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學研究生基礎理論教學與學術訓練

2023-10-26 03:26夏燕靖
藝術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規訓研究生學術

夏燕靖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

就研究生培養而言,構建科學高效的培養機制,打造堅實的基礎理論教學體系,提高學術素養,是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的關鍵。應該說,學術規訓始終是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環節,它對促進研究生參與學術研究工作,使其成為藝術學領域具有學科專業素養的合格一員有著重要意義。

所謂“學術規訓”,源于20 世紀早期西學東漸中現代學術思想在我國的傳播,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學進行的教學改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共同的成果。時至今日,現代學術思想已經日趨成熟,而學術規訓儼然成為其核心要義,這為提升學術素養和健全學術規范提供了必要的機制保障。因而,學術規訓是實現研究生教育制度科學化的關鍵組成部分。明確學術規訓至關重要的特性,對整個研究生培養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落實到教學本位來思考,針對藝術學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的設計,要突出規訓的方式方法,以及考察課程教學的實際效果,這是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在高校藝術學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中,仍然缺乏對學術規訓課綱的統籌,特別是對學術規訓的要求參差不一,無論是課程規劃要求,還是質量評估要求都顯得偏低,相關的配套學科專業課程,也顯得單一甚至僵化,對學術規訓課程的隱性作用更是認識不足,致使藝術學研究生教學課程“本科化”傾向較為突出。對此,筆者提出研究生教育需進一步明確研究生培養目標,完善課程結構與課程體系,以提升研究生學術規訓的水準為目標,切實解決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敬畏學問,是一種學術道義

葛兆光曾在《學術史講義—給碩士生的七堂課》中寫道:“給大學生常識,給碩士生方法,給博士生視野?!薄白x碩士生期間,是一個轉型關節,為什么呢?因為這個時候,你開始從投入到產出,不再僅僅是學習,而且要創造了,否則怎么叫‘研究’生呢?所以,學習怎么樣研究,研究有什么方法,就顯得很重要了?!盵1]葛兆光:《學術史講義—給碩士生的七堂課》,商務印書館2022年版,第3頁。依此而言,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教學與學術訓練圍繞的主題,或者說根基,就是要讓研究生學會研究、學會創造,并且自覺地意識到只有對學術保有一顆敬畏之心,方知自己渺小,方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進言之,“敬畏學問,是一種學術道義”,也是每一位學者安身立命的準則,研究生對所從事的學問之業應保有敬重之心。司馬遷曾在《報任安書》中寫道:“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敬畏”是對人的最好約束,可規避不應該發生的恥辱,其醒悟的感覺如同脊后現寒。的確,學問之業來不得半點虛假,這應該是每一位研究生嚴謹治學應有的態度。具體到學術寫作上,無論是對文章的謀篇布局,還是對文字的精準把握,以及成文后的用心審校,如若缺乏對學術的敬畏之心,便會問題百出。韓陳其曾對《語言文字理論新探》一書作過深刻的剖析,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學術寫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不僅有觀點的謬誤、常識的混亂,還有頻繁的語病等問題[2]韓陳其:《錯誤百出的〈語言文字理論新探〉》,《徐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3期。。由此可見,寫作是嚴謹的,敬畏學問,其邏輯就是首先要敬畏寫作,敬畏文字。寫作文稿一旦公之于眾,就會無限期地被公眾檢索,哪怕是在網絡上不經意發表的文字,都可能隨時被人逐字逐句地審查和批評。這就提醒每一位學者,對待寫作、對待文字,要懷有敬畏之心,寫作前要沉下心來,反復思考,三思而后行,即便是寫好了,也要放一放,留出時間仔細審校。

