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提升傳統文化素養基于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文言主題課程的實踐研究

2023-09-20 03:58馬智華呂毅彭濤王欣于浩洋張燁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3年5期
關鍵詞:主題課程問題的提出傳統文化

馬智華 呂毅 彭濤 王欣 于浩洋 張燁

摘要:為呼喚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項目組立足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資源和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以《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依托,應用發展布魯納“內部學習動機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組塊”理論,力求解決當前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文言含蓄雋永,遷移運用難;知識大于素養,變更教法難;文言篇目增加,“減負”提質難等突出問題,創新傳統文化傳承實施路徑和方法,開發富有特色、適合學科特點的傳統文化教學組織形式,建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體系,提升傳統文化傳承實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主題課程

一、問題的提出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文化自信

自2014年教育部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起,至2022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頒布,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了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和發展基石。

呼喚文化自信,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得到創造性變革和創新性發展,引導青少年學生更加準確、清晰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淀,傳承華夏子孫在長期而又偉大的歷史斗爭中積累的傳統文化財富,是時代的要求。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呼喚教材變革

為了完成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從2012年開始,教育部根據中央要求組織專家團隊開展統編版教材編審工作,2019年教材在全國各年級推廣使用,至今仍在不斷地修訂完善中。統編版教材格外重視傳統文化,其內容編排兼顧“人文素養”與“語文要素”,增加了古詩文篇目,從小學至高中,古詩文占比從30%提升至49.3%,截至2022年3月,1~6年級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包含古詩文130篇??梢姽旁娢慕虒W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國精神,發揮育人功能方面的優越性和必要性。

(三)傳統文言教學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基于傳統文化自身的獨特魅力,還是時代發展進程中面臨的社會思想觀念活躍、世界多種文化交鋒、現代傳播技術發展、學生價值追求多樣等現狀,都讓我們更加認識到把傳統文言內容上升到文言課程高度的緊迫性。然而現階段小學傳統文化教育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1.文言含蓄雋永,遷移運用難。文言表達含蓄韻雅,連篇續句,且其中包含的意象和文化現象距今十分遙遠,學生難以掌握文言表達方式并理解文言典故,對文言內容遷移運用的內驅力不足。

2.知識大于素養,變更教法難。目前,說文解意、誦讀積累依然是文言教學中相對主流的模式。信息化2.0時代,絕大多數學生浸潤在快節奏、高頻次的短視頻中,單純地講授文言知識不易激發小學生審美創造的興趣。教師作為課堂主導者,忽略學生情感體驗,無法引領小學生在生活中了解并尊重優秀的傳統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習俗,難于將優秀傳統文化根植內心,建立文化自信。

3.文言篇目增加,“減負”提質難。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及小古文篇目大幅增加,學生課內學習文言篇目時間明顯加長,一線教師課堂教學課時有限,單篇文言教學又無法系統化提升學生傳統文化素養。

(四)篤行“內部學習動機理論”,“組塊”構建文言教學新體系

布魯納有關內部動機的論述以及信息加工心理學“組塊”理論為課題組教師研究“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內部動機”這一教學難點提供有益啟示[1]。

為了幫助人們擴大記憶容量,延長記憶的時間,信息加工心理學提出把需要記憶的內容按照內在聯系進行分類或加工,將多個信息整合為一個信息單位,即為“組塊”。本成果將零散的單篇文言片段按照八十個傳統文化主題進行類編,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質量,系統化提升學生傳統文化素養。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主張通過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性,使學生有新發現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度W主題古詩文》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選材趣味性”“文體多樣性”“文章代表性”“多角度發散性”的組文原則,編排了“讀中悟”“學而思”“詠流傳”“詩中畫”“字中理”“做中學”“辯一辯”“文化鏈接”等板塊,提升學生學習古詩文的內在驅動力。

布魯納認為激發內部動機的一個關鍵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發現去完成對本身具有濃厚學習興趣的材料的學習。學生通過發現能夠獲得對自我能力的認同,增強學習自信心,從中獲得自我獎勵?;谝陨侠碚?,課題組教師研發出了“讀、畫、唱、寫、賞、做、研、創”的多元、靈活的學習方式,構建了集“課程資源、教學模式、評價反饋”于一體的立體化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重構學習方式和認知方式,將傳統文化最終內化為語文能力和人格內核。

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本成果經歷了“實踐發現———理論提升———實踐探索———課程成果固化———教學策略成果固化———構建評價體系———實踐推廣”的“螺旋式發展”過程,三年的實踐與研究,兩年檢驗與完善。以馬智華名師工作室為依托與牽動,在大慶市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針對古詩文教學的課題立項與研究,通過團隊構建、現狀調研、專題研討形成文言主題閱讀課題研究方案,在多種活動中形成量化評價體系,在實踐中檢驗成果、完善成果,并進行經驗分享與輻射推廣,將課題成果應用于學校課程研修和校內外交流培訓當中,在實踐與反思中逐步修訂、完善與深化課題研究內容,實現古詩文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創新與改革。

