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課程因材施教實施策略探究

2023-08-23 03:21黃鐘明
考試周刊 2023年29期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因材施教教學策略

摘 要:初中學生在信息科技課程學習中存在著差異化的需求和潛能,這要求教師應積極探索如何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興趣、特長和發展需要,因人而異、因時而變、因地制宜地開展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教育?;诖?,文章通過分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課程的特點,明確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以學定教、分層教學、反饋補償及多元評價實施策略,以期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有效落實新課標的要求,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信息科技;因材施教;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29-0011-04

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信息科技課程旨在形成學生的信息意識,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激發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以達到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的目標。初中信息科技課程是信息科技教育的重要階段,因此,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是新課標背景下的一個重要課題。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新課程的五條基本原則中的第二條“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這一原則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興趣、特長和發展需要開展差異化教學,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如何貫徹這一原則,這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課程的特點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課程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具有真實性。隨著信息科技早已深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新課標指導下的初中信息科技課程選取真實的問題和情境作為學習內容和活動的載體,讓學生感受信息科技在現實中的意義和價值。第二,具有實踐性。通過動手操作、項目制作、合作交流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信息科技的應用與創造,在探究式學習中發現問題,可以使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第三,具有創新性。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運用計算思維、編程設計等方法,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探索未知領域。第四,具有綜合性。新課標強調與其他學科內容的關聯和支撐作用,促進學生在不同領域運用信息科技進行知識建構和能力發展,從而體現信息科技的綜合性和跨學科性。通過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和綜合應用,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信息科技的本質和價值。第五,具有時代性。以適應社會發展為基本導向,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新動態,引導學生關注未來社會需求和職業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信息科技的動態發展,提前準備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

二、 初中信息科技課程實施因材施教的理念

(一)因材施教必須正視學生的學習差異

正視學生的學習差異,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初中信息科技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既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和應用,又要求學生培養計算思維、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在這門課程中,學生的學習差異性不可避免,因為其在學習興趣、成長背景、認知能力、動機水平等方面各有特點。有些學生可能對計算機感興趣并操作熟練,有些學生可能對計算機陌生或缺乏信心,有些學生可能對某些主題或領域感興趣或擅長,有些學生可能對某些主題或領域掌握困難。以上差異會影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如果忽視這些差異,僅按照統一的標準和進度教學,導致部分學生無聊或挫敗,甚至失去對信息科技課程的興趣和信心。所以,在教學實施中必須正視差異,不能“一刀切”,而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針對差異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和策略,提供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方法和評價。

(二)因材施教要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關注學生進步與發展,是因材施教的重要環節。在信息科技課堂中,教師不應只看是否達到知識點或技能目標,而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并給予鼓勵和肯定。進步與發展是相對個體而言的,并不要求所有人都達到同樣的水平,而是要求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通過觀察、記錄、評價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進,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鼓勵,使其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三)因材施教必須創設人文關愛的課堂

創設人文關愛的課堂,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保障。人文關愛是指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心和支持,體現了教育的價值取向和人性化的理念。在信息科技課堂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需求和潛能,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內容、方法和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熱情。同時,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發展,通過關愛和理解,創設溫馨、和諧、民主、開放、互動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被鼓勵和被支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通過人文關愛的課堂教學,可以促進信息科技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信息素養。

三、 初中信息科技課程因材施教的實施策略

(一)以學定教策略

陶行知先生在其教育論著中提到:“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著不同了。我們要曉得受教的人在生長歷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能曉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樣教他?!睋Q句話說,要實現因材施教,就要處理好“學什么”“怎樣學”的問題,并以學生成長的需求為中心來進行教學。因此,“以學定教”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耙詫W定教”策略要求教師既要把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需求,還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能力,從而找準教學的起點。

1. “教”服務“學”

在實施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將教學服務于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所有學生都有所收獲,并達成教學目標。在信息科技課程教學中,教師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成為“教”服務“學”的首要任務。例如,在學習《表格數據處理》這一單元時,七年級的學生可能覺得內容枯燥,對表格公式的熟練應用也存在難度,導致學生容易產生畏難和厭煩的情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結合學校即將開展的活動“校園達人秀”設計任務,讓學生親身體驗從報名到評分的全過程,自己設計達人秀的報名表格、評分表格,并利用表格來分析數據計算總分,引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學習并運用數據公式、函數公式等相關知識技能。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提高了他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創造力。

2. “教”基于“學”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需求,這是因材施教的必要條件。這就意味著教師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針對差異制訂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和策略,安排適合他們的學習內容和難度,給予學生切合需求的指導。例如,在教學《善用互聯網信息》這一單元前,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每個學生的前置知識水平。不同學生掌握的內容和范圍可能不同,有的熟練應用互聯網查找、保存和交流信息,有的對某些網絡知識一知半解,知識技能碎片化。通過問卷調查,教師可以初步掌握學生信息科技學習的現狀,并根據他們的優勢和不足,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和評價標準。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果。

3. “教”融入“學”

教師的“教”應該融入學生的“學”中,實現師生互動。因材施教需要建立在師生相互交流和促進的交互活動之上。師生互動可以增強情感交流,密切師生關系,也有利于教師準確把握學情。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對話交流方式作為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從學生身上獲取新的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相長”。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輕松、高效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成長。具體而言,在信息科技課上,教師應營造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積極鼓勵學生,注重正面激勵,輔以側面教育,以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自信心;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困難,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使教學更加生動、豐富和實用,以適應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和不同學習階段的差異;教師應在教學內容上鋪設階梯,為學生定制階段性目標或設計不同難度和主題的項目任務,使其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成就感。