敬畏學問,還體現在對寫作的認識和文風的把握上。落實到文字的表達上,即通常所稱的“辭章”之說,也可說是講究文章文風的韻采,指涉文章的義理表達如何達至上乘。如《后漢書·蔡邕列傳》曰:“(蔡邕)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盵3]范曄撰,李賢等注:《后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80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有云:“晉之辭章,瞻望魏采?!薄稗o章”的概念源于古老的修辭藝術,春秋有“屬詞比事”[4]“屬詞比事”意思是連綴文辭,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記事。一說,是我國古代修辭觀念的一種體現,可見古人已將辭章上升至藝術層面給予評價。因此,文章文風處理得如何,往往是“辭章”表達成熟與否的標志,這是自漢魏時期就已開啟的事實。例如,建安時文人評論曹植,贊其“文如繡虎”。其后出現的駢文便繼承了漢魏辭賦的這些特點,建立起以整比、駢偶、敷藻、征事用典為主要特點的文體。唐代的律賦,除了具有上述特點外,在篇幅、段落、用韻的規則上,又增加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至于如何提升寫作水平,關鍵還是要從讀書入手。宋代朱熹的讀書方法,給我們以重要的啟迪。他認為,讀書做學問即“致知力行”,“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謂學;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謂習”。朱熹的解釋可堪比孔子所倡導的“學而時習之”,接近學習的本義。在朱熹看來,學習既包括“求知”,也包括“求能”,“致知力行”正是要求讀書用功恰到好處。他尤其強調“行”的重要性,“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既親歷其域,則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故而,他的門生匯集他的訓導之言,歸納出頗有影響力的讀書方法論,即“朱子讀書法”,包括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六條。以“循序漸進”為例,這是朱熹推薦的讀書順序,名曰“凡讀書,先讀《語》、《孟》然后觀史,則如明鑒在此,而妍丑不可逃。若未讀徹《語》、《孟》、《中庸》、《大學》便去看史,胸中無一個權衡,多為所惑”。這表明循序漸進的學習主張,符合人的認知規律,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同時,朱熹還特別強調“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1]朱熹著,黎靖德編,楊繩其、周嫻君校點:《朱子語類》,岳麓書社1997年版,第401、134、175、199頁。。朱熹的讀書方法還在《四書章句集注》《近思錄》《周易本義》《楚辭集注》等著作中有所闡發。例如,他的重要著作《四書章句集注》,被欽定為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這部著作集合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成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學術著作之一。其對于歷史的還原與審視,集中體現了朱熹的讀書學養,是解讀古人有效讀書方法之門徑。朱熹認為,《大學》中“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而由“子思筆之于書以授孟子”,四者上下連貫傳承而為一體。從此,“四書”之名正式確立,標志著朱熹“四書”學體系的最終完成。朱熹的學生黃榦評價言:“蓋千有余年之間,孔孟之徒,所以推明是道者,既以煨燼殘缺,離析穿鑿,而微言幾絕矣?!盵2]黃榦:《勉齋集》卷三十六,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168冊,第482頁??梢?,朱熹自覺承擔起改造儒學、重建儒學的歷史使命,構建了龐大、精密的理學(新儒學)的學術與思想體系,《四書章句集注》則是這一建構工程中的重點項目。我國古代學者歷來主張“自得”“自勉”“樂為”,這是一種具有內心審視要求的閱讀境界,而如今研究生讀書的目的,不妨“功利”點來說,就是要在讀書中“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理解問題”,從而采取有效之法“解決問題”。

換言之,善于寫作的確與勤于讀書關系密切。尤其是通過量與質的配比寫作,技巧自然會得到提升,形成屬于自己的文風特點,這在我國古代文論中有著豐富的闡述。同時,這也是自古承傳的寫作構思之道,可算是讀書思辨之源流。如《文心雕龍》講究寫作構思,突出對言與意的闡釋。又如,唐代以平淡為美的趣尚文風,突出體現在山水詩人群體的田園山水詩創作上;而兩宋則是中國古典文論平淡美理想表現的典型時期,平淡美在宋代詩人的詩歌創作和文藝理論中都有所體現。

事實上,了解中國古典文藝理論有關寫作問題的著述源流,還有許多經典著作可讀可研,如《毛詩序》《典論·論文》《文賦》《詩品》《閑情偶寄》等?!睹娦颉纷鳛楣糯膶W史上第一篇詩歌專論,可以說開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之先河。該文談到詩歌創作最為本質的情感因素時,明確地將情與志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依此討論詩歌產生的動因,提出了抒情言志的觀點。最為關鍵的是,在傳承先秦以來關于文學表現的認識主張外,該文還闡明了寫作觀點,即理性表現要靠情感的萌動,這無疑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對后世詩論寫作影響極大?!段馁x》是晉代陸機的代表性文藝理論著述,首次將創作本體、寫作方法、修辭技巧等問題提到了文學批評的寫作范疇,可謂與《文心雕龍》共同構建起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理論體系的方法論。李漁的《閑情偶寄》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其中“詞曲”“演習”“聲容”三部涉及戲曲理論的探究。李漁在書中提出文論寫作的要點,突出“結構第一”的原則,即結構謹嚴、情節緊湊、組織天衣無縫方為好文;他還提出了“詞采第二”“音律第三”“賓白第四”“科諢第五”“格局第六”等觀點,借此全面而廣泛地論述了戲曲創作中的諸多問題。

