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作業管理 落實“雙減”政策

2023-09-01 15:13王薈華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14期
關鍵詞:作業管理優化策略雙減

王薈華

摘 要:作業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延伸,是實現教學目標、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半p減”背景下,傳統的初中語文作業管理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诖?,唯有結合“雙減”下的作業要求,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需求等,優化作業管理,才能真正提升初中語文作業的“質”,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語文作業管理中暴露的諸多弊端,隨即結合“雙減”下的要求,提出了針對性的管理優化策略,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雙減;初中語文;作業管理;核心素養;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4-0135-03

為了更好地貫徹“雙減”政策,切實減輕中小階段學生的“負擔”,如何優化作業管理,增強作業的時效性,已經成為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語文作為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作業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延伸。有效、高質量的作業有助于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喚醒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加深知識理解和鞏固等。但在教學實踐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語文作業管理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難以真正實現語文作業的“輕負高效”。因此,遵循“雙減”的要求,依據初中階段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認知規律等,合理安排作業內容、豐富和創新作業形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

1.“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管理現狀分析

經調查研究發現,當前初中語文作業管理的現狀,依然無法滿足“雙減”下的要求,暴露出諸多弊端。具體來說,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作業內容缺乏合理性

“雙減”視域下,初中語文作業管理中最為普遍的問題,就是作業內容設計不夠科學、合理。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語文作業內容中重復性的知識點非常多。這主要是教師對作業重要性研究不夠全面,依然借助傳統的教學思維設計作業,致使設計的作業內容常常局限與教材基礎知識上,忽視了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學習需求;另一方面,語文作業內容單一,局限字、詞、句、篇、修辭、邏輯、文體等訓練中,忽視了學生其他層面的發展。在這種枯燥性的語文作業內容中,將學生圈定在反復的知識訓練中,難以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2)語文作業形式固化

面對初中語文核心素養、“雙減”下的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必須關注作業的形式,結合中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多樣化的課后作業,旨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但在教學實踐中,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存在明顯的固化現象,即以書面作業為主,包括:生字、練習題目、試卷、背誦課文等,而針對口頭類型、實踐類型、活動類型的作業卻少之又少。在這種情況下,固化的作業形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阻礙了作業價值的發揮。

(3)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結合學科素養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必須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但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常常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學生的興趣、個性化需求關注度不夠,而是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設計出“統一化”的作業類型。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因為自身的水平,難以完成作業任務,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語文學習興趣,難以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4)作業數量和質量不成正比

結合“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必須關注作業數量和質量之間的關系,切實做好“減負提質”。但在調查中發現,部分教師對其研究不夠深刻,在日常作業管理中常常忽視這一問題,一味地開展題海戰術,甚至隨意從網絡上下載題目,對學生進行重復性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生面臨的作業任務十分繁重,常常熬到深夜才能完成,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健康。同時,還有部分初中生會出現極端現象,干脆采取不寫作業、與教師對著干等現象。

2.優化作業管理,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實

(1)優化作業內容,設計“高效作業”

“雙減”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師在優化作業管理時,必須立足于當前語文作業內容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高效作業”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作業內容:第一,作業內容在“精”不在“多”?!半p減”視域下,教師必須從總體上把握語文作業的量,確保作業量不宜過多,作業時間不能過長,而是科學設計作業內容,確保作業題目的“質”,科學控制作業時間。第二,在設計作業內容時,教師必須指向教學重點,指向教學目標,確保學生在作業中獲得知識、能力、思維、情感等全面發展。第三,在確定作業內容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認知思維發展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作業、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從自己已知的經驗、認知水平出發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遷移等。因此,教師在確定作業內容時,一旦忽視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就難以實現學生的學習需求,制約了作業的價值。第四,在確定作業內容時,教師還應關注初中學生的興趣特點。因為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內驅力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也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雙減”視域下,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必須關注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符合學生個性需求的作業內容,充分發揮語文作業的價值。第五,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確定作業內容?!半p減”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還應關注作業與實際生活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在富有“生活化”的作業內容中,提升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

(2)兼顧“層次性”,尊重學生的個體需求

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在以往的學習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產生了極大的差異性,包括已有知識結構、思維發展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面對這一現狀,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之前,必須對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立足于班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設計出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類型,使其充滿“層次性”,旨在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安塞腰鼓》教學為例,在“層次性”的指導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七種作業:①字詞類作業:自主選擇不好理解的詞匯、生字,進行默寫、造句,之后由教師進行測試,進行查漏補缺;②整體感知作業:結合自己的學習,試運用一句話將文章的情感、語言風格概括出來,并對其進行說明;③自主誦讀作業:基于文章的特點,指導學生在學習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誦讀,并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作者的語言藝術;④主問明晰型作業:“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章中反復出現了四次,請你結合文章閱讀和理解,分別從“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進行說明,思考作者這樣寫的藝術手法;⑤語段品析類型作業:以文章中“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作為切入點,對其進行反復誦讀,品味其中蘊含的修辭手法,并說一說“一字傳神”的藝術手法;⑥對主旨進行解讀類的作業:結合文章的主旨,嘗試運用一組排比句,表達你對安塞腰鼓精神內涵的理解;⑦遷移拓展類作業:結合文章描寫內容、描寫的藝術手法,選擇家鄉富有特色的民俗傳統,通過仿寫的手法,展開仿寫訓練。

