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負增效:“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3-08-10 01:01王超超
教育界·A 2023年19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美術雙減

【摘要】長期以來,學生和家長受困于繁重的學業壓力,“雙減”政策的落實有效緩解了家長的教育焦慮,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生活化教學具有真實性、生動性,是鏈接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重要紐帶,文章分析了如何將生活化教育理念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以起到減輕學生學業壓力、促進學生基于自身個性差異發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雙減;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超超(1993—),女,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郭巷實驗小學。

“雙減”政策給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帶來了新挑戰,美術教師要積極響應政策要求,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生活化教學理念可以在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之間架起橋梁,幫助學生在真實且生活化的場景中學習,讓學生產生較為強烈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提升美術綜合素養。因此,開展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十分必要。

一、生活化教學概述

(一)生活化教學的內涵與特質

陶行知先生經過長期的實踐辦學,創造性地提出了 “生活教育理論”,強調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須以生活工具為出發點,沒有工具則生活無由表現,精神難以培養[1]。生活化教學與傳統的教育模式存在顯著區別,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傳授知識,生活化教學教人發明、制造和使用生活工具。生活化教學體現了“生活教育理論”,它將教學活動置于生活背景中,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中掌握知識,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生活化教學的特質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生活化教學是面向大眾,教學做合一的教育。

第二,生活化教學是反映生活的鏡子,會隨著生活的變化而改變。

第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化教學應讓學生在實踐中產生認知,指導學生的生活。

第四,生活化教學與社會現實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小學美術學科與生活化教學的聯系

首先,生活化教學模式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美術知識。美術學科中存在許多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美術知識,而生活化教學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的教育,強調教育內容與生活存在緊密聯系,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進行觀察與分析、比較與概括,教師可以據此幫助學生通過形象的生活內容理解抽象的美術知識?!读x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也提出了教師要合理設計課程,注重生活化的教學設計。

其次,生活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藝術和生活的積極情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美術課堂常常處于“老師講,學生聽”狀態,這樣的教學模式會抑制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束縛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發展。生活化教學模式拓展了教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保障了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主體地位。在真實且生活化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藝術、生活的熱愛,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最后,美術學科中包含許多生活化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美術學科中的生活化內容幫助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美術知識。

二、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確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

為了切實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美術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了解生活化教學對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積極地學習生活化教育理論,構建科學的思想體系,主動挖掘美術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點,積極開展生活化的教育實踐活動。

同時,教師不應讓學生被動學習知識,應當激勵學生主動研究、探索知識。開展生活化教學不是將生活元素進行簡單堆砌,生活化教學課堂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創造美好生活為目標,課程設計有理論、有條理的教學課堂。為打造這樣的課堂,教師需要強化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自覺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挖掘生活素材,成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引路人,并針對課程內容反復嘗試新的教學活動,以滿足“雙減”政策提出的打造輕松、高效課堂的要求,引導學生在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實踐活動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挖掘生活化的美術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貫穿美術教學的重要線索,具有核心地位。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要滲透生活內容于教學中。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立足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

開展課堂教學前,一方面,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主動搜集課外資源,整合出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滿足小學生發展需求的美術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有效提高美術素養[2]。同時,教師也可以嘗試挖掘地方美術資源,以豐富美術教學內容,滿足生活化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帶領學生到現實生活中觀察、思考,在社會生活中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表達美,從而啟發學生用藝術的眼光看待生活,在美的環境中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我們的社區”一課時,教師就應該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并盡可能帶學生到現實生活中觀察、思考。在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授本課時僅會引導學生回憶社區環境,然后據此展開教學。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割裂了美術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不利于學生發展觀察能力和感知美的能力?!拔覀兊纳鐓^”一課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基于此,筆者在開展課堂教學前,認真分析了教材內容,并向學生分發了社區環境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社區硬件設施、社區人文環境、不同觀察角度和天氣下的社區景觀等,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社區,通過攝影、繪畫、文字等形式記錄社區的硬件設施和人文環境特點。課堂上,筆者邀請學生匯報調查結果,分享居住在這樣的社區的生活體驗。在學生分享之后,筆者再引導學生運用美術知識分析社區的建筑美、景觀美、人文美,鼓勵學生運用線描進行相關創作。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筆者采用了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社區環境,挖掘在生活中的美術創作素材,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熱情。從教學情況看,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是可行的,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教師要基于學生的發展水平找到學生熟悉的教學內容,并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挖掘學生的創作潛能為落腳點。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有效延伸課程內容,讓學生感覺到美術知識的實用性,而且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3]。

