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分析研究

2023-12-10 02:20楊穎社
中國新通信 2023年19期
關鍵詞:教學對策初中信息技術互聯網+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應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致力于探索和實踐“網絡+學科教學”這一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現狀而言,仍有許多優化與提升的空間。因此,教師需要結合“互聯網+”的理念,進一步探討優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對策;“互聯網+”

一、“互聯網+”背景下改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意義

(一)充實并拓展教學的內容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來說,他們需要將自身的技術知識和多年的實踐經驗與課本內容相結合,以提供給學生一個合理的講解。此外,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也很重要,這樣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他們最迫切的求知需求?;谶@些了解,教師可以制定更貼合實際情況的教育目標和內容。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課堂可以實現因材施教,同時減輕學生對課堂的排斥心理。此外,互聯網具有交互性、開放性、豐富性和自主性等特點,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來彌補自身在教育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更方便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同時,將網絡技術應用于教育過程中,還能夠擴大課堂的范圍,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課外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并提升教師自身的教育水平。

(二)從實際出發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迅速發展的教學環境。這導致初中學生對于相關理論和實際的網絡科技發展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也使得他們很難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出現了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為克服這個問題,教師應對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改革,并深入研究如何將教育與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讓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互促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互聯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借助互聯網資源展開課前導入活動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信息技術為演示工具,并利用其他現成的教學輔助軟件和信息技術工具,簡化復雜概念,通過情境再現和動態畫面等方式對課文內容進行直觀和形象化的推演。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和探索。舉例來說,當教授《初識Python》時,教師可以制作小微課,向學生展示Python的語言情況、各類算術運算符的功能以及它們的操作輕重緩急等。教師可以借助Scratch轉換到Python編程,通過編寫彩虹同心圓的例子,讓學生體會Python程序豐富的庫,并突出編程習慣培養。最終,學生能夠獨立編寫出第一個Python程序,并獲得成就感。在任務遞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Python,并通過舉手發言和搶答等方式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可以展示Python與軟硬件相結合的應用,讓學生體驗Python的強大融合能力,提升他們的體驗感和獲得感。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編寫Python程序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從情感方面培養環境保護意識。這樣的教學設計精巧地將課程與生活、學科與德育融為一體。

(二)在微課的輔助下進行課堂解答和課后復習

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學生有可能會犯一些微小的錯誤,而這些錯誤又分布在他們的作業中。教師有可能精力有限,無法對學生這些微妙的錯誤進行反復解釋。此外,信息技術知識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許多需要記憶的內容容易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忘記。且每個學生犯的錯誤也各不相同,這增加了教師指導的難度。

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幫助,將學生的這些微小錯誤、某個錯誤,或某類錯誤分類整理制作成微課。將制作完成的微課展示在云平臺上,學生可以按需重復觀看,以彌補自己的薄弱之處。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回顧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反思。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既要追求有效的教學,也要追求有效的課后鞏固。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知識相對較復雜,更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需要反思如何合理利用課后時間,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促進信息技術的復習。微課對于自主學習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資源,它能夠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課后學習,并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所以,利用微課輔助學習,能夠以更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在課后鞏固學習,同時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三)將智慧校園與翻轉課堂相結合,提升信息技術的教學水平

隨著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的迅猛發展,開放式智能教學的新生態崛起。中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致力于探索和實施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要求下,“翻轉課堂+智慧教學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師充分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如截屏下發、搶答、互評、投票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自主練習活動。學生則通過智慧教育系統積極提問和搶答,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變得更活躍。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將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高度融合,提高教學效果。

為了更好地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應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的優質資源。通過平臺上的課程教學資源,解決了教師講解不清、講解不好或沒有人講解的問題。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提升,教學理念也得到更新,教學實施更加科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讓籃球動起來——動畫補間動畫》時,教師選擇情境化的內容,緊密貼近學生的生活,并且擴展了課程的知識鏈。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動畫原理、幀的概念以及不同動畫方式的比較。通過智慧課堂展示信息技術的神秘之處,提出高頻率的精確問題并與學生互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扎實高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展示學生拓展作品,通過交流碰撞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同樣地,在教學《走進Python》這門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引入課程,直觀而新穎地介紹Python語言的魅力。教學任務的設計循序漸進,從使用print函數實現文字輸出,到簡單繪制海龜圖形,再到設計表情包的大挑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學生通過實踐任務全面體驗Python編程的流程,為未來的編程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四)將信息技術與STEAM模式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在智慧校園環境下,深化素質教育、支持個性化學習和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發展成為智慧校園建設的實踐方向。教師以面向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多元化主體服務為核心,不斷努力為創建信息化、智慧化的教育新環境和新空間作出貢獻。將STEAM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課堂相結合,使信息技術教學更加多樣化。

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豐富學習內容,不僅講解與軟件相關的內容,還要介紹與硬件相關的知識,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全面,完善學生的操作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計算機硬件的組成,還要說明硬件和軟件的區別及聯系。由于硬件的講解過程可能較為枯燥,難以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可以借助軟件游戲進行硬件教學。在游戲中,計算機的各個硬件以動畫的方式展示,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借助此類游戲,結合實際硬件進行教學。

