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23-08-07 07:45馬福山
求知導刊 2023年14期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數學教學小學

摘 要:新媒體設備是科學高效的教學工具,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應用新媒體技術,不僅能夠促進智慧數學課堂的構建,還能拓寬學生的數學學習空間,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協同發展。文章分析了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從創設新媒體資源情境、應用新媒體軟件、設計新媒體任務課件、利用新媒體搜集資料、借助新媒體智能題庫五個方面,具體論述了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數學教學;小學

作者簡介:馬福山(1974—),男,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中咀嶺鄉梳木小學。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持續推進,整合小學數學教學與新媒體技術成為當前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務?;谛旅襟w技術的數學教學,對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顯著的作用,能夠為高質量數學課堂的構建提供支持。為此,教師應該明確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根據數學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求,科學運用豐富的新媒體資源,設計多樣化的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感知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學到豐富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一、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數學教學目標,開發和利用新媒體工具、資源、軟件等,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信息元素,包括教學手段的優化以及探究活動的開展,以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數學學習效率的目的。經過學情分析和理論實踐研究,筆者將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總結為三方面。

第一,有助于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直觀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新媒體資源及其展示方式都具有多樣性的優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新媒體技術,有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比如,在數學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采用圖片、動畫、生活Vlog等形式的新媒體素材,并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展示給學生,從而創設靈動、直觀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參與課堂討論,幫助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具象認識[1]。

第二,有助于優化學生的數學探究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新數學探究活動,豐富學生的數學探究體驗。新媒體技術形式新穎,對優化學生的數學探究方式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圖形繪制、動手拼圖等數學探究活動,也可以應用新媒體課件為學生發布數學探究任務,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提升數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第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在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背景下,新媒體工具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幫手,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操作新媒體工具的機會,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還有助于他們信息素養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數學教學需求,指導學生利用新媒體平臺,搜集與課題相關的信息資料。這樣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從多方面獲取學習資源的技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協同發展,彰顯新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

二、新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

創設情境是小學數學教師常用的手段。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其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遇到抽象性較強的數學課程內容時,他們往往難以理解,這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數學情境的創設,能彌補學生在抽象思維上的弱勢,使其對知識形成直觀、具體的印象,從而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因此,在應用新媒體技術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立足課程內容要點和學生的思維特征,加強情境創設。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與課題有關的圖片、視頻,也可以精心設問,引導學生探討情境內容,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2]。

例如,在“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利用新媒體技術創設了情境。筆者在電子白板上先展示3只美羊羊,再加上2只沸羊羊圖片,以有趣的動畫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白板上原來有幾只羊?后來又來了幾只?”學生交流后回答:“原來有3只美羊羊,后來又來了2只沸羊羊?!惫P者就此繼續提問:“老師想知道現在白板上一共有幾只羊,應該怎樣計算呢?”學生交流后列出算式3+2=5。接著,筆者在黑板上寫出算式,繼續提問學生:“誰能說說怎么算出5這個答案?”對此,有的學生舉手回答:“我是用點數法計算出來的,從第一個數3接著數,就能算出得數?!边€有學生回答:“我們以前學過5的組成,3和2能組成5,所以3+2=5?!睂τ趯W生的回答,筆者表示了肯定,同時操作新媒體設備,使白板上的2只沸羊羊在前,3只美羊羊在后,而后追問學生:“現在白板上羊的數量變了嗎?算式有什么變化?”學生討論后回答:“羊的數量沒變,還是5只,原來的3+2=5可以寫成2+3=5?!痹谶@樣的情境的帶動下,學生就能直觀地習得5以內的加法。

(二)應用新媒體軟件,豐富學生的數學探究方式

探究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教師必須重視拓展數學探究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目前的新媒體軟件種類多樣、功能齊全,基本能夠滿足小學數學探究活動的需求。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應用新媒體軟件,如幾何畫板、模擬實驗等開展教學,豐富數學探究形式。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使用幾何畫板開展圖形繪制、圖形觀察等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數學探究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和能力[3]。

