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學科理念下文學法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四重演繹”

2023-08-10 00:28沈佳雯
教育界·A 2023年19期
關鍵詞:聽說讀寫跨學科小學數學

【摘要】在語文課堂中,聽說讀寫能力是語言學習的制勝法寶。但在數學課堂中,學生往往更重視答案的求解,而忽視探究過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實踐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重視思考過程,注重表達能力的提高。對此,教師可基于跨學科理念,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聽明白、說出來、讀進去、寫清楚,這四者相互依存,能夠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新活力。

【關鍵詞】聽說讀寫;小學數學;跨學科;文學法則

作者簡介:沈佳雯(1998—),女,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東太湖實驗小學。

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數學學習的難度也隨之增加,學生學習成績的差距也會逐步拉大。經過觀察筆者發現,很多學生的數學學習缺少理解和內化知識的過程,他們對于知識的應用只停留在生搬硬套公式的層面。長此以往,學生不能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就無法構成知識體系,知識應用能力也會因此受限。針對這種現象,筆者借鑒了小學語文中常見的學習方法—聽說讀寫,引導學生通過“聽”和“讀”來接受信息、理解新知,通過“說”和“寫”來梳理思維、應用知識,四者彼此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融會貫通,為數學課堂注入新活力。

一、以“聽”演繹,強化接受個體的初步認知

課堂中,“聽”是學習的起點,是學生接受新知、感知數學魅力的重要途徑[1]。有效的教學活動少不了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環節,而這都建立在學生認真傾聽的基礎之上。如果學生不能處于積極的傾聽狀態,交流活動是無法正常開展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擺正心態,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奥牎辈粌H包括傾聽教師的講解,還包括傾聽同學的發言,教師要從這兩方面入手,有意識地針對學生展開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一)教師演繹的闡釋路徑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就要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出發,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結合例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例如,在教學“初步認識分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分蛋糕”的情境,請學生思考:“如果有4個人,應該怎么分蛋糕呢?每個人能吃到多少蛋糕呢?”這類生活化的情境是學生所熟悉的,能夠促使他們主動思考。

艾伯特·梅熱比曾提出一個公式:雙方的相互理解=語調+表情+語言。由此可知,為幫助學生理解新的知識點,教師要學會“抑揚頓挫”—在教學時適當豐富語調,講到關鍵部位時提高音量,以吸引學生注意力。

手勢也是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記憶,提高解題的正確率[2]。例如,在相遇問題中,部分學生不能正確區分“相對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教師就可以加上手勢的演繹,讓學生跟著模仿,進而區分這幾個難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學生聆聽的“三重境界”

傾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聽明白”是每個學生應追求的目標[3]。

首先,學生要“真聽”。在聽教師講解時,要先聽完整,再去抓要點;在聽同學發言時,要保持耐心,認真聽完。學生這樣做,一是可以避免在補充答案時重復其他同學的觀點,二是能幫助自己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其次,學生要“善聽”。在傾聽時,不盲目跟從,要有選擇性地接受。特別是在傾聽同學的發言時,學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提升分辨能力,及時發現同學發言的不足之處。此外,不論是聆聽教師的講解還是同學的發言,學生都要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為什么聽,聽完之后要做什么,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最后,學生要“會聽”。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課堂上,學生僅僅依靠耳朵聽和腦子記是完全不夠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小技巧提高傾聽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課堂筆記,在教材中圈畫出重點、難點,方便課后進行復習和鞏固。此外,教師也可提醒學生在本子上記錄下未解決的問題,課后再向教師請教,確保學生對所學知識點融會貫通。

二、以“說”辯理,直擊數學教學的邏輯思維

學習,只有進入思維層面,才有可能發生深度學習,獲得能力的發展。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了解他們的思考過程和方法,以此作為教學的依據。語言表達是思維外顯的途徑,完整、正確的表達能夠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4]。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借助語言,以“說出來”的方式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說題意,找到思維切入點

讀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教學手段,學生能在讀題的過程加深對題目的印象,從而提高解題效率。筆者認為,說題就是讀題的延伸,學生只有真正地理解并能表述清楚題意后,才能更好地解題。同時,只有學生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和思考說出來,教師才能找到學生思維的薄弱點,或是發現學生在題意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從而幫助學生進行修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正式解題之前,教師可以先請學生指出題目的關鍵詞、隱含條件和數量關系式,必要時可以動筆圈畫。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問,請他們分析理由,這樣既能理清解題思路,又能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在說的過程中,學生也能梳理、歸納、總結該類題型的解題方式,在掌握解題技巧的同時提高表達能力。

總之,說題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工具。它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審清題意、應用知識,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過程,以語言表達思維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螺旋上升的,是通過對知識的逐步探究來實現構建知識體系、領悟數學思想與方法的過程[5]。學生將思考過程明確地說出來,也是其思維不斷深入的過程。

“說出來”不能僅停留在“說”上,學生不僅要說到點上,還要說出關鍵。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中,學生需要運用線段圖和示意圖來解題。經過學習,學生在解題時都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在圖上標出條件和問題。但是在題目較為復雜的情況下,大部分學生對題意的理解還是存在偏差。

