,說明各?。▍^、市)創新鏈與資金鏈的耦合協調度相對較低,“雙鏈”協調發展能力有待加強。產業結構升級均值為1.170,標準差為0.646,最小值為0.554,最大值為4.237,說明各省產業結構差異顯著。環境規制均值為8.436,標準差為1.376,最小值為5.249,最大值為11.690,說明各省環境規制強度普遍較高,但仍存在顯著差異。

(二)回歸結果及討論

為確保模型估計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在回歸檢驗前,本文對數據進行以下處理:(1)對連續型變量在1%和99%的水平上進行了Winsorize縮尾處理以避免離群值對樣本平穩性產生影響;(2)對關鍵變量進行了中心化處理,以期更好地觀測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3)對模型中的所有解釋變量及控制變量進行了方差膨脹因子(VIF)判斷,各變量的VIF值均小于5,證明本文研究模型中不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4)對變量進行豪斯曼檢驗,結果顯示應選用固定效應模型;(5)考慮到綠色技術創新的周期較長,本文對解釋變量及控制變量滯后一期進行檢驗。

本文采用遞進式回歸處理方法,首先控制省份和年份進行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的單變量回歸,其次納入相關控制變量進行檢驗,最后分別單獨加入產業結構升級及其與創新鏈和資金鏈融合度的交互項、環境規制及其與創新鏈和資金鏈融合度的交互項進行調節效應檢驗。表4展示了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影響的回歸結果。由列(1)至列(4)可以看出,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和綠色技術創新呈正相關關系,且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雙鏈”融合能夠顯著促進綠色技術創新,H1得以驗證。

由列(3)可知,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的回歸系數為2.006,在1%的水平上顯著,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和產業結構升級交互項的回歸系數為25.664,且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說明產業結構升級能夠強化“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效應,H2得以驗證。一方面,第三產業比重逐漸增大,倒逼第二產業進行綠色技術創新活動以適應當前綠色環保的消費需求和“雙碳”目標下的政策背景。另一方面,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通過綠色技術創新承擔企業責任、塑造品牌形象,以此獲得消費者信賴和品牌聲譽。據列(4)可知,創新鏈和資金鏈融合度與環境規制交互項的回歸系數為2.537,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環境規制能夠正向調節“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H3a得以驗證。首先,環境規制越高的地區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越強,公眾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發揮監督和激勵作用。其次,環境規制刺激企業采用更具成效的綠色技術、綠色工藝及綠色產品以達到政府對環保生產的要求,并進一步創造利潤彌補創新成本。

(三)穩健性檢驗

1.變量替換法

使用研發人員投入的對數(R&D)替代綠色專利獲得數量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5列(1)至列(3)所示。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的回歸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且產業結構升級與環境規制的調節效應依然顯著,與基準模型保持一致。

2.解釋變量滯后

專利的申請滯后期或許超過一年,因此,為保證回歸結果穩健性,參考趙奇鋒和鞠曉生[ 19 ]的研究,進一步將解釋變量及控制變量等滯后一期,以當期被解釋變量滯后兩期的關鍵變量進行再次回歸,回歸結果如表5列(4)至列(6)所示,與基準回歸保持一致,進一步證明基準回歸結果的穩定性。

3.工具變量兩階段最小二乘法

基準模型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檢驗,內生性得到部分控制。為保證研究的合理性,本文參考張翼飛[ 20 ]的研究,選用道路通達性(ROAD)作為工具變量進行兩階段最小二乘法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對道路通達性進行工具變量檢驗,F值大于10,說明不存在弱工具變量問題,且回歸結果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與基準模型保持一致,說明在考慮內生性問題后,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具有顯著促進效應,H1仍然成立。

五、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綠色技術創新是實現可持續增長和發展的動力來源,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而要素協同協調發展是激發綠色創新活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基于協同效應,本文以我國2011—2020年30個?。▍^、市)為研究樣本,實證研究了“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以及產業結構升級和環境規制在此過程中產生的調節效應,得到的研究結論主要有三點。第一,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能夠顯著促進綠色技術創新,且這一作用在替換被解釋變量、控制內生性后仍然成立;第二,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度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受產業結構升級水平影響,即產業結構越高級,“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越顯著;第三,環境規制在此過程中存在調節效應,即環境規制水平正向強化“雙鏈”融合對綠色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