歸根結底,“敬畏學問”是每一位學者應該具備的治學態度和人格品質,做學問應該對自己所撰寫的學術成果負責,沉下心來思考,三思而后行,使自己的文章兼具義理和文采。而這一切都需要通過讀書、思考和實踐的日積月累來完善。

二、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問題意識”培養

在學術探求過程中,處處都有發人深省的問題。當面對析出的問題或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如何采用“點撥法”來揭示問題的實質,就變得十分關鍵。比如,在討論傳統手工藝傳承發展以及如何注入新動能的課題上,就需要挖掘問題的本質,即如何看待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型。一方面,不能就古論“古”,而要了解傳統手工藝的歷史積淀與傳承發展,及其流傳與流變的因素與路徑;另一方面,傳統素有“講古”的習俗,在重視追本尋根的同時,需要結合當下發展的現實,通過實地調研,設問出引人深思的問題域,再給出解決的方案。學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也應和了《易經·系辭》所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有學者解釋道:“在有形東西之上的,憑感官不能感知的東西就是道,即指思維活動、學術理論或哲學方法;而形而下的東西,則是能夠憑感官可以觀察或觸摸到的器物。用現在的術語來說,道與器亦即科學與技術,是學術研究中截然不同的領域?!盵1]劉道玉:《魚與漁之別》,《中國新聞周刊》2022年第8期。依此所言,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教學中亟待解決的認識問題,歸納來說就是“問題意識”的培養,這方面確有許多話題值得深入探討。

培養研究生“問題意識”的關鍵在于,需要樹立勇于求索的信念,并善于將豐富的材料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充分地呈現出來,這無疑能極大地激發研究生對問題的發現。因為“觀點”的提取,本質就是在讀懂、讀透材料基礎上的認識凝練。準確把握材料的主旨,以及材料的主要傾向,就是形成觀點的過程?!耙磺€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是說同一材料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認識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觀點,寫作就是要結合自己對材料梳理后的認識,從中析出新穎獨到的觀點。故而,在培養研究生“問題意識”上,需要積極探索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方式,這一點非常重要。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該校在開設縫合式整合課程“科學課”時,曾確立了一項有關課程的指導原則——“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1]該項課程教學體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更多地關注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縫合式整合課程”便應運而生。課程介紹闡明的意義在于,在課程與課程的邊緣處,以及與其他課程的交叉處設立新的融合課程,以滿足學生認識事物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需要。比如,在音樂與文學課程之間開設“歌詞欣賞”小課程;在數學與科學課程之間開設“現象與計算”小課程,等等。這樣做,既有利于打破學科界限,滿足學生綜合學習的需要,又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拓寬其思路。參見《美國哈佛大學核心課程的具體介紹》,https://www.liuxue86.com/a/2938825.html,2023年7月20日。。同樣,哈佛大學另一類注重知識橫向聯系訓練的通識課程,也明確提出“課程整合”的意圖。一方面,課程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諸如歷史學、文學、文化史學、物理學、政治學、醫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被綜合列入其中,這些多學科的課程可供不同專業的學生選修;另一方面,哈佛大學核心課程不只設置單一的分科課程,還設置有大量的跨學科課程[2]參見《哈佛大學核心課程》,https://www.douban.com/note/6268329 60/?_i=5742460lf0SMiM,2023年7月20日。。這些基礎理論課程可以打通研究生的知識壁壘,有利于研究生對所修課程的接受與拓展。由此可見,哈佛大學相關課程設置的重要理念或者說基本原則,體現在對學科專業的充分融合上,即將教學的目標直指“問題意識”的培養,包括科研與教學之間的互動和成果轉化,以及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等方面,其重點在于培養研究生的“問題意識”。我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始終強調“發明千千萬,起點就在一問”[3]陶行知所言“發明千千萬,起點就在一問”,出自他所撰寫的《手腦相長歌》,這首歌生動體現了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他以“生活既教育;社會既教育;教學做合一”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思想來展現新生活的教育哲學理念。,說的也是發現問題和挖掘問題的重要性。其實,綜觀國內外學術界開展的各項研究工作,但凡取得研究上的一點點推進,都離不開“發現問題”和“認識問題”的過程??梢哉f,人類社會的全部研究工作都建立在“問題意識”這個思維的起點之上,這既是尋找研究課題的基礎,也是突破研究思維的前提。簡言之,一切研究工作都是從探尋問題開始的。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4]在愛因斯坦看來,解決問題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方法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關鍵則在于要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這才是標志著科學進步的真正象征。參見[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波]利奧波德·英費爾德:《物理學的進化》,張卜天譯,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第72頁。。因此,培養“問題意識”是學術規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更是一種學術素質的養成。

