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思考

2023-11-01 06:08陳阮佳
中國民商 2023年9期
關鍵詞:財務工作核心價值業財融合

陳阮佳

摘 要:近年來,社會經濟水平發展十分迅速,各個行業通過技術優化和完善,逐漸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經濟財務管理模式,此種發展背景下,業財融合管理方式逐漸產生在社會大眾視野中。在現代化信息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企業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無論是業務經營方向還是管理模式都需要更新處理,為了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可以與時代發展步調一致,管理人員需使用全新財務管理模式,實現業財融合建設目標。本文首先詳細分析業財融合內涵,并且結合業財融合作用,進一步探索企業財務管理問題以及優化策略。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管理;財務工作;核心價值

在市場經濟結構體系的不斷優化和完善發展背景下,企業經營環境逐漸向更為復雜的方向發展,企業在經營環節上所面臨的問題也隨之增加,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企業發展的核心要求,需要引進全新財務管理方式,讓財務管理內容具備可控性的同時,優化企業崗位員工工作內容,提高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效率,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條件。為此工程項目管理必須充分結合企業財務管理實際情況,明確業財融合的基本工作內容和方式,并通過運用具體的實施辦法,逐步轉變管理模式,以保證這種企業財務工作模型可以貫穿在整個項目管理流程中。

一、業財融合內涵

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業財融合是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模式,而在此管理模式下,企業內部結構中的業務管理部門以及財務管理部門之間想要實現更有效溝通,則需要將財務管理工作職責與業務運營工作內容相互結合,確保財務工作可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為業務運行提供有利支持,而業務工作同樣在企業日常運轉和發展環節上充分引導財務工作。

從本質上來看,業財融合則是將企業自身發展中,所產生的財務信息數據有效轉化為企業業務部門所需要的數據與信息,以此全面推動企業管理人員在日常經營和業務處理效率,自如應對所產生的安全隱患,并且針對以上安全隱患和問題制定出相關的解決策略。在企業運轉環節上,財務部門在獲得業務管理部門的支持之后,還可以將其作為參考理論根據,有效對目前現有的財務計算方式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定,以此為企業提供可行的發展策略,從根本上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價值。

二、業財融合作用

(一)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業財融合主要將企業業務平臺和財務平臺進行有機結合,以此不斷強化業務端口與財務端口的流通水平,讓企業自身發展更科學、更合理且更平衡,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管理層次。在傳統企業發展和建設環節上,業務端口與財務端口通常為兩個結構體系,兩者之間不能相互流通,長期以往會造成各個管理端口只重視自身的發展與進步,產生問題后不能協調和解決,降低企業的管理質量。除此之外,企業在經營模式上如果仍然選擇傳統管理模式,導致業務人員并不了解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程序,同時財務管理人員同樣并不能充分了解業務工作。

由此可見,業財融合的發展有利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水平,由于企業經營過程中,任何一個管理部門、管理工作的開展都需要財務部門的參與和支持,所以只有利用業財融合,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才能帶動企業的整體發展與進步。

(二)提高團隊水平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業財融合不僅直接涉及到財務部門以及業務部門,同樣涉及到企業其他部門和人員,因此企業崗位員工的綜合能力與自身綜合素質,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核心作用。

業財融合從本質上來看是一項系統化且持續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如果不能科學處理則會提高崗位員工的工作壓力,為此想要保證業財融合可以正常運轉,應不斷完善技能培訓與能力考核制度,引進業財融合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企業員工對于業財融合內涵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無論是企業業務管理部門還是財務管理部門,業財融合基礎發展思維模式都應端正思想態度和工作思維,并且嚴格要求自身,有效提高工作能力,才能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

(一)管理思維落后

當下許多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上,仍然無法徹底脫離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此種現狀導致業財融合理念十分模糊不清晰,不利于該思維模式在企業財務管理的合理使用。

第一,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甚至部分企業的管理對于財務管理內容和流程并不了解,忽視財務管理工作和員工財務思維的重要性,同時隨著現代化社會經濟結構體系不斷發展,財務管理思維模式更新速度大幅度提高,導致企業管理部門無法及時了解,財務與管理無法共同進步,不能對企業自身財務管理決策提出有效的應對建議。

