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扎根理論的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2023-09-07 11:01王淑琪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智慧農業扎根理論天津市

王淑琪

摘 要 為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基于扎根理論與方法,運用Nvivo 11軟件進行三重編碼理論構建,建立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并對模型進行理論飽和度檢驗。結果表明,智慧農業生產、智慧農業管理、智慧農業服務、智慧農產品安全均與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有較強的正向相關關系,基于此提出提升智慧農業生產效率、強化智慧農業管理、優化智慧農業服務、提升智慧農產品安全智能化水平等建議。

關鍵詞 智慧農業;影響因素;扎根理論;天津市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38

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一直以來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傳統農業受生產要素的制約,阻礙了農業現代化轉型,需要對傳統農業加以改造,以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智慧農業利用信息化技術,能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筆者基于扎根理論,分析影響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因素,探索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路徑,以期為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提供參考。

1 文獻綜述

國內外關于智慧農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智慧農業的概念界定、智慧農業的類型及發展模式、智慧農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等層面。趙敏娟認為智慧農業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農業各環節連接起來,進行農業的智能化生產和管理,對農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降低產業成本、消費和環境破壞[1]。宋洪遠對智慧農業的定義是數字農業、精準農業、農業物聯網、智能農業等技術在農業中應用的統稱[2]。Salvini等研究發現,農戶在開展農作活動中利用好氣候條件,能確保土地利用率和糧食產出率的提升,“氣候智慧型”農業是智慧農業未來的發展模式[3]。Antonacci等強調農業生產環境污染監測的重要性,提出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環境監測的建議[4]。王雅瑩等將數據與信息作為要素分析視野,提出解釋智慧農業生產的經濟學內涵和大數據技術在智慧農業的應用,以及國家宏觀政策、政府引導行為、金融行業支持等具體的對策建議[5]。

綜上,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智慧農業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大多從理論層面對智慧農業的概念進行了界定,部分學者結合實際案例,探討了智慧農業的類型及發展模式、智慧農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但現有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系統性不足、深度和廣度不足,以及理論結合案例實踐的研究相對欠缺。因此,基于扎根理論,以天津市為研究案例,探討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及發展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實證分析

2.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論借助現有研究資料,基于能反映社會現象的核心概念,建構相關社會理論,可以用于研究智慧農業問題[6]。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備忘錄、文獻、訪談、問卷等獲取數據,在對數據進行分類、歸納、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理論或理論模型;通過編碼、資料分解、概念化、重組化,運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進而對理論進行疏解與驗證。綜合考慮,筆者采用扎根理論方法收集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相關文獻資料和相關數據,通過分類、歸納和篩選原始數據,進而層次遞進總結出理論,運用Nvivo 11軟件開放性編碼、主軸編碼、選擇性編碼的三重編碼理論構建,建立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

2.2 數據來源

筆者采用抽樣訪談的方法,根據扎根理論設計訪談提綱框架和內容。筆者于2022年12月15日—2023年1月15日開展訪談調研,訪談人數為30人,訪談對象包括天津市寧河區農業局、靜海區農業局及其下屬農業企業的單位領導、部門主管和技術人員,每次訪談時間為1~2 h。筆者主要按照訪談提綱中的6大問項進行訪談,具體如下:

1)受訪者所在區域“在智慧農業生產中是如何采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手段,來實現農業生產的可視化、可控化的?”;

2)受訪者所在區域“在智慧農業生產中是如何通過集約化、規?;募夹g生產,來提升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的?”;

3)受訪者所在區域“智慧農業管理信息化、管理過程可控化、銷售管理數字化程度如何?”;

4)受訪者所在區域“農業物流平臺服務水平如何?物流平臺自動化水平能否滿足降低農產品運輸成本的需求?”;

5)受訪者所在區域“是否建立了農業生產及生活信息服務平臺?是否能及時為農民提供有關方針政策的重要信息?”;

6)受訪者所在區域“農業產品質量檢測、品質認證、質量追溯的智能化程度如何?”。

在這些問題中,筆者要求受訪者用實際例子進行說明,每次訪談結束前還向受訪者提出是否有其他相關信息可以提供,受訪者都積極配合并提供相關信息。訪談期間,筆者進行了現場記錄和錄音,對于訪談資料整理中出現的疑問,筆者通過電話與受訪者聯系確認和修正。

2.3 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識別

2.3.1 開放式編碼

進行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開放式編碼,主要是對原始資料進行分類整合,將原始資料數據文本化、概念化,并根據相似性進行整合,形成初始概念。筆者將調研資料整合,共得到了16條初始概念。

2.3.2 主軸編碼

將開放式編碼中得到的16條初始概念進一步歸納整合,歸納出概念相近的13個副范疇,對這些副范疇再進行歸納整合,最終歸納出4個主范疇(見表1)。

2.3.3 選擇性編碼

為確定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核心范疇及其“故事線”,需基于開放式編碼和主軸編碼對主范疇進行選擇性編碼,分析各范疇之間的邏輯關系,發展出新的理論框架。筆者圍繞“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確定其“故事線”,分析各范疇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主要分為內外兩層,內層為影響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四大主要因素,外層是與四大影響因素相對應的觀測指標。影響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四大主要因素分別為智慧農業生產、智慧農業管理、智慧農業服務、智慧農產品安全,其關系類似于一個PDCA循環。