例如,在教授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橙色的畫”一課時,筆者將本課的教學核心歸納為“橙色”“生活”“創意”三個關鍵詞,并確定了本次教學的流程為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藝術作品感受橙色的魅力,以強化學生對色彩的感受,然后鼓勵學生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利用橙色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為此,在導入環節,筆者先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調色,探究影響色相變化的因素,初步形成審美認知。隨后,筆者則利用學生課前拍攝的橙色照片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意識到橙色的魅力。最后,筆者引導學生以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和發現為基礎,發揮想象力,運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筆者創設了生活化的情境,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對色彩知識的認知,產生強烈的感受,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質量,有效學習美術知識。

(四)巧用生活化的創作材料

美術創作應該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以往的美術教學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布置的美術作業注重考查學生對美術技法的掌握程度,不注重學生發自內心的情感和學生噴涌的想象力。此外,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更重視學生作品的整體造型,對學生創作素材的關注也不夠,這導致學生局限于使用水彩筆、彩色鉛筆、油畫棒、彩色卡紙等基礎材料進行創作,這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當代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多種形式的創作材料,如雜草、木塊、報紙、紐扣等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當代藝術作品中,藝術家們常通過材料的不同性質表現自己的思想觀念。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美術教學,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在創作中發揮想象力,使用多樣化的創作材料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展現自己的理念,這有助于學生將美術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觀察與表現能力[4]。當然,囿于有限的生活經歷,小學生可能不善于從生活中發掘創造素材,為此,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可利用的創作材料,讓學生感受不同創作素材的特性,思考如何有效利用這些材料,以切實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例如,教授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的“各種各樣的鞋”一課時,筆者先出示了多種用廢舊材料制作的作品,學生對這些作品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并開始討論制作這些作品的材料。接著,筆者鼓勵學生通過觀察、觸摸、比較、討論等方法,分析絲綢、棉麻、鐵瓶蓋、塑料瓶蓋、雞蛋殼、樹葉、棉簽、廢舊電池等的質感與特性,然后鼓勵學生思考如何運用這些材料創作。隨后,筆者回歸教材內容,簡單介紹了各種各樣的鞋子,讓學生了解鞋子的基本要素與功能,思考鞋子在未來的形態。在學生理解設計鞋子的要點后,筆者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廢舊材料設計自己理想中的鞋子。為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筆者建議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設計與制作。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筆者通過多種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不同的創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的創作過程和結果來看,鼓勵學生運用廢舊材料進行創作有利于學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點和美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情感。

(五)組織豐富的生活化體驗活動

藝術實踐活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也是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環節,能夠豐富學生的體驗,凸顯學生的美術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生活化的體驗活動有多種形式,而且小學美術教學應具有開放性,課堂不應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現實生活中包含著豐富的美術知識,輕松自由的環境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因此,在組織生活化的體驗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近自然、接觸社會,感受美術作品的含義,并在豐富的實踐體驗和思考中積累生活素材,形成積極的審美情感。

在教授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教材中的“山水畫”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山水畫的基本知識和技法,筆者組織了“走進美術館”體驗活動,以帶領學生學習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歷程,感受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山水畫的美學特點與畫家豐富的情感?;氐綄W校后,筆者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學生紛紛表示自己學到了許多有趣的歷史、美術知識。由此可見,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公共資源組織豐富的生活化體驗活動,如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工作室等,以拓寬學生獲取新知的途徑,引導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探索習慣。

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家校合作活動,鼓勵家長根據學生的興趣帶領學生參觀科技館、博物館、藝術展覽中心舉辦的各類展覽、交流會,參加公益體驗活動,走訪歷史文化古跡等,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結語

美術學科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進行美術創作時,創作者也需要從生活實踐中采擷創作素材。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可以根據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找到美術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連接點,產生強烈的美術學習興趣,同時啟發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逐漸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21.

[2]吳家紅.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J].山西教育(教學),2022(10):59-60.

[3]徐婷婷.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探析[J].讀寫算,2022(30):57-59.

[4]唐啟英.如何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知識文庫,2022(7):31-33.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小學美術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