例如,“一個正方形操場,擴建時一組對邊各增加18米,面積就增加了900平方米。求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币活},部分學生在解題時出現畫錯示意圖的情況,教師就請了幾位學生來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第一個學生認為“各”是指一條邊要向兩個方向延長,第二個學生則認為“各”是指每一條邊分別延長18米。經過畫圖可以發現,若一條邊向兩個方向延長,最終呈現的圖是增加了36米,這與題意是相悖的,因此應該選擇第二種思路來繪圖,如圖1所示。

需注意的是,教師在請學生講解時,要給學生上臺演示的機會,讓學生結合圖像“說出來”,點明關鍵之處,理清解題步驟,以增強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三、以“讀”達意,提升審題經驗的策略維度

“讀”是學習的基礎,是吸收新知、解決問題必不可缺的重要步驟。數學材料的抽象性、復雜性為學生的閱讀和解題增加了難度。對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從“讀”出發,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提高閱讀能力和解題能力。

(一)基于教材文本的通讀體驗

數學定理具有嚴謹性,多看一個字或少讀一個字都有可能對定義、概念的理解產生偏差。因此,在讀教材時,學生首先要做到讀通,確保閱讀時一字不漏。例如,“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如果缺少了“首尾相接”這四個字,這一定義就不夠嚴謹。其次,追求讀懂。在面對較為復雜的概念,如“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關注概念中的關鍵詞,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圈畫關鍵處,如“一個頂點”“對邊”“垂直線段”等,幫助學生清晰理解含義,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基于細節把控的精讀范式

教師通常會讓學生采用先大聲讀,再默讀的方法閱讀語文課文。同樣地,學生可以借鑒這兩種方法來讀數學題。首先,學生可以在不影響其他同學的情況下,先將題目讀3遍,嘗試將條件和問題都梳理清楚;其次,再進行默讀。教師需注意,默讀語文課文主要是為了弄清文章的大致內容。但在讀數學題時,默讀應包含細讀,學生要能夠剔除題目中的無關信息,找出題目中的隱藏條件,并進行相應的圈畫或作圖。

例如,“自行車運動員每天要騎車訓練10小時,騎行300千米。某位運動員連續訓練20天,一共要騎行多少千米?”一題,在組織學生解題時,教師可以請學生通過仔細讀題,羅列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由于這類問題所含的條件較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數量關系進行條件上的選擇?!懊刻祢T車訓練10小時”和“騎行300千米”這兩個條件是有上下層關系的,“騎行300千米”是“每天訓練10小時”的結果,因此,最終只需關注“騎行300千米”和“訓練20天”這兩個條件即可。

此外,如果是圖形類的題目,教師更要注重提高學生讀題的細心程度。大部分圖形類題目的條件隱含在圖形中,語言文字給出的信息較少,對抽象思維的要求較高,因此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用筆標注的好習慣。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圓的認識”一課的練習題中,部分學生在解題時出現錯誤。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比錯題,增強學生仔細觀察圖形標注條件的意識,要求學生在明確題目條件的情況下解題,降低了學生的錯題率。

四、以“寫”促學,助力核心素養的內化習得

“寫”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是對聽、說、讀的查驗。通過寫,學生能內化知識,總結學習經驗。在語文教學中,“寫”的訓練通常包括寫作文、寫日記等,以“寫”的形式輸出自己的體會或思維過程,既能具體感知知識的實際應用,又能達到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同樣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借鑒這一方式,讓“寫”在數學學習中成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立足課堂規范的書寫要旨

不論什么學科,作業都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教師可在課堂作業、課后作業兩方面對學生進行要求,讓學生在寫的同時將知識融會貫通。

首先,作業要字跡工整,讓學生養成標注條件、圈畫關鍵詞的習慣。作業是反映學生學習狀態的重要參考之一,一份作業的認真程度體現了學生完成作業時的專注程度。其次,作業要及時上交,達到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加深印象的作用。在小學階段,教師就要著重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不拖延、不逃避的習慣和心態。最后,作業并不是只包含完成這一過程,及時地訂正、反思、總結也不容忽視。教師在結束每一單元的教學后,應督促學生對這一單元的錯題進行整理和分類,找出薄弱點,對癥下藥。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鞏固薄弱之處,完善個人的知識體系。

(二)旨在突破桎梏的拓展嘗試

在語文學習中,教師會布置周記、月記,讓學生記錄一段時間內的體驗和心得。數學學習也可以用寫小記的形式來總結簡單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每個單元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學生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談收獲與困惑,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書寫的過程中,學生也能深入自己的內心,肯定進步,反思不足,樹立信心,激發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制作數學小報等,以多樣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總結的積極性,全面反映學生近階段的數學學習情況。這兩類作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便于教師調整和優化教學措施。

【參考文獻】

[1]趙娜.用學語文的方法學好小學數學[J].學周刊,2016(35):90-91.

[2]張素坤.立足聽說讀寫 培養數學閱讀學習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9(10):24-25.

[3]李志芳.讓聽、說、讀、寫在數學課堂中綻放精彩[J].讀書文摘,2016(30):73-74.

[4]潘玉亭.“說”,讓數學思維更清晰[J].試題與研究,2020(30):195-196.

[5]廖鷺銘.小學低年級數學“讀、說、繪”繪本課堂的教學方式思考:以角的初步認識為例[J].考試周刊,2020(62):81-82.

猜你喜歡
聽說讀寫跨學科小學數學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初中歷史課堂的“聽說讀寫”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