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

2023-10-02 15:09
池州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村民智慧圖書館

瞿 浩

(合肥師范學院 圖書館,安徽 合肥 230000)

2017 年,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要求“國家建立覆蓋城鄉、便捷實用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中共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推動鄉村文化與城鄉文化的融合,深入推進文化惠民。自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以來,各地積極發揮信息化“共享、普惠、便捷”等優勢,探索了諸城農家書屋“一卡通”、公共文化一站式服務平臺等,公共智慧閱讀服務新模式[1]。

目前,“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研究發展到計算機、教育學和通信等交叉學科領域,綜觀有關研究和實踐,國內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研究,主要聚焦于3 個方面:一是智慧圖書館服務鄉村閱讀的應用策略;二是部分鄉村地區智慧圖書館閱讀推廣、成功的案例及經驗總結;三是智慧圖書館服務鄉村閱讀帶來的社會效用。在理論方面,國內研究集中在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相關概念界定,智慧閱讀服務的理論框架、模型,其研究覆蓋范圍較廣,但是缺乏理論深度和創新。在實踐方面,主要集中于相關技術應用。例如:區塊鏈、用戶畫像、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但是距離發揮的實際效用,還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綜上所述,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研究,目前處于持續探索和發展階段??傮w上,相關研究正逐漸細化,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

1 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重要性

1.1 深度融合城鄉文化,均衡社會資源配置

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通過數字化方式,為村民提供全方位、立體化、嵌入式的智慧閱讀服務,推進智能技術與村民學習、農業技術深度融合,為其提供資源獲取、智慧決策等服務。消除數字鴻溝,暢通城鄉信息交流,深入融合城鄉文化,均衡資源配置,充分挖掘村民閱讀需求,提供個性化、精準、深層次的閱讀服務,為提高村民自主閱讀效能、獲得復合型閱讀效果、具備終身學習能力提供一種途徑。

1.2 開創鄉村文化教育新思路

廣大鄉村是全民閱讀推廣的一體兩翼落腳點,也是公共文化服務和圖書館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智慧圖書館運用信息化手段,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扶貧更快更好的實現。充分挖掘鄉村本土文化,融合鄉村旅游業,助推鄉村文化教育的發展,為打造鄉村特色經濟、美麗鄉村,開創新思路。以農村閱讀推廣新成果,為鄉村文化教育的發展賦能,促進鄉村文化教育事業的高質量前行[2]。

1.3 為鄉村文化教育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隨著科技力量的不斷發展,鄉村智慧閱讀推廣的服務對象不斷細化,服務范圍不斷拓展,覆蓋了鄉村的留守兒童、養殖經營戶、殘障人員和普通農民等各類群體。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智慧平臺、大數據技術,為其提供線上助學、農業技術、鄉村生活、農耕文化等多元化、精準的信息資源。鄉村智慧閱讀推廣,有助于引導農民自主閱讀,從而改善鄉村閱讀環境和社會環境,豐富鄉村生活,營造風清氣正的和諧鄉村。通過打造農民文化共建共享平臺,擴大智慧閱讀服務覆蓋范圍,提高農民學習文化的參與度,為鄉村文化教育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3]。

1.4 激發鄉土熱情,樹立村民文化自信

智慧圖書館運用智慧服務的理念,通過技術升級、服務創新,為村民提供品種齊全,豐富多樣的閱讀資源。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構建特色文化資源庫,以多種閱讀方式呈現于村民面前。讓其了解當地的文化,提升文化內涵,激發對鄉土的熱愛,幫助村民樹立文化自信,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文化教育功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鄉村閱讀“最后一公里”的暢通。

2 影響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因素分析

2.1 閱讀推廣的主體

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主體主要是智慧館員,智慧館員在整個閱讀推廣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其閱讀推廣的宣傳、組織、策劃、資源配置、架構等,都需要智慧館員的精心籌劃。因此,智慧館員團隊,需要由圖書情報、計算機和教育學等研究領域的專業人才構成,從而建立一支專業素質高,協同能力強的專業化閱讀推廣隊伍。此外,還需要有社會人士、相關專業領域專家、志愿者參加,共同推動閱讀推廣活動的有序開展[4]。

2.2 閱讀推廣的對象

閱讀推廣的對象,主要指閱讀推廣活動中的村民,通過智慧館員的幫助,讓村民在生活、生產中隨時可以獲得閱讀資源,并根據不同年齡段、文化水平等因素,因人而異,提供所需的閱讀信息。閱讀推廣對象按年齡段,可以分為:老年讀者、中青年讀者和少兒讀者。另外,針對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精準施策。例如:閱讀障礙型讀者,根據其閱讀特點,可以提供豐富的視聽資源,幫助其克服閱讀困難;留守兒童,可以提供科普和兒童成長讀物,培養閱讀興趣,增長知識,幫助兒童了解世界,讓智慧閱讀成為他們了解世界,接觸外界的窗口;鄉村管理者,可以根據鄉村工作的具體需要,提供農業技術知識、農耕文化、服務管理等綜合性的信息資源[5]。

