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類節目的創新研究與文化反思

2023-08-17 07:30許鑫蓮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5期
關鍵詞:文化意蘊創新發展

許鑫蓮

[摘要]在我國日益重視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一大批文化類節目橫空出世,呈現創新發展的新態勢。文化類節目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節目定位立足文化與情感;二是節目模式為互動、表演與輕解析;三是節目嘉賓包括明星和專業人員;四是節目表達兼具技術與美學。當前,文化類節目存在文化意蘊不足、敘事同質化兩大問題。在未來發展中,文化類節目應當深描文化肌理、構建文化創意生態,堅守創新探索之路,更好地回應社會對文化的期望。

[關鍵詞]文化類節目;創新發展;文化意蘊

一、問題緣起

文化作為“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中所獲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1],在社會領域中擁有潤物細無聲的涵養能力。目前,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的電視節目在學界中還沒有明確的概念界定。廣義上來說,各種類型的電視節目往往都建立在歷史、人文、經濟、政治、科學等學科基礎上,因此它們都具有獨特的文化屬性;狹義上來說,文化類節目是眾多節目類型之一,專注于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以提高受眾文化水平與藝術素養為宗旨。

文化類節目是我國電視節目的重要板塊,最早可追溯至1961年的《文化生活》。然而,進入21世紀后,文化類節目遇冷,遭遇瓶頸。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廣告成為電視臺的重要經濟來源,商業資本的強勢入局導致電視節目形成“收視率為王”的追逐導向[2];另一方面,現代智能影像技術與數字技術為電視節目構建了新的傳播語境。因此,文化類節目亟須創新發展。文章以我國文化類節目為研究對象,嘗試探討其創新發展的總體特征及其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以期為我國文化類節目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

二、分析與探討:文化類節目創新發展的總體特征

近年來,許多電視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過分注重節目的娛樂效果,以期通過感官或情緒上的刺激吸引觀眾收看。在這樣的境況下,文化類節目能以破竹之勢占據觀眾的視線并且贏得好評,值得我們探討。

(一)“文化+情感”:立足文化的節目定位

自2017年以《朗讀者》《國家寶藏》為代表的大型文化類節目橫空出世,并獲得收視好評,近幾年優質的文化類節目不斷涌現,如《圓桌派》《十三邀》《我在島嶼讀書》等。細究這些節目成功的原因,可以看出它們有一個共通點—立足文化。

以《我在島嶼讀書》為例,這檔節目自2022年底開播至今在豆瓣上的評分為9.1分,可見觀眾對其認可度之高。該節目邀請余華、蘇童等寫書人、出書人以及愛書人為嘉賓,在他們的交談中傳遞文字的厚重感與人文情感。從開篇的回憶史鐵生到結尾的讀書迷來信,該節目在兩個方面吸引觀眾收看。其一,節目選取的主題扎根文化,不僅品讀國內的文學作品,還帶領觀眾感受巴爾扎克、卡夫卡、博爾赫斯等外國文學家的魅力。有網友在豆瓣劇評中寫道:“這才是向往的生活吧,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逼涠?,節目嘉賓講述的故事扣人心弦。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余華、蘇童等幾人講述史鐵生的故事,稱史鐵生是“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愛”的人,對故友的深切追思令不少網友潸然淚下。

(二)“互動+表演+輕解析”:飛入百姓家的節目模式

節目模式的創新也是文化類節目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文化類節目中,第一個環節往往是主持人與嘉賓互動,目的是希望借由主持人與嘉賓談論展現這期節目的主題,為后面節目內容的展開做好鋪墊。但是文化類節目的互動并不局限于對話這一種形式,比如《舞千年》節目開場由五位明星嘉賓扮作尋找神書《十二風舞志》的薦舞官,以期讓觀眾了解節目內容。

專業人員的演繹往往是文化類節目的第二個環節。當前,觀眾的審美消費需求日益上升,于是文化類節目將場景與表演相融合,這是文化類節目在表達維度上的創新?!兜浼锏闹袊穭t在視聽角度上進行了別具匠心的構思,其打破敘事場景“一時一地”的界限,利用AR、VR等虛擬技術在舞臺上搭建出“歷史”與“現代”兩種空間,通過實力派演員的動情演繹以及與主持人的交談,讓觀眾感受到古人的情懷理想與傳統文化的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類節目將輕解析這一方式應用在節目制作中,在節目所設置的各個環節中,我們能聽到主持人、相關專家或者旁白聲為觀眾講解,比如《經典詠流傳》中康震以“一場小雨”為引講解《定風波》這首詞的起源。這種將詩詞解析穿插在節目當中的方式,能夠讓節目的敘事更為流暢自然。

