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多媒體讓小學美術課更具活力

2023-08-07 09:59翁娟娟
求知導刊 2023年14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學習興趣多媒體

摘 要:美術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意義重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美術教學變得更加多元化和現代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巧用多媒體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美術;學習興趣

作者簡介:翁娟娟(1989—),女,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胥江實驗小學。

美術是小學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學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信息時代,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對提升課堂活力具有明顯的作用。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論述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提升課堂活力。

一、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學段、任何學科的教學工作,都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大部分學生對美術課堂、對繪畫都保持著較大的興趣,只是這些興趣往往停留在表面,當需要挖掘深層內容時,部分學生的興趣就會逐漸降低,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建立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基礎上。學習是逆向的過程,容易給學生帶來疲倦感和抵觸感。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美術學習更加自由、開放、多元,因而大部分學生喜愛美術課堂,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喜愛美術,僅僅是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而言,事實上,一些學生對美術學習,并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愛[1]。因此,教師應秉承新課改的精神,將課堂還給學生,同時,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參與到美術學習中,以便創建充滿活力的美術課堂。多媒體技術集視頻、聲樂、文字、圖片等為一體,在呈現形式上具有直觀、具體、豐富等優勢,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化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繼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主題,通過多媒體技術對教學進行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展開交流和討論。小學生富有童趣,好動、好玩、好問,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美術課堂,可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切入。比如,在教學“恐龍世界”這一課時,筆者在課堂上打開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侏羅紀公園》的電影片段:成千上萬的恐龍在大草地上快速奔跑,恐龍巨大的身軀使大地顫動,尖銳的叫聲直沖云霄。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恐龍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學生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屏幕,顯然已被《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深深吸引??赐暌曨l后,筆者問學生:“同學們喜歡恐龍嗎?視頻中出現了哪些恐龍?哪位同學可以為大家講解一下?”話音剛落,學生們頓時活躍起來,有學生說道:“我喜歡霸王龍,霸王龍最兇猛,在恐龍世界中是第一,沒有對手?!庇袑W生接著說:“我喜歡三角龍,這種素食性恐龍長著三只角,看上去很漂亮?!边€有學生說道:“我喜歡滄龍,這種恐龍能吃鯊魚?!睂W生們的回答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多媒體的應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做了鋪墊[2]。

又如,在欣賞人美版美術二年級下冊“繪畫游戲”一課中米羅的油畫作品《鳥翅上滴下露珠,喚醒了眠于蛛網暗影中的羅莎莉》時,筆者簡單介紹了米羅的情況,但沒有對作品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欣賞這幅作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筆者利用多媒體讓這幅油畫動了起來,學生瞬間興奮起來,通過視頻中各部分的轉變和色彩的變化,有的學生從畫面中找到了鳥兒、露珠和蜘蛛網,并通過睜開的眼睛知道羅莎莉是醒著的;有的學生則從色彩、線條、形狀等美術元素談自己的感受。這就是多媒體的魅力,如果只是讓學生欣賞教材上靜態的油畫,學生不一定能理解畫面所表達的含義,自然就沒了繼續探究的興趣,而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不僅產生了興趣,還對教學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巧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美術作為視覺藝術,帶給人視覺沖擊和視覺美感。在小學美術課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極為重要,豐富的想象力建立在觀察力上,創作者通過色彩、線條、圖形的組合完成美術作品。美術創作固然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需要不拘一格的表現手法,但是追本溯源,創作者需要對事物、生活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小學生要學會觀察,只有善于觀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本源,激發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觀察力,學生才能夠在平凡處看出不凡,在普通處發現驚喜,在不起眼處找到閃光點,創作出的作品才更具有個性,更吸引人,也更有表現力。小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水平有限,但這并不妨礙學生對事物和生活進行觀察。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因而獲得的感官體驗也各不相同。美術教學活動不是批量生產,如引導學生畫太陽,倘若一個班級里數十名學生畫出的太陽幾乎一模一樣,那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作為教育者,教師除了教授學生繪畫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推動學生進行個性化、多元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美術創作沒有標準答案,學生的美術學習也應當豐富而開放。充滿活力的美術課堂不應當限制學生們的美術學習,應更具有包容性[3]。

