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立“四個”意識 促進教師發展

2023-09-19 12:18王嬌蓉
新教師 2023年5期
關鍵詞:教研組研修課題

王嬌蓉

教師自身的成長狀態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樹立促進教師發展的“四個”意識——發展意識、學習意識、團隊意識、科研意識,是學校培養教師的策略,是實現教師迅速成長的途徑,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諧發展的保障。

一、樹立發展意識,喚醒教師自我發展

喚醒教師主動追求個人發展的意識,應該成為學校校本研修關注的內容。在校本研修中,我校有意識地引領每位教師關注自己的發展,讓每位教師都能為自己的發展不懈追求,使發展成為自身生命成長中的一個主題,并自覺建立一個發展目標。

1.營造教師追求自我發展的氛圍?,F代教育所要求的高質量教師不僅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人,而且是能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為了讓教師樹立自我專業成長意識,成為專業發展的自覺實踐者和受益者,我校結合市、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的評選工作,引導教師共同關注“教師專業發展”這個話題,讓他們對此產生自我專業成長的需要心理,促使他們從“有心的教師”走向“有為的教師”。

2.在拓展教師管理的內涵中引領教師發展。在教師專業發展的管理過程中,我校逐漸建立了合作研究、平等對話、知識共享的學習文化。在學校的“十四五”規劃中,校領導層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體驗與感悟,和一線教師共同分析教師發展存在的問題,共同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力爭讓每位教師都有所進步、有所發展。

3.力求把每位教師培養成反思型教師。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校在校本研修中緊抓教學反思環節,建立一種人人善反思的文化氛圍,要求上課的教師、聽課的教師都寫反思,備課組也要有集體反思。同時,學校組織同學科教師內部、不同學科教師間互相交流,共同探討教育教學改進的方法。教師之間互相合作、互相切磋的教研氛圍,使他們在研究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二、樹立學習意識,保障教師自覺成長

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努力提升自身業務素質,才能用學習到的先進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

1.開展青年教師“微講壇”。為了給青年教師更多學習和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教師之間的思維碰撞,我校教科室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微講壇活動。微講堂主題有教育敘事、教學心得、讀書感悟、新課標學習心得等。微講堂活動促進青年教師更多地對教育教學進行思考,也讓全體教師受益匪淺。

2.開展“書香杏壇”活動。我校以書香品茗、書香講壇、書香劇場等多樣化的形式,不定期開展主題為“愛與成長”“閱讀經典·品味中國”“與感恩同行”的讀書活動。通過讀書活動,教師們以書為友,與經典為伴,不斷涵養品性,提升品位。

3.開展“五個一”活動。我校在校本研修中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寒暑假組織教師共讀一本教育專著、上一節教學研討課、參加一個課題研究、每兩個月上交一份典型案例(教學敘事或教學反思)、期末寫一篇教學論文,使教師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

三、樹立合作意識,推進教師互助成長

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情境的激勵和氛圍的陶冶,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隨時切磋、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的研訓機制,以此形成一種合作共振的群體效應。

1.建立校際研討課教研模式。我校秉持“專業共生”的研修理念,通過重構校本研修新樣態,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內涵發展,并在實踐中形成了“四式一體”校本研修模式,即將獨立備課、組內研討、組內引領、專題實踐一體推進,讓教師在合作研究中獲得成長。獨立備課即自己研讀課標、自己研磨教材、獨立設計教案;組內研討即教師第一次試教時,教研組每位教師帶著問題集體聽課,課后每人發表評課意見,共同研讀課標、提出見解、探討教法,執教者修改教案后再次上課,這為每位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互動、取長補短、展示提升的平臺。組內引領即骨干教師實施同課異構,展示不同方法的教學課堂,給組內年青教師多了一份專業引領。專題實踐即教研組圍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開展主題研討。

2.搭建一個平等交流、互助前行的平臺。為提升我校校本研修水平,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我校圍繞“培養一個骨干,帶動一門學科,引領一個團隊,結出一批成果”的“四個一”,開展基于伙伴關系協作教研改革,各學科由骨干教師(市級骨干、學科帶頭人)、勝任教師(入職5~10年)、新手教師(任職5年內)共同組成研修共同體。研修共同體分三個階段完成五個任務。第一階段完成三個任務:共讀一本專業書、共磨一節課、舉辦一次教研沙龍;第二階段要圍繞研究主題共同完成一個教學展示專場;第三階段要舉辦一次論壇。在研修活動中,教師聚焦課堂,不斷優化教學過程,進而形成濃厚的合作研修氛圍,有效激發了教師合作學習的內驅力,推動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樹立科研意識,帶動教師探索鉆研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要不斷地變革,要變革就要開展課題研究。教師只有不斷探索,謀求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

1.以科研促教研,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學校開展大課題研究的背景下進行“小課題”研究是學校教研組團隊建設的一個主要方式。各學科教研組根據學校承擔的課題——尊重教育背景下課堂策略建構,整合各自學科教學中一些焦點問題,形成各自教研組的小課題。如語文教研組研究的主題是“尊重教育視野下閱讀素養的提升策略”,數學教研組研究的主題是“尊重教育視野下數學概念教學策略的研究”,英語教研組研究的主題是“尊重教育視野下語篇教學策略的研究”,體育教研組研究的主題是“尊重教育視野下體育課合作學習的研究”,音樂教研組研究的主題是“尊重教育理念下的音樂課評價機制的研究”。這樣讓每一位教研組成員都成為課題的研究者,在“研”字上做文章,使自己逐漸成長,不斷適應新的變革。

2.在“微型課題”中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新時代的教育不僅要求教師有過硬過強的教育教學能力,還需具備良好的科研素養,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討解決問題,并提煉形成教育教學策略。我校認為“微型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源頭活水”,它強調研究的視野要寬,但是視角要小、要巧、要近。為使“微型課題”研究活動能夠在學校教科研工作中深入開展,我校請來專家為全校教師做《微型課題研究》的專題講座,讓教師明確微型課題與校級研究課題的關系,引導他們學會如何確定自己的小課題。通過專家講座與學校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教學中的問題即課題”的意識,再通過有效的小課題研究,用研究的方式方法直面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既提高教師參與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積極性,也使教師更快地向“科研型”教師轉型。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文安小學 責任編輯:王振輝)

猜你喜歡
教研組研修課題
中小學骨干教師“雙減”項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不謀全書者不足以謀一課——“整本書閱讀導讀課”研修心得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研訓導一體化”教師研修方式的實踐與探索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