(二)對策建議

第一,深化“雙鏈”融合,推動創新要素整合,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一方面,引導產學研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增加研發創新投入,鼓勵企業自發進行高新技術產品和綠色技術、綠色工藝以及綠色產品的研發,提高創新鏈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實現創新產品的規模產出,吸引資金回流,增加資金鏈韌性。另一方面,通過提高高技術企業的占比和加大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分散創新鏈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進一步深入推進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

第二,優化升級地區產業結構,根據各地區資源稟賦識別其優勢產業,圍繞區域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和資金鏈,統籌資金配置,加強融資管理,避免資金鏈斷裂和資金錯配等情況出現。充分發揮政府及產業協會的指導作用,合理配置三個產業之間的比例,有效利用產業結構升級對“雙鏈”融合促進綠色技術創新的強化作用,提高綠色技術創新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推進傳統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向更加綠色高效的新農業、新工業以及現代服務業轉變。

第三,合理運用環境規制,通過市場導向和環境規制工具雙管齊下引導綠色轉型,充分激發企業自主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以本文研究來看,環境規制仍然能倒逼企業進行綠色創新活動。因此,可建立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激勵及約束機制,通過環境稅、排污許可證發放標準制定等市場型和命令型環境規制手段,刺激企業自發進行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各環節的綠色技術創新。

【參考文獻】

[1] SUN H,EDZIAH B K,SUN C,et al.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it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n energy efficiency[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22, 83:101023.

[2] 楊博,王征兵.綠色技術創新對生鮮農產品綠色物流效率的影響:基于產業集聚的調節效應[J].中國流通經濟,2023,37(1):60-70.

[3] WANG Q,QU J,WANG B,et al.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1990-2015[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96(15):134008.

[4] 洪銀興.科技創新階段及其創新價值鏈分析[J].經濟學家,2017,220(4):5-12.

[5] 王彥東,王雅琦.企業ESG表現、風險承擔與綠色技術創新[J].會計之友,2023(10):94-102.

[6] 徐盈之,張瑞婕,孫文遠.綠色技術創新、要素市場扭曲與產業結構升級[J].研究與發展管理,2021,33(6):75-86.

[7] 張云,楊凌霄,張紫婷,等.股權質押、融資約束與企業綠色技術創新[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4(5):175-187,192.

[8] 李曉娣,張小燕.我國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共生及其進化研究:基于共生度模型、融合速度特征進化動量模型的實證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9,40(4):48-64.

[9] 王玉冬,張博,武川,等.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鏈與資金鏈協同度測度研究:基于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23):63-68.

[10] 李曉鋒.“四鏈”融合提升創新生態系統能級的理論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9):113-120.

[11] 劉家樹,石洪波,周夢琦.創新鏈與資金鏈融合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效應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2,38(1):103-115.

[12] 李婉紅,畢克新,曹霞.環境規制工具對制造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以造紙及紙制品企業為例[J].系統工程,2013,31(10):112-122.

[13] PORTER M,LINDE C.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118.

[14] 許東彥,林婷,張國建.環境規制對綠色技術擴散的影響[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2,254(5):147-160.

[15] PALMER K,OATES W,PORTNEY P.Tightening environmental standards:the benefit-cost or the no-cost paradigm?[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119-132.

[16] 蒙大斌,于瑩瑩.雙重環境規制、創新生態與綠色技術創新:對“波特假說”的再探討[J].軟科學,2022,36(10):47-54.

[17] 梁樹廣,張芃芃,臧文嘉.山東省制造業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耦合協調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7):47-56.

[18] 毛捷,呂冰洋,馬光榮.轉移支付與政府擴張:基于“價格效應”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5,262(7):29-41,187.

[19] 趙奇鋒,鞠曉生.證券分析師關注抑制了技術創新嗎:來自中國上市企業的證據[J].產業經濟評論,2021,45(4):139-162.

[20] 張翼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企業轉型升級:來自中國上市企業的經驗證據[J].工業技術經濟,2023,42(1):23-31.

猜你喜歡
產業結構升級環境規制雙鏈
昆蟲共生細菌活體制造雙鏈RNA
我國工業部門節能政策效應研究
中國企業的環保投入與企業效益分析
環境規制下外資引進對環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
從國民經濟核算分析我國的產業結構
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城鎮化發展對河南省產業升級的影響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網絡“雙層雙鏈”結構研究
基于政府補貼與環境規制下企業技術創新之間關系的理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