(二)分層教學策略

分層教學是一種針對學生能力水平差異而采用的教學策略,能充分調動和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挑戰中,提升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效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知識掌握、信息技能、學習方法、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表現,將他們劃分為基礎型、進階型和深化型三個層次,并針對每個層次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

1. 目標分層

目標分層是根據學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在信息科技課中,教師可以根據以上三種層次制訂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知識。

針對基礎型學生而言,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較為薄弱,因此目標是讓他們掌握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提高信息處理和分析的基本能力,并進行一些簡單的實踐操作。例如,學生應該了解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能夠使用常用的電腦軟件和網絡工具完成基本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展示的任務,能根據教材要求完成簡單的編程任務等。

針對進階型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因此目標是鞏固和提升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應該能夠開展針對實際問題的項目式學習,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或挑戰。

針對深化型學生而言,他們已經超越了同年齡的一般水平,并具有高度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能自主展開探究,因此目標是挖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潛力,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開展復雜和高級的實踐活動。例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一些前沿的信息技術領域,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開展獨立或小組的項目式學習。

2. 任務分層

任務分層是將同一教學任務按照不同的教學目標和難度分成多個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任務,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任務分層可以調節學習難度,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以《善用互聯網信息服務》這章教學為例,教師創設了一個帶姊妹學校的同學游覽自己城市的教學背景,并為三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了如下任務:基礎型學生要求掌握互聯網的基礎使用方法,搜索從自己學校到各個景點的路線和信息。進階型學生在此基礎上,利用互聯網上的信息作具體的安排,選擇兩到三個景點作為游覽目標,比較不同路線和交通工具的優缺點,制訂一份游覽計劃,并寫出計劃的內容和理由。深化型學生需要利用互聯網上的其他資源,為游覽計劃增加更多有趣和實用的內容,插入景點、飯店等照片,制作出一份圖文并茂、精美而有個性的打卡攻略,并分享到社交平臺。

通過這樣分層設計任務,教師可以實現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中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合作、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反饋補償策略

在信息科技課程教學中,及時反饋和補償對實施因材施教至關重要。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及時反饋和補償。尤其是對學習進步較慢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針對性地提供輔導和補償,以協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反饋補償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 實時反饋

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反饋,肯定學生做得好的方面或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學生在使用Excel制作圖表時出現無法正確選擇數據源和圖表類型的情況,教師可以在及時反饋中提出建議和指導,幫助其理解數據源和圖表類型之間的關系,并讓其重新嘗試制作圖表。

2. 差異補償

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差異,教師可以給出不同的補償措施。對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給予高層次的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應該給予具體和細致的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找出問題所在,并及時進行糾正。例如,學生在使用Word編輯文檔時不太熟悉各種功能鍵和快捷鍵的用法,教師可以指定一名能力強的學生對他進行一對一輔導,給予詳細的演示和講解,并幫助他多加練習。

3. 跟蹤記錄

教師要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展,及時發現問題和困難,給予幫助和指導。例如,學生在用諾寶編程時常出錯,教師檢查后發現他不會正確設置“條件判斷”的表達式。教師應該意識到該生對“條件判斷”的設置理解有誤,并根據他的錯誤原因,為他定制學習計劃和方法,并定期檢查和評估他的學習效果,給予反饋和指導。

4. 強化激勵

在給予反饋的同時,教師也要適時鼓勵和表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進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例如,學生在掌握python的輸出函數后,不僅按時完成教師安排的基本任務,還自主地利用輸出函數設計出學校?;盏葌€性化的字符畫,此時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可以增強他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多元評價策略

評價的目的并不是簡單區分學生的優劣,而是提供教學活動的診斷性反饋,幫助師生雙方發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以便調整教與學的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水平和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的發展。因此,要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教師應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評價內容要多元。評價內容不僅考查學生對信息知識和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還應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品質、學習參與度和口頭表達能力等,以及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評價標準要多元。評價標準既要有共性的要求,又要有個性化評價內容或評價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制訂一些基本的評價標準,如作品的質量、創新程度、表達方式等,并針對學生之間具備的不同性格特征、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融合因素,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興趣點來選擇不同的作品形式、展示方式、合作伙伴等,并根據學生的選擇和表現進行評價。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信任,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第三,評價主體要多元。評價主體既應包括教師評價,又應包括學生自評和互評。通過匯集來自不同角度的觀察意見,最后形成多維度、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結果。例如,在以“校運動會風采”為主題的視頻制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和指導學生對自己和其他學生的視頻作品從視頻質量、音樂音效和內容創新等方面進行評價,并將這些信息與自己的觀察和分析結合,形成全面綜合的評價結果。

四、 結論

在新課標背景下,信息科技教師需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開發適合不同學生群體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蔡萬宏.分層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2(14):23-25.

[2]程莉.因“材”施教 因“需”施教 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力[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2(2):70-71.

[3]王文芳.因材施教是落實減負的核心思想和方法[J].現代職業教育,2021(45):76-77.

[4]徐艷.也談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以學定教[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1(1):63-64.

[5]張宇紅.淺談分層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35):58-59.

作者簡介:黃鐘明(1985~),女,漢族,上海人,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深大附中創新中學,研究方向:信息科技。

猜你喜歡
新課程標準因材施教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