“創意智造”課程中的具體項目例如“智能垃圾桶”“自動澆花系統”“創意家居”等,是為信息技術學生設計的一門拓展課程。教師指導學生利用Arduino開源硬件和各類電子傳感器元件,制作創意的電子產品?!皠撘饧揖印表椖堪瑑蓚€探究活動。第一個探究活動通過網絡搜索、書籍等途徑,調查生活中存在哪些創意家居,研究臺燈的樣式、結構和功能。第二個探究活動通過采用開源理念,使創意臺燈智能化。通過添加超聲波、蜂鳴器等傳感器,并使用“如果那么”程序語句,實現創意臺燈的智能功能。這些活動相互融通,遞進發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和發散思維中感受到信息系統對生活的創意影響。

通過課程設計,將計算思維轉化為設計思想;通過教學方法,實現任務驅動的項目學習;通過課程內容,將軟件學習與硬件應用相結合,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推動STEAM教學理念和學信息技術課堂的融合。這樣的融合有助于推進該學科教學模式的科學發展。

(五)用問題導向方法展開線上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創造性思維,并關注核心概念的產生和運用。因此,在進行線上教學指導時,教師可以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通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他們對知識進行探究,并通過逐層深入地提問逐步展開探究,從而達到教學任務并實現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教學《人工智能倫理》這門課時,可以以“如何緩解情緒”談話作為導入,引入神秘的朋友——ChatGpt。首先讓學生觀看視頻,了解人工智能的三大技術基礎:算法、數據庫、算力,初步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然后讓學生親身體驗ChatGpt并分享感受,開展關于人工智能倫理挑戰的討論,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進行思考。注重多角度分析案例,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增強對人工智能倫理問題治理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課堂末尾,學生完成反饋問卷。

另外,在教學《判斷密碼正誤》這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任務情境作為引入,通過一個小挑戰激發學生對判斷密碼正誤的興趣。采用啟發式教學,從思維構建到程序分析再到鼠標操作,逐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重難點。結合操作訓練,強化學生對if判斷語句和while循環語句運用的理解,同時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數學思維和信息素養。教師可以通過桌面分享、電子白板、PPT演示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公開交流,共同探索新知識。教師還可以通過點贊、評論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全面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以確保學習效果。

(六)借助互聯網實現自主學習

隨著課堂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需要與時俱進。為了成為學生人生路上的明燈,教師需要深入研讀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在智慧課堂中構建起高效、有趣、愜意、輕松的教學環境。尤其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信息化學習和創新,重視信息處理技能的培養,樹立信息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信息科技教師要繼續探索大單元教學,踐行新課標理念,研究如何將傳統課堂轉變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新型課堂。需要讓學生從“我能學”變為“我要學”,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教師在教學《程序設計之分支結構》這門課時,可以以“智能某城市地鐵1號線計費程序設計”為項目主題展開教學實踐。從用自然語言描述表達開始,到流程圖描述并驗證算法,再到程序代碼的編寫,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分支結構的基本格式和執行過程。在項目二中,基于項目一的基礎上增加判斷條件,學生將學習到多分支結構的應用。通過此類項目,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智能某城市地鐵1號線計費程序設計”作為項目主題,可以激發學生通過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使用畫程軟件輔助程序代碼的編寫,并強調重算法、輕語言的教學策略,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制作關鍵知識的教學資源,并將其上傳到一個平臺上,讓學生自主觀看并進行在線討論。這種方式既能充分利用網絡課堂的優勢,又能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實現高效的混合式課堂提供良好條件。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論學習,同時也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實踐。

(七)加強過程性分析,評價學生發展過程

過程性評價是以學生發展過程為評價對象的活動。在現代教育發展中,過程性評價已經擺脫了以“量”的觀點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框架,而是擴大了評價的范圍,以“質”為中心,以“量”為主線進行全面的分析。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個維度,對學生的發展歷程進行評價。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平臺獲取實時數據,并利用這些數據進行過程性評價。教育數字化高端形態的教學平臺能夠清晰地展示學生的學情,并診斷出他們的薄弱點和能力短板。這樣的過程性評價基于真實而全面的數據,使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和教學系統可以根據過程性評價中獲得的數據,個性化地定制教學方案,為學生量身打造學習規劃,促進他們的信息素養綜合發展。

通過過程性評價,教師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這種基于數據的個性化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在新課改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需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特別是邏輯思維和計算思維的培養。這也倒逼著教師要不斷學習、開拓進取,以實現教法和學法的新突破。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信息技術教師要抓住方向,重視信息素養的提升,并將軟件操作的應用置于次要位置,將“去軟件化”的理念落到實處。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教學有效推進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提升教學水平和能力,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學生的需求。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專業培訓和研修機會更新知識和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地推動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

作者單位:楊穎社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七里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新通信,2022,24(21):128-130.

[2]甲吉衛.“互聯網+”環境下的初中信息技術多元教學模式[J].天津教育,2022(27):94-96.

[3]周榮華.“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初探[J].中國新通信,2022,24(17):200-202.

[4]鄭超青.“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理性思考[J].天津教育,2022(24):64-66.

[5]蘇海波.“互聯網+”時代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2(08):7-9.

猜你喜歡
教學對策初中信息技術互聯網+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
“微課”
游戲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
生物工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中學化學課堂有效性分析與對策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