2.3 閱讀推廣的途徑

閱讀推廣的途徑,主要指借助網絡通信、多媒體、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運用智慧服務的理念,將閱讀資源,通過智慧閱讀平臺,精準的推送給用戶,并利用智能終端進行智慧閱讀的過程。在充分調查讀者閱讀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準確匹配讀者的閱讀資源,運用智慧圖書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自主研發的APP,網站等,對智慧圖書館的閱讀資源合理配置及推廣,為用戶提供智慧閱讀服務。

2.4 閱讀推廣的效果

通過對用戶不斷變化的閱讀數據,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深層次的把握,并預測用戶目前的閱讀需求,閱讀偏好,分析其閱讀效果,為智慧閱讀服務的改進提供事實依據。用戶反饋評價也是判斷閱讀效果優劣的重要依據,用戶作為閱讀資源的使用者,在實際閱讀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等都可以通過智慧閱讀平臺,及時地反饋于智慧館員,從而為完善閱讀服務機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6]。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Na2B4O7·10H2O含量的增加,試樣的抗拉強度有大幅提高,這可能是由于Na2B4O7·10H2O與H3PO4反應生成了磷酸硼,同時也可能與多羥基的Al(OH)3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絡合硼酸鹽,促使磷酸鹽粘結體系網格化結構形成,從而提高覆膜砂抗拉強度。當Na2B4O7·10H2O含量3g時試樣抗拉強度處于峰值,超過3g抗拉強度明顯降低,這可能是因為Na2B4O7·10H2O用量超過3g后,粘結體系穩定性變差極易析出固相,故Na2B4O7·10H2O加入量不超過3g為宜。

3 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在圖書館閱讀服務中的普及,鄉村文化教育的深入開展,鄉村智慧閱讀推廣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明顯不足,表現為:

3.1 資源建設方面

首先,鄉村智慧閱讀的資源建設過程中,同質化資源較多,資源重復建設的現象較為嚴重,同時也產生了不必要的浪費。這主要是因為,各級各類圖書館在資源開發方面,往往“各自為戰”,缺少有效的資源共建機制,導致資源建設缺乏系統性、完整性。

其二,資源建設的共享性較弱,缺乏統一的資源服務平臺,由于基礎硬件和資源服務平臺對接等原因,各地區、各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性較弱。另外,資源建設缺乏統一的標準,這也是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第三,本地化資源建設較少,尤其是缺乏深入挖掘當地優秀民風習俗、文化傳統的本地化資源,未能與當地的文化旅游資源有效結合,缺少開發具有當地文化旅游特色的閱讀資源。

3.2 運營機制方面

首先,鄉村閱讀缺乏積極的激勵機制。圖書館往往只有在讀書日、重大節慶等活動中,開展閱讀推廣的宣傳活動,鄉村圖書館通常就是村委會的圖書室,館員一般為兼職的村委會管理人員。因此,閱讀推廣的力度非常有限,對用戶閱讀的吸引力不夠。同時,缺乏政策、資金的支持,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促進科學的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此外,需要各級宣傳部門、文化部門等職能機構,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共同推動鄉村智慧閱讀的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

其次,各級圖書館與文化旅游機構、農業經濟行業,合作力度有待加強。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僅依靠圖書館單獨的機構開展鄉村智慧閱讀活動,其推廣力度頗為有限。因此,需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加強機構間的聯合,開展廣泛的合作,將智慧閱讀推廣與文化旅游相融合,暢通城鄉信息交流渠道,提升鄉村文化資源的影響力。針對村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開展與農業技術行業的合作,將農業技術指導、農產品銷售等關系村民工作、生活切實所需的信息,及時、精準地推送給村民,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需,滿足村民實際工作、生活的信息需求。

3.3 評價體系方面

首先,缺少積極的用戶反饋機制。用戶的滿意度,是判斷智慧閱讀服務的關鍵。積極的反饋,是用戶評價智慧閱讀服務的第一手資料。通過收集用戶反饋,加以改進,可以很大程度提升鄉村智慧閱讀服務的質量,改善用戶的閱讀體驗,提升鄉村智慧閱讀服務整體水平。

4 智慧圖書館鄉村閱讀推廣的策略

4.1 構建以鄉村文化為主導的智慧閱讀服務

鄉村智慧閱讀推廣服務,秉承技術改變閱讀的理念,積極構建農民所需的文化信息資源。凸顯智慧閱讀服務平臺的優勢,突破傳統服務機構的邊界,協同多方力量,開展資源合作網的智慧閱讀服務,提高快速擴充智慧閱讀服務能力[7]。擴大融媒體的宣傳力,為廣大村民提供自助式的智慧閱讀服務,使其更加快速、便捷、及時地獲得信息[8]。同時,鄉村閱讀活動的開展,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構建公共文化機構、用戶、社會力量的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以鄉村文化為載體的智慧閱讀服務平臺,為村民的文化訴求、學習心得、經驗交流,提供溝通渠道。充分挖掘鄉村本土文化資源,不斷豐富與村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農耕文化,以此提高村民的參與度和認同感,共同推動以鄉村文化為主導的智慧閱讀服務高質量發展[9]。