培養“問題意識”既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研究生寫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有著非常重要的討論價值。學界對此問題有著持久且深入的探討。例如,蕭延中在《什么是“問題意識”?如何培養“問題意識”?》一文中提出五點訓練方法,分別是“重經驗”“陌生化”“想象力”“敏感性”“沉思與提煉”[5]蕭延中:《什么是“問題意識”?如何培養“問題意識”?》,“三會學坊”微信公眾號,2023年3月20日。。這五點要求,是作者結合治學實踐得來的,尤其是其基于對各種社會問題的關注度所形成的看法,可謂極具現實意義。這些要求與建議,對研究生論文寫作前期如何積累資料有著實際的指導作用。除此之外,針對“問題意識”培養的方式方法還有許多,這里僅就筆者所從事的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教學中積累的教案作如下分析:

(一)全面詳盡了解事實材料,有助于發現問題

作為研修理論的研究生,培養問題意識、讓自己的思維“走出去”的方法,不只限于蕭延中所倡導的“行萬里路”模式,還可從“讀萬卷書”中得到啟發,這也是培養“問題意識”的另一重要方法,即事實材料的采集與提取。如何針對這一要求來進行學術訓練,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閱讀,過好文獻研究的關卡,并從事實材料中發現問題。至于具體如何應對,我們可以從對文史數據的驗證這一角度舉例說明。

眾所周知,文史資料的情況相當復雜,必須經過檢驗證明,才能安心使用。就資料的情況加以分析,大抵有作偽、誤認作者、誤認偽書、卷數參差等多種情況,可以說對資料的情況越熟悉,對資料的應用就越熟練,對研究工作也就越有幫助。以文獻資料的檢索驗證來說,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一書,曾從史跡、思想、文學三個方面來強調考證文獻資料年代的必要性。又如,王國維所提出的“二重證據法”[1]王國維在1913年撰寫的《明堂廟寢通考》(初稿)中,首次提出“二重證明法”的概念。之后,又于1925年就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開設《古史新證》演講課時,在《總論》篇中重新提出“二重證據法”的理念。事實上,“二重證據法”作為一種史學方法,古已有之。王國維特別提出,并有意識地加以運用和引導,影響了整個近現代學術圈,此方法也成為中西結合的考據方法之典范?!岸刈C據法”的目的,就是竭力探索最為接近歷史真相的歷史情境。參見李銳:《“二重證據法”的界定及規則探析》,《歷史研究》2012年第4期。,利用考古出土的文物來驗證書本文獻的記載,并成為一種考據考證的研究方法,對文獻資料的采集也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以《禮記·玉藻》為例,其中記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龍卷以祭”,從該文獻資料可延伸出諸多藝術學的研究視角。比如,古代用玉制度,所謂“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即冕冠前后各懸十二旒,每旒貫十二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序排列,每塊玉之間的距離各一寸,每旒長十二寸;又如,冕冠的基本款式,即在一個圓筒式的帽卷上,覆蓋一塊冕板(稱為延),后面比前面應高出一寸,呈前俯之狀,象征帝王關懷百姓之意,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再如,服飾紋樣的象征意義,即用五彩絲繩為藻,以藻穿玉,以玉飾藻,故稱“玉藻”,象征著五行生克及歲月運轉,結合服裝上的卷龍紋樣,可推測天子冕冠十二旒的用法,或與上古時代的“十二數”有關,亦與四時八節以及十二月歷法有關。

在求證《樂經》傳說與文本的真實性時,同樣如此。陳桐生認為,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樂經”,是一個亦虛亦實、亦真亦幻的概念。說它虛幻,是因為它只是存在于某些先秦儒道學者腦海中的一部經典,這些儒道學者僅賦予它一個“樂經”之名,他們沒有也不可能將《樂經》編著成書,先秦以后凡是冠以“樂經”之名的書籍都不是先秦真正的《樂經》;說它真實,是因為“樂經”并非空泛的概念,而是以上古三代樂曲為實體基礎,如在《郭店楚墓竹簡·六德》《莊子·天地》《莊子·天下》《禮記·經解》《荀子·勸學》等篇章中,《樂》與其他儒家五經都是并列出現的。又因為其虛實難辨,《樂經》從漢代至今一直是文化學術界糾纏不已的問題。如王莽奏立的《樂經》的真偽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爭議的焦點,爭論的關鍵點在于:《樂經》到底是曲譜還是一部由文字寫成的典籍?王莽所立《樂經》的真偽圍繞這個問題展開,如能解答,問題自然迎刃而解[1]參見陳桐生:《論〈樂經〉是指曲譜而非文字典籍》,《光明日報》2020年11月30日第13版。。

