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本書閱讀的情境式教學任務設計
——以《鄉土中國》(《家族》《男女有別》)為例

2023-08-31 01:59綏芬河市高級中學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鄉土中國整本書鄉土

綏芬河市高級中學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明確提出“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整本書閱讀”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 作為一本學術性名著,《鄉土中國》雖然成書語言已經盡可能通俗易懂,但諸如“差序格局”“亞普羅式”“浮士德式”等或傳統或創新的概念依然有很高的門檻。另外,“00 后”高中生缺乏鄉土生活經驗,甚至不了解書中所舉論據,這是學生閱讀的障礙,也是讓學生失去閱讀興趣的根源。 若在教學任務設計層面能夠提供具有相同性質、合理身份、相關背景等要素構成的情境,就存在理解其中關鍵概念,轉述其觀點關系,乃至遷移演繹相關觀點以及明確學術作品的價值及意義的可能性, 從而實現真正的“深度閱讀”。

一、情境任務設計的要素整合與基本理念

“情境”在我國的教育理論領域由來已久,近年來“情境式”高考試題層出不窮。 葉麗新將“情境化試題”的基本要素分為:背景要素、任務要素、問題要素、目的要素,基本確立了“有吸引力”“整合與過程”“開放性”“有學習成分”“多元自然”的基本設計理念[1]?!多l土中國》作為學術性著作,其文本具有極強的觀點性,邏輯性強,關聯緊密,因此,教學任務不得不將“觀點或概念要素”以及“邏輯要素”加入其中,此處“觀點要素”是顯性或隱形的設計信息,它可以明示在情境之中,也可隱藏于問題要素之中,成為“問題要素”的必備搭配要素?!斑壿嬕亍敝饕敲鞔_推理過程、演繹概念、遷移知識的底層邏輯,基本上為隱形要素,將其納入要素之列主要是出于任務設計的品質追求,明確設計意圖與增強核心素養(見表1)。

表1 具體教學任務設計要素

“背景要素”一般包括人物、場景、事件、引導性材料。為滿足“整本書閱讀”經驗遷移與激發學生興趣,根據情景類型經驗的層級以及學生興趣點,可以將其替換成“刺激要素”,并拆分為個人經驗刺激要素、社會經驗刺激要素、學科經驗刺激要素。如身份、拜年、聚會等屬于個人經驗刺激要素,如網絡熱點、流行文化、社會時政等屬社會經驗刺激要素,如成語、俗語、詩歌、文學作品等屬學科經驗刺激要素。

至于要素的組合原則,以《差序格局》一章的任務設計為例:

用文學作品或生活現象的鏡頭,演繹對“差序格局”及相關理論的理解[2]。 其任務設計包含了刺激要素——文學作品或生活現象、觀點要素——差序格局、 邏輯要素——演繹、 任務要素——理解演繹“差序格局” 的概念以及隱形的目的要素——提升學生的學術素養、閱讀素養[2]。 因此,一個好的整本書情境教學任務設計是必備刺激要素、概念要素的,它可以將生活生命體驗與抽象概念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不可或缺;其次,邏輯要素與目的要素實際上是任務設計的底層構想,任務的解答一定是學生內向思考與設計者設置任務內在目的與邏輯的貼合,具有開放性,但也有一定方向性;至于問題要素與任務要素,可以和其他要素捆綁出現或單獨出現,根據情境需要即可。

二、《鄉土中國》關鍵概念與思維邏輯的經驗分析——以《家族》《男女有別》為例

學術著作必然是對所涉及分類科學的規律性的總結與梳理,其中涉及種種,諸如創新的概念、嚴密的推理、合理的演繹、獨特的研究方法等。 作為初學者,閱讀學術著作必然要厘清其中的概念、行文脈絡結構、研究的方法,這些都是思維邏輯主導下科學研究的路徑,以《家族》《男女有別》兩篇文章為例(見表2):

表2 《家族》《男女有別》關鍵概念與思維邏輯分析

這些概念的論述是比較式的, 各自突出了特點、功能、原則等概念的內涵信息。 但不難發現,作者雖極力舉例進行形象化或經驗化闡釋,卻與如今時代相去甚遠。因此,我們需要站在當代視角對其概念闡釋的經驗做分類整理, 以此來構建足夠且有價值的情境刺激要素, 打破經驗壁壘,讓學生真正理解,進而深入思考當下學術作品的意義。

《家族》一篇中,“小家族”的概念是可以根據事業擴展的需要,以父系為主線,擴大成“大家族”甚至是“氏族”與“部落”的,從個人經驗上來講,日常稱呼中的“外孫”“外婆”“外公”被排除在家族之“外”,也就不難理解;從社會生活經驗上來講,時至今日,重男輕女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諸如《歡樂頌》中“樊勝美”現象等,都是鄉土特色所帶來的, 本身這些經驗與社會現象就是這些概念的一種具體演繹。