三、成果的主要內容

為滿足小學語文文言教學的創新發展需要,基于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和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構建了集“課程資源、教學模式、評價反饋”于一體的《趣學主題古詩文》文言主題課程體系。

(一)研發出一套文言主題教材及八十節配套微課

1.將多體裁、多主題文言群文進行類編,用以“立德樹人”,形成民族文化意識。

本套教材從民族精神、民風民俗、民族藝術等方面精選如“孝悌、愛國、節日節氣、茶道、武術、曲藝”等多個“立德樹人”主題,并依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古詩詞、小古文、對聯韻語等多種體裁的文言范本形成一組群文,讓學生回歸先民語境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構建基于傳統、適于現代的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在學生的心中形成最初的民族文化意識。

2.結合統編教材單元要素,分學段有序推進傳統文化教育。

近年來涌現的大批國學讀本、古文學習類書籍不斷擠占學生有限的課余時間,消磨著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對此,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抓住中華文化復興的契機,分學段有序進行。小學低年級應培育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小學高年級應提高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受力[2]。

在“雙減”背景下,為了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提升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本套教材的編者們努力在課標要求的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中汲取養分,并與統編版語文教材單元要素緊密貼合,形成課內外良性循環。例如統編版一年級上下冊教材中單元主題有“自然、兒童生活、觀察、伙伴、家人、夏天”,本套教材第一冊則相應配套“自然、兒童生活、觀察小動物、友誼、孝悌、夏天”等主題進行使用。

3.注重培養文言讀寫能力和審美情趣,全方位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獨特的課程素養,也是其他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本套教材的編寫力圖突破現有的文言讀本模式,在突出多種形式誦讀的前提下,注重基本文言寫作方法的引導。同時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照顧到學段特點,提高可操作性。例如:一年級用仿寫文言詞串,補充填寫對聯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文言言簡意賅的特點,三年級嘗試仿寫短句、片段等。

文學與藝術是審美的專門化。本套教材中那些優美精煉的單元序言、朗朗上口的韻律古詩文以及各類民族藝術,為提升學生審美素養提供豐富的素材。

4.多層次構建自主學習助學系統,激發閱讀興趣,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在本套教材編寫過程中,編者們將課程改革一直提倡的“以人為本”“自主性學習”理念沉淀下來。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著手,低年級在選文時特別關注古人筆下那愜意的、可愛的、充滿樂趣的形象及生活作為切入口,當學生通過讀詩領悟到其中的樂趣后,自然會產生“我要學”的欲望。同時,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從“畫、讀、唱、寫、賞、做、研、創”八個角度設計課后題,并把每個主題單元中涉及“讀、畫、唱、寫、做”的部分作為微課提供給所有讀者,共計開發五冊80個單元微課80節,帶領學生初步了解學習古詩文的方法,引導他們發自內心地去欣賞傳統文化和美好的事物,最終將其內化為語文能力和人格內核。

(二)構建了四種文言主題教學模式與實踐流程,探索出八種文言主題學習方法

為了能讓《趣學主題古詩文》教材更好地服務于一線教師和學生,課題組教師圍繞四類主題探索出“實踐感知式”“主題探究式”“交流鑒賞式”“還原建構式”四種文言主題教學模式。

四種課型分別采用適合于學生激發興趣、自我展示、深入思考的教學形式,穿插誦讀本單元的古詩文進行授課,形成一到五年級《趣學主題古詩文》教師指導用書。參與試用的教師教學思想發生根本性轉變,課堂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教師成為學生的文化導游。

文言主題課程強調的是這種文本組織形式帶來的學習方式上的轉變,學生從被動的學習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主題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借助外部的幫助,如課本、資料、教師、同伴等,運用“讀、畫、唱、寫、賞、做、研、創”八種學習方式主動探究知識,主動探索所學知識的意義,通過自主學習、自我思考來獲取和內化知識。

(三)通過開展五類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構建出較為完善的傳統文化素養評價體系

1.“誦讀銀行”的評價方式將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合二為一。

實驗校里的學生每學期都會收到一本“經典誦讀”存折。語文教師任行長,家長任副行長,對銀行的日常工作進行管理。此銀行儲蓄的不是金錢,而是引用銀行管理理念,采用“存入、取出、貸款、還貸”等運行機制,通過積章兌獎的方式,激勵學生進行誦讀積累。為鼓勵學生背誦,學校制定挑戰校園誦讀吉尼斯的兌獎機制,每學期末評選校園誦讀王、校園閱讀王、背誦博士、背誦學士、讀書博士、讀書學士等榮譽稱號。