(二)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克服思維的片面性

針對論文寫作中的“問題意識”,謝德仁指出,“從大量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來看,不少文章是從文獻到文獻,科學嚴謹地研究‘偽問題’,正在或已經毀掉了一代年輕學者”[2]謝德仁:《從大量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來看,不少文章是從文獻到文獻,科學嚴謹地研究“偽問題”,正在或已經毀掉了一代年輕學者》,“學說平臺”微信公眾號,2023年4月18日。。這樣的現實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甚至是應該警惕的。因而,在指導研究生論文寫作過程中,需要指出研究生所面臨的最大的寫作困境,即在事實材料中發現問題之后,如何以鮮明而獨特的視角去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不是重復前人研究成果、進行無意義的描述工作。培養“問題意識”的學術思維,已成為培養獨立性思考能力的關鍵。所謂“獨立性思考”,是指對因襲而來的傳統觀念,給予重新審視、重新判斷,進而透過現象把握本質,探究其真實性與有效性。如此,不僅能夠以批判的態度對學術史加以審慎的核查清理,而且能夠尋找到超越它的可能性,孕育出自己的思想觀點,從而得出能夠自我證明、自我判斷的意見,推理出新的認識。

此外,預設有爭論性的問題,也是克服思維片面性的一劑良方。具體來說,就是對問題采取一種預設的方式,實事求是地面對所研究的問題,多方面認識和理解問題,以克服思維的片面性。

以“儒墨之爭”為例,儒家與墨家,從源頭上看頗有淵源,都主張仁義道德。但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二者又有著許多對立的觀點,以至于墨子明指孔子之誤。至于墨子為什么要批判孔子及儒家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弄清楚孔子和墨子的異同點。根據諸子言論來看,孔子和墨子有三點不同:第一,所處時代不同,墨子是戰國初期人,而孔子是春秋晚期人;第二,各自立場不同,墨子是站在平民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而孔子是站在貴族和統治階級立場上思考問題;第三,所代表的群體不同,墨子是俠士,孔子是文士。但是孔子和墨子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所代表的儒和俠都有理想、有追求、有原則、有底線,不滿足于自己的謀生,他們還有人生的價值以及社會的理想需要實現[3]參見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4頁。。那么,作為第一個公開批判孔子和儒家的人,墨子究竟是如何評判的呢?墨子認為,孔子的藥方僅為一個“仁”字,如何理解“仁”呢?可說是“仁愛”,謂寬仁慈愛,具有“仁愛智慧”“仁愛之道”和“仁愛使命”的三重性。在孔子看來,當時社會禮壞樂崩,這是人心抑或是人性出了問題,是人的“愛心”缺失了,于是出現了社會性問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論語·顏淵》)。而此時如果大力提倡互愛的話,就會改變這種狀況。因此,孔子將“仁”當作解救社會疾病的良方。對此,墨子提出異議,并開出自己的救世良方,“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愛》)。墨子主張天下的人都要相互愛護,并倡導相互惠利來扭轉丑惡的時弊。他認為,“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愛》)。闡明唯有人人各不相害,彼此相利,方能將個人利益置于整體利益之中,并將二者糅合在一起,實現富國安民之愿望[1]參見馮晨:《孔子仁學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孫君恒等:《墨子倫理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基于以上分析,有兩點值得思考:一是探究問題,不能過于依賴權威,因為學術研究本身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唯有思想獨立,方能對各類思想觀念,包括傳統觀念作出判斷和解讀,形成自己的超越性認識,避免出現武斷和盲目追隨的情況。尤其是能夠結合時代因素重新解讀“真理”權威,進而產生對既有客觀材料佐證的分析與指正,這是形成獨立見解的思想依據。二是通過讀書獲取豐富淵博的見識,有助于“發現問題”和“認識問題”,積累知識和經驗,拓寬研究視野,以新的認知更好地解決問題,培養學術思想的獨立見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三)寓深于淺,激活個性化思考與判斷

在課題研究中,總是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問題,對于任何一個問題來說,沒有完全認識它時,都需要尋找興趣點,從容易理解的文獻或資料細節入手,并認真審視這個細節,包括細節的種種脈絡,進而產生全面了解其歷史背景的愿望,隨后自然會涉獵各個相關學科,繼而聯系到更多的學科領域來認識問題和解答問題。