再如《男女有別》篇中,“亞普羅式”的兩性關系十分穩定, 在鄉土社會中更趨向于同性原則,從個人經驗上來講,學校禁止早戀是某種程度的男女隔離, 女孩或男孩之間更容易產生親密關系,以至于生活中不乏同性戀現象的出現;從社會生活經驗上來講,《三國演義》中對“桃園結義”的熱情贊頌,與“呂布貂蟬”愛情陰謀論形成鮮明對比;“眉目傳情”“相敬如賓”“琴瑟和諧”等成語都是鄉土社會穩定兩性關系的體現;回到當代,“相親” 的行為本身并不是愛情的驅動,而是婚姻建立的快捷方式,更趨于穩定;近年來的“性別對立”“極端女權”等都是在挑戰、瓦解這種兩性關系社會現象?!案∈康率健钡膬尚躁P系在當今社會亦有體現, 但往往以悲劇形式出現,如“為愛沖鋒的勇士”“成都純愛戰士”等網絡熱點現象, 都是感情在物質條件無法給予穩定,單方面創造性付出的典型事件。

總之,關鍵概念與其思維邏輯的經驗構建,基本上是依靠類比演繹的方法與思維進行,大體上可以從生活體驗、社會現象、經典文本、俗語成語、網絡熱點、熱門影視作品等切入,建立起學生理解與思考的興趣點與出發點, 進而引發更高層級的思維活動,達到增強語文素養的目的。

三、整本書閱讀的情境式教學任務設計的策略原則

(一)兼顧刺激要素與學術概念要素,指向性要明確

在情境任務的設計中,不要一味追求刺激要素,也不要一味“照本宣科”式地闡述原有學術概念,應該在任務設計的初始,給予其目的或思維的指向。 如:

電視劇《狂飆》大火,劇中反派人物高啟強成了矚目的焦點,甚至成為許多男人的勵志偶像,許多女人的理想伴侶。 高啟強作為一個從魚販起家的黑社會團伙頭目,事業有成又有情有義,庇護手下,撫養自己弟妹成人,疼愛老婆,不忘舊日恩情。但其造成的惡劣影響也十分巨大,殺人放火,巧取豪奪,陰險狡詐,所犯罪行累累,終被判死刑。

請借助《家族》《男女有別》中的概念,結合你個人的理解,給你從小就出國留學的表哥寫一封關于高啟強看法的電子郵件,讓其了解中國社會。

此情境的設計, 指向在于要辯證看待高啟強的所作所為,其有符合“家族”事業擴展的傳統理念,也有“亞普羅式” 中能為婚姻提供穩定環境的能力, 同時也有現代“浮士德式”的創造性的感情付出,注重維護夫妻感情。但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差序格局”式的美好會阻礙整體社會與法治社會的和諧, 存在不合理與值得批判的地方。

(二)要素組合要靈活多變,注重開放性

在組合要素的過程中要素選取不宜過多,問題要素與任務要素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至少要具有選擇性。 如:

我校文學社正在招新,要求對以下歷史文學現象展開評論,請結合《鄉土中國》中的學術概念,寫一篇評論。

1.宋代陸游之妻唐婉因未生育被陸母棒打鴛鴦。

2.東漢梁鴻與丑妻能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3.在詩歌中,李白有“李十二”的稱呼,劉禹錫的族兄有“劉十九”的稱呼。

4.賈府選擇賢惠溫婉的薛寶釵為賈寶玉之妻,被稱為金玉良緣,卻放棄了寶玉為之癡狂的林黛玉。

此情境設計分別從生育功能、穩定特性、父系家族、事業發展等方面涵蓋了《家族》與《男女有別》中的種種關鍵概念,并給予了一定的開放空間,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鍛煉對應信息、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注重經驗導入,貼近當下生活與個人體驗

無論是作為學術著作的《鄉土中國》,還是情境任務設計,其目的都在于讓學生將學術知識遷移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以處理更加復雜的情況,進而在當下指導學生思考時代,改進不足。所以,貼近當下生活的情景設計更能讓學生感同身受,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力,進而打開思維與想象的空間,兼具開放與多元性。 如:

短視頻平臺將要對近期“成都純愛戰士”事件進行網絡pk,你作為男女一方的粉絲,將錄制一段應援視頻,請先擬寫應援視頻的文字稿,200 字左右。

男方:為愛付出所有,用打工賺來的錢供養女友讀研究生,卻遭女友冷眼相待與私下背叛。 只有路人為其獻上一支煙與一朵花,了此一段情。

女方:不為情左右,只因學歷的差距、心靈的距離,注定是分手的結局。 世人只見“男默女笑”,卻不見女子追求的不過是一段對等的感情與穩定而安逸的未來。

此設計借助網絡熱點事件,將“男女對立”“男女有別”擺上臺面,尋找其當下與《鄉土中國》中概念的合理性,同時尖銳的對立更能讓學生辯證地去看待當今時代的男女關系,進而提出尋求男女關系和諧的可能性與生成可行性的解決措施,具有一定的社會指導性與改良性。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的情境式任務設計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實際上起到了一種提綱挈領的作用,是一個貫穿始終的教學抓手,了解其中要素,明確組合規則,讓學生帶著成熟的知識概念與經驗體會進入學習,可以綜合提升學生的能力與素養,讓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改變學生、扭轉陋習的契機,讓學術能真正落地生活,指導生活,以便提供尋求更美好的未來的可能。

猜你喜歡
鄉土中國整本書鄉土
《論語》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低年級整本書閱讀的推進與測評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鄉土中國
“粗放式”整本書閱讀實施概要
再思20世紀上半葉的鄉村建設與改造
“鄉土中國”的審視一種
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
芬芳鄉土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