(三)“明星+專業人員”:點面結合的節目嘉賓

文化類節目在嘉賓的選擇上大多采用明星、專業人員、素人相結合的方式。第一,從近幾年大熱的《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朗讀者》等文化類節目可以看出,該類節目傾向于選擇明星嘉賓,這樣不僅可以發揮明星效應,提高節目收視率,還能借助粉絲群體的“安利”進行人際傳播,將潛在觀眾變為忠實觀眾。第二,文化類節目還將專業人員作為嘉賓的基本配置。如諸多文化類節目結合節目的主題,選擇與主題相關、具有代表性的專業人員。

明星與專業人員的嘉賓組合平衡了節目的專業性與收視率。一方面,專業人員的知名度還不高,很難起到提高節目收視率的作用,而明星能發揮名人效應對節目的收視率產生積極影響。另一方面,文化類節目始終以“文化”為核心,尤其是我國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思想為主干同時集中華民族文明、風俗與精神為一體”[3],一些節目涉及的文化知識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科普與講解,以保證節目的專業性。

(四)“技術+美學”:技說美文的節目表達

節目的藝術表達是節目的重要內容,決定該節目如何呈現在觀眾面前。其一,文化類節目對技術的應用既要考慮到技術與節目敘事的融合,又應具有美學價值。比如《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節目采用三維動畫進行演繹,使得節目所涉及的力學與建筑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在這期節目中,當故宮博物院的研究館員為嘉賓講解角樓時,節目組便通過應用三維動畫將角樓的建造過程進行立體化呈現,兼具美感與科技力量,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榫卯工藝之精妙。

其二,科技變革不僅改變了觀眾的體驗觀感,而且助力文化類節目在集體層面構建“想象的共同體”。詹姆斯·凱瑞從時間維度出發,著眼于社會中活動的儀式性和共享性,提出“‘傳播的儀式觀是共享信仰的表征”[4]。河南衛視推出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是文化類節目的典范。在《唐宮夜宴》舞蹈表演中,河南衛視借助5G+AR技術將賈湖骨笛、蓮鶴方壺、《備騎出行圖》、《簪花仕女圖》等一眾文物以虛擬形態呈現在舞臺上,讓觀眾感受到當年的唐宮盛況。該節目“從心智虛擬到現實虛擬的變革”[5]大大提升了節目的可視性與觀眾的觀看旨趣,將大量富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器物有機融入節目,讓觀眾在欣賞節目的同時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堅定文化自信。

三、審思與展望:文化類節目創新發展的困局與對策

(一)文化類節目熱播背后的冷思考

伴隨國學思潮的復興與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的需求,文化類節目實現了全民化。然而其在諸多類型的節目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同時,新問題凸顯。概而言之,該類節目存在以下問題。

1.視覺話語削弱文化意蘊

隨著“視覺因素一躍成為當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為創造、表征和傳遞意義的重要手段”[6],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化文學為表演的視覺文化”顯然成為文化類節目的主要表現形式。藝術表演成為文化類節目景觀的中心,由精美服裝、歷史器物、舞臺設計、配樂組成的視覺盛宴占據節目大量篇幅,使得觀眾愈發沉迷淺層化、娛樂化的節目體驗。文化類節目這樣的審美取向一味遵從觀眾的視覺本能,只強調用視覺話語傳遞文化意義,而忽視了文化內涵的多樣化輸出,由此帶來的感官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節目原本的文化意蘊,不利于一些嚴肅、具有深度的傳統文化的價值傳播。如此一來,視覺話語幾乎超越以漢字、建筑、文物為代表的文化本身,觀眾在此情境下也養成了“淺嘗輒止”的收看習慣,使得一些文化類節目偏離了最初的節目立意。

