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與中國藝術學“三大體系”構建

2023-10-26 03:26周慶富
藝術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華文明藝術文化

周慶富

中國藝術研究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凝練地概括出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1]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為中華文明“精準畫像”。深刻領會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對于我們確立文化主體性,構建中國藝術學“三大體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奠基意義和指導意義;對于我們深入理解和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連續性

連續性作為五個突出特性之首,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放眼整個人類文明史,在世界諸古文明之中,唯有中華文明未中斷,綿延至今,且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體現于方方面面,如疆域、制度、文字、典籍、器物、觀念等。

舉例言之,隋唐確立的科舉制,延續千余年,被視為在一定歷史階段最先進、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由此演化而來的現代考試制度,至今仍為全世界普遍采用。以文字而論,自商代甲骨文出現,此后雖經過篆隸楷草行的字體演變,但漢字的字形、字義基本保持連續狀態,較為穩定。全國各地的口語方言雖然有殊,甚至有時相互之間難以聽懂,但識字者都能通過漢字交流,以至今人還能無障礙地閱讀數千年前的古籍。中國有濃厚的歷史意蘊,國史、方志、家譜等典籍蔚為大觀,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最好證明。中國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如音樂、戲曲、歌舞、美術和曲藝等,雖遞有變遷,不斷演進,融匯了新的內容,發展出新的形式,但其內蘊的中華美學精神及價值觀念,是一以貫之、連續而穩定的,如虛實結合、以簡馭繁、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等美學觀,以和為貴、仁愛友好、懲惡揚善、圓滿自足等價值觀。這些美學精神與價值觀念,至今依然體現于當代藝術實踐之中,很好地體現出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

為何要強調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因為它“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果不從“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1]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要基于連續性的內涵來理解其重要性,一要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國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所決定的。二要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唯一適合中國的道路,要堅定不移地走這條唯一正確的道路。三要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與時俱進的,我們既然能夠創造出偉大的中華文明,也就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有鑒于此,中國藝術學的“三大體系”構建也應立足于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這是因為,從歷史邏輯看,源遠流長的連續性塑造了我們這個民族獨特的文化、獨特的藝術;從理論邏輯看,中華文明積累了深厚而豐富的藝術經驗,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對象體系、范疇體系和感知方式,傳達著特有的藝術精神;從現實邏輯看,中國藝術從古至今有著十分豐厚的藝術傳統、理論和實踐,留下了難以計數的藝術作品,以及博大精深的藝術理論和藝術思想,這是當下進行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的寶貴資源,從中可以領悟到中華文明的綿延和醇厚。

二、創新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盵2]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在中華文明5000 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創新意識、創新觀念、創新精神無處不在,可以說,一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

檢索典籍,“創新”“日新”“革故鼎新”等話語頻繁涌現,這表明中華民族始終保有強烈而自覺的創新意識?!抖Y記》所載湯之盤銘中“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九字,屢被征引?!吨芤住肥侵袊幕钪匾牡浼?,居“十三經”之首,“易”有三原則:簡易、變易、不易。其中變易就是要順應客觀而多樣的現實,強調靈活而辯證的思維方式,注重創新意識?!吨芤住ご笮蟆吩唬骸皠偨『V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薄吨芤住は缔o上》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绷呢灾械母镓院投ω?,同樣突出變化與創新。中華文明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我們創造了豐富多樣的制度與文化,卻又不固守一隅,不因循守舊,能順應時代的變化與需求,進行創新與發展,從而使中華文明永葆青春活力。

以文學藝術為例?!对娊洝贰峨x騷》堪稱千古絕唱,漢代在此基礎之上發展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和以“三曹”為首的建安風骨是其代表;詩歌藝術在唐代達到高峰,宋代文人的詩歌成就雖不及唐代,卻將詞的藝術發揚光大,使其成為一代文學的標志;接下來的元曲和明清小說,都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做了較大創新,創造了各自的輝煌。再如書法,書法史上享譽古今的人物,無不具有創新意識,各有各體,各具風格。魏晉時期書法家輩出,以東晉“二王”最為知名,王獻之就曾明確地勸父親王羲之“改體”,超越眾流,他本人也積極踐行此觀念,據張懷瓘《書估》記載:“及其業成之后,神用獨超,天姿特秀,流便簡易,志在驚奇,峻險高深,起于此子?!盵1]潘運告編著:《張懷瓘書論》,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頁。王獻之的行草,風流飄逸,獨成一派。其他青史留名的藝術家及其經典作品,莫不如此。

