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與思考

2023-08-31 17:27李麗萍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初中物理核心素養

摘 要:在初中教育體系中,物理屬于一門致力于研究自然科學的學科,物理可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世界、發現事物的規律.新課標背景下,提出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物理教學更應迎合新課標準則,圍繞新的教學方向,展開教學活動設計.為此,本文基于核心素養的角度,分析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內涵,凝練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同時,圍繞物理核心素養設計規律總結、問題情境、實驗探究等教學活動,以期為推進初中生在物理領域的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23-0127-03

收稿日期:2023-05-15

作者簡介:李麗萍(1983.11-),女,江蘇省連云港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新課標準則下,對初中物理教育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強調教師應在教學中致力于發展初中生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能夠保障其后續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優秀品格與能力,以此培養更多綜合型人才.但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在迎合物理教學進度、教學標準以及教學目標的同時,推進初中生在物理領域的全面發展成為每位初中物理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內涵

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包含四個方面,即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其中,物理觀念指向學生對學科的認知.培養初中生物理觀念,可使學生對物理的認知提升到新的層次.同時,物理觀念也能促進學生立足于物理的視角看待、解析問題,從而得出不同結論,使理性的方法和觀點能夠在物理觀念引導下,根植于學生的腦海中.初中物理包含諸多理論內容,這些理論內容均需要經過學生的思考、判斷和推理而達成記憶.科學思維主要為鍛煉大腦對客觀事物間的聯系是否具備敏銳性.科學思維可幫助學生形成對事物的概括和分析,幫助其透過表面現象探查本質,從而更精準地總結物理概念.科學探究指向學生對物理科學探究方法的掌握.初中物理所追求的教育目標,并非只是將物理知識傳遞于學生,而是需要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等方式,掌握物理技能,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也就是說,學生需要在掌握知識后,經歷獨立發生問題的過程,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具備物理技能實踐的能力[1.科學探究能夠帶領學生立足于科學的視角參與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有助于傳遞一種科學攀登的學習精神.科學態度與責任屬于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檢驗學生是否能夠基于客觀規律,從物理的視角形成對世界的正確認識.培養初中生科學態度與責任,能夠幫助其更好地把控自身情感,并追求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展開物理知識研究,真正在增強文化底蘊的同時,升華人文情懷.

2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策略

2.1 培養物理思維,做好規律總結

初中是形成物理思維與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學生在以往學習和生活中,大多并未針對物理課程展開系統學習,對物理學習方法的了解較少.為此,教師應緊扣新課標準則,針對性引導其掌握物理規律和形成特點,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物理的初期階段,逐步養成自主獲取知識、提煉物理規律的習慣,以此逐步形成物理觀念,為驅動學生更積極地開展物理課程學習而奠定基礎[2.

以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熔化與凝固》課程為例,課程中涉及關于固體熔化時變化規律的內容講解,帶有實驗探究元素.為促進物理觀念的形成,亦為調動初中生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嘗試為學生提供自行探索的機會,從學生的角度自主總結物理課程規律.關于本課程的實驗探究具體可分為兩部分,其一為海波熔化實驗;其二為石蠟融化實驗.為確保教學有效性,教師可結合信息技術,展現實驗步驟和結果,引導學生展開兩種實驗間的對比.通過對比分析不難發現,海波與石蠟熔化過程中均會吸收熱量,但前者溫度不會產生變化,后者則會出現溫度上的升高,針對熔點和溫度變化展開對比分析,更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特點.此方式從對比的角度清晰展現物理規律.傳統教學模式下,物理概念的傳遞大多由教師直接告知學生,而缺乏思考過程的概念,不利于學生對學科技能、理論的吸收.以對比實驗的同時,直觀展現物理特點,更引導其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物理現象,促進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真正在調動初中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實現其核心素養的穩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物理觀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并且除物理觀念外,初中物理教師還應致力于培養學生能量觀念、相互作用觀念以及運動觀念等,結合不同觀念、不同教學目標和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指導方法,以此深化學生對物理學科本質的認知,為推動學生在物理領域的發展奠定基礎.

2.2 指向物理思維,營造問題情境

物理思維大多形成于問題解析中,切合教學主題的問題情境,可驅動學生思考,促進其物理思維的產生.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期間,教師應結合物理課程主題創建問題情境,帶領學生聚焦于具體的問題中,多維度產生問題探究與思考,以此發現更多與問題和教學主題相近的物理知識,從而形成更完整的物理知識鏈條,實現核心素養的穩步提高.同時,問題的設置不僅能夠促進物理思維的形成,更能鍛煉物理思維,形成發散思維的目的.為此,教師應根據每位學生實際情況、教學內容主題,做好問題的設計與選擇,以此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為達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教育要求奠定基礎.