例如,顧頡剛的《蘇州史志筆記》提及蘇州鄉間婦女裝束,極似西南少數民族,“若包頭、若釵環、若褶裙,皆是也。即言體型,亦有頗似者。疑東南、西南,本出一族”[2]顧頡剛著,王煦華輯:《蘇州史志筆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9頁。。由此出發,又有學者擴充了該民族服飾的細節,以探尋其歷史沿襲,提出這種服飾在今吳縣東南及昆山一帶水鄉仍有殘存,保持著數百年前的風貌。棱角分明的包頭是水鄉服飾的典型標志,包頭外呈三角狀,稱“三角包頭”。包頭用一塊底角為30 度的等腰梯形布做成,通常包頭主體為青色、深藍色、黑色的布,邊緣鑲有花布或絨布滾貼,兩端以月白、淺藍、翠藍等色貼面,上繡圖案。相傳包頭起源于吳王闔閭、夫差時代,其時姑蘇一帶普植蓮荷,吳王見湖中采蓮女為遮日擋雨而隨手摘片荷葉折成船形,并用竹片將兩頭固牢戴在頭上,感到十分新奇,回宮后便命宮女用布仿此狀戴在頭上。這種包頭傳到民間,經過不斷改革就成了現在的三角包頭[3]繆良云:《吳服春秋》,《絲綢》2006年第2期。。

綜上所述,學術研究并非只是一味地將閱讀學術經典作為切口入手,而應根據所研究的項目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個性尤其是興趣,來選擇最合適的切入點,進而再對這個興趣點由淺入深、由此及彼地向整個研究領域進行發散性研究。這一發散性研究過程,需要通過了解整個問題的更多細節,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并非僅僅根據對一個細節的了解,而是要通過對興趣點的研究,來拓展和積累研學與研究的題域,并將研究脈絡和細節進一步深化,以對問題的總體走向有一個大致的理解,方可形成比較可靠的研究路徑,甚至結論。在研究生基礎課程教學中,這一點非常重要,需要讓研究生自覺領會這種寓深于淺的研究方式,結合自身的學術素養與興趣偏好,以激活個性化思考并追尋判斷的依據,從而更好地理解研究對象的相關事件和文化現象,并在研究中發現更多的問題,以獲得聯想和啟示。

三、藝術學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的設計與方法改進

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藝術學專業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存在著重“術”輕“學”的現象。因而,有學者呼吁:“要想解決文藝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全面提升文藝工作者的素質,而要全面提升文藝工作者的素質,則應從藝術教育這個‘根子’抓起?!瓕Ω咝K囆g專業的學生而言,若只看到‘器’的價值,而看不到‘道’的意義,敬畏學術便無從談起,藝術之路也很難行穩致遠?!盵1]許瑩:《藝術教育切莫重“術”輕“學”》,《光明日報》2022年7月20日第13版。如此說來,破解重“術”輕“學”的難題,還得從課程改革和課程構建說起,這是提升藝術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劉熙載在《藝概》中開宗明義地指出“藝者,道之形也”,這是儒家倡導禮樂教化主張的延續,重于“體”“用”關系以求之,而在觀念上則一再強調以“道”來厘定對禮樂文化的本質認識,以至“文以載道”“文以明道”嗣響不絕,這對傳統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今,在新時代背景下構建新型的藝術學專業教學體系,不僅是為了滿足當下培養藝術人才的現實需要,而且是推動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因而研究生教育更要承擔起“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使命。從藝術學角度來看,針對研究生教育的基礎理論課程設置與課程結構問題的探討,就面臨著課程體系的整合與類屬關系的調整,這符合進一步拓展學科內涵的要求,即突破了原有藝術學科專業條塊分割的局限,適應跨學科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藝術學研究生培養目標,均強調綜合素質的重要性。這意味著藝術學研究生需要具備綜合業務素質能力,并且這種需求在當代的藝術學發展中變得越來越明顯。從發展趨勢來看,過去的專業邊界正在逐漸消融,藝術學趨向于體系“整合”。

就藝術學發展來看,其基礎理論課程的設置可以考慮采用“大綜合”與分項科目任選方案來完善,即“N+”模式。所謂“大綜合”,主要依據課程設置與課程結構的關系,以及課程“整合”體系的需要進行考慮。這樣的“大綜合”課程,又具有課程論所指稱的“廣域課程”概念。它與“分科課程”概念不同,強調知識的橫向聯系,主張打破學科內、甚至學科間的界限,按照知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客觀存在及其內在聯系組織課程,形成不以學科命名的課程。根據綜合程度,分為“大綜合”和“小綜合”兩種形式?!按缶C合”,即徹底打破藝術學科內部界域,甚至是最大程度地消除分科痕跡,比如,建議將藝術學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的“大綜合”列為“類”課,具體而言有以下四類:

