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研究

2023-10-14 21:59劉志君
今天 2023年23期
關鍵詞:雙減布置作業

劉志君

(張掖市甘州區思源實驗學校 甘肅 張掖 734000)

引言

雙減政策背景下,教育要幫助學生減壓減負,從作業布置上要體現雙減政策的要求,比如在作業布置的量、難度等方面都應適中,避免大量重復的作業布置方式,要提高作業布置的效率,讓學生用合理的時間來做作業,為此語文教師應加強作業設計,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的教育需求。

1.當前語文作業布置的現狀分析

語文作業布置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從目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現狀來看,“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式經常出現,教師在作業布置時沒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來布置,而是根據教師自己的喜好來布置,這樣學困生可能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而學優生對過于簡單、沒有挑戰性的作業內容,也難以達到提高自身學習 能力、鞏固語文知識的效果,這種作業布置的方式難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標。此外,“專制型”“機械應試型”“封閉型”“一意孤行式”的作業布置方式經常出現,這種作業布置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不利。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雙減”政策陸續提出,對教師的作業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作業布置上要提高科學性與合理性,避免大量重復的作業布置,通過作業布置要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教師在作業布置方面也進行了改良和優化,比如增加了一些需要學生去實踐、探索以及交流的內容,避免重復機械的訓練、懲罰性作業以及低難度的作業等,作業的難度符合學情需要。

2.“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研究

2.1 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以“雙減政策”為視域,教師既要保證作業數量同時又要保證作業的質量,如何滿足兩點要求,教師應該以學生發展需求為目標,作業設計環節關注學生能力差異性、情感體驗依舊發展需求,因此下述內容側重三點詳細總結。第一,關注學生差異,以學生課堂表現或能力差異出發,為不同學生設計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提升學習自信。增加作業層次,讓學生逐一完成作業,幫助學生形成高階思維意識,最終在層次化作業的應用與落實中,讓學生共同進步。第二,關注學生情感體驗,何為情感體驗其內涵是學生對語文學習或作業完成的興趣保障,為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應在源頭把握,通過增強作業趣味,讓學生熱愛作業、熱愛語文學習,體現語文教學與作業設計的價值。第三,關注學生發展需求,新時期學生需要具備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如何做到減負與能力強化,教師應豐富作業類型。以探究性作業為主要設計方向,在傳統作業類型上做出調整,學生在完成作業后實現能力突破。

教學案例一,《宇宙生命之謎》一課教學時,本課節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體會宇宙的奧秘,課上教學環節,教師以影音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學生觀看資料,初步掌握宇宙的神秘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將學生科學分成三組,以學生能力興趣的不同,設計三個類型的作業。讓A 組學生將生字生詞寫兩遍,并自己安排課后作業,其原因是A 組學生在預習環節已經完成基礎內容。因B 組C 組學生在預習環節并未細心完成,教師讓其寫一篇讀后感。

2.2 閱讀理解——引入學生情感,促進學生閱讀

小學生在閱讀時,閱讀的內容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而選擇的,如果語文教師想要讓學生閱讀更多的文章,指定學生閱讀很難達到閱讀的效果。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內容時,可以采取為學生準備多篇相關的文章,并引入學生情感達到促進學生積極閱讀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慈母情深》一課時,雖然課文將母親的慈愛描寫了出來,但是小學生在閱讀時并未產生相應的情感,進一步影響了對文章情感的把握而未能達到閱讀教學的目標。因此,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布置閱讀作業,可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出多篇描寫母親的文章,并且保證引用的每一篇文章具有體裁不同、寫作手法不同等特點,目的是滿足不同學生的喜好需求,進而促進小學生積極閱讀。在向學生布置作業之前,語文教師可先激發出學生的情感:“你覺得哪件事情能夠讓你感受到母親的愛、讓你特別感動?”學生會根據這一問題陷入回憶中并產生了相應的情感。然后,語文教師可將自己準備的多篇文章發送至班級群,讓學生在業余時間利用父母的手機閱讀每一篇文章,并從中選擇出能夠表達自己情感的文章。同時,為了再一次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選擇出一篇文章后,可以模仿這篇文章給‘媽媽’寫一封信作為禮物?!蓖ㄟ^這樣的措施,會因為學生產生了情感、想要給母親一份禮物而積極投入閱讀中,并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感進行閱讀品味且選擇出一篇文章,可通過學生閱讀分析的過程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2.3 優化作業數量,激勵學生主動做好作業