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角的大小與邊長無關”這一內容時,可以將安裝有幾何畫板的平板發放給各組學生,指導學生打開幾何畫板軟件的工具欄,動手操作畫一個角。在各組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指導他們使用軟件的動態功能,分別改變角的開口大小和兩邊長度,同時提出啟發問題:“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幾何畫板上改變了邊長和開口大小的角,你認為哪項操作使角的大小發生了實際變化?”學生通過操作和交流后發現,改變角的開口大小后,角的大小也變了,而無論怎樣延長或縮短角的兩條邊,角的大小都沒變。這樣,在新媒體軟件的支持下,學生得以動態地理解影響角的大小的因素,并獲得數學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設計新媒體任務課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強調發展學生的自主與合作學習能力。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往往缺乏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這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新媒體技術有助于驅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根據數學課程內容,采用PowerPoint、Flash等工具,為學生設計數學任務課件。在課件中明確學習目標、任務要求、探究步驟和方法等內容,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任務課件的指示,開展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活動。教師給學生提供開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密切交流、合作解決數學任務,可以有效發揮新媒體對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用[4]。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在設計新媒體任務課件時,在PPT課件中插入了1元、5角、1角等面值人民幣的正反面圖片,同時設置自主學習任務:觀察課件中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四人一組討論人民幣的面值。在播放PPT任務課件后,學生立即合作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幾分鐘后,學生反饋學習成果:課件中的人民幣面值分別是1元、5角、1角、10元、5元等。筆者認可了學生的答案并追問:“大家是如何辨認人民幣面值的呢?”學生組織語言后回答:“看人民幣上的數字和數字后面的單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苯處熗ㄟ^新媒體任務課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使學生在觀察、討論中順利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并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四)組織新媒體資料搜集活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新媒體既是教師的教學工具,也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工具。立足教育信息化背景,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十分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根據數學教學需要,組織學生開展新媒體資料搜集活動,如指導學生借助百度、必應等搜索引擎,搜索、篩選、保存、展示數學資料,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使新媒體更好地服務于數學教學[5]。

例如,在學習“克與千克”一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測量各種生活實物的質量,初步認識1克和1千克,并明白1千克=1000克。之后,教師可以發布一項新媒體資料搜集任務:“同學們,大家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質量常用克或千克作為單位嗎?接下來,請大家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合作搜集這些物品的資料?!痹趯W生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輸入“克”“千克”“生活物品”等關鍵詞,并把有用的資料簡單記錄下來。經過這樣的探究,學生就可以明白,生活中常以“克”為單位的物品有金銀飾品、玉器、鉆石、調味料等,常以“千克”為單位的物品有蔬菜、水果、大米等,較重的物品往往以“千克”為單位,較輕的物品往往以“克”為單位。如此,通過利用新媒體搜集資料,學生就能加深對克與千克的認識,并培養應用新媒體工具獲取數學學習資源的能力。

(五)借助新媒體智能題庫,鞏固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

練習檢測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進行練習檢測時,通常是給學生布置幾道數學練習題,練習題的內容比較單一,這種方式無法照顧到全體學生的練習和發展需求。智能題庫是新媒體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新媒體智能題庫不僅具備海量且類型多元的數學練習題,還有一鍵判題、答案解析、視頻講解等功能。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新媒體智能題庫優化練習檢測環節,引入小猿搜題、作業幫、阿凡提搜題等智能題庫,組織學生選擇符合自己能力的題目進行練習,自主通過題庫答案解析,探索解題思路和技巧,從而鞏固數學學習成果[6]。

例如,在“認識鐘表”一課的練習檢測環節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作業幫中的智能題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自主選擇習題。在學生做練習時,教師可以巡堂觀察,在學生基本都完成2—3道練習題后,教師可對學生說:“請大家看題庫中所選題目的答案解析,核對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如果發現錯誤和不足,請與伙伴研究討論?!北热?,有學生表示自己在畫時針和分針的指向時,忘記在圖上標注題目給出的時間,在與同伴討論后,深刻認識到應標注具體時間,并提醒自己下次不可再粗心大意。這樣,新媒體智能題庫的應用,不僅使學生選擇數學練習題的空間更大了,而且,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有機會選擇符合自己學習水平的題目,從而有效鞏固知識或者進行拓展提升,滿足自己的練習需求。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不僅有助于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還能優化學生的數學探究方式,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的同步提高。教師應該立足數學課程目標,加強應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創設情境、應用新媒體軟件、設計新媒體任務課件、組織學生利用新媒體開展資料搜集活動、運用新媒體智能題庫,創新數學教學模式,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與新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陳輝.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結構的優化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2,24(16):164-166.

宋麗容.基于新媒體技術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J].家長,2022(24):150-152.

陸波.小學數學教學中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實踐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2(6):73-75.

王靜.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名師在線,2022(1):52-53.

李剛.借助新媒體,提升教學效率:新媒體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J]. 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10):39-40.

王引娣.小學數學教學運用新媒體技術策略[J].科教導刊,2021(26):154-156.

猜你喜歡
新媒體技術數學教學小學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淺析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