4.2 提升智慧閱讀的專業性和科學性

鄉村閱讀智慧服務的開展,不僅要普及鄉村文化知識,培養村民閱讀的習慣,提升信息素養也是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重要內容。雖然目前鄉村網絡覆蓋體系已經形成,相應的閱讀平臺也初步形成,村民具備了閱讀硬件條件,但是與之相適應的信息素養、閱讀能力還需要培養,對信息的鑒別能力,輿論的判斷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為村民提供專業性和科學性的智慧閱讀服務,顯得尤為重要。圖書館需要對鄉村智慧閱讀的現狀進行充分的調研,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提升智慧閱讀服務體驗,為村民提供實際所需的閱讀資源,例如:為農產品養殖戶,開展系列講座培訓,聘請農業技術領域的專家,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農業技術知識和輔導,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問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熱愛學習、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以村民的滿意度為目標,不斷提升智慧閱讀服務的精準性、專業性、科學性[10]。

4.3 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推動鄉村閱讀推廣

借助社會力量,整合公共文化資源,與文化館、博物館、藝術館等機構聯合,開展具有當地風俗節慶的傳統文化閱讀活動,為鄉村培育濃厚的文化氛圍,厚植鄉土歷史人文。在當地政府引導下,通過對接企業,引入資金,開辟線上智慧閱讀活動。通過智慧閱讀在線直播,對農業文化產品進行宣傳,既擴大了鄉村文化的傳播范圍,又促進了鄉村的經濟發展[12]。加快優秀閱讀資源的推廣和普及,不斷讓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閱讀資源走進人民群眾。

文旅融合為鄉村智慧閱讀推廣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發展“閱讀+文化旅游”的新業態、新模式,將智慧閱讀與旅游、研學、農耕文化深度融合,營造閱讀氛圍。通過與文旅機構開展合作,與當地旅游產業結合,將智慧閱讀服務融入到文化旅游過程中,為鄉村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11]。通過開展扶貧研學、鄉村文化研學等創新研學旅游的合作方式,促進城市和鄉村的信息交流,保持研學旅行的生動性、趣味性。整合社會資源,推動鄉村閱讀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助力鄉村文化教育的發展[13]。

4.4 豐富多樣化的閱讀體驗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可視化閱讀帶來直觀、靈活的感官體驗,遠超傳統閱讀。在高網速、大容量的驅動下,智慧圖書館可充分發揮鄉村閱讀推廣的趣味性,以此來激發用戶的閱讀熱情。大力開發本地化閱讀資源,通過引入VR技術,構建虛擬環境,因地制宜,聚焦本地文化特色,拓展文化視野,營造沉浸式閱讀氛圍,深化讀者“在行走中閱讀”“在尋訪中閱讀”的感受。不斷豐富村民視覺、聽覺、觸覺的多感官體驗,使其身臨其境感受鄉村歷史文化的發展。借助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為村民提供無線感知、智慧分享、上培訓等智慧閱讀服務,并持續創新鄉村閱讀服務推廣的內容、形式、方式和方法[14]。加強社交平臺運營商和智慧圖書館的合作,開發具有聚客引流功能的新型線上平臺,不斷擴大優質閱讀內容的覆蓋面[15]。

4.5 建立閱讀獎勵和反饋評價機制

通過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增加物質和精神獎勵,可以激起村民在閱讀中的樂趣,吸引村民主動參與到智慧閱讀活動中。例如,智慧圖書館APP閱讀成長積分,兌換購書券,開展“你購書,我買單”,評選讀者之星等活動。建立積極的反饋評價機制,也是推動鄉村智慧閱讀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村民通過線上交流、互動,將閱讀的心得、感受及時反饋于智慧閱讀服務平臺,為其后續修正閱讀資源,改善村民閱讀體驗,提升智慧閱讀服務質量,提供有力的依據[16]。

5 結語

信息化時代,智慧圖書館閱讀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為鄉村帶來閱讀內容、閱讀方式的全方位的升級,實現將傳統的“讀”向智能化“悅讀”轉變。針對村民的閱讀需求,建設符合其閱讀習慣、閱讀特點的閱讀資源,為村民提供專業的文化供給和最溫暖的閱讀服務。讓智慧閱讀服務覆蓋到廣大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實現文化教育惠及全民,為促進文化強國建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歡
村民智慧圖書館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圖書館
蔣虛村村民為何沒有獲益感
有智慧的羊
去圖書館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