2.4 理論飽和度檢驗及模型闡釋

2.4.1 理論飽和度檢驗

在完成第30位受訪者的訪談和編碼后,對現有的理論假設進行持續性分析、修正或補充,發現沒有新的概念和關系出現。為增強研究的精確性、代表性與實際性,又隨機抽取剩余的5位受訪者訪談記錄資料進行分析和再次編碼,采取專業方式進行飽和度檢驗。結果顯示,檢驗的主范疇和各副范疇均沒有新的關系、概念及構成元素出現,由此判斷編碼過程形成的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達到飽和狀態。

2.4.2 模型闡釋

1)智慧農業生產是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關鍵。智慧農業生產采用大數據、物聯網、傳感技術等手段,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可視化管理、遠程操控,推動農業生產智能化、集約化、規?;l展。傳統農業種植和養殖生產方式向以人工智能為導向的數字孿生生產控制模式轉變,是根據種植和養殖生產模型、系統規則及數據集合,結合現代農業知識和信息技術的運用,在虛擬空間建構農業生產控制對象進行實時、精準數字化映射,進行農業生產預測量化分析和決策反饋,實現農業生產增產提質及農業生產的全流程優化。

2)智慧農業服務是促進智慧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智慧農業服務主要通過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的融合,延伸農業產業服務。例如,通過訂單式作業、云上參與、視頻直播、物流自動化等方式,改變傳統“人對人”“點對點”的生產服務供給方式,將單獨存活的小眾供需轉變為“線上規?;狈?,推動農業產業差異化、農業服務敏捷化發展,進而擴大農業規模經濟。

3)智慧農業管理是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基礎。智慧農業管理主要通過在農業管理中運用先進農業技術,提高生產管理效率,進而促進智慧農業的發展。例如,利用大數據解決農業數據“孤島化”問題,通過加強農業信息化管理,提升農業管理可控化水平。通過提升農業智能化管理水平,保證農業數據的準確性、可用性、標準性、連續性。

4)智慧農產品安全是促進智慧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農產品安全檢驗、品質認證和安全追蹤環節離不開農產品的信息和數據支撐,以及現代農業信息和新技術的應用。智慧農業的信息與新技術應用存在缺陷,將導致農產品數據收集整理缺乏全面性、準確性、有效性。對于農產品安全檢驗、品質認證及安全追蹤環節的技術應用的不足,將影響農產品檢驗、認證和追蹤的標準化建設,成為制約智慧農業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

綜上所述,在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中,智慧農業生產、智慧農業管理、智慧農業服務、智慧農產品安全這四大要素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正是在智慧農業生產、智慧農業管理、智慧農業服務、智慧農產品安全等關鍵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天津市智慧農業的有序發展。天津市應借助農業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對農業產業資源進行整合,提升影響智慧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智能化水平和數字化運用能力,進而推動智慧農業的有效發展。

3 推動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的建議

3.1 提升智慧農業生產效率

為進一步推動天津市智慧農業發展,需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不斷完善科技平臺,依靠信息技術對農業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建立天津市種植和養殖信息感知及生產信息監測機制,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提升智慧農業生產效率,實現種植和養殖的全產業鏈提質增效。

3.2 強化智慧農業管理

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商平臺,發揮現代網絡技術的易用性、廣域性和互通性功能,通過對天津農業信息的整合,建立完善信息化平臺,提高農業信息資源共享程度和農業信息的利用率,以實現快速可靠的網絡化商務信息交流和業務交易。

3.3 優化智慧農業服務

通過大數據整合,實現精準營銷,提高農業生產信息服務數字化水平,對農業生產管理和銷售環節進行監控,提供倉儲、冷藏、物流、銷售和生活信息服務等數字化服務。同時,建立物流配送全自動化系統,提升助農電商平臺物流配送服務水平。

3.4 提升智慧農產品安全智能化水平

加快建立天津市農產品品質快速檢測、農產品品質認證和農產品質量追溯的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機制,不斷提高智慧農產品安全智能化水平,為加快智慧農業發展提供可行的路徑。

參考文獻:

[1] 趙敏娟.智慧農業的經濟學解釋與突破路徑[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24):70-78.

[2] 宋洪遠.智慧農業發展的狀況、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24):

62-69.

[3] SALVINI G,VAN PAASSEN A,LIGTENBERG A,et al.A role-playing game as a tool to facilitate social learning and collective action towards 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Lessons learned from Apuí,Brazil[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2016,63:113-121.

[4] ANTONACCI A,ARDUINI F,MOSCONE D,et al.Nanostructured(Bio)sensors for smart agriculture[J].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18,98:95-103.

[5] 王雅瑩,李慧巍.智慧農業發展驅動因素及轉型績效研究:以浙江省部分區縣為例[J].現代農機,2022(5):9-11.

[6] 趙春江.智慧農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21,42(6):1-7.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智慧農業扎根理論天津市
有趣的云
如果畫筆會說話?
天津市第三屆“未來之星”初中數學邀請賽
基于扎根理論的會展場館觀眾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
社會心理安全氛圍在工作場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費者在線生成廣告行為阻礙因素及作用路徑研究
大學生網上訂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北斗衛星對智慧農業的作用與應用探討
延邊地區“互聯網+農業”發展研究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實施方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