以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質的密度》一課為例,本課程講述如何應用“比值”的方式定義物理量,涉及建立密度的相關概念.為避免學生因理論知識過于復雜而出現思維混淆的情況,在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搭建問題情境,并沿著不同的思維角度,設計問題鏈[3.如以實際為例,教師可先提供如下問題:同學們,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間存在哪些關系?如何驗證這種關系等.學生思維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并且在以往生活中大多接觸過此方面內容,但因生活經驗不同,學生多秉持不同觀點,如有些學生認為同一種物質體積相同狀態下,其質量也大多一致;還有部分學生表示物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在學生逐步產生自我觀點和假設后,教師便可引出實驗探究,由學生自行選擇不同的實驗物品,結合天平完成物體質量的測量,最終再采用其他測試方法開展體積測量,并對比和匯總數據,形成對自我觀點的檢驗.在思考完成后,每位學生需逐一展現自我測試方式,并在數據、結論分享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結論.此方式主要從自主思考與實踐的角度,培養初中生物理思維,以此方式展開物理現象、概念探究,更有助于促進知識的內化與遷移,達成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

2.3 重視科學探究,展開物理實驗

科學探究更注重從科學的視角探究問題.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實驗屬于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實驗也是培養科學探究素養最為有效的渠道之一.為此,教師應致力于依托實驗傳遞物理概念知識,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空間,如由學生開展實驗流程設計,引導其完成實驗猜想,最終根據實驗目標、內容、過程等檢驗其實驗能力.經歷上述操作探究后,學生科學思維、創新意識也將有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物理規律并非僅依托某一個實驗便可準確驗證,核心素養的形成意義更是希望學生能夠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掌握物理探究方法.為此,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各類實驗中,從而完成對物理知識本質規律的探查,為發展初中生科學探究水平而奠定基礎.

以初中物理蘇科版九年級下冊《電流的熱效應》一課為例,在科學探究素養下,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機會,以便于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做好教學策略的調整.如實際過程中,可組織學生自行閱讀物理課本,了解本次課程教學方向和科學探究目標.通過自行閱讀和思考,學生可逐漸了解,《電流的熱效應》一課主要為傳遞“電流的熱效應與電阻大小”之間的關系.為避免學生因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而影響科學探究進度,教師可實時為學生提供一些指導,如要求學生以合作的形式討論“電流通過導體時會產生一些熱量,而這些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以此驅動學生形成對實驗與課程主題的猜想,明確科學探究方向.在學生形成猜想,并匯總一些包括電壓、電流、電阻等因素后,再組織其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最終由教師檢驗實驗方案的準確性,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探究中.此次試驗探究需要采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電阻放置于密閉的容器里,使空氣能夠受熱產生膨脹,從而促進U形管中的紅色液體出現高度差,由此結合轉換法使電流能夠通過導體產生熱量完成轉化,形成更為直觀的比較.此過程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使得實驗操作過程更為直觀,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問題形成自主思考、對實驗過程形成自主判斷,有助于逐步實現科學探究素養的穩步提升.

2.4 發展科學態度與責任,實施生活化教學

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需要在日常學習中逐步形成,其更強調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態度、對物理實驗的求真意識.為此,針對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教師應確立長期培育計劃,配合生活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看待并解讀物理知識,以物理的視角展開生活實踐.生活化教學可建立現實生活與物理之間的聯系,更能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結合物理知識產生造福人類社會的思想,并逐步形成熱愛生活、熱愛物理的品質.

以初中物理蘇科版九年級下冊《能源利用與社會發展》一課為例,本課程帶有強烈的生活化元素,可拉近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距離.為驅動學生立足于生活視角解析物理問題,教師可結合信息技術播放社會生產生活中能源的使用情況,并引導學生深入剖析如何利用所學物理知識保護能源、開發能源等,以此傳遞節能減排的思想.除此之外,還可鼓勵學生參與到調查實踐類活動中,如收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調查學校和家庭周圍能源使用情況并提出節約能源的建議,等等,以此同步達成物理教學與核心素養雙項培育目標,為提升初中生科學態度與責任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發展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是每位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教師應全面掌握核心素養內涵,了解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教學方向,同時,以培養學生物理觀念、物理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為目的,調整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探究機會,驅動學生自主開展物理規律的總結、物理問題的思考、物理實驗的探究等,為實現初中生物理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的同步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杰.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以“磁體與磁場”教學為例[J].物理教學探討,2023,41(03):31-35.

[2] 華雪俠.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評《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哲學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22(05):118.

[3] 胡玉蓮.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以“速度”為例[J].物理之友,2022,38(05):23-26.

[責任編輯:李 璟]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初中物理核心素養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