(1)藝術史類課程:藝術史通論、藝術史學史、藝術史料學基礎、藝術文獻研讀等。

(2)藝術通論類課程:藝術原理、藝術哲學(藝術美學)、藝術學概論等。

(3)藝術批評類課程:藝術批評史、藝術批評通論、藝術新聞與傳播等。

(4)藝術論文寫作類課程:寫作基礎、學術及學位論文寫作、藝術時評文寫作,以及各類應用文體寫作等。

至于“小綜合”課程,則是對“大綜合”模塊的再細化,這類課程可以被稱為“縫合”課程。比如,藝術史學史的“縫合”課程,可以考慮如史學思想、歷史編纂、史料學、史料研讀、目錄學、史書史籍體裁解讀、史學方法論等,構筑起類似“N+”的教學模式。又如,可以考慮藝術史+藝術鑒賞+非遺文化與藝術、藝術批評+藝術策劃+藝術管理等結構。

至于學術規訓,相對于藝術實踐專業的技藝訓練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話題,并且二者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所謂“學術規訓”,就其基本訓練內容而言,一般是指讀書訓練、搜集資料訓練、表達能力訓練、思維創新訓練和嚴謹學風訓練等學術實踐項目訓練。當然,若要延伸來說還有許多內容。比如,對學問門徑的了解、對學術規范的把握、對治學理念的理解和對研究方法的領會,等等??陀^地說,這些規訓對于大多數從事藝術實踐專業的研究生來說,是需要重新建構起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即便對藝術理論專業的研究生而言,也有進一步學習或者溫故而知新的必要。具體來說,藝術史論學習,包括史學入門(而非一般意義的歷史學習)、史學基礎理論、史學核心資料、史學知識構成、史學研究方法等。而史學研究又非單一的,牽涉領域十分廣泛。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的合訓,故產生“史有二義”的統一體,一是對物質材料的考據解釋,梳理出發展脈絡;二是精神生產凸顯的史觀思想傳播。依此而言,各個層次的基礎課程教學是有極大區別的,研究生基礎理論課程當然要突出對“學問”的探究,“問題意識”便是支撐探究的最基本的因素。

眾所周知,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學習方式存在著較大差異,最大的區別便是前者注重學術研究和問題探索,屬于研究性學習;而后者注重專業知識學習和積累,這些差異體現了不同學習階段(學程)的目標和教學重點不同。既然研究生是為探討學問而學,就涉及學問的探討方法問題,而要掌握好治學方法,就要接受嚴格的學術規訓,讓自己的眼光放得更長遠、更開闊,從而看待問題和認識問題的視角也就變得更深刻、更本質一些。所以說,研究生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接受,甚至是被動的知識灌輸上,而應注重在學習、研究的方式方法,或者說治學門徑上下功夫。至于如何做學問,自然說法很多,通常意義上將著書立說理解為做學問。不過,這樣的說法過分強調了學問的艱深,反而會使不少剛入行的研究生視做學問為畏途。著書立說是一個系統工程,實在“非一日之功”。清人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中說:“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边@“休明”就是學問問鼎之時的醒悟?!蹲髠鳌ば辍分杏浭觥俺訂柖χ笮≥p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雖小,重也’”。所以說,針對研究生的培養不必一開始就提很高的要求,循序漸進是教育教學的根本之法。其實,任何一位研究生,都有著比許多其他職業的人員更為有利的治學條件,關鍵就在于能否確立信心和利用自身知識儲備、學習環境和學術氛圍等優勢來“休明”。

當然,做學問應當腳踏實地,如果把著書立說當作“做學問”成熟階段的標志,那么,在這之前還有許多鋪墊。比如,研究生可以從學寫“課程論文”“讀書筆記”或“調查報告”等入手,這既是積累治學經驗,又是一種寫作鍛煉;也可以關注一兩個問題,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或實地調研考察,有所思、有所悟,再進行探究與總結,由此準備好撰寫較為有深度和分量的單篇論文;還可以在平時用心積累的基礎上,參與搜集研究性資料,逐步進入撰寫專題論文或專著的準備階段。對“做學問”的理解,應該放寬些,切不可縛住手腳,形成固化的認知。