第二,業務部門在日常工作和管理環節上明顯缺少財務管理思維,對財務所具備的功能應用上產生明顯前后矛盾問題,此時企業如果不能加以重視,不僅無法為財務部門所提供經濟支持,還會由于財務管理部門工作效率過低無法對其他部門的資金流動進行監控。

第三,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對自身崗位定位不清晰,長期以往導致業財融合全新發展趨勢與傳統財務管理工作相互碰撞,無法了解各個部門的工作重點內容。

(二)財務設計流程不標準

通常情況下,企業財務管理流程普遍具有標準性、精細性以及系統性等特點,但是現階段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流程無法達到標準設計水平,造成企業財務信息和經營信息不相同,加上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性低,最終導致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

第一,企業業務管理部門以及財務管理部門在體系建立和日常運轉時無法相互溝通,一旦產生經營問題則會增加分析難度。比如:企業在日常運轉時,在同一個經營指標條件下,數據收集渠道則具有許多條,此種現狀導致崗位員工在指標完成方面的主觀性較強,企業管理部門想要分析經營結果時,則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方面尋找不同收集渠道所產生差異性的具體情況與原因,降低了結構數據判斷的穩定性。

第二,在企業經營業務指標的定義和計算模式上無法保證基礎的統一性,由于各個管理團隊在成本費用的制定上,其屬性認定、費用計算等內容普遍存在著差異性,導致相同種類業務經營水平內部無法達到行業標準。

(三)組織結構不合理

許多企業在經營環節上,其內部崗位職能劃分便捷明顯,但是財務組織結構體系的延伸程度明顯不高,致使企業業財融合能力較弱,受到了嚴重的約束和限制。

首先,由于企業內部組織具有明顯的分化問題,導致各個等級、部門之間形成了十分鮮明的邊界規劃,從橫向發展現狀來看,雖然企業內部強調業財融合管理思維和意識,然而部門實際運轉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仍然無法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其他部門參與財務工作仍然缺少應有的積極性。從縱向方向來看,由于企業內部管理等級相對較多,此種現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業財融合基礎思維的滲透難易程度,并且在日常工作中極易產生明顯的差異性問題,不利于優化策略的準確提高。

其次,企業財務組織結構體系在結構建設時明顯缺少創新思維,導致管理部門以及組織結構探索能力明顯不足,其財務結構長時間處于重疊式發展,長期以往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無法有效突破部門之間的管理邊界,業財融合無法深化。

(四)預算體系不健全

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全面預算管理結構體系與財務部門以及業務管理部門之間具有一定聯系,所以預算管理結構是實現業財融合的主要出發點,由于大多數企業預算管理結構體系無法正常建立,不能從根本上發揮出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造成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在結合時缺少重要的管理和技術操作渠道。深入探索其主要原因,其一,企業預算結構體系還沒有建立完整的管理閉環,導致體系自身無法正常循環,所以企業為了保證可以正常運轉,所設定的財務預算管理目標僅僅對企業發展方向、財務預算管理模式、業務計劃等單方向連接,而三者之間無法有效完成以信息數據作為核心的連接邏輯,此種發展背景下預算結果所產生的應用效果無法徹底展現,不利于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業財融合。

其二,預算管理在管理內容的設定上逐漸趨于財務化,對于業務所產生的信息處理要求無法及時反饋,導致部門企業預算編制無法結合企業實際運行模式,預算編制和具體執行所產生的效果差異性不斷增加,財務管理部門和業務之間的約束性更高。

(五)信息建設系統不合理

目前企業信息系統建設進程相對較慢,數字化技術對業財融合的引導作用不能保證充分,造成該技術無法長時間支撐信息建設系統的正常運轉。雖然許多企業為了保障業財融合應用效果,已經使用ERP業務系統完成了業務運營和財務核算的連接,或者直接使用ERP系統完成業務方案規劃和經濟預算相互連接,完成了業財融合建設目標。然而企業實際運轉環節上,企業無法對業財深度融合進行詳細探索,導致數據收集和處理持續且不準確。除此之外,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導致企業的業務形態和經營范圍不斷擴大,業務數據、財務信息無法達到統一性,各個管理系統各自為政,數據傳輸的時效性明顯不高。