在小學,語文是一門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門,老師要讓學生把所學的東西牢牢記住,并把它的學習效果鞏固起來,這樣就能為小學生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如果老師把作業用“題海戰術”來安排,不但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且會使他們產生更多的厭倦,從而使他們無法完成全部的家庭作業。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而且很可能產生反效果。在“雙減”的大環境下,為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必須改變以前的教學觀念,優化作業的數量,掌握作業的技巧,使學生的作業結.構為說與寫。它不但能顯著地提升學生做家庭作業的主動性,而且能使學生對所學語言的理解更加牢固。

比如四年級部編《鄉下人家》一課,就要求學生對“棚、飾、菊、瞧、率、辛、聳、巢”四個字準確認讀,并對這些生字在課文中組成的詞語含義充分理解。同時,使學生能夠全面地理解文本的內容,使他們能夠有情感地閱讀。作業是指掌握生詞的寫法,能正確地辨認。以前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一般都是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并且正確地把生字的發音標記出來。通過對這一部分的優化,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下課后把生詞重復兩次。接下來,練習使用新單詞。然后,對父母說出自己想要的單詞。這樣既能極大地解放小學生的雙手,又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有效地掌握單詞的發音。同時,也能拓寬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靈活地使用所學的知識,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能很好地實現“雙減”的政策,從而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比起以前老師給他們布置的任務,小學生們更有動力,更愿意主動做功課。

2.4 語文教師要轉變作業布置的觀念

雙減教育政策的全面推進下,如何優化語文作業布置內容,成為每個語文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而且還需要在作業中減“量”增“質”,所以優化作業布置要從課堂實踐入手,減少學生不必要的作業內容。如在尋找相關資料內容時,讓學生們進入圖書館進行收集資料;在學習關于風景的文章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們結合文章內容進行繪畫,通過繪畫可以充分體現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學習拼音、識字等內容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對相關字詞進行播放,在圖片的幫助下不僅能提高學生們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還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課堂中。在學習一些神話故事內容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神話故事情節和內容,引導學生們制作人物卡片,并且繪制一個屬于自己的神話“大片”,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們對神話故事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理解能力,所以說將趣味性作業內容落實到小學語文作業內容中,不但真正實現了雙減教育政策的要求,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5 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實踐性

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方面,教師還應該提高作業的實踐性。語文這門學科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引導。教師如果一味地為學生布置一些書面的作業,很難促使學生去運用語文知識,這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最好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實踐性質的作業,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將語文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在語文過程中有效地提升知識運用能力,促使學生有效內化相關的知識。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節課的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定的實踐作業,比如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有哪些環境污染現象,讓學生調查原因,并且嘗試提出自己的解決策略等等,還可以讓學生完成一定的實踐報告。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將語文學習和他們的生活聯系起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京劇趣談》這節課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學唱京劇,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真正地促使學生認識到京劇的魅力,從而促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對于京劇的探究過程中去。

總而言之,作業的根本是讓學生對于老師上課的內容加深記憶,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不管作業布置的形式有多特別,都不能忘記其本質,永遠是以學生的理解為準,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加工。自從“雙減”政策實施以來,許多老師走出以前的小圈子,開始改變創新。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還需要老師們不斷地摸索前景。

猜你喜歡
雙減布置作業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作業
活動室不同區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級轉換應答器組布置
等級轉換應答器組布置原則探討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