美術學習離不開觀察能力,而學生的觀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當前的小學生群體,日常生活大多是兩點一線,白天在校園內度過,放學后回家,日常生活以學習為主,缺少接觸自然、走進自然的機會。此外,部分學生的課余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較少有機會觀察生活,觀察社會,觀察周邊的人、事、物。而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讓學生足不出戶也能閱盡三山五岳,看遍五湖四海,感受四季更替。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儲量大、資源廣的優勢,結合教學主題,巧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如上文所述“恐龍世界”的教學,在學生討論和發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每一種恐龍以圖片的形式定格下來,并對圖片進行旋轉、放大等操作,讓學生盡情觀察不同種類恐龍的形態特征。同理,在其他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加以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巧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想象力十分重要,有助于拓展人們的思維,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美術課堂需要學生的想象力,美術教學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想象力不只作用于美術學習,對小學生的成長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大有裨益。小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想象力,缺乏想象力的童年會失去絢爛的色彩,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游戲也會變得枯燥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兒童會對著玩具自言自語,一人分飾多角,為不同的玩具賦上人格特征。部分父母發現孩子自言自語時,會毫不猶豫地打斷孩子,這是不妥的。正是在自言自語、自娛自樂中,學生得以將課堂、生活、書本和電視中的場景、內容進行無限拓展、聯想,從而使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從學習的角度來說,樂于想象、善于想象的學生,思維能力一般比較強,反應也比較敏捷。語文、數學等學科的學習,也離不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師應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美術課堂上,同樣的教學主題,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感知體驗。教師需要在尊重學生多樣性的基礎上,巧用多媒體技術從不同的方向勾起學生對生活和已學知識的回憶。需要注意的是,想象源于已知。想象力在已知的基礎上升華、發散,對于學生完全陌生和不了解的事物,教師需要為學生夯實基礎、指點迷津。比如,在教學“威武的盾牌”這一課時,關于盾牌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等,學生感到陌生。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如“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故事;兒童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精彩片段;電影《美國隊長》中,隊長使用的盾牌。盾牌是冷兵器時代的軍事器械之一,用于防御,以減緩敵方攻擊,保護己方。威武的盾牌,是指在盾牌表面畫上或漆上猛獸,有些是張牙舞爪的鬼怪圖形,用于震懾敵人,提升己方士氣。在關于盾牌的教學中,教師還可關聯到許多精彩的歷史故事,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這對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上的相關資料,對盾牌有了深刻的認識,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出許多有意思的盾牌作品。

四、巧用多媒體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因為懂得原理,掌握知識,卻沒有去行動,去實踐,就不知道是否真正掌握。實踐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動手能力的必要條件,換言之,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實現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無縫銜接,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具備動手能力。此外,在動手操作、親身實踐中,學生可逐漸理解不清楚、不肯定和不能完全理解的內容,這對于學生內化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意義重大。實踐既能彌補理論學習的不足,也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理論,一舉兩得。長期以來,教育存在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弊端,有的學生對理論知識爛熟于胸,在回答問題時有理有據,在解題時能夠做到游刃有余,然而,到了實踐環節,就變得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美術教學應做到理論與實踐雙向并舉,增大實踐課程的比重,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4]。

應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從自我服務的角度入手,比如,在教學“變廢為寶”一課時,筆者打開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小段手工達人的視頻,視頻顯示一些聰明的孩子將生活中的廢棄物品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藝品,用于裝飾房間,為自己設計、制造夢幻小屋。這些小小的手工達人富有想象力、創造力:有的將廢棄的紙盒、水瓶收集起來,利用剪刀將紙盒與塑料水瓶裁剪成各式各樣的小花盆,接著裝上泥土,移栽花卉,放置在書桌一角;有的將打包用的包袋交叉編制成筆盒,大小適宜,非常美觀??赐暌曨l后,筆者對學生說:“要想變廢為寶,關鍵在于動手能力。我們要行動起來,大膽創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制作成手工藝品,裝飾我們的教室、房間,點綴我們的生活?!痹诠P者的鼓勵下,學生躍躍欲試,開始了忙碌的手工制作活動。除此之外,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融入德育。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學會變廢為寶、一物多用,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道德品質[5]。

結語

在美術教學中,充滿活力的課堂應是師生平等、和諧相處、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應巧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助力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徐文英.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124-125.

郟云.談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7(21):61-62.

鄧峰.發現美,欣賞美:對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華夏教師,2019(23):35-36.

董偉.試談多媒體課件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的運用[J].遼寧教育,2018(21):69-70.

曹艷.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學的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8(30):53-54.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學習興趣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