四、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運用策略

(一)創新思維模式

為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可以正常開展,企業應從部門管理、業務經營以及財務管理等三個角度進行綜合和分析,通過先進的管理思維與理念,充分發揮出財務發展戰略對于企業發展戰略的結構支撐作用,為全面落實企業業財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條件。

從管理視角來看,創新思維模式想要保證效果應從上到下落實財務知識了解的程度,確保企業從上層管理部門向下層一線工作部門可以對財務知識具有清晰的理解。特別是各個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應保證企業管理部門可以清楚分辨出財務數據所展現的問題和不足,從全局視角詳細分析日常工作所產生問題的具體原因,以此作為基礎條件,指導業務人員完善自身工作流程。而在財務分析和管理環節上,各個部門崗位員工自身應具有獨特的銜接,可以與財務管理部門高效溝通,有效支持業財融合的進步與發展。

從企業經營視角來看,則需要不斷增加業務與財務的結合程度,減少業務人員對于財務監督的抵觸情緒,及時培養財務管理思維模式,積極推展業務溝通渠道范圍。對財務管理部門自身發展來說,應舍棄傳統管理模式,完成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角色轉變,確保崗位員工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針對企業所展現的風險問題同時,及時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提高財務部門對于其他部門的監督水平。

(二)優化財務控制流程

企業在日常管理環節上,應全面優化財務控制流程,并且通過參與經營分析、項目管理突破部門之間的溝通限制,從而提高業財融合程度,因此實際運轉過程中,首先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積極參與企業自身經營分析,對企業財務數據進行統一性處理,同時將財務分析重點和難點放在深挖財務數據的業務原因,從而總結出問題并且提出一系列應對策略。

其次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積極參與項目管理,致使業務財務管理邏輯關系的統一性,利用項目財務管理現狀了解企業運行時間、業務狀態,從根本上貼近業務,強化各個部門之間的了解程度,并且以此作為基礎條件,完成財務數據與業務語言之間的轉化。

最后,加快財務崗位職能所展現的價值轉型,并且依靠信息化技術手段精簡財務操作流程,同時以專業技術代替傳統人工,有效減少財務日常工作總量,引導財務管理崗位員工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業務能力的提升上。

(三)完善預算結構體系

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日常管理環節上,應及時優化和完善預算管理結構體系,推動財務部門從管理流程、組織結構以及管理制度上的轉型,有效突破財務管理部門和業務管理部門之間的約束和限制,有效構建出業財融合渠道。

其一,積極落實企業財務經濟預算管理系統,建設出完整且系統化的管理閉環。同時為保證企業財務管理效果,應在企業發展戰略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發展目標,并且通過目標分解模式明確企業財務具體建設方向,同時在企業經營特點上構建出財務數據結構模型,完成對業務計劃全流程的追蹤。除此之外,企業還應利用全面預算管理結構體系打造承上啟下的管理流程,最終形成業務與財務之間的連接渠道,最終實現業財融合發展目標。

其二,企業的業務部門應積極參與預算管理結構的搭建環節上,從根本上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充分反饋終端業務核心要求,而財務管理部門則可以利用全面預算管理結構體系更全面且具體的了解業務,最終完成從組織和流程方面的業務深化。

五、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現代化企業發展進程中,業財融合則是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業財融合發展背景下,企業自身所具備的經濟收益同樣需要進行不斷提升,確保企業資源配置可以更科學與合理。但是在企業經營環節上全面貫徹業財融合目標是一項長時間且持續性的工作,需要經過漫長的探索,只有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合作,才能在該模式下發現企業財務所產生的問題和不足,并且及時進行更改,為企業在日漸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開拓發展機遇,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振華.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思考[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18):68-70.

[2]馬海燕.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實際應用芻議[J].現代商業,2022(22):95-97.

[3]胡燕.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業會計,2022(6):27-28.

[4]劉艷.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探析[J].財經界,2022(13):113-115.

[5]黃春.業財融合下石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研究[J].中國儲運,2022(1):94-95.

猜你喜歡
財務工作核心價值業財融合
淺談司法改革形勢下的法院財務工作
櫻花系列甜品品牌營銷戰略關鍵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價值研究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通信運營企業基于客戶效益的業財融合研究及應用
消防部隊財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業財融合助力企業發展探究
中國園林文化遺產的藝術與價值
論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業基于價值的業財融合分析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