在這七項作業中,具備明顯的層次性,滿足了班級中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班級中語文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可以前三種作業為主,以便于在針對性作業訓練中積累字詞句,精準把握文章的語言風格、情感落實路徑等;針對班級中語文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可以第四、五、六項作業為重點,從而在作業訓練中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強化自身的語言能力,促使其在探究學習中促進思維的發展,真正落實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要求;針對班級中語文成績優秀、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可增加第七項作業,促使學生在仿寫訓練中提升自身的文字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在這一道題目訓練中,也開始有意識地關注生活中蘊含的民俗文化,使其在作業訓練中逐漸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養。

(3)創新并優化作業類型

結合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優化作業管理時,必須立足于語文學科的特點,結合語文學科素養的要求,創新、優化作業類型,確保學生在多樣化的作業中,喚醒自身的語文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發展,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針對初中生來說,由于其思想意識、行為能力均有所提升,也為教師創新作業形式奠定了堅持的基礎。因此,面對“雙減”視域下的要求,不僅要優化作業內容,還應對作業類型進行創新和優化。

第一,設計口語類型作業?!半p減”視域下,在優化初中語文作業時,還應立足于口語作業缺失的現狀,結合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適當增加口語類型作業,旨在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可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一些朗讀、背誦、演講、讀書推薦等作業類型,引導學生在“說一說”的作業中,循序漸進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這種“說一說”的作業形式,也可促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語文的樂趣。

第二,設計積累型的作業?;谡Z文學科的特點,面對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還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在廣泛的閱讀學習中,積累優秀的詞語、句子,以及古詩詞中的名句等。久而久之,學生在積累型的課后作業中,自身的綜合素養也會隨之提升。

第三,設計感悟類型的作業?;谡Z文學科的特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還應關注學生的感悟,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用心領悟、用心體驗,并將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例如,在《臺階》的學習中,由于學生在閱讀中會形成不同的感悟,教師可為學生設計“我眼中的父親”這一作業類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悟、啟發,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第四,設計作品類型的作業。為了增添作業的趣味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還可以結合不同的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利用“畫一畫”“角色扮演”等形式,將課文的內容再現出現。例如,在《杜甫詩三首》的教學中,結合詩歌的特點,教師可為學生布置“畫一畫”的作業,引導學生結合古詩的內容、意境,借助配圖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如此,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又如,在《皇帝的新裝》《智取生辰綱》等教學中,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改編,使其成為情景劇,并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其呈現在學生面前。

第五,設計實踐類型的作業。面對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要求,教師在優化作業設計時,還應立足于語文學科的實踐性,跳出傳統作業類型,適當增加實踐類型的課后作業。例如,在完成《敬畏自然》學習之后,教師可為學生設計“設計一條環保公益廣告”的實踐類型作業;在完成《秋天長天滕王閣》教學之后,教師可為學生設計“文化遺產申報”的實踐型作業,引導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搜集與“滕王閣”相關的材料,并訪問有關的權威人士、圖片等,撰寫相關報告。如此,實踐類型作業中,真正實現了語文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實現了高效學習的要求。

(4)優化作業評價

面對“雙減”視域下的要求,教師在優化作業管理時,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作業評價,不斷提升初中語文作業的有效性。一方面,以鼓勵為主,實施分層評價。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必須堅持發展性的原則,結合班級中不同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設計出差異化的評價標準;同時,在對每一個層次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要指出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還應努力挖掘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在肯定和鼓勵的作業評價中持續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熱情;另一方面,在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時,還應堅持多次評價的原則,在班級內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使其成為一個長效機制,將每周、每月、每學期的作業評價結合起來。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評價結果,衡量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跟蹤學生的語文學習進度,以便于教師科學調整語文作業設計方案,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3.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視域下,優化初中語文作業管理,提升作業設計和評價質量,是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诋斍俺踔姓Z文作業管理中暴露出的諸多弊端,教師唯有指向學科素養的要求,優化作業內容、兼顧“層次性”、創新作業類型、優化作業評價等,真正實現語文作業的“提質減負”,切實滿足“雙減”下學生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福芝.“雙減”政策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06).

[2]楊欣.“雙減”要求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探析[J].青海教育,2022(Z1).

[3]范成秀.“雙減”要求下初中語文作業分層設計初探[J].青海教育,2022(Z1).

[4]景欣.“雙減”政策下初中語文作業的設計與優化[J].散文百家,2021(10).

猜你喜歡
作業管理優化策略雙減
“雙減”背景下初中生作業管理的實踐探究
“減負增質”理念下作業管理的創新策略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落實各方責任 加強特種作業管理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客車調車作業管理的探討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