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研究

2023-10-28 14:58馮松周權佘慧娟
職業時空 2023年3期
關鍵詞:湖湘文化中外合作辦學中國

馮松 周權 佘慧娟

摘要:湖湘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的招生辦學為中國-贊比亞職業教育合作提供了平臺,并為湖湘文化在國外傳播提供了良好機會和動力。因此,應充分發掘湖湘文化的精髓,將湖湘文化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校文化建設中,以提高湖湘文化在全球的軟實力,發揮湖湘文化在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中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湖湘文化;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中外合作辦學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崛起和文化軟實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外合作學校將中國文化融入到自身的文化建設中。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已獲得贊比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管理局的批準,并開始招生辦學。這是我國獨立創辦的第一家在海外開展學歷教育的高等職業學院,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建設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礦業工程學院的贊比亞分院。其出色的辦學成果不僅為中贊職業教育合作搭建了平臺,而且為湖湘文化在海外傳播提供了機遇和動力。

湖湘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涵蓋了武術、音樂、戲曲、飲食、建筑、文學等多個領域,是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元素。將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中,可以增強學校的文化底蘊和獨特性,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耙粠б宦贰背h既為共建國家經貿發展、合作共贏搭建了舞臺,也為像湖南這樣的內陸省份加強文化對外傳播、推動湖湘文化“走出去”創造了有利條件。[1]基于此,應充分發掘湖湘文化精髓,推動湖湘文化“走出去”,不斷提高湖湘文化軟實力,促進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之中,切實有效地發揮湖湘文化在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中的育人作用。

一、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湖湘文化蘊含的哲學意蘊深刻,導致學生認識不足

部分人認為將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工程等同于學習環境建設、硬件建設,這是重形式輕內涵的看法,嚴重阻礙了湖湘文化的融入進程和效果。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中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地域文化之一,根植于深厚的哲學基礎,哲學體系相對深刻。但我們對湖湘文化的開發和利用不多,導致湖湘文化的內涵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另外,湖湘文化主要探討義、理、心、性等方面的哲學問題,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大多數是贊比亞本地的學生,不太能理解這些哲學思想,這也成為湖湘文化不好融入的影響因素之一。

(二)湖湘文化資源優勢整體發揮不充分,缺少國際競爭力

湖湘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但是,由于現階段湖湘文化創新能力的不足,宣傳和推廣比較少,優秀的湖湘文化沒能產出優秀的文化產品,所以湖湘文化在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中的融入過程不順利,資源優勢轉化率低下。另外,我國文化貿易逆差仍比較大,沒有對湖湘文化進行有效的加工和推廣,同時缺乏開發利用湖湘文化的高端人才,僅僅是宣傳湖湘文化,沒有認真分析贊比亞人喜歡什么樣的文化,更沒有對湖湘文化進行包裝和營銷,導致國際友人不能深入了解湖湘文化的內涵,更不能很好地認識湖湘文化,這也是湖湘文化產業的不足之處。

(三)學生接受能力較為有限,傳承湖湘文化的動力不足

學生的接受能力是隨著年齡的成長逐漸增強的,并根據環境、遺傳、個人喜好、動機與行為等因素的不同,體現出不均衡性和個體差異性。但總體而言,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國家的國情、風俗習慣、文化傳承等許多方面與中國存在顯著區別,學生對湖湘文化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是較為有限的,這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另外,在功利主義目的下,學生覺得在學校學習主要是為了學到一門技能,以便找到一份體面、收入高的工作,湖湘文化本身蘊含的哲學意蘊相對深刻、不易理解,學生傳承湖湘文化的動力不足、缺乏熱情,學習效率低下。

(四)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融入途徑有待充分發掘

湖湘文化在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進程中,平臺、資金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則無法為師生營造“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良好校園環境。在師資力量方面,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從事湖湘文化教育教學的老師較少;在圖書資源方面,相關人文社科和藝術類的書籍相對缺乏。師資力量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影響了湖湘文化在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的傳播及其育人作用的發揮。另外,在信息時代,湖湘文化沒有很好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載體,應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完善融入機制,開辟新的融入途徑,創新校園傳播模式,利用網絡新媒體激發師生對湖湘文化學習的興趣[3]。新時代,湖湘文化要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就要充分拓寬融入途徑,滿足網絡時代學生的需求、喜好和審美。

二、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產業政策

湖湘文化融入的過程是一個系統的戰略工程。企業、個人、學校等無法承擔這一重任,只有政府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才能穩步推進湖湘文化融入的進程,彰顯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府在這個進程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握湖湘文化的優勢和不足,分析世界文化特別是歐美文化發展的趨勢,學習先進融入經驗,統籌規劃湖湘文化融入進程;二是做好協調工作,協調不同政府部門、企業、學校的關系,撥付一定的資金,大力支持湖湘文化融入的進程;三是在以上基礎上,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湖湘文化融入的機制、政策、方針等。

湖湘文化的融入是價值的融入。我國歷來重視文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重要作用,但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產品。所以湖湘文化的融入需要政府宏觀調控,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完善湖湘產業政策,鼓勵文化企業參與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進行文化產業的創新改革與發展。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常規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方財政支出的比例。[2]政府不僅要推動湖湘文化事業發展,更要推動湖湘文化產業的發展,將我國文化產業推出國門走向世界,從而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加強網絡硬件設施建設,占領網絡育人陣地,豐富學校文化