可以說,創新是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盵2]習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470—471頁。中華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創新性,一方面“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另一方面“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3]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連續不是停滯,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創新為支撐的歷史進步過程。新時代文化藝術的發展,中國藝術學“三大體系”的構建,都需要強大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統一性

《尚書·禹貢》中記載,中國的疆域“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在如此廣袤的東亞大陸上,地形地貌繁復,氣候多樣,物產富饒,生活的族群眾多,凡此種種,皆極具多樣性。而這一切并沒有導致中國四分五裂、各自為政,恰恰相反,在中國歷史上,各民族相互交融,凝聚為一體,這充分體現著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

早在上古時期,部族林立,帝堯就提出了“協和萬邦”的政治理念,力促各族群之間的合作交融。大禹開九州之說,顯示出中國的核心疆域業已成型,形成了統一局勢。夏、商、周三代皆為統一的王朝。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天下大亂,諸子百家蜂起,在這個所謂的軸心時期,形成了儒、墨、道、法、名等派別,尤其是儒、道兩家,其學說成為中國思想的主干;諸家雖然主張各異,終極目標卻是一致的,那就是使社會回復到和諧安定的統一狀態。秦漢王朝實現了全國統一,“書同文,車同軌”,“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董仲舒曾言“《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4]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523頁。?!按蟆蹦送浦刂?,“大一統”的觀念見于各種表述,如“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四海一家以及天下大同等。之所以有這種觀念,與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密不可分。

儒家所推崇的禮樂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核心?!短坡墒枳h》“釋文”提到,“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1]王元亮重編:《唐律釋文》,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短坡墒枳h》,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26頁。。所謂“夷夏之辨”,即指華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區別不在于種族,而在于文化,“中國可以退為夷狄,夷狄可以進為中國,專以禮教為標準,而無有親疏之別”[2]太炎(章太炎):《中華民國解》,《民報》第15號,1907年7月5日。。因是之故,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政權,無論是漢族政權,還是少數民族政權,在立國之初都會制禮作樂,積極踐行禮樂制度,以此獲得文化合法性。中國歷代的文藝作品,有相當一部分與禮樂制度息息相關,其中凝聚著為全中國人民所共享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呈現出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

晚清以來歷經西方現代文明的沖擊,中華文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得到復興,變得更為茁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盵3]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年第17期。我們要深刻領悟到,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植根于悠久的歷史傳統,鑄就了共同的理想信念,而這也昭示著我們要凝心聚力,在新的起點上創造新的輝煌。

四、包容性

中華文明之所以綿延不斷,與其突出的包容性密不可分。如前所述,中國的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境內族群眾多,文化極具多樣性。各族群之間,尤其中原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歷來多有沖突,中國歷史上亦曾建立過數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同族群相互交流、交往與交融,形成多元一體的格局。自漢代鑿空西域,開通絲綢之路,以迄佛教傳入中國;明代鄭和下西洋;晚清西方文明強勢侵入;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雖然中華文明與域外文明一直有密切的交往,積極吸收外來文化,卻始終保有鮮明的文化主體性,這體現了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中國文化將宇宙的本源視為“氣”與“道”,道家對此多有闡述。氣與道“淵兮似萬物之宗”,浩瀚無極,包舉萬物,“天地之大,四海之遙,無人不被其涵濡,無物不荷其帡幪。且聽物之自生自育,而道若不知其為生為育。普護一切,包涵萬有,斯誠‘衣被萬物而不以為主’焉”[4]黃元吉撰,蔣門馬校注:《道德經注釋》,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145頁。。中國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人之立身行事應該取法于天,要像“氣”與“道”一樣有浩大精神。因此,道家高揚“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中國文化推重海納百川、容納萬有、兼收并蓄的氣度。帝堯提出的“協和萬邦”,儒家所說的“仁者愛人”“懷柔遠人”,墨家主張的“兼愛”,都展現了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再以藝術為例。早在商代就有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以及交融的證據。據考古學家研究,殷墟時期的商朝與周邊文化明顯已有較大范圍的交流。殷墟出土器物中,有些明顯留有外來文化影響的印跡,如虎首刀、馬首刀、鹿首刀、鈴首錐狀器等青銅工具,就體現出典型的北方草原青銅文化的特征;還有一些器物則包含混合性的文化元素,“混合型特征的遺物,是殷人主動引進并再加工的產物。這些器物明顯具有外來文化因素的特征,但在改造過程中,加入了殷墟文化的元素,如牛首刀、羊首刀可能是學習北方馬首刀的形制鑄造的;管銎刀與銅角杯分別加了殷墟特有的夔龍紋;王陵M1500 銅鏡使用了殷墟特有的龍鱗紋;金箔被用于鑲嵌饕餮圖案;戣的內部用綠松石鑲嵌等,諸如此類的情形,無疑是引進、吸收、再融合的結果”[1]何毓靈:《殷墟“外來文化因素”研究》,《中原文物》2020年第2期。。正是由于不斷與周邊青銅文化交流互鑒,殷墟文化才達到了中國青銅時代的頂峰。