2.“五好講壇”的展示平臺引導學生關注傳統文化,樹立家國情懷。

為了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百態,樹立家國情懷,同時培養學生搜集與整理能力、觀察與發現能力、交際與表達能力,課題組結合《趣學主題古詩文》的主題開展“五好講壇”學生演講活動?;顒娱_展以來,教師秉承著承認差異、尊重個性的原則,在學生展示時,承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為主,恰當點評。學生千差萬別,展示內容豐富多彩,展示風格各不相同。學生在準備主題演講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人文主題背后蘊含的家國情懷與禮義仁孝,在文言閱讀課程的基礎上得到內容和思想上的補充與拓展,同時讓展示者體會到小小的鼓勵,使其對下一次展示充滿渴望。

3.“詩詞大會”的挑戰機制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外在動力。

實驗校每年舉辦的“詩詞大會”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詩詞大會”分為班級初賽、年級半決賽、學??倹Q賽三個階段進行。疫情期間,“詩詞大會”以線上答題的方式舉辦,讓學生居家期間仍保持學習熱情和動力。2021年,優秀選手被推薦參加“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四十余人闖入全國總決賽。

4.“讀寫大賽”的綜合測評成為學生文言表達能力的直接反饋。

課題組成員力求創新、以賽促學,通過“小古文劇場”“古詩文誦讀”“小古文創意寫作”等比賽形式,不僅教會學生古詩文學習的新方法,更讓文言表達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言語樣態。

5.“文化雅集”系列主題活動將傳統文化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結,是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綜合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強調,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3]。因此,課題組成員在教授優秀傳統文化時既保有其精神內核,也探索現代的傳承方法。在課堂教學基礎上,課題組成員更加注重在活動中、生活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圍繞傳統文化節日“端午”“中秋”等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古代服飾”揭秘傳統文化,進行創意手工服飾制作,并舉辦“傳統服飾秀”;通過“少年當自強”主題展演,讓學生從傳統武術、經典唱詩、京劇表演中感受中華兒女砥礪奮進的精神。最終目標不是要把兒童拉回到昨天,而是要讓經典活在今天。經典只有通過真實的生命遭遇,只有經過內心反復的體察,才能真正被傳承、被堅守。

四、效果與反思

從2017年至2022年,本成果的實踐校內課堂上、走廊里、操場內,隨處可見學生讀詩、背詩、談詩的身影,掀起了學習唐詩宋詞的浪潮,并能用學到的傳統文化指導自身、同學乃至家長的行為,文言主題課程正逐步影響著校園氛圍。

(一)學生變化體現為“三個提升”

1.學生的古詩文誦讀積累與文言表達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以實踐校大慶市直屬機關第五小學校一年級到三年級學生的文言閱讀量和背誦篇目數量為例:一年級平均每名學生閱讀字數420213字,背誦篇目總計59篇;二年級平均每名學生閱讀436280字,背誦篇目75篇;三年級平均每名學生閱讀466864字,背誦篇目55篇。

一組組數據的背后,能看出學生誦讀積累量的提升。除此以外,在第七屆全國小古文讀寫大賽中,僅該所學校就有102名學生獲得誦讀和寫作獎項。學校獲得“全國第七屆小學生小古文讀寫大賽金園獎”“人教杯重溫中華經典獻禮建黨百年優秀誦讀作品”榮譽稱號。

2.學生對優秀傳統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習俗的了解和尊重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文化雅集系列活動之“傳統服飾走秀”活動中,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制作歷代傳統服飾,激發學生對傳統服飾的興趣,進而開始研究歷代服飾背后的文化。

3.學生對傳統優秀藝術形式的鑒賞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學生在篆刻圖章、書寫甲骨文、手書扇面、繪制書法地圖等活動中提升了藝術鑒賞能力和水平。

(二)教師變化體現為“三個變革”

1.教師傳遞內容的手段發生變革。

課題組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傳遞內容的最優形式,把“讀、畫、唱、寫、做”部分作為微課前置,目前共計開發微課80節,僅發出第一個月網絡點擊量就突破一萬次。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在課堂教學部分就可以著力于“賞、研、創”三部分,最終實現傳統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

2.教師傳授知識的策略發生變革。

通過構建四種文言課型課堂模式,確定“四式四環”教學流程,形成教師指導用書,極大地豐富了小學語文文言課堂的教學策略,改變了教師的授課觀念,課題組成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表現優異。

3.教師指導評價的方式發生變革。

傳統的文言教學通常以背誦和默寫為主要測評方式,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弱化了文言內容的文化特征,本成果以“五好講壇”“詩詞大會”“誦讀存單”“讀寫大賽”“文化雅集”五種集表達、競賽、活動等為一體的多元立體交叉的評價反饋形式,豐富了教師的評價路徑。

[1]李雪蓮.布魯納“發現學習”及其啟示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1(7).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14326)[20140326]. 7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3]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16.

編輯/趙卓然

猜你喜歡
主題課程問題的提出傳統文化
帶著STEM的夢想飄向遠方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滄州市中小學獨生子女教師師德狀況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