當前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場所、社會行為和話語空間,也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新渠道。隨著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不斷增加,湖湘文化在融入方式方法上應更加靈活多樣,提高創新能力?;ヂ摼W不僅革新了技術,也革新了思維,為湖湘文化融入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應及時加強網絡硬件設施建設,完善學校的網站、微博、公眾號等網絡應用,在網絡中嵌入湖湘文化元素,占領網絡育人陣地。因此,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應開展線上線下的宣傳,利用網絡擴大湖湘文化的影響力,使學生對湖湘文化內涵和外延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拓展。

互聯網推動湖湘文化融入工作向信息化轉型,同時也要豐富湖湘文化的網絡內容,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在開展學校文化活動過程中,利用大數據多樣性及時關注、挖掘和收集各類信息,獲取有針對性的、有價值的、可操作的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興趣愛好等。學生感興趣的學校文化活動可以多次舉辦,促進思想交流,增強吸引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隱性的方式帶領學生投入到對湖湘文化的學習中??梢栽诰€上開展學校文化交流,學生可以在評論區隨時發布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使湖湘文化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學生生活學習中。

(三)運用科學技術創新融入手段,完善人才培育制度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其他歐美國家相比,湖湘文化產業在應用科學技術水平上還有待提高?,F如今,隨著歐美文化的盛行,湖湘文化的融入面臨著巨大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積極運用科學技術創新湖湘文化融入的手段,運用新興通信設備推動湖湘文化融入世界,建立自己獨特的融入體系。在互聯網等資訊無比發達的現代社會,有許多其他可信的信息來源可供選擇。湖湘文化雖然內容豐富,有一定的魅力價值,但很多有價值的內容沒有得到很好的包裝宣傳,其價值難以得到真正的挖掘。鑒于文化差異,湖湘文化要很好地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中,須借助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科學技術的應用。

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當前,人才的缺乏是影響融入的一個因素,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國際管理翻譯人才的培養。另外,進一步推進湖湘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制定人才戰略,優化湖湘文化人才結構,建立湖湘文化人才培養、考核、培訓、選拔、激勵等機制,實現湖湘文化發展與人才發展相結合。

(四)提供精準的文化培訓,注重與當地文化的結合

選派專業人士進行文化培訓,讓他們向師生展示湖湘文化的獨特性和風采,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湖南和中國的文化。首先,需要確定文化培訓的目標,明確要教授的知識、技能。例如,培訓贊比亞教師的湖湘文化知識和技能,讓贊比亞學生更好地了解湖南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其次,培訓制訂教學計劃。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需要全面了解受眾的文化背景和語言水平,確定培訓內容和方式。課程內容最好涵蓋歷史、文化、生活、傳統藝術等方面,在文化知識的傳授上貼近學生的需求,強調實用性;最后,注重實踐操作。文化培訓過程中,可以考慮一些實踐性操作,如制作湖南特色食品或文化衫、搭建湖南傳統建筑模型等,加強師生對湖湘文化的實際體驗和了解。這樣有利于師生更好地體驗和感悟湖湘文化的魅力,促進學生對文化的熱愛和探索。

湖湘文化融入學校文化建設需要與當地的文化相結合,創造出文化碰撞。在此過程中,應當著重強調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首先,要了解贊比亞的當地文化和風俗,了解當地的藝術、音樂、文學和其他方面的文化特點。這有助于創造更加包容的文化氛圍。其次,共同開展文化活動。通過共同開展文化活動來促進湖湘文化與當地文化的融合。比如,在湖湘文化活動中融入當地的藝術、音樂、手工藝等元素,為當地師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最后,開設當地文化課程,涵蓋語言、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讓師生了解當地文化,培養他們當地文化意識,激發他們對當地文化的興趣和熱愛,讓湖湘文化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

結 語

鑒于職業教育的類型化特征,其教學模式本身不應拘囿于標準化、程式化的教學,而是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堅持教學育人的思想。[4]湖湘文化融入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文化建設,不僅能促進湖湘文化的發展,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還能彰顯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湘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本文立足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充分發揮湖湘文化在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中的育人優勢,增強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的影響力。正是湖湘文化主動融入世界舞臺,將中華文化展現給全世界,讓其他國家與民族了解中國,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外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5]

參考文獻

[1] 孫岳兵,卜才娟.“一帶一路”背景下提升湖湘文化對外傳播力的思考[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6):56-61.

[2]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任緣娟.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20.

[4] 唐義慈,宮小松.職業教育混合式教學的結構邏輯與價值探索[J].河北職業教育,2022,6(02):72-77.

[5] 胡薇.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路徑研究[D].安慶:安慶師范大學,2017.

猜你喜歡
湖湘文化中外合作辦學中國
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與魏源的“救亡圖存”“經世致用”
基于間斷—平衡理論的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評估的政策演進研究
淺談湖南的“火辣文化”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究
新媒體背景下湖湘文化的傳播效果評價研究
產業與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辦學”服裝人才培養
中外合作辦學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