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現性評價:提升小學數學主題活動效度的有效載體

2023-10-28 08:54章穎
新教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量規表現性長度

章穎

【摘 要】本文嘗試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的主題活動中應用表現性評價,以提升活動效度。

【關鍵詞】主題活動 表現性評價

一、主題活動中表現性評價目標應指向核心素養的落地

表現性評價目標是教師參照《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明的學生核心素養,結合主題活動的教學要求,所制訂的學生在參與主題活動中可能表現出來的預期成果。教師設計表現性任務,開展表現性評價,其指向都是學生核心素養的落地。

“小小測量師”是在完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長度單位”新知教學后開展的主題活動。本單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長度單位,他們通過感悟計量單位統一的必要性,認識米和厘米,并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此外,他們還要能發現自己身上的一些長度單位,并利用這些長度單位測量其他物體,積累測量經驗。本單元知識對應的核心素養是量感。

為了解學生的長度觀念和對測量方法的運用能力,我們對二年級某班37名學生進行了前測。前測結果顯示學生對量感的意識表象認知還比較缺乏。結合量感的具體內涵和前測情況,我們將“小小測量師”的表現性評價目標定為:(1)知道身體上的一些長度單位,并能用這些長度單位去測量其他物體;會用直尺、米尺等工具測量物體長度。(2)通過實踐活動,知道因度量工具的不同、度量過程與方法的不同,測量結果可能不同。(3)能準確進行米和厘米之間的單位換算。

二、主題活動中表現性任務設計應關注依據生成與能力進階

表現性任務是實施表現性評價的主要載體。表現性任務的設計原則:一是能否鼓勵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突出過程表現與任務結果,進而為表現性評價提供直觀依據。二是學生能否通過完成學習任務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1.設計具有真實情境的大任務。

表現性任務是為了檢測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為達成目標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表現性任務的設計要突出情境的真實性,突出任務與真實世界的關聯性。表現性任務的情境越真實,它對學生參與學習任務的吸引力就越大,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和投入度就越大,他們完成任務的表現也會更多樣,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會更多元,從而更有利于教師開展評價和分析。因此,將該主題活動的大任務設計為:二年級小朋友的10步有多長?讓學生在校園內,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測量出自然狀態下走10步的長度。

2.設計體現素養進階的子任務。

教師設計完大任務后,還要進一步設計子任務。子任務的設計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路徑,既要呈現梯度,更要有助于實現學生的知識進階。各子任務之間要存在較強的邏輯性,學生通過循序漸進地完成子任務,最終完成核心大任務。

在大任務的基礎上,筆者設計了如下幾個子任務:(1)討論:選擇怎樣的測量工具與測量方法能有效減少誤差。(2)實踐:先估計自己的10步有多長,再用討論得出的工具及方法進行測量。(3)分析:觀察全班同學10步的長度數據,說一說你的發現。

子任務(1)指向量感內涵中的會在真實情境中選擇合理的度量工具進行度量,是讓學生在未操作之前先思考。子任務(2)是讓學生實際操作體驗,這是對前期思考的驗證與完善。子任務(3)則進一步提高要求,通過大數據的統計與呈現,讓學生感受數據的區間范圍及其分布樣態(如圖1所示)。

三、主題活動中表現性評價量規應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表現性評價量規的制訂應從表現性評價目標出發,教師可根據最終預想的學習成果(或完成任務的表現)來進行逆向設計。因為任務的復雜性,評價量規需要從學生完成任務的不同維度的表現進行描述;又因學生的表現具有多樣性,評價量規還需要考慮學生學習成果的不同水平層次。此外,還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研制量規、運用量規的過程中去,讓深度的參與成為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

1.評價量規的設計:要體現過程與結果的并重。

在表現性任務的激發下,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能力在新情境中解決新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表現與核心素養內涵相匹配,評價他們的素養水平。本次主題活動所對應的表現性評價量規可以從過程目標和結果目標兩部分去考慮,細分為3個維度、4個水平層次。(如文后附表所示)

2.評價量規的運用:讓學生經歷研制與運用的過程。

如何使用評價量規能體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如若只將評價量規直接呈現,讓學生對照評價量規對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評價,那么它只起到“促進學習”的作用。如若讓學生經歷評價量規的研制,了解其中蘊含的思維進階,并將其運用到完成表現性任務的過程中去,那么評價量規將起到“成為學習”的作用。

在“小小測量師”中,子任務(1)是讓學生選擇準確又方便的測量工具。如何讓學生經過討論明確獲取評價的維度,并將測量工具對照評價維度進行匹配打分,進而選出理想的工具,我們可以精心設計與任務(1)相關的教學環節,促進學生深度思考。

首先,筆者出示學生走10步的視頻,然后讓學生討論——你喜歡哪種測量工具,并說明理由。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發現“準確”和“方便”是評價測量工具的主要維度,于是結合討論結果,師生共同制訂評價量規。以“準確”為第一要素,在此基礎上再考慮是否“方便”。這種研制量規、運用量規的經歷,讓量規成為學生深度思考和參與的產物,發揮了量規“成為學習”的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量規表現性長度
師生共同制定評分量規——基于文獻與實踐
淺談音樂課堂中的表現性教學提升策略
中國當代表現性水墨人物畫的特色與發展
1米的長度
表現性任務設計的3個關鍵點
愛的長度
怎樣比較簡單的長度
體育學習評價量規的研究
淺談評價量規在音樂翻轉課堂中的作用
不同長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