2.商業邏輯導致敘事單一

近年來,文化類節目繁榮發展,一大批節目基于商業邏輯展開敘事。然而,如果文化類節目一味以商業邏輯進行敘事,可能會面臨商品化的風險。自2017年《朗讀者》《國家寶藏》等節目爆火,各大衛視和網絡平臺推出的文化類節目大多以歷史文物、成語詩詞、漢字戲曲、文學作品為中心,比如《閱讀·閱美》《我愛讀書》《念念青春》等讀書題材的節目,以及《詩書中華》《向上吧詩詞》《唐詩風云會》等詩詞題材的節目。一些節目僅將傳統文化元素簡單添加進節目中,并未進一步探索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較少關注相關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7]。由于未能對傳統文化元素展開深入挖掘,在相似的節目題材與節目主題下,這類節目難以吸引觀眾注意力。

(二)文化類節目的守正創新

從實踐上來看,文化類節目未來的發展空間依舊十分廣闊。在當前生活節奏快、觀眾追求精神消費的情境下,“文化”成為人們追求心靈滋養的重要內容。盡管目前文化類節目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整體而言仍呈現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其可以從以下方面創新節目內容與形式。

1.回歸生活底色,深描文化肌理

發端于勞動人民文化的中國文化類節目,自誕生之初就具有生活底色。因此,文化類節目應始終以傳統文化為立意根基,“按照電視藝術規律對精神文化世界的審美觀照”[8],選擇貼近民眾的話語模式進行傳播??梢灶A見,文化類節目的形態在未來會向著多元的方向發展,其文化內涵也會隨著民眾生活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但無論如何發展,以人為本仍是該類節目的核心。文化類節目真正通過屏幕使節目內容入目入心的根本途徑在于回歸生活,將民眾的生活百態作為表達素材,展現其中的文化肌理,使節目內容更加“接地氣”。

2.多視角聯結,構建文化創意生態

在如今政策、商業、技術、市場等要素的驅動下,文化類節目以往應用的市場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發展需要,其須進行產業化發展的創新探索。文化類節目應在多視角視域下,以文化為主線進行縱向延伸,打造文化創意生態。一方面,從歷史文化到社會生活,從教育性知識到益智類競答,文化類節目可以在已有節目的創作思路之上進行跨領域嘗試,比如嗶哩嗶哩于2020年推出的《科學咖啡館》,通過聯合演講和自由對談的形式展開關于未來生活的想象。另一方面,化“單向”為“雙向”,把握觀眾的審美需求,文化類節目可以打造衍生產品,比如《衣尚中國》定制的文創小程序“一針一線向天涯”。在該小程序上,網友不僅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專屬圖紋,還可以通過小程序購買節目中的主題紋樣絲巾。

四、結語

從我國文化類節目創新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文化類節目從之前的日漸式微走向繁榮興盛,從取向單一走向開放多元,緊緊跟隨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潮流審美。在新時代背景下,文化類節目制作者應當秉承高度的文化自覺,遵循電視節目的傳播規律,回應社會大眾的文化期望,在新技術與新改革復雜交織的情境當中,堅守創新探索之路,為文化類節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泰勒.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M ].連樹聲,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畢琳.我國電視文化類節目發展的歷史考察[J].青年記者,2020(15):75-77.

[3]張國濤,歐陽沛妮,江虹.傳統文化類節目“破圈”傳播的內在邏輯[J].中國電視,2022(07):14-19.

[4]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論文集 [M].丁未,譯.修訂版.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5]孟曉輝.“新國潮”涌動下黃河文化元素的視覺盛宴: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新探索[J].傳媒,2022(19):43-45.

[6]周憲.視覺文化的轉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7]楊萌芽,余沐芩.互聯網時代文化類電視節目研究綜述:2013—2017[J].新聞愛好者,2018(09):92-96.

[8]李文冰,包仁澤.融媒體語境下文化類節目同質化困局再現與突圍[J].中國電視,2022(08):6-11.

猜你喜歡
文化意蘊創新發展
品讀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蘊和藝術魅力
云南南傳上座部佛教壁畫藝術及其文化意蘊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關于“互聯網+”趨勢下的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問題
言外之意話“紅”色
法語俗語、 俚語的特點及文化意蘊
元雜劇愛情婚姻劇文化意蘊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