再如唐代國勢強盛,文化開放,“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呈現出兼容并包的大氣派。統治者尊道、禮佛、崇儒,三教并行不悖?!澳蟻喌姆饘W、醫學、歷法、語言學、音樂、美術;中亞的音樂、舞蹈;西亞世界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醫術、建筑藝術乃至馬球運動等等,如同‘八面來風’,從唐帝國開啟的國門中一擁而入?!盵2]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中華文化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59頁。正是這種海納百川的胸襟氣魄,方才鑄就了唐王朝的輝煌,鑄就了中華文明的輝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開歷史長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盵3]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光明日報》2019年9月28日第2版。中華文明正是在不斷吸取各民族之長的過程中,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國家。各種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這是今天我們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五、和平性

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農耕生產方式決定了和平性是其內在要求。錢穆先生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指出:“農業生活所依賴,曰氣候,曰雨澤,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類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類之信任與忍耐以為順應,乃無所用其戰勝與克服。故農耕文化之最內感曰‘天人相應’、‘物我一體’,曰‘順’曰‘和’。其自勉則曰‘安分’而‘守己’。故此種文化之特性常見為‘和平的’?!盵4]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弁言”,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3頁。農耕之人過著定居生活,作物生長仰賴天時地利,勞動過程需要家庭協作,天人合一、安時處順、和諧共處、天下太平等觀念由此得以逐漸衍化而成。

“和”是中國文化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吨杏埂穼ⅰ昂汀币暈椤疤煜轮_道”。帝堯“協和萬邦”,希望各部族和平共處。先秦諸子生于亂世,皆反對戰爭,希望通過推行各自的政治主張,達到天下穩定的狀態。儒家主張重建禮樂秩序,“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將帶有本體意味的“仁”視為禮樂的內核?!叭收邜廴恕薄翱思簭投Y”“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強調對自我的節制與約束,對他人的尊重與愛護,以促成和睦安定、天下大同的狀態。道家主張個體內在心靈的舒展,清靜無為,與世無爭,頗為契合藝術精神。墨家倡導兼愛、非攻?!爸垢隇槲洹?,兵家提出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自古知兵非好戰”,反對以強凌弱、窮兵黷武,反對不合道義的征伐。中國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都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在處理國際問題上,一直堅持和平主義,主張懷柔遠人,厚往薄來,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有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展現了對戰爭的控訴、對和平的向往。唐詩如李白的《關山月》、杜甫的《兵車行》、曹松的《己亥歲》、陳陶的《隴西行》,都是這方面的名篇?!翱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四首·其二》),字字血淚,讀來凄愴悲慨,讓人生出對戰爭的無限厭惡。中國的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所描繪的皆為靜謐、和平、安定的場景。民間的文藝作品,追求喜慶熱鬧、吉祥如意,浸透著中華文明對和平的向往與追求。

可以說,和平性已經深深地刻進中華文明的基因之中,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 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盵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6頁。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的底色,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且日益迸發出無限生機的根本特性,必將為人類文明發展持續貢獻智慧與力量。

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共同構成中華文明的內涵和精髓,中國藝術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深深含蘊著這五個特性,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藝術思想、藝術理論、藝術體系。中國藝術學“三大體系”的構建應立足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更有力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猜你喜歡
中華文明藝術文化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誰遠誰近?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中華文明何以延續至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