研究生只有通過接受嚴格的學術規訓,將做學問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真正學到手,并且注意潛移默化地把這些知識化為深層的學問與文化結構,形成一種自覺的治學能力,才可以說完成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并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在嚴格的學術規訓過程中獲得的自我培養。

此外,針對學術規訓,可以進一步歸納出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學術規訓是讀書的訓練。培養讀書愛好,愿意讀書,喜歡讀書,而且要刻苦讀書,讀得進去,才能夠對書中的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判斷其中觀點的是與非,這是讀書的要義。至于讀什么書,既有導師指定的書目,非讀不可;也應有自己的發現和選讀書目,通過長期的閱讀積累,培養起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第二,學術規訓是搜集文獻資料的訓練。不管哪個專業的研究生都要接受這方面的訓練,即面對一個課題,需要獨立地去搜集文獻資料并加以整理,歸納出前人的代表性成果,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理論思路,并寫出研究述評。通過這種反復的訓練,便逐漸知道怎樣搜集和整理文獻,怎樣提出問題,怎樣說理論證,尋求突破,獲得創新。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和路徑,在以后的工作中都能用得上。

第三,學術規訓是表達能力的訓練。除以上所述外,更需要通過每一門課程論文的寫作來自覺磨練。也就是說,應當抓住各種機會,把課程論文當成一篇篇學位論文的階段性成果來寫,并且要對文章反復推敲與修改,然后讓導師批閱講評。當然,學位論文的寫作更是一種切實的學術訓練,要把它看成人生里程碑性質的工作。學位論文答辯也是檢驗研究生真實水平和思維表達能力的一項測試??陬^表達能力與演講辯論能力,是每一個人都應學會的生存能力,有意識地訓練口頭表達能力也是為答辯提前做好準備。

第四,學術規訓是創新素質的訓練。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激發自己的探索精神,培養強烈的“問題意識”,學會思考,運用求異思維看待事物。在學習中要有意地訓練“問題意識”,敢于提出問題,挑戰未知領域。

第五,學術規訓是嚴謹學風的訓練。說話有根據,不盲目夸大事實,不出現常識性錯誤,不寫錯別字,不亂用標點符號,不寫不規范的文章,不剽竊別人的學術成果。凡是創作與設計的實踐過程,必須敘述完整和清楚,盡量做到有理論深度。

總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需要超越被動的知識灌輸,學會怎么做學問,通過積累治學經驗、參與搜集研究性資料以及參與社會調研活動來完成論文撰寫工作等,逐漸培養獨立的治學能力。而通過接受嚴格的學術規訓,可以將做學問所需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真正學到手,并將其融入自己的學問領悟與知識結構之中,形成一種自覺的治學與運用能力。這樣的學習不僅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會使研究生在學術領域中具備更長遠、更深刻的眼光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結語

事實上,就研究生的學術規訓話題而言,關鍵仍然在于“問題意識”的培養,有兩點尤為重要:其一,注重培養“問題意識”是研究生教育教學性質使然,問題千千萬,只有追隨問題前行,才可以說是探索、研究,進而挖掘未知領域,這是學術研究的根本出發點。其二,培養“問題意識”是訓練思維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研究生學習的開端和起點,更是研究生全面發展的根本動力。唯有如此,才可以說培養研究生的根本任務有了落腳點。具備“問題意識”對激發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智力,培養獨立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養研究生的“問題意識”呢?有兩點建議:一是開發具有啟迪意義的“問題導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研究生積極提問,并在現實學習過程中,自行尋求答案;二是當研究生存在疑問時,要讓他們敢問或敢于自己探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研究生擺脫顧慮,做學問的主人。

所以說,培養研究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這種思辨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研究生在學術研究中取得突破,還能夠在實踐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來看,通過培養研究生的問題意識,使其能夠更加敏銳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本質,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獨特的、具有創造性的思路和方法。創新思維的培養則需要鼓勵研究生進行跨學科的思考,引導他們關注所學領域之外的知識和觀點,從而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創造出新的學術成果。

通過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培養方式,學校和導師可以幫助研究生建立起對問題意識的高度關注,引導研究生運用問題意識進行學術研究和創新實踐。這樣,研究生將能夠在學術領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進而為社會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這也是本文探討的意義所在,即旨在提高藝術學研究生的學術素養,以推動藝術學研究生基礎理論教學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育人的科學化發展。

猜你喜歡
規訓研究生學術
規訓與懲罰:雍正尊孔的帝王心術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的學術思考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關于實現規訓的發展性價值的思考
規訓與政治:儒家性別體系探論
后現代語境下科學話語在廣告身體規訓中的轉向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研究生“逃課”需標本兼治
學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